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的分层作业 分层同步练习题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的分层作业 分层同步练习题 (1)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的分层作业 分层同步练习题 (1),共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的分层同步练习题 基础训练 一、看拼音,写汉字。 1. bào zhú( )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 túsū( )。2. qīng míng( )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3.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zhū yú( )少一人。 二、形近字组词。符( ) 借( ) 酒( )付( ) 惜( ) 洒( )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 元日:2. 曈曈:3. 异乡:4. 佳节: 四、将节日与传统习俗连起来。春节 吃粽子、赛龙舟元宵节 贴春联、放鞭炮清明节 吃月饼、赏月端午节 登高、插茱萸中秋节 吃元宵、赏花灯 五、写出下列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的意思。1. 千门万户曈曈日( )2. 路上行人欲断魂( )3. 独在异乡为异客( )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 《元日》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A. 春节 B. 元宵节 C. 中秋节 D. 重阳节2. 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节日习俗的是( )。A.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B.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D.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3.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少一人”指的是( )。A. 王维的朋友 B. 王维 C. 王维的兄弟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 )2. 《清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愁、苦闷的心情。( )3. “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与春节的习俗有关。( ) 三、古诗赏析。 1. 《元日》一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出节日的欢乐气氛?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 一、根据诗意,写出相应的诗句。 1. 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只是少了我一个人。2.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3.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二、传统文化知识填空。 1. 农历九月初九是 节,又称“ ”“ ”,有 、 、 的习俗。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 ,主要习俗有 、 、 等。 三、读一读,填一填。 1.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 。2.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 。 答案 基础训练 一、爆竹 屠苏二、符号 付出 借书 可惜 白酒 洒水三、1. 指农历正月初一。2. 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3. 他乡、外乡。4. 美好而欢乐的节日。四、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清明节——登高、插茱萸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五、1. 太阳2. 形容非常伤心悲痛。3. 独自 能力提升 一、 1. A2. D3. C 二、 1. ×2. ×3. √ 三、 1.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拓展延伸 一、 1.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二、 1. 重阳 老人节 敬老节 登高 赏菊 喝菊花酒2. 屈原 吃粽子 赛龙舟 挂艾叶 三、 1. 年年有余2. 福从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