![第十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同步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357113/0-17082126958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同步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357113/0-17082126959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同步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5357113/0-170821269598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后作业题
展开1. 19世纪的英2国工厂规定: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职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这表明( )
A. 工人权利缺乏保障B. 使用童工现象普遍C. 工厂制度效率低下D. 工人工资明显减少
2. 据美国钢铁业统计,1870年,美国有钢铁企业808个,工人7.8万人,钢产量320万吨,投资额1210万美元;到1900年,美国有钢铁企业669个,工人27.2万人,钢产量2950万吨,投资额5.9亿美元。这一数据反映19世纪后期的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 行业竞争激烈B.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3. 工业革命以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职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还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但到1850年时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A.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B.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C. 促进了男女平等实现D.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4. 1768年,理发匠阿克莱特发明了以水车为动力的全木结构的水力纺纱机。1771年,又利用水流为动力,在曼彻斯特创办了纺纱厂。这些发明创造( )
A. 改造了旧的产业部门B. 体现了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C. 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D. 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5. 18世纪英国把黑奴贸易推向了高峰,19世纪却立法禁止该贸易并派海军随时出入非洲海岸港口摧毁据点。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黑人不断反抗斗争B.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C. 工厂主不断地推动D. 进步人士的废奴呼声
6. 目前,无可争辩的和容易解释的事实是“美好的旧时代”的人数众多的小资产阶级已经被工业所消灭,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贫穷的工人。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 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C. 致使贫富矛盾激化D. 推动了垄断组织产生
7. 19世纪,英国慈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这些民间慈善机构通常与政府济贫部门密切合作。有学者就19世纪60年代初期之前的伦敦慈善机构数量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见下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英国()
A. 民众邻里互助意识增强B. 贫富分化矛盾得以化解C. 社会治安得到根本改善D.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救助
8.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
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
A. 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②③
9. 英国兰开夏地区,参加工厂劳动的16—25岁的女孩子,能为自己积聚100英镑左右的嫁妆。19世纪中期工厂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率占到47.1%,甚至出现不少丈夫找不到工作,而靠妻子养活的家庭。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女权意识的逐渐觉醒B. 流水线生产的实现C. 机器生产的迅速发展D. 两性间分工的打破
10. 19世纪后期,巴黎的城市排水系统中,地下的管道系统供水管、煤气管和通信电缆等管线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地下共同沟(工程术语,隧道结构的一种)的早期雏形。据此可知当时巴黎的地下管道系统设计()
A. 旨在应对城市化的弊病B. 受到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
C. 提升了民众的卫生意识D. 得益于新能源的广泛开发
11. 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A. 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B. 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C. 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D.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
12. 1831 年至 1866 年,英国爆发了四次霍乱,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己经成为当时英国的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现象
A. 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B. 表明工业革命不利于人类健康
C. 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D. 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
13.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A. 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B. 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
C. 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D. 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4. 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直流电机,首次把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此后,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电梯、电气火车等相继由西门子公司最先研发并投入市场。材料主要说明( )
A. 德国成为科技革命的中心B. 英国丧失工业优势地位
C. 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D. 技术进步推动科学产生
15. 下图是1914年部分国家接受外国投资总额的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他国投资意愿B. 资本输出重点是掠夺亚非拉
C. 美国经济自主权面临着严峻挑战D. 外国投资压制落后国家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
16.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表述:(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的?
(2) 两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分别是什么?
(3)概述蒸汽机的发明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
17. 工业革命带来诸多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初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尽管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但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世界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我们已经看到,机器如何消灭了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协作和以手工业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由几排小屋围成的方形场地的中间,建起一座安装蒸汽机的所谓机器房,蒸汽机通过枢轴同各个小屋中的织机连接起来。在过程的性质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求大规模生产的场合,那些最近几十年间新兴的工业,例如信封制造业、钢笔尖制造业等等,通常都是先经过手工业生产,然后经过工场手工业生产这些短暂的过渡阶段才达到工厂生产。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 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其地位变化的因素。
(2) 阅读材料二,指出“小屋”代表的生产组织形式,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作用。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从纯技术角度看,石油比起煤炭有着巨大优越性,能量值石油是煤炭的两倍,储存空间小,石油是液态燃料,能够用于内燃机。内燃机不仅比蒸汽机更有效率,个头也小的多,因此他们开辟了一组从汽车和摩托车到电锯的新用途,靠蒸汽不太可能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有这种用法。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为例,指出其“传统社会内部自发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一中的“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技发展对世界影响。
19. 劳作方式·世界贸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从动力发展和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两个角度,各任选两幅图片说说自己的理解。
材料一 1720—1913年世界贸易增长率(%)
——[日]宫崎犀一《近代国际经济》
材料二 产业巨变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巨大变化。世界贸易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增进了世界物质生产和贸易利益,其中存在不平等与不平衡。……更可怕的是,自18世纪以来这种经济秩序至今仍存在,在西方经济学家的诠释和粉饰下,变成了合理的、“先进”的,并被当作真理去推广。
——摘编自王晓明《世界贸易史》等
(2)依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变化趋势;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具体史实,从商品种类、交通运输、贸易格局中任选两个方面说说自己对世界贸易变化的认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材料提及在19世纪的英国工厂“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职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从中可以体现了对童工的压榨和对工人的惩罚措施,可见工人缺乏权利保障,故A正确。
B.材料提及“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反映有童工,但不能体现使用童工的普遍性,故不选B。
C.材料只是强调工人缺少权利保障,但并未反映工厂的效率,故不选C。
D.材料并未提及工人工资问题,故不选D。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企业数量减少,企业规模扩大,产量提高,再结合时间信息可知,其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垄断组织,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故选B;材料无法体现“行业竞争激烈”,排除A;材料反映企业规模扩大,排除C;垄断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根据“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到1850年时已增长至10%”可知,工业革命后,妇女也承担了部分家庭责任,反映出工业化对家庭经济结构的影响,故D正确。
A.题干信息与城市化无关,故排除A。
B.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大规模人口流动,故排除B。
C.此项不符合史实,且题干信息也无法体现,故排除C。
故选D。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水力纺纱机的问世,棉纺织业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开办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械生产的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通过新技术改造了旧产业部门,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体现了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排除B项;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B
【解析】19世纪英国立法禁止奴隶贸易并采取措施制止奴隶贸易,是因为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所以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是其根本原因,故选B项;黑人不断反抗斗争从黑奴贸易开始就存在,所以不是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工厂主的不断推动是由于工业革命的作用,所以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进步人士的废奴呼声也是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
本题考查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与黑奴贸易。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根据材料“从他们当中一方面分化出富有的资本家;另一方面又分化出贫穷的工人”可知,工业革命促使社会阶层日益分化成两大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改变,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A、C、D项,排除。
7.【答案】D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析】
①②.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阶段,同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①②正确。
③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20世纪初已经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外以资本输出为主,③④错误。
故选B。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英国”“19 世纪中期工厂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率占到 47.1 %”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兴起后,机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当中,产生了许多适合于女性的工作岗位,这吸引了众多女性走进工厂,故选C项。A项、D项是这种变化的影响,与设问不符,排除;B项与女性走进工厂关系不大,排除。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巴黎地下管道系统的设立,推动了城市化进程,B项正确;巴黎的地下管道系统设计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A项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民众卫生意识的变化,排除C项;当时还是使用传统能源,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根据题干可得出,20世纪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内燃机的使用,使农业的机械化的逐步实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
A.题干不能体现人口增长,排除A项。
C.题干反映的是内燃机的影响,排除C项。
D.农业生产效率依赖于科技,排除D项。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环境污染、疾病丛生,无法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故不选A。
B.与题干主旨不符,故不选B。
C.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不选C。
D.依据题干可知,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再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略
14.【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由于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直流电机,从而使得西门子公司率先将电车、电梯和电气火车等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这说明科学技术转化成了社会生产力,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C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断定1866年德国已经成为科技革命的中心,排除A项;仅根据德国的技术进步并不足以说明英国丧失了工业优势地位,排除B项;科学的产生要远远早于1866年,因此技术进步推动了科学产生的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经济发达的国家接受外国投资总额多,经济较落后的国家接受外国投资总额少,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他国投资意愿,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掠夺亚非拉等内容,排除B项;材料为部分国家接受外国投资总额的情况,未体现美国经济自主权面临着严峻挑战,排除 C项;材料强调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他国投资意愿,不能说明外国投资压制落后国家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6.【答案】(1)因素:市场、资金和劳动力。三项因素如何满足: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万能蒸汽机”的制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是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
【解析】(1)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可得出,市场、资金和劳动力。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的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劳动力:根据材料一“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可得出,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想。根据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万能蒸汽机”的制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是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3)本题考查蒸汽机发明的历史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
17.【答案】【小题1】变化:从边缘到中心地位。
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后,对外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小题2】形式:工厂制度。
作用: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带来了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小题3】意义: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革命,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变化来分析;第二问结合“小屋”代表的生产组织形式分析;第三问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革命,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
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革命,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变化来分析;第二问结合“小屋”代表的生产组织形式分析;第三问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革命,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3.
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革命,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变化来分析;第二问结合“小屋”代表的生产组织形式分析;第三问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革命,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8.【答案】(1)因素:劳动力资源,国内市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特征:自由资本主义或“自由放任”。
(2)影响: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解析】(1)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因素:根据所学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可从劳动力资源、国内市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等角度分析回答,即劳动力资源,国内市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特征:根据所学可知,“古典”发展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自由资本主义或“自由放任”,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该模式宣告失灵。
(2)本题考查科技发展对世界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密切世界联系、全球化、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方面思考作答。
19.【答案】(1)动力发展:图②和图③,反映了农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使用蒸汽机作动力。生产组织形式:图⑤和图⑥,反映了工厂制度下流水线生产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无人工厂”的生产。
(2)趋势:世界贸易发展迅速(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认识:略。
【解析】(1)本题考查劳作方式的变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动力发展:根据材料图②“6月用犁耕田地和8月用镰刀收割”和图③“1840年驱动着一台脱粒机的移动式蒸汽机”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使用蒸汽机作动力。生产组织形式:根据图⑤“20世纪初福特汽车厂的生产流水线”和图⑥“21世纪中国某电器的5G“无人工厂”可以看出,工厂制度下流水线生产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无人工厂”的生产。
(2)本题考查18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变化趋势及对世界贸易变化的认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趋势:根据材料一“ 1720—1913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可以看出,世界贸易发展迅速(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认识:根据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和图示,可以从商品种类增加、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和贸易格局的变化等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①
②
③
筒车。“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俄宛转以风生。”([唐]陈廷章《水轮赋》)
6月用犁耕田地和8月用镰刀收割。(809—818年《天文学笔记》中“农业日历”,维也纳奥斯特里兹国家图书馆藏)
1840年驱动着一台脱粒机的移动式蒸汽机
④
⑤
⑥
1867年至1894年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枪炮弹药的生产车间
20世纪初福特汽车厂的生产流水线
21世纪中国某电器的5G“无人工厂”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a href="/ls/tb_c16040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时练习</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有学者认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马克思曾说,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中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