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同步学案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59884/0-17082494284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同步学案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59884/0-170824942850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同步学案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59884/0-17082494285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复习练习题
展开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只占0.03%,自然界中如果没有二氧化碳会怎样?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6-19,简述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1)展示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演示[实验6—14]。
(2)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氧气比较)
注意:“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
[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①演示[实验6—14]。
②提出问题:为什么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板书]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不能供给呼吸。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19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二氧化碳是否有毒?
②在进入深井或深洞的底部时,应先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证安全?
[讲解]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很重要。人体的血液中也需要适量的二氧化碳,以促使呼吸器官的正常工作,如缺少二氧化碳,则呼吸作用就会减弱,以至停止;但如果吸人多量的二氧化碳,则又会妨碍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使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所以当空气的二氧化碳超过1%时,对人有害处,达到10%时,会致人死亡。但是这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有毒。
[板书]3.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师活动]①演示[实验6—16]
②讲解实验中所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①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②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这句话是否正确。
[板书]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CO2 + H2O === 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H2CO3 === CO2↑ + H2O (碳酸不稳定)
[学生活动]: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活动]写出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这个反应也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的重要反应。
[板书]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 H2O(用来鉴别CO2)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2.做工业原料
3.“干冰”的妙用
4.做肥料
[学生讨论]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话动很重要,而且还有很多用途,是不是在自然界中越多越好?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119-120页,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作业
1.完成教材第123页3-6题。
2.家庭小实验:请你利用家庭中的一些小物品来制造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板书设计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
2.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冷却、压缩的固体CO2叫干冰。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O2检测)
现象:出现白色浑浊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钙 → 碳酸钙 + 水
CO2 Ca(OH)2 CaCO3 H2O
②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后,由红变回紫色
二氧化碳+水 → 碳酸
(CO2) (H2O)(H2CO3)
加热
碳酸 → 二氧化碳 +水
(H2CO3) (CO2) (H2O)
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更不能提供呼吸。
4.CO2的用途:灭火,制清凉饮料、化肥和纯碱,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用于制冷剂,人工降雨。
5.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若破坏森林,过多地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则会使CO2含量增加,造成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危害。所以,应更多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严禁乱砍乱伐森林。
补充习题
1.北方的农村,许多人家里都设有地窖用来贮存蔬菜。由于 致使里面含有大量的 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试验”:就是把燃着的 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 ,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 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 ,证明里面的 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2.为了让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人们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
3.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称“死狗洞”。人如果牵着一只狗进去的话,狗很快就会昏迷,但人却安然无恙,你能猜想这是为什么吗?
4.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里
B.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把混合气体点燃
5.要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有 。
6.抹墙壁的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墙壁逐渐变硬的原因 。
7.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
A.干冰升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升华产生大量的白色CO2气体
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大量的白色气体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气体又叫“干冰”
B.“干冰”是干燥的冰
C.CO2不能供给呼吸,是因为有毒
D.固态的CO2叫做“干冰”
9.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CO2通入石灰水中
B.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C.CO2通入水中
D.CO2制成液态CO2
第 2 课时 CO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写出碳单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引言]:我们知道碳有两种氧化物:CO和CO2。CO和CO2在分子组成上,它们只相差一个氧原子,这种组成上的差异会给它们性质上带来什么差异呢?下面,我们来学习CO的某些特性。
[板书]:一、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与CO2相比较)
[复习提问]:CO2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学生活动]: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较一下CO和CO2的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教师活动]:讲解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1)观察火焰捐色,当教师把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时,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2)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有何物质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解]:CO和H2都有可燃性,它与O2(或空气)混合后点燃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注意点燃前应检验CO气体的纯度。
[提问]:(1)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CO和H2?
(2)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CO和CO2?
[板书]:(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教师活动]:讲解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观察黑色氧化铜的变化和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有什么物质生成,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解]:CO在反应中夺取了CuO中的O,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CO2。反应说明CO具有还原性,这个特性与O2、C相似。
3.一氧化碳的用途
[提问]: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思考它有哪些用途?
[学生活动]:①总结出一氧化碳的用途。
②阅读教材中的选学材料,了解水煤气的成分,并思考选学材料中提出的问题。
[板书]:(1)气体燃料
(2)冶炼金属:Fe2O3 + 3CO == 2Fe + 3CO2
二、一氧化碳的毒性
[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第121页,理解CO中毒的生理过程。
(2)分组讨论教材第123页的习题2。
[教师活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板书]:三、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
[学生活动]:讨论CO这种污染物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止污染。
[讲解]: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在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很重要的用途;CO有剧毒,又污染空气,所以要注意防止和控制CO对环境的污染。对于CO,我们要“一分为二”地认识它。
总结、扩展
1.CO和CO2性质的差异。
2.CO和H2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作业
教材习题
板书设计
CO的性质
1.物理性质: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少于空气。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还原性:
(3)具有剧毒性: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对环境有污染)
补充习题
1.一氧化碳是 色, 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2.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的是( )
A.CO和CO2 B.CO2和Na2CO3 C.C和CO D.CO和CaCO3
3.一氧化碳可以排水法收集是因为它( )
A.无色、无气味 B.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难溶于水 D.能溶于水
4.CO燃烧时发出 ,色火焰,同时 ,CO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根据这一性质,它可以做 。
5.CO能跟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说明CO具有 性,在该反应中作 剂,反应的方程式是 。
6.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
A.H2 B.N2 C.CO D.CO2
7.下列物质燃烧后只生成CO2的是( )
A.碳 B.一氧化碳 C.石蜡 D.氢气
8.CO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是( )
A.黄色 B.兰色 C.紫色 D.淡兰色
9.下列气体中难溶于水的一组是( )
A.O2 和 CO2 B.H2和CO2 C.CO和CO2 D.H2 和 CO
10.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烧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
A.CO B.H2 C.C D.CO2
11.鉴别CO和H2是根据它们的( )
A.密度 B.溶解性 C.还原性 D.燃烧后的产物
12.如果要除去CO2中的混有少量的CO,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年级册别
九年级上册
章节名称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授课时间
20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灭火和灭火器简介
重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难点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具
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纸袋、、蜡烛等。集气瓶、烧杯、试管、玻璃片、铁架台、橡皮塞、导气管、吸管、胶头滴管、酒精灯、试管夹、铁皮、锥形瓶。石蕊、石蕊试液、石蕊试纸、稀硫酸、蜡烛、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
主要教学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探究法、归纳法等
二氧化碳
氧气
色、味、态
无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
比空气大
比空气略大
溶解性
能溶于水
不易溶于水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年级册别
九年级上册
章节名称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授课时间:
20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毒性和对环境的污染
重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
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不同,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
教具
主要教学法
[板书]:
色、味、态
密度
溶解性
CO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板书]:
CO
H2
C
可燃性
2CO + O2 == 2CO2
蓝色火焰
2H2 + O2 == 2H2O
淡蓝色火焰
C + O2 == CO2
还原性
CO+CuO==Cu+CO2
H2+CuO==Cu+H2O
C+2CuO==Cu+CO2
人教版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a href="/hx/tb_c1157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时练习</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用来鉴定二氧化碳的试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1157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巩固练习</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课题3 元素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hx/tb_c985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3 元素同步练习题</a>,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