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绍兴市滨江、城东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绍兴市滨江、城东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卷01
    浙江省绍兴市滨江、城东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卷02
    浙江省绍兴市滨江、城东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卷03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绍兴市滨江、城东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滨江、城东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卷共有4大题,37小题,本试卷中g取10N/kg,本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谷氨酸钠, 科学施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试卷共有4大题,37小题。全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试卷中g取10N/kg。
    4.本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S-32 K-39 Ca-40 Cu-64 Zn-65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B. 纺纱织布
    C. 在甲骨上刻文字D. 用石块修筑长城
    【答案】A
    【解析】
    【详解】A、粮食酿酒生成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
    B、纺纱织布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在甲骨上刻文字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用石块修筑长城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称量NaOH固体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测定溶液的pHD. 稀释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3. 有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往往需借助指示剂来判断化学变化,下列化学反应需要指示剂来判断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钠和氯化钡溶液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钡沉白色淀和氯化钠,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B、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铜,会观察到锌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 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此过程中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有氯化氢挥发,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吸收空气中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故选A。
    5.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氯化钠、食盐、Na2CO3B. 氢氧化铁、铁锈、Fe(OH)3
    C. 氢氧化钠、烧碱、NaOHD. 碳酸钙、生石灰、Ca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化钠俗称食盐,其化学为NaCl,其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其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
    C、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其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物质;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其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
    故选C。
    6. 谷氨酸钠(化学式为 C5H8O4N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一种有机物B. 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C. 由五种元素组成D. 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 5∶8
    【答案】B
    【解析】
    【详解】A、谷氨酸钠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B、根据的化学式分析,谷氨酸钠不含有S元素,因此不会产生含硫物质,故B错误;C、根据的化学式分析,谷氨酸钠含有C、H、O、N、Na五种元素,故C正确;D、根据的化学式分析,谷氨酸钠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 5∶8,故D正确。故选B
    7. 食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也是科学学习中重要的一种盐。某校以《自然界的盐到餐桌的食盐》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同学们在这个项目学习中需要完成以下几个项目。科学应用:得到的食盐样品中含有氯化钙,若要除氯化钙杂质,下列所加试剂可行的是( )
    A. 适量的稀盐酸溶液B. 适量的硝酸银溶液
    C. 适量的碳酸钠溶液D. 适量的碳酸钾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化钙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氯化钙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钙反应能与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钙反应能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8. 科学施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技术员测定了某耕地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测定结果及土壤肥量标准见下表,则此耕地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A. 硫酸钾[K2SO4]B. 尿素[CO(NH2)2]
    C. 氯化钾[KCl]D. 磷酸钙[Ca3(PO4)2]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知,此耕地应该施用的化肥是氮肥;
    A、硫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
    B、尿素中含有氮、磷、钾三种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正确;
    C、氯化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
    D、磷酸钙中含有氮、磷、钾三种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
    故选B。
    9. 现有铁粉、二氧化锰、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某同学参照二歧分类法,制作了如图的检索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是石灰石
    B. 乙表示的是铁粉
    C. 表中“▲”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
    D. 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中含有多种物质,说明其是混合物,四种固体中石灰石属于混合物,所以甲表示的是石灰石,说法正确;
    B、乙中只含有一种元素,铁粉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乙表示的是铁粉,说法正确;
    C、丙和丁中含有多种元素,丁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硫酸钡中含有多种元素,硫酸钡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所以表中“▲”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说法正确;
    D、二氧化锰、硫酸钡中均含有氧元素,不能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说法错误。
    故选D。
    10.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试剂,该试剂的溶质为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如图所示。则该试剂( )
    A. pH一定等于7B. 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C. 可用稀盐酸鉴别D. 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溶液可能是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该选项不正确;
    B、该溶液可能是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石蕊变色,该选项不正确;
    C、加入稀盐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是碳酸钠溶液,如果无明显现象,说明是硫酸钠溶液,该选项正确;
    D、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钠,不能区分两种溶液,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1. 物质的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选择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粉可以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被磁铁吸引,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B、盐酸和氯化钠都能与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方法错误;
    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现象明显,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故选B。
    12. 如图为桌球运动员击打白球后,白球撞击黑球的运动轨迹图,其中乙和丁点为两球撞击后的瞬间,最终分别停留在丙点和戊点。假设黑白两球完全一样,桌面粗糙程度相同。下列有关不同点对应小球机械能大小关系错误的是( )

    A. 乙>丁B. 乙>丙C. 甲>乙+丁D. 丙=戊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于桌球运动最终都停下来,所以桌球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断减小,由图可知,乙到丙的距离小于丁到戊的距离,所以乙到丙克服摩擦力做功小于丁到戊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乙点的机械能小于丁点的机械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由于白球在乙点具有运动速度,即具有动能,在丙点静止,即动能为0,所以乙点的机械能大于丙点的机械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白球由甲点运动到乙点的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断减小,所以甲点白球具有的机械能大于乙点白球具有的机械能与丁点黑球具有的机械能之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白球在丙点静止,即动能为0,黑球在戊点也静止,即动能也为0,所以丙点的机械能等于戊点的机械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与结论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方法。下列根据已有事实或结论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酸性溶液pH小于 7,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
    B、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该选项推理错误;
    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该选项推理错误;
    D、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如C2H5OH,该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14. 小敏阅读教材得知: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可以组成一个电池(图甲)。那么该电池的正负极与什么有关呢?对此,小敏做了三组实验,并借助灵敏电流表进行判断(图乙),发现该电池的正负极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且存在一定规律。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片组合可以使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图丙)的是( )

    A a铝片、b镁片B. a铁片、b锌片
    C. a铁片、b铜片D. a铜片、b银片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图乙可知,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是电池的负极,排在该金属后面的金属是电池的正极。两金属都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产生电流。电流方向由正极流向负极。图丙电流方向由b到a,说明b是正极,a是负极。则a的活动性大于b的活动性。
    A、a铝片活动性小于b镁片活动性,不符合题意;
    B、a铁片活动性小于b锌片活动性,不符合题意;
    C、a铁片活动性大于b铜片活动性,符合题意;
    D、a铜片、b银片都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产生电流。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15. 小明在校运会上以标准姿势投出实心球(出手点距离地面约2m),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是实心球在落地前的动能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实心球投出后,先向前上方运动,此过程中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到达最高点时速度最小(但不为0,仍然有向前的速度),动能最小(但不为0);之后实心球因受重力作用而向下做加速运动,此过程中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所以,实心球在落地前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 一块磁性黑板擦吸在磁性板墙上,若用拉力F1使它匀速直线向下移动距离s,然后又用F2使它匀速直线向上运动相同距离。则两次拉力做功( )
    A. F1做功多B. F2做功多C. 一样多D. 速度未知,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磁性黑板檫向下运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拉力F1、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三个力的关系是
    当磁性黑板檫向上运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摩擦力f、竖直向上的拉力拉力F2,三个力的关系是
    两种情况下,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f的大小不变,所以F2大于F1,因为移动距离相同,由可知,F₂做功多,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 小科想利用轻薄的硬铁片,通过弯折、焊接等方法设计并制作一款结构稳定、适合拍摄的手机桌面支架。下图实物模型中,手机不能保持稳定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ABD结构受到竖直向下的力,导致整体的重心会上移,都能保持平衡,而C结构右侧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整体结构重心右移,右侧重会向右下倾倒,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 如图是铁元素的价类图,每一条射线表示一种物质类别,同一圆圈铁元素化合价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化e→d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B. 转化a→Fe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C. 若cd线代表碱类,则c点表示Fe(OH)3
    D. 转化Fe→f可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知,d可为碱,其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为氢氧化铁,e为盐,则e→d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正确;
    B、a为氧化铁,转化a→Fe的反应可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C、若c、d线代表碱类,d点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表示Fe(OH)3,c点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表示Fe(OH)2,错误;
    D、f为盐,铁元素化合价可为+2,可为氯化亚铁,Fe→f可为铁和氯化铜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错误。
    故选A。
    19. 向盛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缓加入锌粉,经搅拌使锌粉与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现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加入锌粉的质量为横坐标,以烧杯中生成的固体质量为纵坐标,小科同学分别作出了三幅关系图。其中A点表示锌粉与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硝酸亚铁溶质质量分数在B点时最大
    B. 反应结束时,三种情况的溶液溶质种类不同
    C. 丙图表示反应结束时,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小于生成的银与铁的总质量
    D. 线段OB与x轴夹角>45°>线段BC与x轴夹角的主要原因是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铁强,向盛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缓加入锌粉,经搅拌使锌粉与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锌粉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锌粉才能与Fe(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Zn+2AgNO3═Zn(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固体的质量会增加;Zn+Fe(NO3)2═Zn(NO3)2+Fe,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56份质量的铁,固体的质量会减少。当增加的质量大于减少的质量时,甲正确;当增加的质量等于减少的质量时,乙正确;增加的质量小于减少的质量时,丙正确;图象甲、乙、丙均有可能正确。
    A、B点时硝酸银完全消耗,硝酸亚铁没有参加反应,甲图中硝酸亚铁的溶质质量分数在B点时最大,正确;
    B、反应结束时,三种情况的溶液溶质种类是相同的,均是硝酸锌,错误;
    C、丙图表示反应结束时,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大于生成的银与铁的总质量,错误;
    D、线段OB与X轴夹角>45°>线段BC与X轴夹角的主要原因,是三种金属的质量的不同,错误。
    故选A。
    20. 小明的质量为50kg,俯卧撑和跳绳是他热爱的两项运动。俯卧撑时他所受的重力可视为集中在A点,静止支撑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F;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若他跳绳1分钟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则F和P分别为( )
    A. 295N,168.75WB. 295N,135W
    C. 715N,168.75WD. 715N,135W
    【答案】B
    【解析】
    【详解】如图甲,人的重力
    将人体看作一个杠杆,脚尖处为支点,重力为阻力,地面对手的支持力为动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代入数据
    解得,若取整数,则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 F至少为295N;
    如图乙,跳一次所用时间,1min内所跳的次数
    起跳的最大高度0.09m;克服重力做功
    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共16空,每空2分,共32分)
    2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我国科学家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利用食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和氨气制得了纯碱,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A.侯德榜 B.张青莲 C.屠呦呦
    (2)厨房常用调味品食醋呈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答案】 ①. A ②. 酸性
    【解析】
    【详解】(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改良了制碱工艺,利用食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和氨气制得了纯碱,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故选A;
    (2)厨房常用调味品食醋中含有醋酸,溶液呈酸性。
    22. 室外的铁制栏杆在多雨季节易生锈,小宁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实验装置如图。3天后,发现只有装置C中的铁丝生锈了。

    (1)装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
    (2)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说明与_________接触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答案】 ①. 吸收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②. 空气或者氧气
    【解析】
    【详解】(1)根据“室外的铁制栏杆在多雨季节易生锈”可知铁生锈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有关,B装置中的铁只与水接触,C装置中的铁与水和空气接触,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A装置中的铁只与氧气接触,要除去空气中的水,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装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2)B装置中的铁只与水接触,不能生锈,C装置中的铁与水和空气接触,能生锈,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说明与空气接触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23. 在探究酸、碱性质时,小敏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稀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
    (3)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4)通过计算得出d点坐标。_______
    【答案】 ①. 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显蓝色 ②. ③. ④. (300,14.7)
    【解析】
    【分析】ab段固体减小到零,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bc段固体没有增加,说明加入氢氧化钠没有与生成氯化铜反应,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在氯化钠和水;cd段固体不断增加,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水。,
    【详解】(1)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加入稀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是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显蓝色;
    (2)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在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3)根据以上两小题的分析可知,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4)d点的纵坐标为生成沉淀的质量,横坐标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最大沉淀量产生时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之和。设d点坐标为,ab段消耗盐酸溶液质量为x,生成氯化铜质量为y;bc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cd段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n,生成沉淀质量为Q。


    200g+25g+75g=300g。
    答:d的坐标为(300,4.7)
    24. 小丽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如图。A、B、C、D、E是初中常见物质,且都含氧元素,各物质中均有某种组成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相对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的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 ①. H2SO4 ②. 2NaOH+CuSO4═Na2SO4+Cu(OH)2↓(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A、B、C、D、E是初中常见物质,且都含氧元素,B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B是二氧化碳;D为盐,水溶液呈蓝色,可以是硫酸铜;A属于单质,应为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1)物质C属于酸,含有氧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可以是硫酸,化学式为H2SO4;
    (2)D→E,E属于碱,且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以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合理即可)。
    25. 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
    (1)0~1秒内,推力F对木箱是否做功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
    (2)3~5秒内,推力F对木箱做功___________焦。
    【答案】 ①. 否 ②. 400
    【解析】
    【详解】(1)[1]0~1s内,由图丙知木箱的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由图乙可知,推力F=100N,有推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推力F对木箱没有做功。
    (2)[2]由图丙知,3~5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可知,推力F1=200N,木箱的速度v=1.0m/s,时间
    t=5s-3s=2s
    木箱移动的距离
    s=vt=1.0m/s×2s=2m
    则推力做功
    W=F1s=200N×2m=400J
    26. 如图所示,杠杆AB放在钢制圆柱体的正中央水平凹槽CD中,杠杆AB能以凹槽两端的C点或D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长度,左端重物。(杠杆、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
    (1)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易绕___________(选填“C”或“D”)点翻转;
    (2)为使杠杆AB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最大值为___________N。
    【答案】 ①. D ②. 24
    【解析】
    【详解】(1)[1]由图可知,D点更加靠近拉力一端,故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容易绕 D点翻转。
    (2)[2]当以C点为支点时拉力最小,以D点为支点时拉力最大,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因为,所以
    可得
    解得

    27. 有一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钙,进行如下图实验:
    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Na2CO3和Na2SO4 ②. Ca(NO3)2
    【解析】
    【分析】推断题分析,掌握两两是否发生反应,具体实验现象。
    【详解】由固体粉末加水形成无色溶液,可知碳酸钠和硝酸钙、硫酸钠和硝酸钙会两两反应生成沉淀,说明其中有一种或两种是没有的,然后加BaCl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并且加酸部分能溶解,说明既含有CO32-又含有SO42-,所以一定含有的是碳酸钠、硫酸钠,而根据前面可知,硝酸钙是没有的,而后期加AgNO3溶液不能证明Cl-一定来自NaCl,也有可能来自BaCl2。
    【点睛】多方考虑,学会找突破口。
    三、探究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28.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稀盐酸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吗?某同学通过如下步骤进行探究:
    ①取两个烧杯,各倒入40毫升的稀盐酸,分别标为甲和乙。
    ②甲密封,液体体积不变。乙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至液体体积变为20毫升。(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③向甲、乙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再分别缓慢滴加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分别为30毫升、26毫升。
    (1)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溶液颜色___________。
    (2)乙烧杯中的稀盐酸敞口放置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依据是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稀盐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会变大,请简要阐述应补充的实验。___________
    【答案】 ①. 恰好由红色变成紫色 ②. 稀盐酸的体积变成一半,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大于一半 ③. 换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多次重复实验
    【解析】
    【详解】(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石蕊试液在氯化钠溶液中显紫色,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溶液颜色恰好由红色变成紫色;
    (2)乙烧杯中的稀盐酸敞口放置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依据是稀盐酸的体积变成一半,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大于一半;
    (3)为了确定稀盐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会变大,需排除偶发因素,应补充的实验是换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多次重复实验。
    29. 小宁在课外资料中获悉: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影响反应的快慢。为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步骤】
    ①在规格相同的A、B试管中分别放入大小相近、数量相同的锌粒,胶头滴管吸入等量的溶液,如图甲所示。塞紧橡胶塞。
    ②将两个胶头滴管中的溶液同时挤入试管后,立即开启数据采集器。
    ③约后,停止采集数据。电脑显示气压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

    【实验分析】
    (1)图甲中“★”处应填_________。
    (2)要确保实验成功,实验前应检查反应装置的_______
    (3)实验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通过采集到的试管内_________值的变化快慢来反映。
    【实验结论】
    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以_________(填“减慢”或“加快”)反应速度。
    【答案】 ①. 硫酸铜## CuSO4 ②. 气密性 ③. 气压 ④. 加快
    【解析】
    【详解】(1)根据“小宁在课外资料中获悉: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会影响反应的快慢”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硫酸铜对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的影响,根据实验目的需作对比实验,A管加入的试剂是0.4mL10%的稀硫酸、 0.1mL 蒸馏水和3颗锌粒,根据对比实验原则,B管加入的试剂是0.4mL10%的稀硫酸、 0.1mL 蒸馏水、硫酸铜(CuSO4)溶液和3颗锌粒,图甲中“★”处应填硫酸铜或 CuSO4;
    (2)该是通过测定试管内气压值的变化快慢,来判断氢气产生的快慢,装置不漏气才能准确判断氢气产生的快慢,要确保实验成功,实验前应检查反应装置的气密性,;
    (3)气压增大越快,反应产生的氢气越快,实验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通过采集到的试管内气压值的变化快慢来反映;
    (4)根据图乙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30.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小科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其做法是: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物上连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打出一系列的点(每隔0.1秒再取另一个计数点A、、等),测出打点计时器在纸条上打出点的间距大小,如图乙所示,计算出重物重力势能和动能,并将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加量进行比较。小科用质量为和的重物做了两组实验,获得表一和表二两组数据。请分析实验过程和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质量为的重物
    表二:质量为的重物
    (1)小科认重物下落时动能增加,请从图乙中找出证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分析表格数据,小科发现动能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为了使动能的增加量更接近于重力势能减少量,以便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现有、、三个重物,选择哪个重物进行实验更合理?___________。
    【答案】 ①. 见解析 ②.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存在阻力做功 ③. 3kg的重物
    【解析】
    【分析】
    【详解】(1)[1]由图乙可知,重物下落时相同时间内,路程逐渐增大,说明重物做加速运动,重力的动能增加。
    (2)[2]由于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存在阻力做功,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3)[3]为减小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质量大的重物,选择3kg的重物。
    31. 碳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其中一种方法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某探究小组将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利用传感器实时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溶液的pH,装置如图甲所示。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且pH等于11.6时溶液处于饱和状态。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①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
    ②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3;
    ③该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根据以上现象和信息,小组同学展开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的产物是什么?
    【建立假设】假设1:只有碳酸钠;假设2:碳酸钠、碳酸氢钠:假设3:只有碳酸氢钠;假设4:…
    小敏根据图乙曲线判断假设1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过程】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丙。
    【实验结论】小敏根据图丙曲线认为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
    【交流评价】
    (1)小金认为该曲线还不能确定最终产物。因为pH可能还未呈稳定状态,接下去的操作是__________。
    (2)小兴受小金的启发,猜测最后溶液可能呈酸性,他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所以建议小组同学继续展开探究。
    【答案】 ①. 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此时pH小于11.6 ②. 碳酸氢钠##NaHCO3 ③. 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直到pH不再变化 ④.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
    【解析】
    【详解】建立假设:
    小敏根据图乙曲线判断假设1不成立,理由是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此时pH小于11.6;
    实验结论:
    小敏根据图丙曲线,此时溶液的pH最终为8.3,根据“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3”,认为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最终产物是碳酸氢钠;
    交流评价:
    (1)小金认为该曲线还不能确定最终产物。因为pH可能还未呈稳定状态,接下去的操作是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直到pH不再变化;
    (2)小兴受小金的启发,猜测最后溶液可能呈酸性,他猜想的依据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所以建议小组同学继续展开探究。
    32. 某实验小组用飞镖的镖盘做了一个圆心固定且可以绕圆心O转动的圆盘,圆盘的直径上AB两端各有1个平衡螺母,A、B、C是在镖盘以O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的三个点,BD垂直于AB,接下来用这个装置探究杠杆力臂的具体概念;
    ①调节圆盘两端的平衡螺母让A、B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在圆盘A点挂两个钩码(总重1牛),B点挂两个钩码,杠杆平衡,再将B点的两个钩码分别挂在C点和D点,结果挂在D点时杠杆能保持平衡,挂在C点时杠杆不能平衡;

    (1)步骤①之前,若A比B低,为使AB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应向___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
    (2)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杠杆平衡的是支点到___________的距离,科学上将这个距离定义为力臂;(选填“力的作用点”或“力的作用线”)
    (3)取下右侧两个钩码后,若小明想用作用在C点的拉力使杠杆再次平衡,则拉力的大小至少为___________牛。
    【答案】 ①. 右 ②. 力的作用线 ③. 1
    【解析】
    【详解】(1)[1]挂钩码前,杠杆向左倾斜,说明左侧偏重,则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将B处的钩码改挂到D处时(OD>OB,但A和D在一条竖直线上),发现杠杆却仍然能在水平位置平衡;支点O到B和D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正是这个距离会影响杠杆是否平衡,在物理学上将这个距离称力臂,从而得出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杠杆平衡的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科学上将这个距离定义为力臂。
    (3)[3]取下右侧两个钩码后,若小明想用作用在C点的拉力使杠杆再次平衡,力最小时,力臂最长,此时力臂最长时长度和AO相等,故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得

    33. 如图为气体X(纯净物)与氧化铜反应制取铜对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在对A中氧化铜进行加热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X,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观察到A中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无明显现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通入的气体X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得知:①气体X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②铜和氧化亚铜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③Cu2O+H2SO4=CuSO4+Cu+H2O。
    小乐为了探究反应所得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答案】 ①. 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 CO ③.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且溶液底部有红色固体残留 ④. 7:18
    【解析】
    【分析】
    【详解】(1)X气体具有可燃性,和空气的混合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儿X气体,再加热的目的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玻璃管内观察到的黑色固体变红色,B干燥管中无明显现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气体为CO。
    (3)步骤一、根据实验结论红色固体可能是氧化亚铜,也可能是铜和氧化亚铜,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固体铜,则实验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且溶液底部有红色固体残留;
    步骤二、由于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铜,质量为12g。
    设20g固体中铜的质量为x,则氧化亚铜的质量为20g-x,则

    所以
    解得x=5.6g
    20g红色固体中,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比为5.6g:(20g-5.6g)=7:18。
    四、计算题(共4小题,共26分)
    34. 科学处理工业污水,呵护绿水青山。含盐酸的废水不能直接排放,可用于制备氯化钙,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化灰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工作时,“反应锅”内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
    (3)现有100吨含盐酸质量分数为1.46%的废水,理论上最多可生产氯化钙多少吨?______
    【答案】 ①. CaO+H2O=Ca(OH)2 ②.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更快、更充分 ③. 100t含盐酸质量分数为1.46%的废水中,盐酸的质量为100t×1.46%=1.46t。
    设理论上可生产氯化钙的质量为x。
    x=2.22t。
    答:理论上最多可生产氯化钙的质量为2.22t。
    【解析】
    【详解】(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工作时,“反应锅”内不断搅拌目的是,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更快、更充分;
    (3)详见答案。
    35. 黄铜(由铜和锌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晓军同学为 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四组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试计算:
    (1)上表中 m 的数值是________;
    (2)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当黄铜样品和稀硫酸的质量比为________时,两者恰好完全 反应;
    (3)求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
    【答案】(1)0.5;(2)1:4;(3)设与第1份反应掉的硫酸质量为x。

    98∶2= x∶0.2g
    x =9.8g
    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解析】
    【分析】根据生成气体的情况,对照图表数据和完全反应的概念进行解答,由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黄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即是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利用锌与稀硫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氢气的质量计算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进而求出其质量分数。
    【详解】(1)从四次反应的数据可知,与第1、2两份样品反应时,所加硫酸均完全反应,第3份样品中,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而所加硫酸过量,所以第4份样品锌完全反应,硫酸过量,生成氢气的质量和第3份样品一样多。答案为0.5。
    (2)由图表中数据得知,第2份样品中,样品中的锌剩余,而硫酸完全反应;第3份样品中,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而硫酸有剩余。黄铜样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硫酸的量在第2份和第3份之间。此时硫酸为100g。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当黄铜样品和稀硫酸的质量比=25g:100g=1:4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3)与第1、2两份样品反应时,所加硫酸均完全反应(可用这两次数据来计算)。详见答案。
    【点睛】本题是分析实验数据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从表中数据分析清楚什么时候恰好完全反应,有一定的难度。
    36. 如图甲所示的地面清洁机器人,质量为。机器人在水平地面运动时,所受推力F与速度v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该机器人受到的重力为多大?
    (2)该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推力为时,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推力做了多少功?
    (3)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推力的功率是多大?

    【答案】(1)29.4N;(2)900J;(3)75W
    【解析】
    【详解】解:(1)该机器人受到的重力
    G=mg=3kg×9.8N/kg=29.4N
    (2)该机器人所提供的水平推力为300N时,匀速直线运动3m,水平推力做的功
    W=Fs=300N×3m=900J
    (3)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5 m/s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由图乙可知,此时的推力F′=150 N,则水平推力的功率
    P=F′v=150 N×0.5 m/s=75 W
    答:(1)该机器人受到的重力为29.4N;
    (2)水平推力做功900J;
    (3)该机器人水平推力的功率是75W。
    37. 生活中,经常有人通过用喝醋的方法去除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科学吗?小明查找资料知道:鱼骨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主要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物质,因而能使鱼骨软化使之从咽部脱落。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
    提示:
    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鱼骨中其它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
    (1)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
    (2)小明通过图乙分析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3)小明老师认为这样的分析不够严谨。经过同组同学的讨论分析小明终于知道了。反应前锥形瓶中是空气,反应完之后锥形瓶中是二氧化碳。于是他们通过实验设计测出反应前后锥形瓶质量差值为0.11克。现在请你帮小明计算出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4)最后小明得出,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请你结合乙图及实验结果加以说明。___________
    【答案】 ①. 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②. 0.11 ③. 设生成0.11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解得:x=0.25g
    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25%。 ④. 食醋中的醋酸与鱼骨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太长
    【解析】
    【详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2)由图乙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20g-819.89g=0.11g;
    (3)详见答案;
    (4)由图乙可知,要使食醋中的醋酸与鱼骨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太长,所以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含氮
    含磷
    含钾
    土壤肥量标准(g/kg)
    0.62
    0.34
    17.8
    测定结果(g/kg)
    0.50
    0.36
    18.1
    选项
    需鉴别物质
    试剂或方法
    A
    铁粉、木炭粉
    磁铁吸引
    B
    盐酸、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C
    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
    D
    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

    选项
    事实或结论
    推理或判断
    A
    酸性溶液pH小于7
    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B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D
    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位置
    A
    B
    C
    D
    E
    动能增加量(焦)
    0.09
    0.27
    0.45
    0.63
    0.81
    重力势能减少量(焦)
    0.15
    0.45
    0.75
    1.05
    1.35
    位置
    A1
    B1
    C1
    D1
    E1
    动能增加量(焦)
    0.36
    1.06
    1.76
    2.46
    3.16
    重力势能减少量(焦)
    0.4
    1.2
    2.0
    2.8
    3.6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取20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________________
    红色固体可能是氧化亚铜,也可能是铜和氧化亚铜
    步骤二
    将步骤一反应所得的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
    剩余红色固体质量12g
    20g红色固体中,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比为_______
    样 品
    第 1 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25.0
    25.0
    25.0
    25.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2
    0.4
    0.5
    m
    相关试卷

    浙江省绍兴市浣江教育共同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测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浣江教育共同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测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g=10N/k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绍兴市浣东教育共同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市浣东教育共同体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中牛/千克,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2g,,8g时,生成硫酸铝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滨江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滨江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