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30,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共两大题,18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下列行为不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 进行垃圾分类B. 减少绿化面积
C. 使用共享单车出行D. 合理设立动植物保护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进行垃圾分类,可以减少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减少绿化面积,不会减少污染,故B符合要求;
C、使用共享单车出行,可以减少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合理设立动植物保护区,可以减少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葡萄酿酒B. 活性炭除异味C. 蜡烛熔化D. 人工降雨
【答案】A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状态的改变等现象,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详解】A.葡萄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吸附性,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蜡烛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制备CO2B. 收集CO2
C. 验证CO2密度比空气大D. 验满C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会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A项错误;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项正确;
C、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位于下端的蜡烛先熄灭,C项正确;
D、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二氧化碳,D项正确。
故选A。
4. 荧光粉是具有三基色,且能通过放电分别产生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发光物质,所以荧光粉常被用作LED灯的原材料。铕元素是红色荧光粉的主要成分。据图判断,下列有关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铕的元素符号是EuB. 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3
C. 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D. 铕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右上角的字母可知,其元素符号为Eu,故A正确;
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63可知,其核外电子数为63,故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下方的数字152.0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C正确;
D、根据铕元素的汉字名称“铕”的偏旁“金”可知,铕为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D。
5.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体产生,下列对该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镁 ②一定有铁 ③一定有铜 ④可能有镁 ⑤可能有铁 ⑥可能有铜
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②③④D. ①⑤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镁>铁>铜,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和铁粉,镁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当镁反应完全后,铁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由题意可知,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向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体放出,则含有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则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镁,镁一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故一定含有铜。
故②③④正确。
故选C。
6. Al与物质X的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l的化合价由0变为+2B. X的化学式为CuSO4
C.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D.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铝单质中铝元素化合价为0,硫酸铝中铝元素显+3价,故Al的化合价由0变为+3,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Al、Cu、S、O的个数分别是2、0、0、0,生成物中含Al、Cu、S、O的个数分别是2、3、3、12,故反应物中还应含3个Cu、3个S、12个O,故X的化学式为:CuSO4,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54份质量的铝置换出192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冶炼铁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开始时应先加热,再通入CO,以减少反应物的损耗
B. 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吸收该反应中所有种类的气体,设计合理
C. 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该炼铁反应与CO还原CuO的反应原理相同,都利用了CO的还原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一段时间,再加热,是为了赶出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发生爆炸,错误;
B、本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只能吸收二氧化碳,无法吸收一氧化碳,设计不合理,有缺陷,错误;
C、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都是化合物,可知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错误;
D、该炼铁反应与CO还原CuO的反应原理相同,在反应过程中都得到了氧元素,都利用了CO的还原性,正确。
故选D。
8. 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分析,元素化合价改变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反应中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
【详解】A、该反应中有单质铁参加,有铜单质生成,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没有单质参加和生成,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有单质锌参加,有单质氢气生成,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有单质碳参加反应,故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下图可表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中属于Z范围的是
A. 氧气B.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C. 过氧化氢D. 次氯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纯净物按组成元素的多少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X为单质,Y为化合物,Z为氧化物。
【详解】A、氧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属于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符合题意;
D、次氯酸是由H、Cl、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Y、Z、W四种物质,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为15B. 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25 g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X质量减少了44g-19g=25g,则X是反应物;Y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反应前后Z的质量增加了19g-5g=14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14g;由质量守恒定律,x的质量为44g+8g+5g+4g-19g-8g-19g=15g,故x的数值为15,则W是生成物,增加了15g-4g=11g;则是X分解产生了Z和W。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x为15,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25g,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X分解产生了Z和W,特点是“一变多”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
11.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其元素符号是______,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
(2)用化学式表示,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是____,该物质是否属于氧化物?_____(选填“是”或“否”)。
(3)由氢、氧、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该物质的名称读作______。
(4)请写出由镁元素组成的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1. ①. Si ②. 14
12. ①. H2O##H2O2 ②. 是
13. ①. NaOH ②. 氢氧化钠
14.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为硅,硅的元素符号为:Si;
硅的原子序数为14,核电荷数=原子序数=14;
【小问2详解】
氢、氧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有H2O、H2O2;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H2O、H2O2都属于氧化物;
【小问3详解】
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氢氧根,氢氧根显-1价,钠元素显+1价,根据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OH,读作氢氧化钠;
【小问4详解】
镁元素组成的单质为金属镁,金属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方程式为:。
12. 学习小组查得资料:分布于福建西部的红豆杉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其中在医学界广为人知的是紫杉醇。紫杉醇(化学式为C47H51NO14)来源于红豆杉科植物红豆杉的干燥根、枝叶以及树皮,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
(1)紫杉醇从树皮和木材中被分离出属于___________(选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紫杉醇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元素在紫杉醇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1%)。
(3)根据紫杉醇组成,试推测其可能具有的其他用途是___________(填一种)。
【答案】12. 物理变化
13 ①. 4##四 ②. 26%
14. 制取氧气(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紫杉醇从树皮和木材中被分离出,没有产生新物质,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小问2详解】
紫杉醇的化学式为C47H51NO14,紫杉醇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干的化学式可知紫杉醇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则测其可能具有的其他用途有制取氧气等(合理即可)。
13. 为了研究水的组成,某学习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并进行了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闭合开关后观察。
(1)反应后,A、B管内的液面更接近于D线的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管。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___________,用点燃的方法检验B管气体,所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答案】(1)B (2)
(3) ①. 带火星的小木条 ②. 产生淡蓝色火焰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解水的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其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其体积比为氢气∶氧气=2∶1,因此B管产生氢气更多,液面更低,更接近于D线;
【小问2详解】
电解水的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电解水的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其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因此A管产生的氧气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进行检验,B管产生的氢气,点燃后其现象为产生淡蓝色火焰。
14. 金属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1)日常生活中,手机的充电器插头是运用了金属的___________性。生铁和钢相比较,含碳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_。
(2)世界上每年因被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金属的腐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制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发生化学反应,为了防止铁制品锈蚀,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列举一条)。
(3)我们还可以将已经发生锈蚀的金属进行除锈,具体做法是用稀盐酸将其表面的铁锈除去,生成氯化铁和水,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4. ①. 导电 ②. 生铁
15. ①. 水 ②. 氧气 ③. 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
16.
【解析】
【小问1详解】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则可以用作充电器插头的制作材料;
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在2.11%-4.3%,钢的含碳量为0.02%-2.11%,则含碳量较高的为生铁;
【小问2详解】
铁的锈蚀条件为需要氧气和水,因此为了防止铁的锈蚀,隔绝氧气或水即可;则在铁制品表面涂漆可以隔离空气与水,起到防锈的作用;
【小问3详解】
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则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黄铜是以Zn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图(其余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已知:;):
(1)蓝色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种,分别为___________(写出离子符号)。
(2)在步骤Ⅱ中,使固体D增多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步骤Ⅰ、Ⅱ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其操作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
【答案】15. ①. 2##二##两 ②. Zn2+、Cu2+
16.
17. ①. 过滤 ②. 玻璃棒、漏斗、烧杯
【解析】
【小问1详解】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氧化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蓝色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2种,分别是Zn2+、Cu2+。
【小问2详解】
步骤Ⅱ中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溶液,该反应使铜单质增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操作Ⅰ过滤除去铜和杂质,操作Ⅱ过滤是除去锌和置换出的铜,故填:过滤。
过滤操作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漏斗、烧杯,故填:玻璃棒、漏斗、烧杯。
16.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A作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在点燃酒精灯之前还需在试管口处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装置______(选填“E”或“F”)收集氧气,原因是______。
(3)装置B除了可以制备氧气以外,还可以用来制备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生活中运用二氧化碳进行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若用Ⅰ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选填“e”或“f”)端通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______和______杂质,欲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混合气体→______(用端口字母表示)。
【答案】16. 长颈漏斗
17. ①. 放一团棉花 ②. ③. F或E ④.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18. ①. ②. 隔绝氧气 ③. e ④. 氯化氢 ⑤. 水蒸气 ⑥. c→d→a→b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m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在实验开始前,还应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以防止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选择F排水法收集,又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选择E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小问3详解】
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被灭火器喷出时会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其无法与氧气接触,达到灭火的效果;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Ⅰ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e端通入;
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和水蒸气杂质;
洗气除杂时,先除杂后干燥且应该是长进短出,可选择H装置饱和碳酸氢钠除去氯化氢气体,然后用G装置浓硫酸干燥,所以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混合气体→c→d→a→b。
17. 某混合气体由CO、CO2、SO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SO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
③CO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若A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B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则表明___________。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发现D中溶液也变浑浊了,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实验装置E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有同学指出装置E后还应该增加___________装置,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检验二氧化硫气体(或除去二氧化硫气体) ②. SO2已被完全除去
(2)B中品红不褪色,C中溶液变浑浊
(3)
(4)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
(5) ①. 尾气处理 ②. CO有毒,直接排入空气会污染环境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题可知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SO2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所以装置A的作用为检验二氧化硫气体(或除去二氧化硫气体);
A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B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则表明SO2已被完全除去;
【小问2详解】
因为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O2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证明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B中品红不褪色,C中溶液变浑浊;
【小问3详解】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小问4详解】
装置E中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发生了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其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
【小问5详解】
在装置E中,无法确定气体中的CO完全反应完,且CO有毒,直接排入空气会污染环境,因此还应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18. 某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用N2O4作氧化剂,燃烧产物为N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述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填写完整_____。
(2)现有一定量的联氨与10.0 t的氧化剂N2O4发生反应,请计算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8.
19. 解:设反应后生成H2O的质量为x。
答:反应后生成H2O的质量为7.8t。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设N2O4分子个数为1,1个N2O4中含有4个O,所以在反应后H2O前加上个数4,4个H2O中含有8个H,2个N2H4中含有8个H,所以在N2H4前加上数字2,此时反应前共有6个N,故在N2前加上数字3;
【小问2详解】
见答案。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44
8
5
4
反应后的质量/g
19
8
19
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