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6,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6,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1)01
    26,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1)02
    26,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1)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6,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1)

    展开
    这是一份26,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1),共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1921 年 10 月,瑞典人安特生与中央地质调查研究所袁复礼等人,在仰韶村开始正式发掘。根据出土文物,安特生判断此地为中国远古文化遗存,并依照国际考古学惯例命名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的发掘,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科学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立,填补了中国远古文化发展史尤其是石器时代的空白。 安特生虽然在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上有开山之功,推翻了西方考古界关于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断”,但他毕竟不是考古学科班出身,在发掘过程中没能采用考古类型学、地层学的分析方法,他错误地判断仰韶村只有仰韶文化一种类型。 另外,受制于当时欧洲中心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背景,他在判断仰韶文化起源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仰韶文化以彩陶为重要特色,在对仰韶村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前,安特生在查找彩陶考古资料时,注意到美国考古学者庞贝利1904年在中亚发掘安诺遗址的报告。安特生发现,安诺遗址出土的彩陶与自己在仰韶村发现的彩陶的花纹样式十分相像,于是有了仰韶文化从中亚传播而来的假说,但他又一时无法打通仰韶遗址与安诺遗址在文化传播上的地理链条关系。
    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说,从 1923 年起,安特生开始赴甘肃、青海等地进行考察。他发现,甘肃、青海地区出土的彩陶,比仰韶出土彩陶工艺技术更为先进,却很少见到代表中原文化的陶鬲、陶鼎等器物,且当时中国并没有比仰韶彩陶更早的彩陶出土,而欧洲、中亚多有史前彩陶发掘。
    安特生由此推断出一条文化传播路线;以彩陶制作为代表的早期人类文明,是先从西亚、中亚传播到新疆、青海、甘肃地区,再逐渐传播到仰韶等中原地区,与中原既有的高、鼎制作技术相结合,最终发展出既有陶鬲、陶鼎又有彩陶的仰韶文化。安特生据此完成了“仰韶文化西来说”的理论推断和“实物验证”;随后公开发表了他的观点,在世界上产生极大反响。
    【高三语文 第1页(共8页)】
    由于仰韶遗址是当时中国发现的最早文化遗存,“仰韶文化西来说”的观点进一步引申就会得出“中国文化西来”的结论。 于是,论证仰韶文化为中国本土原创,弄清其发展流变过程,成为考古学者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深入推进的一个重要的内在驱动。
    1931 年,梁思永主持挖掘河南安阳后冈遗址,不再使用安特生依照探测深度区分地层的地质学方法,而是采用以土色区分地层的考古学方法,发现后冈遗址包含殷商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距今4500—4000年前)三个文化层,互相之间有着清晰的地层叠压和先后承继关系。1937年,中国自己培养的现代考古专家尹达经过分类研究,发现仰韶村遗址实际上包含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类型。 更重要的发现在 1944--1945 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夏鼐,在发掘当年安特生发现的甘肃齐家坪遗址时,发现了以齐家坪遗址为代表的齐家文化(距今4000—3900年左右)晚于仰韶文化的地层学证据。
    1954—1957年,夏鼐的学生石兴邦主持对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的半坡遗址进行发掘,区分出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类型的半坡文化(距今6800—6300 年左右),提示仰韶文化的源头可能在陕西渭河流域一带。
    1958年: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农民在深翻土地时发现石陶器物,经鉴定为史前文物。考古学者随即于1960、1961年跟进发掘,在李家村发现大量远古石器、彩陶。 后经过碳—14检测,李家村文化年代早于仰韶文化,考古学者终于在中国大地找到了比仰韶文化更早的文化遗存。
    (摘编自《中国考古学者百年追寻:仰韶文化从哪来》)
    材料二:
    截至目前,仰韶村遗址先后经历了四次考古发掘。在第四次发掘中,多个仰韶村遗址的“首次发现”展现了几千年前仰韶人全新的生产生活样貌。
    与此前三次针对仰韶村遗址历史年代考古不同,第四次考古发掘主要是围绕聚落内容,而这正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址代表。如何进一步发掘仰韶文化,一开始,考古学者们便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勘探,对于遗址的具体布局、功能分区等均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详细的考古计划。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考古信息,此次发掘更是充分运用考古勘探发掘系统,实现考古发掘记录资料的数字化,通过数据采集、绘图照相、三维建模、扫描记录等做法,定期更新考古日志,以方便实现数据的永久保存和研究分析。 多学科方面,则联合启动了动植物学科、环境学科、DNA、残留物分析等超过二十项学科。
    (摘编自《广州日报》)
    材料三:
    时隔40年,仰韶村遗址启动第四次考古发掘。
    ———发现青灰色“混凝土”房屋、红褐色涂朱草茎泥墙壁等房屋建筑遗存,是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的混凝土房屋建筑材料之一。
    ———发现大型人工壕沟,反映出仰韶村遗址防御设施完备、聚落发展繁盛。
    ———发现“丝绸”,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墓葬人骨土样中,检测出丝蛋白微痕迹,说明墓葬中存在过丝绸实物。
    ——发现“美酒”,遗址中的小口尖底瓶———通常被认为是汲水器,人们从中检测出谷物发酵酒残留。
    ————首次发现象牙形形器、玉环、玉璜、玉钺、玛瑙、彩绘陶器、炭化果核等一大批文化遗物。
    第四次发掘实现了数字信息化、多学科、多技术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发掘考古工作的进步和高水平发展。
    (摘编自《大河网》)
    【高三语文 第 2页(共8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中国的史前文化代表之一,仰韶文化为中国本土原创,其源头并不是西方。
    B.中亚安诺遗址出土的彩陶与仰韶村发现的彩陶花纹样式接近,这启发了安特生。
    C.安特生推断彩陶制作技术从西亚、中亚传播到甘肃等地,再逐渐传播到仰韶等地。
    D.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成果显著,主要因为考古学者们扩大了考古勘探范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欧洲中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安特生采用了地质学的方法在仰韶村进行考古发掘。
    B.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推翻了西方考古界认为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断”,意义重大。
    C.仰韶文化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主要围绕聚落内容展开,这与前三次考古发掘目的不同。
    D.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环、玉璜等玉器,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具备一定的玉器制作技术。
    3.下列关于“几千年前仰韶人全新的生产生活样貌”的推测,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仰韶村的不少村民围坐一起,他们一边饮酒,一边计划用混凝土等材料建造房屋。
    B.一天清晨,仰韶村的一名女子身着丝绸制成的衣服,在村口大型人工壕沟边上散步。
    C.仰韶村的几个村民烧制出专门用于汲水的小口尖底瓶,并在瓶身上面绘出花纹样式。
    D.仰韶村中一个小伙子从被打死的大象身上取下象牙,计划打磨成手镯送给心上人。
    4.梁思永、尹达和夏鼐的考古成果能够推翻安特生对仰韶文化的哪些判断?请简要说明。 (4分)
    5.假如你是仰韶村第四次考古工作队的成员,受邀参加“中国考古大会”。在大会上,你将代表考古队为观众介绍本次考古发掘工作的成功经验,请结合材料内容写出发言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告 别 秦 椒
    毕星星
    辣椒,我们那里都叫秦椒。秦椒,我也是捕捉着话音写的,到底是不是这两个字,说不准。
    我的家高头村,靠着一条小河,是远近闻名的出菜的地方。村里的秦椒呢,有那么点小名气。你到集镇上去,有卖秦椒的,问哪里的,高头的,于是放了心。
    辣椒都是一股子辣味,还有好吃的不好吃的? 当然有。 辣椒有微辣、中辣、强辣。 那种强辣,比如湖南的朝天椒,一入口就辣得直跳,咬一口几天舌头打战。 北方人接受不了这个。 高头村的秦椒,大致在微辣到中辣之间。入口不烧嘴,下肚子不烧心。太辣了,一口遮住了菜蔬的所有味道,什么也感觉不到,只有辣,不好。 辣味也是一味,不可以太霸气,炸辣,就过了。 高头村的秦椒不靠辣蠃人,靠一种醇厚的辣椒香提味。其实在辣椒角儿里,辣椒肉辣椒籽的油香,也是一味。 由辣入口,仔细品味那一种醇厚,高头村的辣椒,没有那么性子暴,更像一场苦口婆心、句句刺痛又回味绵长的对话。
    什么样的土地,才能滋养出这样特异的至味?
    秦椒喜高温,喜水,三伏天,正是开花结果长身子的时候。 集体化时代,农业社的菜地就靠着涑水河,两行洋柿子,三行秦椒,隔着种。 河水漫灌过来,干裂的土地吃水,圪嚓嚓乱响,水头
    【高三语文 第 3 页(共8页)】
    子像蛇行吱溜溜铺过地面。集体化时也有自留地。高头村,种秦椒的家户还是多。一家只有几分地,种一片秦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分地以后,高头村的农户又开始种菜,务秦椒。有了点规模,大一点的菜贩子也会在高头村设一个点。大队原来旧址都废了,他们就在老大队的地方,收拾几间旧房子当仓库,安起一台粉碎机,他们还是要制作秦椒面,批到他们的商路去。
    八十年代的红火没有能持续多久。十多年后,①高头村的乡亲就面临一场严峻抉择。 南方那些爆辣的辣椒一路北伐,攻城略地,很快挤占了每一个犄角旮旯。是啊,它那么竦,以一当十,谁还需要这些微辣中辣的同类呢?一角放下去,一锅子全辣得吸溜吸溜,谁还有心思慢慢品味高头村秦椒留在唇齿间的香呢?
    我最后一次看到高头村的秦椒,是在永孩叔的承包地。
    前年我回村里,想打听哪家还种秦椒,带一点回城里自家吃。 问村里人,都说没人种了,要不到永孩的地里去看看。
    永孩叔老两口正在地里。 土地承包,分下的地块都很小,一绺一绺的,永孩叔的秦椒地也就四五尺宽,种三行秦椒。
    ②还是那老牌的垆土地,还是那一二尺高的蔓苗。 青绿的枝叶,枝干上的脉条渐渐老粗了。秦椒角垂下来,大多已经红透,还有绛红,颜色没有转全,有晚绿的,不多了。黄下来的,已经蔫了,那是虫伤角。他们一律老老实实下垂,一苗秦椒,一束一束的果实,眼看到了收获的季节。
    永孩叔说,自家地里,只管摘。 我张开一个塑料袋,撮一把收了,撮一把收了。 很快看到永孩叔家婶子拿眼睛朝这边瞟。我一把,她一瞟。我咋能这么放手呢,毕竟他们也只有这三行地。村里,拢共也就这三行。
    第二年我再回去。永孩叔也不种秦椒了 村里人说,你到前巷去看看,下坪那边还有一家。
    ③到了地头看见一片秦椒地,仿佛看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好想一把扑到他的怀里。 定睛再看,那是一片朝天椒。
    火红的尖角,是辣椒群里的矮个子。短短的,一把一把丛生,向着晴天,向着阳光撒泼。朝天椒不需要枝叶遮掩,它冲开枝叶,露出赤裸的肉身。和我们的秦椒相比,它大概不喜欢遮蔽,很开放。
    朝天椒向天矗立,对我耀武扬威:来吧,你别无选择,走到哪里,都是我。
    ④从南到北,它一路掩杀过来,无所不至,攻无不克。
    这个世间的吃食调味,有大路货,比方说北方面食,南方米饭;有通行南北畅通无阻的,到哪里都受用;也有某一种吃法,只在一县一乡,或者某一个狭小的地理区域流行,我们权且叫它小口味吧。 老家常说,不信猫儿不吃生姜。 芥末蘸糖,就好这一口。 在老家,这种饭食很多。 比如荣河蒸策,白菜芹菜叶子拌面蒸了,菜面上摆上红烧的肥肉片子。说他光景不好,菜里摆着肥肉;说他光景好,肉片下面就是野菜。这大约也就是穷家偶尔吃肉留下的习惯做法吧。还有凉粉饸饹。一碗面,碗底一份饸饹面,上面益上漏条凉粉,米醋芥末。 大概也就是所谓的混搭,日久积习。 高头村的秦椒,大约也是这一带的一种小口味。他们喜欢微辣中辣,醇厚酽香,带一股子泥土滋养的本地的辣。这滋味,和他们的舌尖一拍即合。 即使走出去,它也是靠着这一点独特。
    【高三语文 第4页(共8页)】
    可惜这些年,口味也开始大一统。 商家笃信嬴家通吃,口味也出现了某种强势口味,要占领市场,一统天下。 一些小口味,越来越遭到碾压埋没。 你就说西瓜吧,我小的时候,有淡绿皮的枣花瓜,突出道道的黑崩筋,有白皮白觚白籽的三白瓜,有小个红籽的小籽瓜。现在呢? 都是那种篮球—样圆,黑一道绿一道的花绿皮子,走遍全圆,哪里都是它。 统一,就是单调。 应该保持口味的多样性,哪怕它有些刁,有些怪,有些挑拣。 高头秦椒不该绝,应该给那一块地域乡亲留下一点小口味。
    我于是在心底暗暗地责骂了一句:去你的吧,辣椒也有殖民主义!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高头村秦椒的辣味不同于湖南的朝天椒,秦椒的辣味自有一种醇厚,被称为“特异的至味”,体现了作者的自豪感。
    B.八十年代以前,高头村的秦椒远近闻名,这也是作者引以为傲的事情。 但进入八十年代后,秦椒就被南方的辣椒取代了。
    C.“我”在永孩叔地里摘秦椒,婶子“瞟”的动作生动传神地传达出她的心理:秦椒数量不是很多,不愿让“我”摘得太多。
    D.作者通过描写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饭食如荣河蒸菜、凉粉饸饹,强调了“小口味”的重要性,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和突出。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句①中的“严峻”一词,表明村民放弃种植秦椒时,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斗争。
    B.语句②连用两个“还是”,表明当时高头村各方面变化很小,秦椒得以保留。
    C.语句③写出“我”想见到秦椒的急切心情,与后面的失望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
    D.语句④采用比拟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朝天椒代替秦椒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
    8.怎样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 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9.班级读书小组要求从“语言的特色”角度,为本文撰写语言札记。请分条列出你的写作要点和依据。(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武侯问曰:“愿闻治兵、料人、固国之道。”
    起对曰:“古之明王,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才,以备不虞。昔齐桓募士五万,以霸诸侯;晋文召为前行四万,以获其志;秦缪盟陷陈三万,以服邻敌。故强国之君,必料其民。民有胆勇气力者,聚为一卒;乐以进战效力,以显其忠勇者,聚为一卒;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王臣失位而欲见功于上者,聚为一卒;齐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为一卒。 此五者,军之练锐也。 有此三千人,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矣。”
    【离三语文 第5页(共8页)】
    武侯尝谋事,群臣莫能及,罢朝而有喜色。起进曰:“昔楚庄王尝谋事,群臣莫能及,退朝而有忧色。 申公问曰:‘君有忧色,何也?’曰:‘寡人闻之,世不绝圣,国不乏贤,能得其师者王,得其友者霸。今寡人不才,而群臣莫及者,楚国其殆矣!’此楚庄王之所忧,而君说之,臣窃惧矣。”于是武侯有惭色。
    (节选自《吴子·图国》)
    材料二: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民乱而不治。是以圣人列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是故有君臣之义、五官之分、法制之禁,不可不慎也。 处君位而令不行,则危;五官分而无常,则乱;法制设而私善行,则民不畏刑。君尊则令行,官修则有常事,法制明则民畏刑。 法制不明,而求民之行令也,不可得也。 民不从令,而求君之尊也,虽尧、舜之知,不能以治。 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凡民之所疾战不避死者,以求爵禄也。 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足荣也,禄足食也。农不离麈者,足以养二亲、治军事。故军士死节,而农民不偷也。
    (节选自《商君书·君臣》)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是以A圣人列B贵贱C制爵位D立E名号F以别G君臣H上下之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简,指挑选,与《谏太宗十思疏》“简能而任之”中的“简”含义相同。
    B.卒,古代军队的编制,一百人为卒;也指步兵。 文中指的是前者。
    C.缘,指遵循、按照,与“缘木求鱼”“缘情体物”的“缘”含义都相同。
    D.死,指为……而死,与《陈涉世家》“死国可乎”中的“死”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起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三个国君都招募勇士才成就功业的事例,论证了强大国家的君主只要对内修文德、行仁政就能战无不胜。
    B.武侯曾经和群臣商议国事,群臣的见解都不如他,武侯因而面有喜色。 为此,吴起借楚庄王的例子对武侯加以讽谏,让武侯面露愧色。
    C.材料二中,作者指出了君臣等级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强调君王要得到民众的尊崇,政令才会畅通;臣子为官清廉,社会才会稳定。
    D.如果在战斗中,士兵有斩得敌人首级、抓获俘虏的功劳,那么明君不能无动于衷,一定要奖赏士兵,给予其足够荣耀的爵位和充足的俸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今寡人不才,而群臣莫及者,楚国其殆矣!(4分)
    (2)法制不明,而求民之行令也,不可得也。(4分)
    14.对于君臣关系的看法,两则材料有何异同? 请简要概括。(3 分)
    【高三语文 第 6页(共8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正月崇让宅①
    李商隐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②。
    【注】①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的住宅,李商隐夫妻二人曾居住于此。本诗作于李商隐的妻子去世后。②起夜来:古曲名,其词表现?子思念丈夫到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连用“密”“重”“掩”“深”“迥”这几个词形容崇让宅里封闭、荒凉的景象。
    B.“风起”“露寒”“花未开”承接诗题的“正月”,用阴冷的环境暗示内心的悲凉。
    C.颈联以静衬动,正是室内环境的凄清冷寂,才听得见蝙、鼠发出的微细声响。
    D.这首诗写出诗人悼念妻子的悲痛心情和复杂的内心活动,笔触细腻,情真而深。
    16.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在评价杜甫的《月夜》一诗时说:“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李商隐的这首诗也有此特色。请结合诗歌尾联对此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采摘花草赠给远方之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如《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就以问答的形式写出了这种现象。
    (2)《种树郭橐驼传》中一些所谓的爱树忧树者与郭橐驼的做法不同,甚至出现了“ , ”的极端做法。
    (3)人不能盲目自大,当别人夸奖你的专长时,你可以用《师说》中的“ , ”两句来表达你的谦逊。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在鲜花盛开的日子里,面对翩翩的蝴蝶,有人抛出了一个前所未闻的问题:“如何给蝴蝶量‘体溫’?”对这个问题,科学家早就上了心
    科学家发现蝴蝶需要通过晒太阳等方式保持温暖,在太阳的照射下,它翅膀的温度会随之发生变化。 但 ① ,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蝴蝶翅膀的热容很小,用直接接触的测量方法很容易改变它的温度,导致测量不准确。用红外线热成像进行非接触测量,蝴蝶翅膀在红外线中呈半透明状,普通的热成像仪根本 ②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对蝴蝶进行了红外高光谱成像,最终确定了它的翅膀各部分透射、反射和发射红外光的情况。
    【高三语文 第7页(共8页)】
    通过分析,科学家得出蝴蝶翅膀上准确的温度分布。令人惊喜的是,蝴蝶的翅膀不但有温度,而且控温有方。 当被模拟阳光的光线照射时,它的“活组织”部分相比周围“死组织”的温度总是低一些。原来,蝴蝶翅膀的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每当气温上升或阳光直射时,鳞片会自动张开:以缩小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少对阳光热能的吸收;当气温下降时, ③ ,紧贴体表,让阳光直射鳞片,从而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19.文中说蝴蝶的翅膀“控温有方”,此“方”是什么? 请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50 个字。(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 题。
    农历春节过后,我回到祖居的乡村老屋。站在这个给我留下拥挤、留下热闹印象的祖居小院里,心里竟然有点酸酸的感觉。
    架在火炉上的水壶发出噗噗噗的响声。沏上一杯上好的陕南绿茶,我坐在近20年曾经坐过的藤条已经变灰的藤椅,抿一口清香的茶水,瞅着火炉炉膛里炽红的炭块,耳际似乎萦绕见过面乃至根本未见过面的老祖宗们的声音。嗨! 你早该回来了。
    第二天微明,我搞不清是被鸟叫声惊醒的,还是醒来后听到了一种鸟的叫声。 隔着窗玻璃望去,后屋屋脊上有两只灰褐色的斑鸠,在清晨凛冽的寒风里,一点头,一翘尾,发出连续的咕咕咕的叫声。哦!催发生命运动的春的旋律,在严寒依然裹盖着的斑鸠的躁动中传达出来了,我竟然泪眼模糊起来。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根本”与文中加点的“根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这里的落后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 B.这话我根本就没说过,这纯属子虚乌有。
    C.应当从根本上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为“在清晨凛冽的寒风里,点头翘尾,发出连续的叫声”,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曾国藩《冰鉴》有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意思是说,去掉稻谷的外壳,就是没有多大用途的谷糠,但稻谷的精华———米,仍然存在着。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 第8页(共8 页)】
    相关试卷

    2024福建省百校联考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福建省百校联考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含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docx、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6,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6,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D,【答案】A,【答案】C,【答案】B,【答案】①运用了口语,亲切自然,【答案】C D F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正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