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福建省龙岩2023_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龙岩2023_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1页
    福建省龙岩2023_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2页
    福建省龙岩2023_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龙岩2023_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2023_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题2分,11-15每题4分,合计40分)
    1. 下列关于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和鱼腥蓝细菌(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者遗传物质均为DNA,且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B.培养两者的培养基均是以CO2作为碳源,N2作为氮源
    C. 两者均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且无生物膜系统 D.两者均无线粒体,但均能为蛋白质合成提供能量
    【答案】B
    【分析】题干中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和鱼腥蓝细菌(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都是原核生物,二者都可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体现在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拟核为大型环状DNA,无染色质或染色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两者的拟核均为大型环状DNA,遗传物质均为DNA,且均可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B、两者均可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都为自养生物,故培养两者的培养基均是以CO2作为碳源,硝化细菌不能以N2作为氮源,B错误;
    C、两者都是原核细胞,均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且无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故无生物膜系统,C正确;
    D、两者都是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故两者均无线粒体,但存在进行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故均能为蛋白质合成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B。
    2. 南极雌帝企鹅产蛋后,由雄帝企鹅负责孵蛋,孵蛋期间不进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雄帝企鹅孵蛋期间主要靠消耗体内脂肪以供能
    B. 帝企鹅蛋孵化过程中有mRNA和蛋白质种类的变化
    C. 帝企鹅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C元素
    D. 帝企鹅的核酸、多糖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
    【答案】C
    【分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血液中的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如果葡萄糖还有富余,就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详解】A、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雄帝企鹅孵蛋期间不进食,主要靠消耗体内脂肪以供能,A正确;
    B、帝企鹅蛋孵化过程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帝企鹅蛋孵化过程有mRNA和蛋白质种类的变化,B正确;
    C、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中都含有C元素,C是最基本的元素,蛋白质和核酸含有N元素,帝企鹅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低于C元素,C错误;
    D、核酸、糖原、蛋白质的合成都经历了“脱水缩合”过程,故都有水的产生,D正确。
    故选C。
    3. 维生素D3可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活化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研究发现,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 素D3的活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肠吸收钙减少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
    B. 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
    C. 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
    D. 肾功能障碍时,补充维生素D3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
    【答案】A
    【分析】由题目信息可知,维生素D3既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又可以在阳光化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而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其活化,从而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
    【详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提供,小肠吸收钙减少并不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A错误;
    B、因为阳光下皮肤中可以进行维生素D3的转化,而它又能促进钙的吸收,因此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B正确;
    C、肾功能下降会导致维生素D3的活性下降,进而减少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C正确;
    D、肾功能障碍时,维生素D3的活化受阻,只有活化的维生素D3才能促进钙的吸收,因此补充维生素D3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D正确。
    故选A。
    4.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成核酸的单体只有四种,但其排列顺序多样化
    B. 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可以转变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C. 蛋白质变性后,氨基酸序列和生物活性发生了不可逆改变
    D. 磷脂分子因为其头部的亲水性和尾部的疏水性在空气-水界面排成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B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条数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DNA和RNA的不同在于组成成分中五碳糖的种类和碱基的种类有差异,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DNA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二者共有的碱基是A、G、C。
    【详解】A、核酸有两种,DNA和RNA,组成这两种核酸的单体各有四种,但其排列顺序多样化,因而核酸具有多样性,A错误;
    B、血糖进入细胞中之后,在酶的催化下,可以转变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进而可以作为降低血糖的一条代谢途径,B正确;
    C、蛋白质变性后,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但其中包含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并未发生改变,C错误;
    D、磷脂分子因为其头部的亲水性和尾部的疏水性在空气-水界面排成单层,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因而存在于空气中,D错误。
    故选B。
    5. 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下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斐林试剂与样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砖红色沉淀
    B. 吸光值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有关,与斐林试剂的用量无关
    C. 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0.4mg/mL
    D. 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
    【答案】D
    【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生成的砖红色沉淀是氧化亚铜。
    【详解】A、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会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
    B、吸光值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故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和斐林试剂的均用量有关,B错误;
    C、由表格内容可知,葡萄糖含量越高,吸光值越小,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小于0.4mg/mL,即葡萄糖含量在0.3mg/mL~0.4mg/mL,C错误;
    D、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生成的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越多,反应液去除沉淀后的溶液中游离的Cu2+越少,则蓝色越浅,D正确。
    故选D。
    6.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因导入家蚕,使其表达出一种特殊的复合纤维蛋白,该复合纤维蛋白的韧性优于天然蚕丝蛋白。下列有关该复合纤维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空间结构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不同
    B. 该蛋白合成过程是在家蚕核糖体中通过肽键和二硫键连接而成
    C. 该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 可用复合纤维蛋白的抗体来检测该蛋白是否成功表达
    【答案】D
    【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氨基酸的生物通式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详解】A、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复合纤维蛋白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本单位相同,A错误;
    B、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复合纤维蛋白的肽链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反应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场所在家蚕核糖体上,B错误;
    C、复合纤维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错误;
    D、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的产物是RNA,翻译的产物是蛋白质,检测蛋白质是否成功表达,可用抗体-抗原杂交,复合纤维蛋白属于抗原,故可用复合纤维蛋白的抗体来检测该蛋白是否成功表达,D正确。
    故选D。
    7. 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骨架被破坏,将影响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
    B.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C. 线粒体内膜含有丰富的酶,是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
    D. 内质网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答案】C
    【分析】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具有锚定支撑细胞器及维持细胞形态的功能,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十分复杂,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化学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第一个阶段是,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第三个阶段是,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详解】A、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故细胞骨架破坏会影响到这些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A正确;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B正确;
    C、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错误;
    D、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D正确。
    故选C。
    8. 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供观察用的黑藻,事先应放在黑暗、室温条件下培养
    B. 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不同细胞中叶绿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C. 用黑藻观察细胞质环流时,若流动缓慢,说明细胞已经失活
    D. 细胞质流动能为细胞内物质运输创造条件,保障细胞正常生命活动
    【答案】D
    【分析】观察叶绿体实验的原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详解】A、供观察用的黑藻,事先应放在适宜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A错误;
    B、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中叶绿体的运动,但是不同细胞中叶绿体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B错误;
    C、用黑藻观察细胞质环流时,若流动缓慢,能说明细胞没有失活,C错误;
    D、细胞质环流能加快细胞内物质的运输速度,使细胞内各种营养物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均匀分布,D正确。
    故选D。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在细胞中,细胞器结构、功能的稳定对于维持细胞的稳定十分重要。真核生物细胞中的核糖体分为两部分,在结构上与原核生物核糖体相差较大。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内含有基因,并可以在其中表达,因此线粒体、叶绿体同样含有核糖体,这类核糖体与原核生物核糖体较为相似。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细胞分裂前期会破裂成较小的结构,当细胞分裂完成后,重新组装。经合成加工后,高尔基体会释放含有溶酶体水解酶的囊泡,与前溶酶体融合,产生最适合溶酶体水解酶的酸性环境,构 成溶酶体。
    9. 衣原体缺乏细胞呼吸所需的酶,则其需要从宿主细胞体内摄取的物质是① 。某种抗生素对衣原体核糖体有损伤作用,大量摄入会危害人体,其最有可能危害人类细胞的细胞器是②。以下对于①和②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ATP ②线粒体B. ①葡萄糖 ②线粒体
    C. ①ATP ②细胞质核糖体D. ①葡萄糖 ②细胞质核糖体
    10. 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基质只能合成有机物,线粒体基质只能分解有机物
    B. 经游离核糖体合成后,溶酶体水解酶囊泡进入前溶酶体,形成溶酶体
    C. 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基因表达都遵循中心法则
    D. 细胞分裂中期可以观察到线粒体与高尔基体
    【答案】9. A 10. C
    【分析】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峭,峭上有基粒;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9题详解】
    衣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缺乏细胞呼吸所需的酶,说明支原体不能分解有机物获得直接能源物质,因此,其需要从宿主细胞体内摄取的物质是ATP。某种抗生素对衣原体核糖体有损伤作用,大量摄入会危害人体,其最有可能危害人类细胞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因为线粒体中含有的核糖体和原核生物核糖体在结构上较为相似,即A正确。
    故选A。
    【10题详解】
    A、叶绿体基质可分解ATP,合成糖类、蛋白质、DNA、RNA等有机物;线粒体基质可分解丙酮酸,可以合成蛋白质、DNA、RNA等有机物,故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能合成有机物和分解有机物,A错误;
    B、经游离核糖体合成一段肽段,而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高尔基体会释放含有溶酶体水解酶的囊泡,与前溶酶体融合,产生最适合溶酶体水解酶的酸性环境,构 成溶酶体,B错误;
    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两者都含有基因,其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C正确;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细胞分裂前期会破裂成较小的结构,据此推测细胞分裂中期不可以观察到高尔基体,D错误。
    故选C。
    11. 人工磷脂膜渗透系统现已广泛用于模拟药物跨膜的研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上层板套入下层板,一段时间后进行药物转移速率的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测定上下层板的对应小管溶液浓度变化可计算转移速率
    B. 该实验装置适用于水溶性及大分子药物转移速率的测定
    C. 调整磷脂种类及比例、缓冲液等,可模拟不同组织对药物的吸收
    D. 在该模拟实验之后,还需进一步在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开展实验
    【答案】B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saic mdel)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详解】A、通过测定上下层板的对应小管溶液浓度变化可计算药物的转移速率,这是该实验的原理所在,A正确;
    B、该实验装置不适用于水溶性及大分子药物转移速率的测定,因为水溶性小分子无法穿过磷脂膜,大分子需要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B错误;
    C、药物的吸收于人工磷脂膜中磷脂的种类和比例以及缓冲液有关,因此,调整磷脂种类及比例、缓冲液等,可模拟不同组织对药物的吸收,C正确;
    D、在该模拟实验之后,为了探究实验的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在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开展实验,D正确。
    故选B。
    12. 以下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叙述正确的有几项的( )
    ①欧文顿提取了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并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实验,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据此得出结论:细胞膜是由脂质构成的
    ②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并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③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
    ④丹尼利和戴维森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因此推测细胞膜除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着蛋白质
    ⑤科学家用绿色、红色荧光分别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表面的磷脂,将两种细胞融合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荧光均匀分布,该实验和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⑥科学家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从鸡的红细胞提取脂质,测得单层分子的面积恰好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因此推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A. 三B. 四C. 五D. 六
    【答案】A
    【分析】有关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①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②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通过对脂质进行提取和测定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③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指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④1970年,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⑤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
    【详解】①欧文顿没有提取植物细胞的细胞膜,①错误;
    ②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并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②正确;
    ③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③正确;
    ④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由于人们已发现了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因此丹尼利和戴维森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④正确;
    ⑤科学家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并使之融合,发现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再根据这一实验及其他相关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⑤错误;
    ⑥20世纪初,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这一结果表明:细胞膜中脂质分子必然排列成两层,⑥错误。
    故选A。
    13. 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 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C. 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
    D. 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
    【答案】D
    【分析】1. 被动运输:简单来说就是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的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能量。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氧气,二氧化碳,脂肪,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氨基酸,核苷酸,特例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如:矿物质离子,葡萄糖进出除红细胞外的其他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3.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能量。
    【详解】A、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说明H+浓度为溶酶体内较高,因此H+进入溶酶体为逆浓度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
    B、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若载体蛋白失活,溶酶体内pH改变导致溶酶体酶活性降低,进而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B正确;
    C、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C正确;
    D、细胞质基质中的pH与溶酶体内不同,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可能失活,D错误。
    故选D。
    14. 在血液中,胆固醇通过与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进行运输。下图是大多数动物细胞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摄取LDL的途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胞内体不属于动物细胞生物膜系统的一部分
    B. 溶酶体中合成的酶可以将LDL分解为胆固醇等以供细胞利用
    C. LDL受体的加工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参与
    D. LDL受体缺陷可能会导致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造成血管堵塞
    【答案】D
    【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可知,细胞外的胆固醇与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 颗粒,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识别并结合,形成受体—LDL复合物,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形成网格蛋白有被小泡,随后网格蛋白有被小泡脱包被,形成胞内体,胞内体中LDL 与其受体分离,受体随囊泡膜运到质膜,与质膜融合,受体重新分布在质膜上被利用,而分离后的LDL进入溶酶体内被水解酶水解,释放出游离的胆固醇、氨基酸和脂肪酸等被细胞利用,据此答题即可。
    【详解】A、生物膜系统是指真核细胞内由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的膜系统,分析图可知,胞内体最终和细胞膜融合,属于动物细胞生物膜系统的一部分,A错误;
    B、溶酶体中的酶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B错误;
    C、LDL受体是膜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其加工过程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参与,C错误;
    D、分析图可知,LDL受体缺陷可能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LDL) 颗粒不被识别,从而不能被胞吞进入细胞,即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造成血管堵塞,D正确。
    故选D。
    15. 为研究中医名方—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小肠)的作用,科研人员设置4组实验,测得大鼠胃排空率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药物A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
    A.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
    B. 正常组能对比反映出给药组大鼠恢复胃排空的程度
    C. 与正常组相比,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
    D. 柴胡疏肝散与药物A对患病大鼠促进胃排空的效果相似
    【答案】C
    【分析】对照是实验所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详解】A、由表可知,正常组胃排空率为55.80%,模型组胃排空率为38.6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A正确;
    B、正常组为对照组,将给药之后的胃排空率和正常组比较,能反映出给药组大鼠恢复胃排空的程度,B正确;
    C、由表可知,正常组胃排空率为55.80%,柴胡疏肝散组胃排空率为51.12%,正常组胃排空率更高,所以与正常组相比不能表明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C错误;
    D、由表可知,柴胡疏肝散组与药物A组的胃排空率相似,且均比模型组胃排空率高,柴胡疏肝散与药物A对患病大鼠促进胃排空的效果相似,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合计60分)
    16. 真核细胞的膜结构具有重要功能。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答案】 ①.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或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 ②.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 ) ③.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④. 脂质 ⑤. 蛋白质 ⑥. 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分析】1、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1)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2)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后,“出芽”形成囊泡,最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3)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过程中,依靠细胞膜上的受体进行识别,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系报价信息交流的功能。
    (4)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支架。
    (5)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和多种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反应的场所,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17. 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够有条不紊地被运送到各自的目的地,关键是蛋白质在合成时带有分选信号,而目的地就是能够识别分选信号的受体,分选信号取决于氨基酸序列中的信号序列,如图所示。分析回答:
    (1)过程④中的?统称为______蛋白,概念是__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溶酶体中的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大致是:首先在_____的核糖体中合成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和核糖体_______________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__________的蛋白质。
    (3)由图可知,送往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需的。线粒体所需的蛋白质一部分来自过程⑥,另一部分是在__________指导下合成的。
    (4)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答案】(1) ①. 分泌 ②. 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2) ①. 游离 ②. 边合成边转移 ③. 空间结构
    (3) ①. 信号序列 ②. 线粒体DNA
    (4) ①. 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 ②. 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分析】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胞内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在细胞内起作用的蛋白质。
    【小问1详解】
    过程④中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之后,需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故统称为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概念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溶酶体中的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和核糖体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送往不同结构的蛋白质具有不同信号序列。线粒体所需的蛋白质部分来自⑥过程,还有一部分是在线粒体DNA的指导下合成的。
    【小问4详解】
    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结构组成的。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细胞膜的控制物质出入细胞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18. 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是疟疾的病原体。青蒿素是效果好且副作用少的抗疟药。然而, 令人担心的是部分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了抗药性。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及部分思路,完善探究不同种 类的疟原虫对青蒿素抗药性情况的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培养液、疟原虫甲、疟原虫乙、3H-异亮氨酸、1.0×10-6ml/L 青蒿素溶液、DMSO(用于配制 青蒿素的溶液)、放射性测量仪。
    (1)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分成4 组,分组如下:
    A组:疟原虫甲、1.0×10-6ml/L 青蒿素溶液;B组:___________ ;C组:___________ ;D组:___________ ;加入的各种试剂等量且适量,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各组样品同时加入等量的3H-异亮氨酸。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统计分析各组数据,通过数据比较,计算出青蒿素溶液对疟原虫甲与乙生长的抑制率。
    (2)预测实验结果:青蒿素溶液对疟原虫甲的抑制率高于疟原虫乙,实验结果表明疟原虫甲对青蒿素溶液敏感度___________ (高于或低于)疟原虫乙。
    (3)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中采用3H-异亮氨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探究疟原虫乙吸收的异亮氨酸是否会分泌到细胞外。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B组:培养液中加入疟原虫甲、DMSO ②. C组:培养液中加入疟原虫乙、1.0×10-6ml/L 青蒿素溶液 ③. D组:培养液中加入疟原虫乙、DMSO (BCD组顺序可变) ④. 每隔一段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测定各组疟原虫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并记录
    (2)高于 (3) ①. 3H-异亮氨酸是疟原虫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可根据放射性强度变化来判断疟原虫的生长(繁殖)情况 ②. 取上述实验后的疟原虫乙放入含有(无放射性的)异亮氨酸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离心后测上清液(和沉淀物)是否有放射性强度
    【分析】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疟原虫的种类和青蒿素的有无,因变量是青蒿素对疟原虫的抑制率。
    【小问1详解】
    ①本实验为探究不同种类的疟原虫对青蒿素抗药性的情况,故自变量是疟原虫的种类和青蒿素的有无,因此可设置4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培养瓶若干,分成4 组,分组如下:A 组培养液中加入疟原虫甲、1.0×10-6ml/L 青蒿素溶液;B组培养液中加入疟原虫甲、DMSO;C 组培养液中加入疟原虫乙、1.0×10-6ml/L 青蒿素溶液;D 组培养液中加入疟原虫乙、DMSO。加入的各种试剂等量且适量,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③该实验的因变量为各组疟原虫的细胞内放射性强度,实验步骤最后应该检测记录实验结果,即每隔一段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测定各组疟原虫的细胞内放射性强度并记录。
    【小问2详解】
    因为“青蒿素溶液对疟原虫甲的抑制率高于疟原虫乙”,故实验结果表明疟原虫甲对青蒿素溶液敏感度高于疟原虫乙。
    【小问3详解】
    ①异亮氨酸是疟原虫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实验中采用3H-异亮氨酸,可根据放射性强度变化来判定疟原虫的生长(繁殖)情况。
    ②探究疟原虫乙吸收的异亮氨酸是否会分泌到细胞外的实验思路:取上述实验后的疟原虫乙放入含有(无放射性的)异亮氨酸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离心后测上清液(和沉淀物)是否有放射性强度。
    19. 美西螈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研究表明,美西螈的巨噬细胞在断肢再生的早期起重要作用。为研究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制备了抗巨噬细胞表面标志蛋白CD14的单克隆抗体,具体方法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一)基因工程抗原的制备
    (1)根据美西螈CD1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利用PCR扩增CD14片段。已知DNA聚合酶催化引物的3’—OH与加入的脱氧核苷酸的5’—P形成磷酸二酯键,则新合成链的延伸方向是_____(填“ 5’→3’ ”或“ 3’→5’ ”)。

    (2)载体和CD14片段的酶切位点及相应的酶切 抗性基因序列如图1所示。用Xh I和Sal 1分别酶切CD14和载体后连接,CD14接入载体时会形成正向连接和反向连接的两种重组DNA.可进一步用这两种限制酶对CD14的连接方向进行鉴定,理由是_____。
    培养能表达CD14蛋白的大肠杆菌,分离纯化目的蛋白。
    (二)抗CD1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如图2所示:

    (3)步骤①和步骤⑤分别向小鼠注射_____和_____。
    (4)步骤②所用的SP2/0细胞的生长特点是_____。
    (5)吸取③中的上清液到④的培养孔中,根据抗原—抗体杂交原理,需加入 ① 进行专一抗体检测,检测过程发现有些杂交瘤细胞不能分泌抗CD14抗体,原因是 ② 。
    (6)步骤⑥从_____中提取到大量的抗CD14抗体,用于检测巨噬细胞。
    【答案】(1)5'→3'
    (2)正向连接的重组DNA有这两种酶切位点(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而反向连接的重组DNA会形成新的序列,没有这两种酶的酶切位点(没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3) ①. CD14蛋白/CD14抗原 ②. 分泌抗CD14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能在体外无限增殖
    (5) ①. CD14蛋白 ②. 参与形成杂交瘤细胞的B淋巴细胞种类多,有的不能分泌抗CD14抗体 (6)小鼠腹水
    【分析】1、PCR原理:在解旋酶作用下,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母链,以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自3'端延伸的。实际上就是在体外模拟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2、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小问1详解】
    PCR扩增时,DNA聚合酶催化引物的3'-OH与加入的脱氧核苷酸的5'-P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新链合成的方向是从5'→3'。
    【小问2详解】
    可进一步用限制酶XhⅠ和SalⅠ对CD14的连接方向进行鉴定,是因为正向连接的重组DNA有这两种酶切位点(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而反向连接的重组DNA会形成新的序列,没有这两种酶的酶切位点(没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小问3详解】
    步骤①是注射特定抗原,针对本实验目的可知,要获得抗CD14单克隆抗体,故应该注射CD14蛋白/CD14抗原;步骤⑤是将分泌抗CD14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体内培养,以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小问4详解】
    步骤②所用的SP2/0细胞是骨髓瘤细胞,特点是能在体外无限增殖。
    【小问5详解】
    根据抗原—抗体杂交原理,应该用CD14蛋白检测其中是否含抗CD14蛋白的抗体。因为形成杂交瘤细胞的B淋巴细胞种类很多,因此有些杂交瘤细胞不能分泌抗CD14抗体。
    【小问6详解】
    从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可知,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后,最终要从小鼠的腹水中提取抗CD14抗体。样本






    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
    葡萄糖含量(mg/mL)
    0
    0.1
    0.2
    0.3
    0.4
    0.5
    组别
    状态
    胃排空率(%)
    正常组
    健康大鼠
    55.80
    模型组
    患病大鼠未给药
    38.65
    柴胡疏肝散组
    患病大鼠+柴胡疏肝散
    51.12
    药物A组
    患病大鼠+药物A
    49.92
    结构名称
    液泡
    高尔基体
    细胞膜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功能
    (1)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
    作为能量转换的场所
    膜的主要成分
    (4)________和________
    功能举例
    参与形成成熟绿色植物细胞 的原生质层
    参与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参与精子与卵细胞的 识别
    (5)________

    相关试卷

    四川省内江2023_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2023_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龙岩2023_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2023_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