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冀教版18.2 抽样调查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冀教版18.2 抽样调查教案,共6页。
18.2 抽样调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抽样调查及相关概念.
2.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样本的代表性,体会样本和总体的关系,感受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能针对具体问题设计抽样方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并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难点:对样本的随机性理解不透彻.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问题1:对跳水、体操、举重、羽毛球和乒乓球这五项比赛, 采用适当的方式,调查全班同学中每个人最喜爱观看的比赛项目(每人只选一项).
探究新知
如果要了解全校3 000名学生最喜爱观看哪一类比赛项目的情况,请同学们试着设计一个调查方案.
(1)这个问题与问题1有什么区别?
(2)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全校学生逐个进行调查可以实现吗?
师生活动:
能否找到一种更简便的调查方法?
(1)抽取多少名学生比较合适?
(2)被调查的学生如何抽取呢?试着说一说你的抽取方案.
普查:像这样对全体对象进行调查叫做普查.
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叫做抽样调查.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简单随机抽样:把能保证总体中每个个体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到的抽样调查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新知应用
问题1:如果要了解全校3 000名学生最喜爱观看哪一类比赛项目的情况,我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 随机抽取500名学生进行调查.
(1)怎样理解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
(2)这个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是什么?
问题2:为了了解某市七年级学生的体重,而对其中1 0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调查,请指出这个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是什么?
◆该市七年级学生体重的全体是?
◆每个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是?
◆从中抽测的1 000名学生的体重是?
◆1 000是样本的容量(没有单位).
问题3:◆体检时,如何知道血液某一项指标是否正常呢?
◆你还能举出一些利用抽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的例子吗?
问题4: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进行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
(1)调查我们班所有同学的体重情况;
(2)调查市场上五色冰淇淋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3)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
(4)调查某村所有家庭的年收入;
(5)调查某县七年级的作业量情况;
(6)调查某市水稻亩产量.
问题5:◆你愿意用普查的方式了解某节目的收视率吗?
◆你愿意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一批灯泡的寿命吗?
◆想知道一批导弹的杀伤半径,采用什么调查方法?为什么?
教师总结:
普查:当调查对象个数少,调查容易进行时,一般用普查.
抽样调查:当调查对象个数较多,普查不宜进行,或调查具有破坏性时,一般用抽样调查.
课堂练习
1.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10台进行试验,对于这个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是个体
B.一批电视机是总体
C.10台电视机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10台是样本容量
2.某区有20 000名学生参加中考,为了考察他们的数学考试情况,评卷人从中抽取了1 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每名考生是个体
B.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C.这1 0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D.这20 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
E.1 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F.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
3.为了解全校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身边的4名同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
(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
(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3)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4.某班要选3名同学代表本班参加班级间的交流活动,现在按下面的办法抽取,把全班同学的姓名分别写在没有明显差别的小纸片上,把纸片混放在一个盒子里,充分搅拌后,随意抽取3张,按照纸片上所写的名字选取3名同学,你觉得上面的抽取过程是简单随机抽样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A
2.BDF
3.解:(1)是抽样调查.
(2)总体是全校学生的身高,个体是每一名同学的身高,样本是座位在小明旁边的4名同学的身高,样本容量为4.
(3)不能.理由:一是样本容量太小,二是坐在一起的同学一般身高都比较接近,所以这样选择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4.解: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纸片没有明显差别,又充分搅拌,这样保证了抽取样本的过程中,任一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课堂小结
调查方式
适应情景
调查对象
优 点
缺 点
全面调查
个数较少,结果有特殊要求和特殊意义
全体
准确
费时费力,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抽样调查
个数较多,结果具有破坏性或危害性
样本(总体中一部分)
省时省力,范围小
只能估计出总体的情况
布置作业
教材第7页习题A组第1,2题、B组第1,2题.
板书设计
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8.2 抽样调查
第1课时
1.什么叫普查、总体、个体、抽样调查、样本容量、简单随机抽样?
2.样本容量没有单位.
3.具体问题要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样本的代表性.
2.能对简单的问题设计代表性较好的调查方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样本的代表性.
难点:对简单的问题设计代表性的较好的调查方案.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阅读下面的小资料:
某年某报记者用近半年的时间,历尽艰辛,扎扎实实地深入到社会底层,先后采访100多位出租车司机及众多出租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揭露了某市出租车行业的黑幕,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
探究新知
电视台为了解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经常采用抽样调查.
(1)四名同学对一家电视台某体育节目的收视率进行调查,他们采用的调查方式及结果如下:
小红
我调查了全班40名同学,有10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小亮
我在火车站调查了50人,只有2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小强
我在爸爸工作的大学调查了100名大学生,其中有40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小刚
我利用互联网调查,共有200人作了回答,其中有30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2)电视台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按一定的比例确定了1 000人,就是否收看了该节目进行了电话访问,其中有35人收看了这个节目.根据刚才小红等人和电视台的调查结果以及估计的收视率填写了下表:
调查者
小红
小亮
小强
小刚
电视台
调查的总人数/名
40
50
100
200
1 000
收看节目的人数/名
10
2
40
30
35
估计的收视率
25%
4%
40%
15%
3.5%
1.为什么用不同的调查方式得到的收视率差别很大?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用不同的样本估计的收视率一般也不同.由于四名同学采用的调查方式受调查范围的限制,没有做到完全随机,得到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差,所以估计的收视率差别很大.
2.你认为谁的调查中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好,估计的收视率更准确些?
电视台的调查方法得到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好,估计的收视率也比较可信.
3.抽样调查应该注意什么?
样本容量的适量性,样本的代表性.
4.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节省时间,比较经济,缺点是调查结果不如普查准确.
新知应用
某学校初、高中六个年级共有3 000名学生.为了解其视力情况,现采用抽样调查.各年级学生人数如下表所示.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合计
人数/名
560
520
500
500
480
440
3 000
调查人数/名
(1)如果按10%的比例抽样,样本容量是多少?
(样本容量是300)
(2)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视力差异,为了保证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各年级分别应调查多少人?将结果填写在上面的表中.
(各年级需要调查的人数分别是56,52,50,50,48,44)
(3)如果要从你所在的班级抽取5人进行调查,请设计一个抽样方案,保证每人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到.
教师总结:
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但往往工作量大,难度大,而且有些抽查对象不宜使用普查,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据,抽查的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但样本的抽取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的准确程度,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所选取样本的代表性.
课堂练习
1.下列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 )
A.了解全校同学对某课程的喜欢情况,对某班男同学进行调查
B.了解某小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对你们班同学进行调查
C.了解商场的平均日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
D.了解观众对所看电影的评价情况,对座号是奇数的观众进行调查
2.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较合理的是( )
A.在公园调查了1 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在医院调查了1 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调查了100名小区内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3.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2,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的心跳次数再乘6,你认为更具有代表性的是( )
A.甲同学的方法
B.乙同学的方法
C.两种方法都具有代表性
D.两种方法都不具有代表性
4.请指出下列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并说明理由.
(1)调查本校同学上网情况,对本校七年级(1)班同学进行了一次调查;
(2)为了解我市读者到市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情况,从全年的借读人数中抽查了20天每天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人数;
(3)调查某电影院双排号的观众,以了解观众们对所看影片的评价情况;
(4)在体育中心调查全民健身状况.
参考答案
1.D
2.D
3.A
4.解:(1)缺乏代表性,因为各年级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2)具有代表性,因为抽样是随机的.
(3)具有代表性,因为抽样是随机的.
(4)缺乏代表性,因为去体育中心的人一般都爱运动,因而身体都比较健康.
课堂小结
样本容量要适量,要具有代表性,能对简单问题设计较好的调查方案.
布置作业
教材第10页习题A组第1,2题、B组第1,2题.
板书设计
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8.2 抽样调查
第2课时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理解样本的代表性.
2.样本的适量性、代表性.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18.2 抽样调查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冀教版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8.2 抽样调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评点提高,拓展延伸,训练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18.2 抽样调查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