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61578/0-17083095238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4,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61578/0-17083095239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4,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61578/0-170830952392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4,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44,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全卷g取10N/kg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掬手为升”是我国古代的计量方法之一,掬即为双手捧。如图,人双手捧起的米质量约为( )
A. 2gB. 200gC. 20kgD. 200kg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经验可知,人双手捧起的米质量比两个鸡蛋的质量大一些,所以质量可能约为200g,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如图所示为公元前6000年贾湖骨笛,演奏时用手指按压不同的音孔,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 音色B. 响度
C. 音调D. 振幅
【答案】C
【解析】
【详解】骨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笛管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演奏时用手指按压不同的音孔,改变了笛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它的振动频率,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调,所以,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音调,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 冰块全部熔化成水B. 铝块拉成铝线
C. 将月壤带到地球D. 将菜刀刃磨薄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块熔化成水,状态发生变化,但质量与状态无关,所以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铝块拉成铝线,形状发生变化,但质量与形状无关,所以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月壤带到地球,位置改变,但质量与位置无关,质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将菜刀刃磨薄,所含的铁减少了,所以质量减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 图所示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皮影戏B. 反光镜
C. 人脸识别机D. 雨后彩虹
【答案】B
【解析】
【详解】A.皮影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光镜是凸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成像的,故B符合题意;
C.人脸识别机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属于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自行车是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以下设计或操作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 车轴承内装有滚珠
B. 脚蹬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刹车时,用力捏闸
D. 刹车时,使车轮由滚动变为滑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A.车轴承内装有滚珠,是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故A符合题意;
B.脚蹬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刹车时,使车轮由滚动变为滑动,是通过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来增大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图中,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核桃夹上,更容易夹碎核桃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用核桃夹时,核桃的位置是固定的,夹子的两根杆要同时向内夹,才能将核桃夹碎,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越容易夹碎核桃,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 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这( )
A. 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B.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防止了噪声的产生,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说明此“水晶饼”相当于一个( )
A. 凹透镜B. 凸面镜
C. 凸透镜D. 平面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中描述,“水晶饼”中部鼓起且透明,符合凸透镜的特点,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使太阳光会聚于艾草上使其温度升高而被点燃,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图是人们打年糕时的情景,用木制榔头捶打年糕的过程中( )
A. 榔头只受重力的作用
B. 榔头打击年糕时,人对年糕有力的作用
C. 年糕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
D. 手对手柄的弹力是手柄的形变产生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榔头除受重力的作用外,还受到手和年糕对它的作用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榔头打击年糕时,人和年糕没有接触,人对年糕没有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年糕受到榔头对它力的作用而发生了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符合题意;
D.手对手柄的弹力,施力物体是手,是手的形变产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在装修时,书房的墙壁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灯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A. 直线传播B. 折射C. 镜面反射D. 漫反射
【答案】D
【解析】
【详解】书房的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使照射到墙壁上的灯光变成散射光而不会集中射向某一方向,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漫反射,使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和记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且没有减去左端读数,故A错误;
B.如图,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估读到了分度值的下一位,故B正确;
C.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C错误;
D.如图,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
故选B。
12. 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矫正模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看远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前,需要用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进行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如图甲是0~10℃范围内水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是用玻璃瓶、水和细管制作的一个“水温度计”。用此“水温度计”测量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水的密度为0.9999g/cm3时,其温度一定为1℃
B. 温度为4℃时“水温度计”中水的体积最大
C. 温度从0℃上升至10℃过程中,“水温度计”中水的质量先变大后变小
D. 温度从0℃上升至10℃过程中,“水温度计”细管中的水柱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像知,当水的密度为0.9999g/cm3时,其温度不一定为1℃,还可能是7℃。故A错误;
B.温度为4℃时“水温度计”中水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故B错误;
C.温度从0℃上升至10℃过程中,“水温度计”中水的质量不变,故C错误;
D.温度从0℃上升至10℃过程中,水的密度先变大,然后变小,故“水温度计”细管中的水柱先降低后升高,故D正确。
故选D。
14. 图是自制身高测量仪,当小华站上测高台,测量仪顶部的感应器就自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遇到他的头顶后被反射回感应器,感应器记录到信号从发射到回收的时间为5×10-3s,感应器与测高台的距离为2.5m,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小华的身高为( )
A. 1.70mB. 1.65mC. 0.85mD. 0.80m
【答案】B
【解析】
【详解】信号从发射到传播至小华头顶所用的时间为
信号从发射到传播至小华头顶所传播的距离为
小华的身高为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2分)
15.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下图是2023年6月22日端午佳节中华龙舟(福建·福州站)比赛的情景。龙舟向前冲刺的过程中,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___________的。
【答案】运动
【解析】
【详解】龙舟向前冲刺的过程中,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是运动的。
16.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图是2023年6月22日端午佳节中华龙舟(福建·福州站)比赛的情景。扣人心弦的鼓声是由鼓面的___________产生,鼓声通过___________传到观众耳中。
【答案】 ①. 振动 ②. 空气
【解析】
【详解】[1]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扣人心弦的鼓声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鼓声通过空气传到观众耳中。
17.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下图是2023年6月22日端午佳节中华龙舟(福建·福州站)比赛的情景。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龙舟飞速前进,这既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相互 ②. 运动状态 ③. 水
【解析】
【详解】[1][2][3]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时,对水施加了向后的作用力,同时,水也对运动员及龙舟施加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使龙舟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龙舟受到力的作用而向前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8.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图是2023年6月22日端午佳节中华龙舟(福建·福州站)比赛的情景。观众们看到运动员穿着黄色的运动服,是因为运动服能___________黄光,其他色光被___________。(以上均选填“吸收”或“反射”)
【答案】 ①. 反射 ②. 吸收
【解析】
【详解】[1][2]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光,所以,观众们看到运动员穿着黄色的运动服,是因为运动服能反射黄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19. 图是小华用相机连拍功能拍摄的足球在操场上滚动的情景,连拍时每次拍摄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根据图片可知,足球做的是___________运动;足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变速直线 ②. 水平向右
【解析】
【详解】[1]如图,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足球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所以足球做的是变速运动。
[2]足球在操场上自由滚动时,会越来越慢,所以足球是向左运动的,因此,足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
20. 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行驶,甲车的速度是______km/h,甲车从开始行驶经过___________min才能追上乙车。
【答案】 ①. 60 ②. 6
【解析】
【详解】[1][2]由图像可知,乙车计时开始就开始运动,甲车第6min才开始运动,第12min时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此时两车相遇,所以甲车追上乙车经历的时间为
t=12min-6min=6min
甲车的速度为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1. 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拉力作用点在细线与小球的接触点,方向沿细线方向向上。如图所示:
22. 如图所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答案】
【解析】
【详解】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作图如下:
四、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4分)
23. 2023年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所示。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航天员执行舱外任务时,彼此之间需要利用无线电才能交流。请用物理知识解释:
(1)为什么火箭向下喷出高温气体,火箭会上升?
(2)航天员在舱外为什么不能直接对话?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详解】(1)火箭向下喷出高温气体时,对喷出的气体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喷出的气体对火箭施加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所以火箭会上升。
(2)因为舱外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航天员在舱外不能直接对话,需要利用无线电才能交流。
五、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24. 在“探究物重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前,应先将测力计在___________方向调零。图甲是小华第3次用测量钩码重力时的情景,此时钩码的重力是___________N;
(2)小华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在坐标中描点,请画出物重与物体质量关系的图像___________;由图像可知,物重与物体质量___________;
(3)小华想将盒中12个钩码全部挂到此测力计挂钩上测出重力。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竖直 ②. 1.6 ③. ④.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⑤. 不可行 ⑥. 超过了测力计的最大量程
【解析】
【详解】(1)[1]测量物体重力前,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2]由图可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6N。
(2)[3][4]将在坐标中描出点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即为物重与物体质量关系的图像,如图
做出的物重与物体质量关系的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斜线,是正比例函数的图线,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5][6]由图甲可知,盒中12个钩码的重力约为
12个钩码的总重力超过了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5N,因此盒中12个钩码全部挂到此测力计挂钩上测出重力不可行。
2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_;
(2)当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应在___________(选填“I”、“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若得到清晰的像后,只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
(3)要使烛焰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蜡烛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应_________;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__________移动;
(5)实验时,用直径相同但焦距更大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移动光屏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将___________。
【答案】 ①. 同一高度 ②. Ⅱ ③. 缩小 ④. 照相机 ⑤. 变大 ⑥. 小于10cm ⑦. 上 ⑧. 变大
【解析】
【详解】(1)[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和记录成像情况。
(2)[2][3][4]如图,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距为50cm,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应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应在之间,即光屏应在Ⅱ区域内左右移动;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
[5]若得到清晰的像后,只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像距和物距对调,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根据光路可逆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像的大小将变大。
(3)[6]要使烛焰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蜡烛必须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蜡烛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应小于10cm。
(4)[7]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由于物体成倒立的像,烛焰的像的位置上移,光屏上成的像将向上移动。
(5)[8]实验时,用直径相同但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由于凸透镜焦距越大会聚能力越弱,所以像距将变大,则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将变大。
26. 用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应选择较___________(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并将其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蜡烛B应该是___________(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而且要与蜡烛A外形___________;
(3)实验中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6cm,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是___________cm。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呈现蜡烛的像;
(4)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将___________。
【答案】 ①. 薄 ②. 竖直 ③. 不点燃 ④. 完全重合 ⑤. 6 ⑥. 不会 ⑦. 不变
【解析】
【详解】(1)[1][2]实验中玻璃板前后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玻璃板越厚,两个像距离越远,影响实验结果,故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为了使像和物体都在水平桌面上,应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3][4]实验时选取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搬前,用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以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此过程中为了使蜡烛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蜡烛B不点燃。
(3)[5]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6cm,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也是6cm。
[6]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因为反射光线在玻璃板前面,玻璃板后没有反射光线,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7]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玻璃板所在的平面没有变化,所以蜡烛像的位置不变。
27. 图是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使横梁平衡;
(2)先用已调平衡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6g,接着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砝码个数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g,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为_____________ml,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3)小华认为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会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
(4)为了更准确地测量该盐水的密度,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适量的水、刻度尺、胶头滴管,只用天平,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水)
①如图所示,将装有适量盐水和水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右端下沉,接着___________(填操作步骤),使天平重新平衡;
②取下两只烧杯,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烧杯中盐水和水的高度h1、h2;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用h1、h2和水表示)。
【答案】 ①. 水平桌面 ②. 右 ③. 62 ④. 30 ⑤. 1.2×103 ⑥. 烧杯内壁粘有盐水,所测体积V偏小 ⑦. 先用滴管吸出少量水 ⑧.
【解析】
【详解】(1)[1][2]天平使用时,要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因为指针静止时指在标尺中央红线上的左侧,所以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2)[3][4][5]已知烧杯
m杯=26g
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m总=50g+10g+2g=6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m总-m杯=62g-26g=36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V=30mL=30cm3
盐水的密度
(3)[6]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烧杯内壁粘有盐水,所测体积V偏小,由知道,密度偏大。
(4)[7]根据题意知道,天平右端下沉,说明右盘中水和烧杯的质量大于左盘盐水和烧杯的质量,所以,接下来应先用滴管吸出少量水,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8]天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时,两盘质量相等,由知道
故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28. 如图嫦娥五号于2020年12月3日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上升器月面点火,发动机工作6min后,飞行250km,顺利将携带1.731kg月壤的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求
(1)上升器飞离月面至环月轨道过程的平均速度。
(2)这些月壤送回地球后所受的重力。
【答案】(1)2500km/h;(2)16.96N
【解析】
【详解】解:(1)上升器飞离月面至环月轨道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2)这些月壤送回地球后所受的重力是
答:(1)上升器飞离月面至环月轨道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2)这些月壤送回地球后所受的重力是。
29. 电子自动收费系统(ETC),可以实现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不停车快捷收费。如图甲所示,现有一辆长为10m大巴车到达ETC通道入口A处开始减速行驶,经过3s行驶了45m后到达至ETC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左边线B处,再以5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25m的收费岛,从出口C处驶出,收费岛内的限速标志如图乙所示。求大巴车:
(1)通过ETC收费岛时是否超速,并说明理由;
(2)从进入通道到离开收费岛通过的路程;
(3)从进入通道到离开收费岛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1)没有超速;(2)80m;(3)8m/s
【解析】
【详解】解:(1)以5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25m的收费岛,汽车的速度
汽车经过收费到的速度小于20km/h,通过ETC收费岛时没有超速。
(2)从进入通道到离开收费岛通过的路程
(3)通过ETC收费岛用的时间
从进入通道到离开收费岛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1)通过ETC收费岛时没有超速;
(2)从进入通道到离开收费岛通过的路程为80m;
(3)从进入通道到离开收费岛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
30. 萝卜干是许多家庭喜欢的独具风味、易保存干蔬菜。小华购买了的4kg新鲜萝卜准备晒干,他了解到新鲜萝卜的含水率为85%(含水率指物质中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问:
(1)将4kg的新鲜萝卜晒干后,萝卜干的质量是多少。(萝卜干中剩余水分忽略不计)
(2)他想知道制作好的萝卜干的密度,于是取出300g制作好的萝卜干,借助瓶子和细盐,测量了三个数据,如图所示,则萝卜干的密度为多少?(盐的密度ρ=2.2g/cm3)
【答案】(1)0.6kg;(2)2g/cm3
【解析】
【详解】解:(1)胡萝卜的质量为m=4kg,其中含有水的质量为
m水=85%×4kg=3.4kg
所以萝卜干的质量为
m萝卜干=m-m水=4kg-3.4kg=0.6kg
(2)细盐的质量为
m细盐=m2-m1=540g-100g=440g
瓶子的体积为
装满萝卜干后细盐的质量为
m细盐1=510g-300g-100g=110g
装满萝卜干后细盐的体积为
萝卜干的体积为
V萝卜干=V瓶-V细盐1=200cm3-50cm3=150cm3
萝卜干的密度为
答:(1)将4kg的新鲜萝卜晒干后,萝卜干的质量为0.6kg;
(2)萝卜干的密度为2g/cm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