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2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题
展开1.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强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2.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
A.只需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
B.1s 内运动 5m,2s 内运动 10m,3s 内运动 15m
C.每隔 1s 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D.任何相等时间内,沿直线运动且路程都相等
3.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 )
A.6km/h,65cmB.1.5km/h,1.2m
C.6km/h,20cmD.15km/h,0.6m
4.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5.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6.甲、乙两车由同一地点同方向运动,运动图像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到5s甲车的速度是1 m/sB.0到5s乙车速度是2 m/s
C.10s内两车平均速度相等D.10s后乙车相对于甲车后退
7.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8.下面由“运动会”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需要看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声音开始,是利用光速远大于声速的道理
B.1500m运动员整个过程是变速运动
C.比较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通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发令枪响度大传播距离远
二、填空题
9.速度是表示 ______的物理量。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可以表述为此汽车每秒钟行驶 ______m。
10.小歆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对山崖大喊一声,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上他离高崖______ m;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山崖驶去,他喊时离山崖 _________m 。
11.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足够长的水平木板上运动。从A点运动到B点,小车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cm,所用的时间为0.6s,则小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2.A、B两地相距3.6km,小明从A地出发前往B地,前一半路程骑行,后一半路程步行, 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他全程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3.如图所示,淮安马拉松比赛于2021年4月18日成功举办,展示了淮安文明向上、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小明同学参加了全程7.5km的迷你马拉松比赛,用时45min,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km/h,悬挂在道路两旁的横幅相对于奔跑中的小明是_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14.小明家在我国广阔的平原地区,爸爸驾驶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见到如图甲限速标志牌,表示该车型行驶车速应保持在60-100________(填单位)之间,图乙是爸爸在某段理想平直公路上行驶时记录数据的s-t图像,汽车在20min~50min时间段内汽车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该段时间汽车的行驶速度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15.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由甲至乙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小车由甲至丙的速度,为什么______。
(3)写出会使得平均速度测量误差偏大的两个原因______、______。
16.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栽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应该选择___________(填“乙”或“丙”)所示位置开始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______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此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不变/先变大后不变/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B两位置间纸锥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
(3)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同学研究纸锥下落快慢的影响因素。取三个形状相同但质量不同的纸锥并编号为甲、乙、丙,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2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只有甲做匀速直线运B.只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只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4)对于图2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_。
17.因强对流影响,松江今年出现冰雹天气,如图21所示。冰雹从高空下落,气对冰雹的阻力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当阻力增大到和重力相等时,冰雹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被称为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球形物体高空下落后的收尾速度仅与球的半径及质量有关。下表是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当2号球体下落速度为20米/秒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__________ 重力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分析比较编号为_________号球体的相关实验数据, 可得结论:质量相同的球体从高空下落,收尾速度随球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3)分析比较编号为1、2和3号球体的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推测6号球体的收尾速度v6=__________ 米/秒。
四、计算题
18.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至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计算火车的速度;
(2)计算大桥的长度;
(3)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19.小虎乘坐着一艘速度为10m/s的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多少米?
(2)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是多少秒?
(3)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有多远?
20.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列车在7:55时的速度为多少?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
26
______
______
时间t/s
______
4
______
平均速度v/(cm/s)
______
______
15
球体编号
1
2
3
4
5
6
球体质量m (克)
2
5
8
5
5
5
球体半径r (厘米)
0.5
0.5
0.5
1.0
2.5
2.0
球体的收尾速度v (米/秒)
16
40
64
10
1.6
?
车站
里程/Km
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
0
7:12
莆田
105
7:54-7:56
泉州
174
8:17-8:19
厦门
276
9:02
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一、单选题
1.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强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D
【解析】
AB.小明在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都相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一个定值,表明其速度不变,所以是匀速直线运动;小强0~2s通过的路程为40m,0~4s通过的路程为60m,由速度的计算公式可得这两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所以小强的速度在改变,属于变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前2s,小明通过的路程分别为20m,由速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小明的速度为
而小强前2s的速度为,所以小强跑的快,故C错误;
D.前8s内,两人通过的路程都是80m,由速度的计算公式可得两人的速度均为
故D正确。
故选D。
2.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
A.只需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
B.1s 内运动 5m,2s 内运动 10m,3s 内运动 15m
C.每隔 1s 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D.任何相等时间内,沿直线运动且路程都相等
【答案】D
【解析】
A.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能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考虑运动的路径是否是直线,故A不符合题意;
B.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虽然每秒内物体运动的路程相等,但是物体运动过程可能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因此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物体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物体的运动可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因此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
可知,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 )
A.6km/h,65cmB.1.5km/h,1.2m
C.6km/h,20cmD.15km/h,0.6m
【答案】A
【解析】
行走6000步后的路程s=4km,则每步的步长为
成年人行走时间为40分钟,即运动时间为,走过的路程为s=4km,则成年人行走的速度
综上,成年人每步的步长为66.7cm左右。过成年人行走的速度为6km/h,故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4.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答案】B
【解析】
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故B符合题意;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答案】A
【解析】
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可知其速度为
由可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羚羊奔跑的速度为20m/s;
所以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
故选A。
6.甲、乙两车由同一地点同方向运动,运动图像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到5s甲车的速度是1 m/sB.0到5s乙车速度是2 m/s
C.10s内两车平均速度相等D.10s后乙车相对于甲车后退
【答案】C
【解析】
A.0到5s甲车的速度是
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0到10s乙车为匀速直线运动,则0到5s乙车速度为
故B错误;
C.10s内甲车的速度为
则有
10s内两车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10s后甲车不动,乙车向前运动,则乙车相对于甲车前进,故D错误。
故选C。
7.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
两人跑的总路程相同,所用的时间相同,根据公式,可知,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
故选C。
8.下面由“运动会”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需要看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声音开始,是利用光速远大于声速的道理
B.1500m运动员整个过程是变速运动
C.比较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通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发令枪响度大传播距离远
【答案】C
【解析】
A.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速,人看到发令枪的烟所用的时间比听到枪声要小得多,故需要看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声音开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1500m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会发生变化,故1500m运动员整个过程是变速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比较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通常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所用时间越小,速度越快,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发令枪响度大,是为了增大传播距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9.速度是表示 ______的物理量。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可以表述为此汽车每秒钟行驶 ______m。
【答案】 物体运动快慢 20
【解析】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由题可知,汽车的速度为
所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可以表述为此汽车每秒钟行驶20m。
10.小歆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对山崖大喊一声,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上他离高崖______ m;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山崖驶去,他喊时离山崖 _________m 。
【答案】 850 875
【解析】
[1]因为声音传播到高崖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所以
汽艇到高崖的距离
s=vt=340m/s×2.5s=850m
[2]5s内汽艇行驶的路程
s1=v1t=10m/s×5s=50m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
s2=v2t=340m/s×5s=1700m
小歆同学喊时汽艇离山崖的距离为
11.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足够长的水平木板上运动。从A点运动到B点,小车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cm,所用的时间为0.6s,则小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 30.0 0.5
【解析】
[1]由图可知,小车运动的路程
sAB=40.0cm-10.0cm=30.0cm
[2]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12.A、B两地相距3.6km,小明从A地出发前往B地,前一半路程骑行,后一半路程步行, 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他全程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答案】2.4
【解析】
由图全程
s=3.6km=3600m
用时
t=25min=1500s
则他全程运动的平均速度
13.如图所示,淮安马拉松比赛于2021年4月18日成功举办,展示了淮安文明向上、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小明同学参加了全程7.5km的迷你马拉松比赛,用时45min,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km/h,悬挂在道路两旁的横幅相对于奔跑中的小明是_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 10 运动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小明跑过的路程为s=7.5km,所用时间为
t=45min=0.75h
故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悬挂在道路两旁的横幅相对于奔跑中的小明,位置发生了改变,故是运动的。
14.小明家在我国广阔的平原地区,爸爸驾驶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见到如图甲限速标志牌,表示该车型行驶车速应保持在60-100________(填单位)之间,图乙是爸爸在某段理想平直公路上行驶时记录数据的s-t图像,汽车在20min~50min时间段内汽车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该段时间汽车的行驶速度是________。
【答案】 km/h 匀速 80km/h
【解析】
[1] 表示该车型行驶车速应保持在60—100km/h。
[2]汽车在20min~50min时间段路程与时间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是匀速直线运动。
[3] 该段时间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故该段时间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三、实验题
15.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由甲至乙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小车由甲至丙的速度,为什么______。
(3)写出会使得平均速度测量误差偏大的两个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 64.0 90.0 2 6 13 16 小于 小车沿斜面往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先释放小车后计时 小车未静止释放
【解析】
(1)[1] [2] [3] [4] [5] [6]由图可知,小车从甲到乙走的距离s1=26.0cm,用的时间
t1=6s-4s=2s
则小车从甲到乙的速度
小车从乙到丙走的距离
s2=65.0cm-1.0cm=64.0cm
用的时间t2=4s,则小车从乙到丙的速度
小车从甲到丙走的距离
s=91.0cm-1.0cm=90cm
用的时间
t=10s-4s=6s
则小车从甲到丙的速度
(2)[7] [8]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由甲到乙的速度小于甲到丙的速度,因为小车沿斜面往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3)[9] [10]根据知,当先释放小车后计时或小车未静止释放等会导致时间测量偏小,从而造成测量结果偏大。
16.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栽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应该选择___________(填“乙”或“丙”)所示位置开始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______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此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不变/先变大后不变/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A、B两位置间纸锥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
(3)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同学研究纸锥下落快慢的影响因素。取三个形状相同但质量不同的纸锥并编号为甲、乙、丙,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2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只有甲做匀速直线运B.只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只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4)对于图2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_。
【答案】 乙 时间##高度 先变大后不变 0.16 D 1:2:3
【解析】
(1)[1][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而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的位置释放,然后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也可比较下落相同时间所经过的高度。
(2)[3]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
[4]由图示可知,AB间的运动时间
t=0.2s×2=0.4s
纸锥的速度
(3)[5]由照相机的照片可知:在相同的间隔时间内,甲纸锥运动的距离是不变的,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说明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道理,乙、丙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故D符合题意。
(4)[6]在相同的间隔时间内,甲运动一个砖的厚度时,乙运动两个砖的厚度,丙运动三个砖的厚度,路程之比为1:2:3,时间一定时,速度和路程成正比,速度之比为1:2:3。
17.因强对流影响,松江今年出现冰雹天气,如图21所示。冰雹从高空下落,气对冰雹的阻力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当阻力增大到和重力相等时,冰雹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被称为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球形物体高空下落后的收尾速度仅与球的半径及质量有关。下表是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当2号球体下落速度为20米/秒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__________ 重力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分析比较编号为_________号球体的相关实验数据, 可得结论:质量相同的球体从高空下落,收尾速度随球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3)分析比较编号为1、2和3号球体的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推测6号球体的收尾速度v6=__________ 米/秒。
【答案】 小于 4、5、6 半径相同的球体从高空下落,收尾速度随球体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2.5
【解析】
(1)[1]由表中数据可知,2号球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为40m/s,当它下落速度为20米/秒时,正在向下做加速运动,故受到空气阻力小于重力。
(2)[2]由表中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球体半径不同的是4、5、6次实验。
(3)[3]编号为1、2和3号球体半径相同,质量不同,收尾速度随质量的增加而增大,由此得出结论:半径相同的球体从高空下落,收尾速度随球体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4)[4]分析表中2号和4号小球,质量不变,小球半径变为2号小球的2倍时,收尾速度变成2号小球的四分之一;再分析表中2号和5号小球,质量不变,小球半径变为2号小球的5倍时,收尾速度变成2号小球的二十五分之一;同样当6号小球的质量不变,半径变为2号小球的4倍时,其收尾速度就会变成2号小球的十六分之一,即
四、计算题
18.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至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计算火车的速度;
(2)计算大桥的长度;
(3)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答案】(1)40m/s;(2)1050m;(3)750m
【解析】
解:(1)火车的速度
(2)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
则大桥的长度
(3)声音传播的距离
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
2s
所以
s
答:(1)火车的速度为;
(2)大桥的长度为1050m;
(3)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为750m。
19.小虎乘坐着一艘速度为10m/s的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多少米?
(2)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是多少秒?
(3)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有多远?
【答案】(1)1700米;(2)40秒;(3)825米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声音在5s内传播的路程为
(2)根据题意,汽艇的速度为,汽艇走的路程为
由速度的公式可得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
(3)汽艇5s通过的路程
根据题意,汽艇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为
所以汽艇听到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为
答:(1)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1700米;
(2)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是40秒;
(3)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还有825米。
20.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列车在7:55时的速度为多少?
【答案】(1)150 km/h;(2)0
【解析】
解:(1)从表格中可知,列车从福州到莆田行驶的路程
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时间
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
(2)由表得,7:55时列车处于静止状态,故速度为零。
答:(1)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为150km/h;
(2)列车在7:55的速度为零。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
26
______
______
时间t/s
______
4
______
平均速度v/(cm/s)
______
______
15
球体编号
1
2
3
4
5
6
球体质量m (克)
2
5
8
5
5
5
球体半径r (厘米)
0.5
0.5
0.5
1.0
2.5
2.0
球体的收尾速度v (米/秒)
16
40
64
10
1.6
?
车站
里程/Km
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
0
7:12
莆田
105
7:54-7:56
泉州
174
8:17-8:19
厦门
276
9:02
物理八年级下册3 “解剖”原子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4267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3 “解剖”原子巩固练习</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1587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课后测评</a>,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1587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练习</a>,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