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 07《记承天寺夜游》-【知识清单】篇目考点链接+对比拓展
展开1. [统编教材课后习题] 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答案]“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处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您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月夜游承天寺;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2. 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闲”?
[答案]入“夜”就“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告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唯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
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和我们现现在说的“闲人”是同一种人吗?请简要分析。
[答案]不是。作者所说的闲人是指具有闲情雅致、能够欣赏月夜美景的人,现在所说的闲人是指没有事情要做、闲极无聊的人。
4.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答案]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表明只有张怀民可以身和作者同乐。②休民亦未寝。心境相同,情怀自然一致,都见明月而未寝。③相与步于中庭。表明两人关系亲密。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明两人志同道合,志趣相同,命运相同。
1.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苏轼那天晚上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赏月的。
[答案]①愉悦,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真情流露中可以感受到;②孤独,从“念无与为乐者”中知音难求的心境中可以感受到;③沉醉,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写意描述中可以感受到;④悠闲,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慨中可以感受到。
2. 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微妙而复杂的,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1. [统编教材课后习题] 本文在句式、节奏方面有什么特点?给你带来怎样的美感。
[答案]本文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可,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读此文,带给人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无一字写月却处处写月,被世人称为写月的传神之笔,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的池水,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水草,使人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月光。
示例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积水空明”正面写出月光的澄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侧面烘托月光的澄澈,二者结合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示例3: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凡人”雅趣。
3. 作者虽贬谪黄州,成为“闲人”,但并未因此而消沉,依旧保持着旷达的胸襟。文中充分表达了这种“闲人”的“闲情”。作者是怎样流露出这种情感的?
[答案] 文章采用寓情于景,融情于景的写法流露出这种情感的。文章开头写诱人的月色,勾起了作者赏月的兴趣,“欣然”二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闲适的心境。接下来的景物描写把人带入一个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的境界,作者陶醉其中,愉悦之情溢于笔端。文章寓情于景,融情于景,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乐在其中的闲情。
语段拓展对比(一)
【甲】原文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1.(内容理解类)甲乙两段文字都是写“夜找好友”,请比较二者的异同点? (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
2.(情感态度类)甲乙两文在表达人物情感上有什么异同?
3.(写作技法类)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月夜,请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4.(人物形象类)“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
[答案]
1. 相同点: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那种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不同点:目的和起因不同,甲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起游玩,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了;乙段文字注重找的过程,是想念好友,最终没找到。
2.同:都表达了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甲文在微妙而复杂的情感中表现了出乐观豁达的情感;乙文在性情洒脱,率性而为的个性中表现乐观豁达的情感。
3. 两段文字都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运用了侧面描写;甲段描写的详尽些,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乙段描写的粗略些。
4. “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性情洒脱,率性而为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的理想和追求。
[参考译文]
[乙] 王子猷住在浙江绍兴,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洁白;于是他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念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这样的缘故,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出行,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王子猷曾经暂时住在别人家中,就下令仆人种一些竹子。有人问:“只是暂时住在这,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呢?“王子猷思考许久,指着竹子说:“怎么能一天没有它呢?”
语段拓展对比(二)
【甲】原文
【乙】苏子瞻酷嗜陶令诗,贵其淡而适也。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浓者不复薄,甘者不复辛,唯淡也无不可造;无不可造,是文之真变态也。风值水而漪生,日薄山而岚出,虽有顾吴,不能设色也,淡之至也,元亮以之。
节选自《袁宏道集笺校》
1.(内容理解类)分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含义。
2.(情感态度类)甲段中从“欣然起行”到寻友“为乐”,再到感叹“但少闲人”,写出了作者情感上怎样的起伏变化?
3.(写作技法类)苏轼的文章追求平淡自然,结合乙段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对陶渊明平淡的诗风大加赞誉。
[答案]
1. 作者的自宽自慰。虽遭贬谪却能欣赏到自然美景,是那些追名逐利之人无法感受到的,露出一种旷达、乐观的情怀。
2. 作者先是因为月色美好而欣喜;然后和同样被贬官的朋友怀民漫步中庭、赏月闲谈而快乐;最后抒发人生失意的落寞悲凉和乐观的感慨。
3.作者认为:①平淡才是文章的真正灵魂,本真、独特,无法替代。②平淡是文章的本色,具备平淡的特点才可以让文章产生更多的变化。
[参考译文]
[乙]苏子瞻十分喜爱陶渊明的诗,看重他的诗平淡而又恰到好处。但凡一样事物,久经酝酿就会变甜,反复炙烤就会变苦,只有平淡是制造不出来的;那无法刻意去制造的,它们是文字作品中真正的性灵所在。浓的东西不会再变回淡薄,甜的东西不会再变回苦辛,只有平淡是没有什么它制造不出来的;那能够制造出来的种种,它们是文字作品真实的不同样貌。风吹过水面涟漪就会生起,太阳快要落山雾气就会飘出,即使有顾恺之、吴道子,也不能为它们着色,原因就是它们都是平淡到了极致的景观,陶渊明的作品作到了这样。
2024年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 14《马说》-【知识清单】篇目考点链接+对比拓展: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 14《马说》-【知识清单】篇目考点链接+对比拓展,共8页。
2024年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 12《北冥有鱼》-【知识清单】篇目考点链接+对比拓展: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 12《北冥有鱼》-【知识清单】篇目考点链接+对比拓展,共7页。
2024年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 11《小石潭记》-【知识清单】篇目考点链接+对比拓展: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 11《小石潭记》-【知识清单】篇目考点链接+对比拓展,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