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31,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对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两节新干电池串联的电压为4V
B. 中学生上楼的功率可达1500W
C. 家用电饭锅的额定电流约为4A
D. 实验室中所用导线的电阻约为1kΩ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节新干电的电压为1.5V,两节新干电池串联的电压为3V,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功率的公式可知
一个中学生的平均体重约500N,每层楼的高度约为3m,从一楼到三楼约为6m,爬楼的时间大约为30s,代入计算可得,他爬楼的功率约为100W,故B不符合题意;
C.家用电饭锅的额定功率约为880W,额定电流约为
故C符合题意;
D.实验室中所用导线的电阻很小,接近为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B.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 0℃的冰没有内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是不变的。故A正确;
B.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状态的改变、或发生机械运动,并不一定使物体的温度升高。故B错误;
C.热量是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只能用“吸收”和“放出” ,不能用“含有”。故C错误;
D.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C的冰具有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3. 如图所示是环保卫士小明在进行垃圾分类,下列各环节中小明对瓶子做功的是( )
A. 从地上拾起瓶子
B. 保持瓶子在水平方向上走到可回收垃圾桶
C. 拿着瓶子站在垃圾桶旁不动
D. 瓶子离开手后掉落桶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拾起瓶子的过程中,小明对瓶子施加一个向上的力,瓶子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小明对瓶子做了功,故A符合题意;
B.沿水平方向走的过程中,小明对瓶子施加一个向上的力,瓶子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并没有在向上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小明对垃圾没有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拿着瓶子站在垃圾桶旁不动时,小明对瓶子施加一个向上的力,瓶子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小明对瓶子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瓶子掉落垃圾桶的过程中,瓶子向下移动了距离,但小明没有对瓶子施加力,所以小明对瓶子不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如图所示,用剪刀将一张纸片缓慢地一刀剪断的过程中,阻力臂l阻和动力F动的变化情况是( )
A. l阻不变,F动变大B. l阻不变,F动不变
C. l阻变大,F动变大D. l阻变大,F动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在用剪刀将一张纸片缓慢地一刀剪断的过程中,剪刀与没有剪断的纸,接触位置在不断向前移动,支点是剪刀中间那个位置,那么纸对剪刀的作用力是阻力,这个力的力臂是阻力臂,从图中可以看到,阻力臂在不断变大,即l阻变大,这个阻力可以看作是大小不变,人手在剪刀上出的力是动力,对应的是动力臂,从图中可以看到,动力臂大小不变,这个缓慢剪断的过程中,可把剪刀看作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大小不变,在变大,大小不变,则在变大。
故选C。
5. LED灯因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某学校宣传栏电子屏的每个字背后都是由许多LED灯组成的,王师傅在调试电路时断开某处,第三个字立即熄灭,其他字均正常发光,如图所示。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
A. 各字的笔画之间一定是串联B. 各字的笔画之间一定是并联
C. 第三个字与其他字之间一定是串联D. 第三个字与其他字之间一定是并联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断开某处,第三个字立即熄灭,可能是第三个字的各笔画之间串联,也可能是并联,只是刚好断开了干路,故各字的笔画之间可能是并联也可能是串联,故AB不符合题意;
CD.在调试电路时断开某处,第三个字立即熄灭,其它字均正常发光,互不影响,故是并联,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 如图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水位到达A时该报警器自动报警,此时( )
A. 红灯亮 B. 绿灯亮
C. 红、绿灯同时亮D. 红、绿灯都不亮
【答案】A
【解析】
【详解】水位没有到达A时,AB处是断路,电磁铁没有磁性,触头与绿灯电路接通,绿灯亮,表示安全。水是导体,水位到达A时,AB接入电路,电磁继电器接通,电磁铁吸引衔铁,触头向下与红灯电路接通,绿灯电路断开,红灯亮,提示危险,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下面是小华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 学习电压时,可以通过对比水压来认识它
B. 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实验中,选用某一定值电阻进行研究
C. 研究串联电路电阻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D. 在动能影响因素实验中,通过木块被推距离远近判断动能大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为了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将电流的有无转换为灯泡的亮暗,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A.学习电压时,通过水压进行类比,采用了类比法,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实验中,选用某一定值电阻进行研究,是控制了电阻的大小,去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
C.研究串、并联电路电阻时,用一个总电阻来等效替代了各个分电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动能影响因素实验中,通过木块被推距离远近判断动能大小,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转换法,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 电工师傅常用一只标有“220V 40W”的灯泡L0(检验灯泡)取代保险丝来检查新安装的照明电路中每个支路的情况,如图所示.当只闭合S、S1时L0不亮;当只闭合S、S2时,L0和L2都呈暗红色;当只闭合S、S3时,L0正常发光.由此可以判断
A. L1所在的支路短路B. L2所在的支路断路
C. L3所在的支路短路D. 各支路均完好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中“灯泡L0(检验灯泡)来检查照明电路中每个支路的情况”可知,本题考查电路故障分析,根据家庭电路故障分析的方法,运用电路的三种状态进行判断.
【详解】当只闭合S、S1时,L0不亮,说明电路是断路状态;
当只闭合S、S2时,L0发光呈暗红色时,L0与L2是串联,两个灯得到的电压小于220V,故不能正常发光,反而说明电路是正常的;
当只闭合S、S3时,当L0能正常发光,说明L0得到了220V的电压,该支路是发生了短路.
故选C.
9. 酒精测试仪可检测机动车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如右图是它的原理图。图中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R0为定值电阻。如果测试时电压表示数越大,表明( )
A. 传感器的电阻越大
B. 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
C. 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小
D. 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中的电阻R0与酒精气体传感器是串联的,电压表示数变大,说明电阻R0两端电压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电路的电阻在变小。传感器的电阻在变小,由题意可知,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增大而减小的,所以传感器的电阻变小时,酒精气体浓度增大。故选D。
10. 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本次探究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等效替代法
B. 此实验必须把甲、乙两图接在电压相同的电源两端实验结论才具有科学性
C. 为了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应该选择乙实验
D. 通电相同的时间,甲装置中左边U形管的高度差更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甲图中两个电阻串联,电阻的大小不同,分析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个因素有关;乙图中两个电阻相同,通过它们的电流不同,分析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个因素有关.由焦耳定律Q=I2Rt分析通电相同的时间,甲装置中左边U型管的高度差的变化.
【详解】A.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关系中,控制了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关系中,控制了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没有用到等效替代法,故A错误;
B.甲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关系,乙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关系,两次实验没有必要控制电压相同,故B错误;
C.乙实验中,两个电阻相同,通过电阻的电流不同,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故C正确;
D.甲实验两电阻丝串联,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右侧电阻阻值大,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右侧电阻产生热量多,右边U型管的高度差更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影响因素,需要知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焦耳定律.
11. 小华将标有“6V;3W”的灯L1与标有“6V;6W”的灯L2串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电路能测出灯泡L2的额定功率
B. 该电路能测出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C. 该电路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 该电路不可以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压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可得,L1的额定电流小于L2的额定电流,因此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L1的额定电流,因此该电路能测量灯泡L1的额定功率,故A错误;
B.由A选项可知,灯泡L1能正常发光,因此能测量出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故B正确;
C.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需控制电阻大小不变,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无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故C错误;
D.根据变形式可得,两个灯泡的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故灯的电阻不同,串联电路中电流一定,由欧姆定律变形公式U=IR,两灯的实际电压不同,通过时间相同,由W=UIt可得,因此可以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压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1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0是定值电阻,R为电阻箱,闭合开关后,改变电阻箱接入的阻值进行多次实验。记录下电阻箱的阻值R及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出图像,则选项图中表示该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R和R0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的电流为
电压表示数
变形得
因U电源、R0为定值,所以和之间的关系是一次函数关系,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 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______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汽油机的______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如果该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800r/min,则该汽油机每秒钟内完成______个冲程。
【答案】 ①. 内能 ②. 做功 ③. 60
【解析】
【详解】[1]瓶塞跳起来,机械能增大,这是由于热水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造成的,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软木塞的机械能。
[2]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汽缸内高温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
[3]该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800r/min,即30r/s。因为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飞轮转两周,对外做功一次,所以此汽油机每秒钟内完成60个冲程,对外做功15次。
14. 如图所示,在杠杆C点挂上钩码,在转轴O上套有半径大小为R的圆形纸板,纸板圆心也在O点。在杠杆上先后施加与纸板边缘相切的拉力FA、FB,杠杆都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杠杆平衡时,拉力FB的力臂大小为____,拉力FA ____(选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每隔0,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