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域双核结构,是指由两个极核城市(通常是端点城市)及其连线所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伴随着两大极核城市崛起,位于两大城市之间的中间城市出现“收缩型”城市的征兆,被形象地概括为“中部塌陷”。下表为我国部分典型区域双核结构的基本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区域双核结构中两个端点城市( )
①城市职能相同②空间距离适中③空间结构相同④经济发展水平高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 “中部塌陷”的原因可能是( )
A. 中间城市面积小B. 端点城市规模小
C. 中间城市资源枯竭D. 端点城市虹吸效应
3. 为缓解“中部塌陷”,中间城市( )
A. 提高城市化水平B. 承接产业转移
C. 提高城市等级D. 扩大城市规模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区域双核结构,是指由两个极核城市(通常是端点城市)及其连线所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以及“伴随着两大极核城市崛起”可知,两端的极核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④正确。根据表格中“广州-深圳”、“杭州-宁波”以及“济南-青岛”三个区域双核结构的端点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较为适中,不远不近,②正确。端点城市的城市职能、空间结构不会完全相同,①③错误。综上所述,②④正确,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结合材料“伴随着两大极核城市崛起,位于两大城市之间的中间城市出现“收缩型”城市的征兆,被形象地概括为“中部塌陷””,由此可推测中间城市产生“中部塌陷”现象主要是因为两个端点城市对人口、产业的吸引作用较强导致,D正确。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中间城市的面积并不一定很小,且发展水平待提升的原因并不是资源枯竭,如浙江绍兴、广东东莞、山东淄博、山东潍坊,AC错误。端点城市的人均GDP收入高,由此推测端点城市的规模并不小,B错误。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为了缓解“中部塌陷”,中间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双核结构的空间结构优势,承接端点城市的产业转移,B正确。承接产业转移,可以促进中间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等级、扩大城市规模,但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等级、扩大城市规模三个方面不是缓解“中部塌陷”的最直接有力的措施,ACD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一般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城市群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
南极长城湾(下图)为半封闭型海湾,盛行西北风(平均风速:夏季7.7m/s,冬季9m/s),表层海流受风的影响显著。叶绿素a浓度通常被用于表征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研究发现叶绿素a浓度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与海流流速呈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长城湾西岸的水体交换模式为( )
A. AB. BC. CD. D
5. 长城湾叶绿素a浓度( )
A. 北京时间12点前后最高B. 呈现12小时的周期变化
C. 年最高值出现在1月份D. 年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
【答案】4. A 5. C
【解析】
【4题详解】
南极长城湾盛行西北风,长城湾西岸盛行西北风,为离岸风,海水在西北风作用下向东南流动,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纬度越高偏转角度越大,因此长城湾西岸表层海水大致是自西向东流动,离岸风作用下,底部海水上泛补充表层海水,A图正确,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长城湾位于西四区,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北京时间12点前后长城湾为0点,为黑夜,因叶绿素a浓度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黑夜光照强度弱,此时叶绿素a浓度小,A错误。叶绿素a浓度通常被用于表征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研究发现叶绿素a浓度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与海流流速呈负相关,不会呈现12小时的周期变化,B错误。1月份是南半球夏季,长城湾昼长接近24小时,因叶绿素a浓度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且南半球夏季温度高,温差小,气压差小,风力较弱,海流较慢,因此此时叶绿素a浓度可能达到年最高值,C正确。7月份是南半球冬季,该地昼长接近0小时,风力大,海流速度快,叶绿素a浓度可能达到年最低值,D错误。故选C。
【点睛】叶绿素a是绝大部分浮游植物的基本色素,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评估水体营养程度状况以及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叶绿素a含量动态变化及其上行、下行效应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在晋西北黄土区选择5种典型人工林(刺槐、侧柏、油松、刺槐—侧柏、刺槐—油松)为研究对象,测得人工林生长季(4-10月)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图)。研究发现,人工林浅层(0-100cm)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典型人工林生长季土壤含水量( )
A. 和降水量的变化一致B. 均只有一次增减变化
C. 生长季末期小于初期D. 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
7. 与人工林浅层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无关的是( )
A. 降水量B. 蒸发量C. 植被D. 基岩
8. 若仅考虑植被类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该地优先选择的人工林类型是( )
A. 刺槐B. 侧柏C. 刺槐一侧柏D. 刺槐一油松
【答案】6. C 7. D 8. B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和降水量的变化不一致,4月最高,但是降水量不是最多的,A错误;图中有两次增减变化,B错误;生长季末期10月土壤含水量小于初期4月含水量,C正确;最大值出现在4月份,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人工林浅层(0-100cm)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趋于稳定,随着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变化,影响浅层土壤水量变化,比如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会使浅层土壤水量增多,植被的变化影响下渗水量,影响浅层土壤水量变化,ABC错误;基岩位于深层,土层深度的增加水分趋于稳定,故与基岩无关,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读图可知,种植侧柏土壤的含水量最高,说明侧柏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故该地优先选择的人工林类型是侧柏,刺槐、 刺槐一侧柏、 刺槐一油松的土壤含水量都低于侧柏,故选B。
【点睛】土壤含水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g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
净活跃度指一定时期区域内就业人口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的差值,可表示该区域就业吸引力大小。下图示意武汉近郊各区的净活跃度变化(每个区下面括号里代表的是主导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期间,该区域( )
A 就业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B. 武钢区就业人口总量减少
C. 纸坊区就业吸引力最大D. 豹懈区就业吸引力最大
10. 为促进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 )
A. 豹解区注重产业升级B. 纸坊区增加住宅面积
C. 引导阳逻区人口外迁D. 物流业向中心城区迁移
【答案】9. D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材料净活跃度指一定时期区域内就业人口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的差值,可表示该区域就业吸引力大小。读图豹懈区的净活跃度最高,表明该区域就业的吸引力最大,D正确,C错误;读图整体净活跃度为正值,表明该区域就业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A错误;武钢区2017年-2018年就业净迁入人口为1332,2018-2019年净迁出为970人,该时间段总体就业以迁入为主,B错误,该题选D。
【10题详解】
读图豹懈区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综合效益较高,产业和城市融合度较高,不需要产业升级,A错误;纸坊区以汽车制造和服务为主,需要大量劳动力,且该时期就业净迁入人口增多,需要增加住宅面积满足新迁入人口的需要,B正确;阳逻区主导产业为航运和物流,需要劳动力,且图示时间段就业人口迁入较少,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应引导人口外迁,C错误;中心城区地价较高,物流中心占地面积较大,应向郊区交通便利的地区迁移,D错误,该题选B。
【点睛】影响城市功能区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但诸方面因素往往是相互交错、相互制约的,不能截然分开。自然地理条件好的地区往往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相应较高,则地租亦高。地租高低主要与市心距离、交通通达度、环境等相关。
气候增暖在北极具有“极地放大效应”,导致北极地区多年冻土退化。多年冻土中储存的有机碳大量释放,部分以甲烷等形式进入大气,部分以溶解有机碳等形式随径流进入北冰洋,溶解有机碳的输出量与地表水及地下水流量密切相关。左图为北冰洋沿岸部分地区图,右图为亚马尔半岛出现的神秘地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极地放大效应”产生的原因有( )
①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释放大量的热量,使北极地区增温
②冰雪融化,地表反射率降低,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③大气中水汽量增加,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增强
④高纬地区变暖,通过大气运动和洋流输送到极地的热量减少
A. ②③B. ①②C. ①④D. ③④
12. 图中河流溶解有机碳输出量最大的时段最可能为( )
A. 2-4月B. 5-7月C. 8—10月D. 11-次年1月
13. 自2014年以来,鄂毕河入海口附近的亚马尔半岛冰原地区连续出现了巨型地洞(最大直径约80米、深约50米),其成因最可能是( )
A. 冻融塌陷B. 流水侵蚀C. 陨石撞击D. 甲烷爆炸
【答案】11. A 12. B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气温升高,冰雪融化,会吸收大量的热量,①错误;冰雪融化,冰雪覆盖面积减小,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相比冰雪覆盖,地表会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地面温度升高,②正确;全球变暖,冰雪融化,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③正确;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低、高纬地区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地球热量收支总体处于平衡状态,通过大气运动和洋流输送到极地的热量不会减少,④错误。综上,②③正确,故选A。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化,其流量为春季流量更大,夏季次之,冬季流量最少,所以5-7月河流溶解有机碳输出量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冻融塌陷主要出现在未冻结岩土中,特别是在季节性冻土地区,亚马尔半岛冰原地区纬度较高,终年严寒,发生冻融塌陷的可能性较小,A错误;该地区降水稀少,地表径流量较小,流水侵蚀作用较弱,B错误;自2014年以来,连续出现巨型地洞,陨石撞击的可能性较小,C错误;巨型地洞的洞口边缘呈黑色,很像是被剧烈燃烧之后造成的,甲烷气体爆炸可能性最大,D正确。故选D。
【点睛】北极放大效应。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北极海冰融化后海水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进而导致海冰进一步减少,从而造成北极气温的进一步升高,形成了恶性循环。北极地区被冰雪所覆盖,地表反照率较高,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冰雪融化,反照率降低,使得北极地区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进一步增大了变暖幅度。
3月28日,小明在家(36°N,117°E)做了一个“立竿见影”的小实验(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当天小明再次观测到铅笔影长与图中影长相等时,图中钟表时刻为( )
A. 14:38B. 14:26C. 14:14D. 12:00
15. 下列与当天实际情况最接近的影子顶端轨迹是( )
A. B. C. D. 1
【答案】14. A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是北京时间9:46,当天小明再次观测到铅笔影长与图中影长相等,说明与9:46时的太阳高度角相等,太阳高度角相等的两个时间关于正午对称,当地经度为117°E,与北京时间(120°E)相差3°,差12分,当地12点时,北京时间是12:12分,与图中所示时间相差2小时26分,故当天小明再次观测到铅笔影长与图中影长相等时,钟表时刻=12:12+2:26=14:38,故选A。
【1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此时是3月28日,太阳直射点偏北,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小明家在36°N,在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在南,故当天实际情况最接近的影子顶端轨迹是由西南向正北,再向东南,故选C。
【点睛】太阳方位: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直射赤道时,除南北极点外,全球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粟黍(谷子和黍子或糜子,去壳后分别为小米和黄米)农业的起源中心,仰韶文化时期(距今7000—5000年)的遗址都分布在黄土高原高出河谷的台地上(下图)。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钾、磷等矿物养分丰富,深层土壤中的矿物养分在一定条件下上升到土壤表层,被农作物吸收,具有“自行肥效”的特殊能力,有利于粟黍农业生产。
(1)推测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农业的耕地类型,并说明理由。
(2)借鉴土壤水盐运动的原理,简述黄土“自行肥效”的过程。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干扰严重,需要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指出治理的核心措施。
【答案】16. 旱地。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文化遗址都在黄土高原高出河谷的台地上,离河流较远,灌溉不便;谷子和黍子为旱地农作物。
17. 大气降水沿着垂直节理渗入土壤,溶解深层黄土中的矿物养分;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深层土壤中的水分携带矿物养分沿着垂直节理和毛细管上升到土壤表层。
18. 退耕还林(还草)或植树造林(种草)或保护和恢复植被。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砂以及部分海域等深线为材料,涉及外力作用、海洋资源合理开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都分布在黄土高原高出河谷的台地上,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距离海洋较远,降水较少,温差大,蒸发旺盛,气候的大陆性强;文化遗址都在黄土高原高出河谷的台地上,距离河流较远,不利于灌溉;谷子和黍子或糜子,去壳后分别为小米和黄米,属于旱地农作物。粟黍农业的耕地类型为旱地。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可知,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夏季大气降水沿着垂直节理渗入土壤,溶解深层黄土中的矿物养分;气候干旱,降水少,多晴朗天气,蒸发旺盛;深层土壤中的水分携带矿物养分沿着垂直节理和毛细管上升到土壤表层。
【小问3详解】
由于人口增长,人们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的肥力下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干扰严重,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需要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治理的核心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恢复植被。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阳泉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近年来,阳泉市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同时,积极推进“双碳”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能源产业绿色转型,风电装机、光伏发电装机及瓦斯发电装机增长迅速,初步建立了煤化工制氢氢能重卡产业链,新材料及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稳步发展。下表为2019-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三大产业结构比。
(1)描述阳泉市2019-2022年产业结构的变化。
(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阳泉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长期的煤炭开采留下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和塌陷区,阳泉市利用采煤塌陷区积极发展光伏产业,为低碳转型、生态补偿、乡村振兴提供了示范。
(3)指出利用采煤塌陷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意义。
【答案】17. 第一产业比重稳定,第二产业比重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18. 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
19. 利用采煤塌陷区发展光伏产业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经济效益。
【解析】
【分析】本题以山西省阳泉市为背景材料,涉及产业结构、工业发展方向和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阳泉市2019-2022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稳定,第二产业比重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下降。这说明阳泉市在煤炭能源基地的基础上,开始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同时工业发展较快,但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小问2详解】
发展新能源产业对阳泉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其次,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高效,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最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小问3详解】
利用采煤塌陷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意义在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增加经济效益。采煤塌陷区通常存在土地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而光伏产业可以利用这些土地资源,通过太阳能发电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光伏产业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产业,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利用采 煤塌陷区发展光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六月日本南部都会有“五月雨”(阳历六月一般为阴历五月),其形成和发展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移动速度密切相关。“五月雨”期间温度高、湿度大,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左右,对水稻生产等农业活动有重要影响。下图为某年6月29日东亚局部地区天气形势图。
(1)选择一条正确的虚线位置,在其上绘制形成“五月雨”的天气系统符号。
(2)分析“五月雨”天气对水稻品质的不利影响。
(3)有些年份“五月雨”持续时间特别长,说明其形成原因。
【答案】18. 19. 降水过多,容易导致水稻田积水,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水稻倒伏;湿度过大,容易导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温度过高,容易导致水稻的生长速度过快,影响水稻的品质和口感。
20. 当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且移动速度较慢时,“五月雨”的持续时间就会延长;当大气环流的变化导致冷暖空气在日本南部交汇时,也会延长“五月雨”的持续时间;日本南部多山地丘陵,地形的抬升作用会加强降雨,延长“五月雨”的持续时间。
【解析】
【分析】本题以日本南部“五月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准静止锋、降水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每年6月日本南部都会有“五月雨”,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故与我国的梅雨为同一时刻,根据图示虚线,该天气即为我国的江淮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一般在每年6月出现在长江和南岭之间,并逐渐向北移动,所以对应图中第二条虚线的位置。
【小问2详解】
“五月雨”有持续性的降水,天气湿度大温度高,对水稻品质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降水过多:在“五月雨“期间,由于降水过多,水稻田容易出现积水,这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水稻倒伏。倒伏的水稻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进而影响其品质和产量;②湿度过大:在“五月雨“期间,由于湿度过大,水稻容易发生病虫害,如稻瘟病、纹枯病等。这些病虫害不仅会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还会对水稻的口感产生负面影响。③温度过高:在“五月雨“期间,由于温度过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可能会过快。这会导致水稻的生长期缩短,进而影响其品质和口感。同时,高温还可能导致水稻的蒸腾作用增强,使水稻易受旱害影响。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五月雨”持续时间特别长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移动速度:当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且移动速度较慢时,“五月雨”的持续时间就会延长。这是因为副热带高压是控制东亚地区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位置和移动速度对降雨量和降雨范围有着直接影响。如果副热带高压偏南且移动速度慢,则会导致降水带长时间停留在日本南部地区,从而延长"五月雨”的持续时间。②大气环流的变化:当大气环流的变化导致冷暖空气在日本南部交汇时,也会延长“五月雨“的持续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锋面会在日本南部地区停留较长时间,导致持续的阴雨天气。 ③地形的影响:日本南部多山地丘陵,地形的抬升作用会加强降雨,延长五月雨的持续时间。这是因为山地丘陵地区的气流受到地形的影响较大,气流在上升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导致水汽凝结形成降雨。如果地形复杂且地势较高,则气流上升的阻力更大,降雨也会更加频繁和强烈。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白草河与安昌河曾因河流袭夺发生过水系重组(图1、图2分别为重组前和现阶段水系图)。研究发现,本区域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面升降对河流袭夺产生了重要影响(图3为重组前和现阶段河道纵剖面图)。
(1)描述图中水系重组的过程。
(2)对比水系重组前,说明水系重组后图中安昌河河段的河道变化。
【答案】19. 构造运动产生断层,使地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断层线附近古白草河落差大于古安昌河,流速较快,溯源侵蚀强;古安昌河断层线以下河段地壳隆升,古白草河地势低于古安昌河,古白草河袭夺了古安昌河上游河段;古安昌河上游河段流入古白草河,白草河流程变长,安昌河流程变短(形成断头河)。
20. 安昌河河道变短,(因地面隆升、流水下蚀)加剧使河床加深,坡度(比降、坡降)增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白草河与安昌河曾因河流袭夺发生过水系重组为背景材料,涉及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读图1、图2可知,古白草河与古安昌河分居东西两侧,后构造运动产生断层,使地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读图3可知,断层线附近古白草河落差接近300米,古安昌河落差接近280米,故古白草河落差大于古安昌河,流速较快,溯源侵蚀强,使得源头延长;古安昌河断层线以下河段地壳隆升,古白草河地势低于古安昌河,古白草河在断层位置袭夺了古安昌河上游河段;最后,古安昌河上游河段流入古白草河,现今的白草河流程变长,而现今安昌河流程变短,源头变短,形成断头河。
【小问2详解】
河道特征包括流程、曲流发育程度、河床形态等。读图3可知,安昌河流程变短,河道变短,因地面隆升,地势起伏增大,流水下蚀作用增强,使河床加深,坡度增大,流速变快。区域双核结构
端点城市间的直线距离(千米)
中间城市
2002年端点城市人均GDP(元)
2002年中间城市人均GDP(元)
广州-深圳
104
东莞
广州:153625
深圳:183274
106803
杭州-宁波
142
绍兴
杭州:152588
宁波:163911
137522
济南-青岛
305
淄博、潍坊
济南:128774
青岛:145427
淄博:94373
潍坊:77729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三大产业结构比(%)
2019
713.3
1.5:45.5:53.0
2020
742.2
1.8:45.0:53.2
2021
916.6
1.7:51.7:46.6
2022
1012.9
1.6:55.6:42.7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此时段,最大降雪量出现在, D 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摸底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摸底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高三期末地理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