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人教版)(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63670/3-1708337585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人教版)(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63670/3-1708337585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人教版)(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63670/3-1708337585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人教版)(考试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63670/0-17083375828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人教版)(考试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63670/0-1708337582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人教版)(考试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63670/0-170833758298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63670/2-17083375837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A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63670/1-17083375833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
【开学摸底考】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
展开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人教版解析版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人教版考试版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A3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5s B. 正常人脉搏每秒跳动70次
C. 课桌的高约为0.8m D.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5mm
【答案】C。
【解析】A、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所以眨一次眼睛的时间很短,不到1s,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故B不符合实际;
C、课桌的高约为0.8m,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18cm,在15cm=150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
2.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
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误差;
D.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测量误差越小
【答案】D。
【解答】A、读数时,估计值有且只能有一位,多估读几位数字,不能减小误差,故A错误;
B、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但错误是必须要避免的,故B错误;
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错误,而不是造成误差,故C错误;
D、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测量误差越小,故D正确。故选:D。
3.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 1cm、5.50cm B. 1cm、8.30cm C. 1mm、8.30cm D. 1mm、2.80cm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在(5~6)cm之间有10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5.50cm的刻线,金属片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8.30cm,
所以金属片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8.30cm-5.50cm=2.80cm。
故选:D。
4.下列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是为了探究音调的高低与振幅的关系;
B.乙图中,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确定障碍物的距离;
C.丙图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也能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D.丁图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为了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答案】C。
【解析】A、图中,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是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故B错误;
C、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也能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C正确;
D、丁图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答案:C。
5.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 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答案】A。
【解析】A、将蔬菜用塑料袋包起来,减慢了蔬菜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符合题意;
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提高了液体的温度,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两种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不合题意。
C、把湿衣服凉在通风的地方,通风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不合题意。
D、将地面的水扫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不合题意。故选:A。
6.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据此判断:该物质( )。
A.t1时肯定是液态 B.t2时肯定是液态
C.在温度保持t2时物质没有继续吸热 D.这个物质是晶体
【答案】D。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温度t2是物质的熔点;
A、温度为t1时,物质还没有达到熔点,没有开始熔化,所以该物质一定是固态,故A错误;
B、温度t2是物质的熔点,在熔点温度时物质可能处于固态,也可能处于固液共存态,还可能处于液态,故B错误;
CD、在整个过程中物质不断吸热,在温度保持t2时物质吸热处于熔化阶段,是晶体,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透过树丛的光束 B.雨后的彩虹
C.水中的倒影 D.海市蜃楼
【答案】C。
【解析】A、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C。
8.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画的光路是不正确的 B.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答案】A。
【解析】由图知,物距为20cm,已知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像,该像是倒立的,所以为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蜡烛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f<20cm<2f,所以10cm<f<20cm;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而f<20cm<2f,所以折射光线不可能过凸透镜右侧的“20cm”处,则该光路图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只有A项说法正确。故选:A。
9.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的小车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0﹣20秒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BD。
【解析】A、乙物体在6~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
D、经过0﹣20秒时间,两车运动的时间相同,甲车通过的路程为40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20m,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D准确。答案:BD。
10.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烛焰未画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
A.此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cm;
B.此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C.此时若只向右移动凸透镜,能再次在光屏成缩小的像;
D.若将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则只将光屏左移也能再次接收到清晰的像
【答案】ACD。
【解析】A、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物距u=50cm﹣35cm=15cm,成倒立、放大实像,满足2f>u>f条件,即凸透镜焦距大于7.5cm且小于15cm,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在蜡烛与光屏之间向右移动,根据凸透镜光的可逆性当物距等于像距,像距等于物距时,能再次在光屏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故C正确;
D、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远像近像变小,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相当于增大了物距,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故D正确。
答案:ACD。
11.如图所示,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g B.该液体密度为1g/cm3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答案】BD。
【解析】ABC.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
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
由ρ=mV可得,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
则ρ×80cm3+m杯=100g﹣﹣﹣﹣﹣﹣﹣﹣﹣﹣﹣﹣﹣﹣②
由①②可得,ρ=1g/cm3,m杯=20g,故AC错误、B正确;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m3=ρV3=1g/cm3×60cm3=60g,故D正确。答案:BD。
12.如图,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柱融化时温度不变;
B.雪糕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
C.冬天玻璃窗上冰花结在窗外面;
D.“雪人”0℃以下也会变小
【答案】AD。
【解析】A.固体的冰熔化成液体的水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故A正确;
B.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冬天室内的温度较高,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发生凝华现象,所以冰花形成在玻璃窗内部,故C错误;
D.0℃以下雪人变小的原因是雪发生升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AD。
二、填空题(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3.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南行驶,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情况,其中___________(填“甲”或“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前30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km/h。在前10s时间内,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___________(填“南”或“北”)行驶。
【答案】甲;108km/h;北。
【解析】[1]甲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所以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甲车30s通过的路程是900m
,
所以甲车前30s的平均速度;
[3]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南行驶,在前10s时间内,甲车走了300m,乙车走了200m,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北行驶。
14.小刚在环境幽美、鸟语花香的校园散步,鸟语等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这些声音是通过 传来的,声音从空气传播到水中时,声速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振动;空气;变大。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鸟语等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鸟语等声音是由空气传入人耳的。
[3]声速与介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气体中转播的速度,所以声音从空气传播到水中时,声速将变大。
15.“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壳体使用了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如图所示的图线中表示金属钛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选填“甲”或“乙”)。金属钛的熔化时间是 min,在第6min金属钛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答案】甲;4;固液共存。
【解析】[1]金属钛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甲。
[2]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第8min熔化完成,熔化时间
t=8min﹣4min=4min
[3]在第6min金属钛处于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16.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采用可转折的两部分纸板是为了研究_________、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实验中,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入射光线AO靠近法线ON时,反射光线OB将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ON。
【答案】反射光线;漫;靠近。
【解析】[1]采用可转折的两部分纸板是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当纸板不转折时,竖直立在平面镜上,此时从A点入射,可以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若纸板沿法线向后翻折,反射光线仍然在原来的位置,而两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故只能看到入射光线,看不到反射光线,故说明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因为纸板凹凸不平,是粗糙的,发生了漫反射。
[3]入射光线AO靠近法线ON时,入射角变小,则反射角变小,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17.如图所示,两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为 透镜;若入射光线射向光心,则该光线通过透镜将会 (选填“偏折”或“不偏折”)。
【答案】凹;不偏折。
【解析】放上透镜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要远离透镜,由此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若入射光线射向光心,则该光线通过透镜将会不偏折。
答案:凹;不偏折。
18.冬季气候干燥,容易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温度升高,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大量聚集在房间的 (选填“上方”、“中间”或“下方”)。
【答案】变小;上方。
【解析】建筑物内起火后,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由于温度较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会上升至房间的上方,所以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
故答案为:变小;上放。
三、作图题(2小题,共6分)
19.有一束光通过A点射到镜面,反射后过B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解析】首先找出A点的像点A′,然后连接A′B,和镜面相交与O点,则OB为反射光线,再连接起AO为入射光线。如下图:
20. 如图甲、乙所示,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解析】根据凸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凸透镜中平行光线过焦点,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变;凹透镜中,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平行光线同侧的虚焦点,如下图:
四、实验题(3小题,共20分)
21.(6分)在“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小明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的错误之处是: ;
(2)小红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中甲、乙所示,则图 (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小明和小红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3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选填“初温”或“质量”)不同;
(4)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4)。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5)。由图像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触到烧杯底;甲;不变;质量;固液共存;晶体。
【解析】(1)[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使测得的温度不准确。
(2)[2][3]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则图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4] 水的质量、水的初温影响水沸腾的时间,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水的初温相同,沸腾时水的沸点也相同,则水沸腾所用时间不同的原因是水的质量不同。
(4)[5][6]由图像可知第8分钟时,海波正处于熔化阶段,故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
22.(7分)小明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1)探究前,小明让一束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光射向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由图1可知,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探究时,小明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记录了下表所示的数据;
由上表可知,第3次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为 、缩小的实像,第7次成的像比第6次成的像 (选填“大”或“小”)。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 移动;
(3)探究后,小明总结了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图2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小明正确判断出了这是倒立、 的实像;如果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可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则应向 移动凸透镜。
【答案】会聚;11.0;倒立;大;上;放大;右。
【解析】(1)[1][2]由图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f=41.0cm-30.0cm=11.0cm
(2)[3]由上表知道,第3次实验中,u>2f,故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4]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第7次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第6次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第7次成的像比第6次成的像大。
[5]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蜡烛变短了,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光屏向上移动。
(3)[6][7]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可以向右移动凸透镜,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3.(7分)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提供给无良餐馆使用,假冒色拉油,严重伤害市民身体健康。小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他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0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6g/cm3之间。然后,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鉴别: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
(3)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2=25g,则量筒中样品油的质量表达式为 (用字母表示);
(4)如图丙所示,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 cm3;
(5)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 kg/m3;
(6)根据测算出的密度,小明通过比对,该样品油 地沟油(选填“是”或“不是”)。
【答案】左;63g;;40;0.95×103kg/m3;是。
【解析】(1)[1]由如图甲知道,当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2]由图乙知道,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1=50g+10g+3g=63g
(3)[3]量筒中样品油的质量
(4)[4]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40mL=40cm3
(5)[5]由知道,样品油的密度
(6)[6]由于样品油的密度在0.94g/cm3~0.96g/cm3之间,所以该样品油是地沟油。
五、综合题(3小题,共20分)
24.(7分)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球形艺术品,用天平测得此艺术品的质量是594g,体积为300cm3。
(1)请通过计算说明此艺术品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2)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艺术品的总质量为0.666kg,请参考下列部分物质的密度表,判断该液体可能是什么。
【解析】(1)由ρ= 可得,594g铝的体积:V铝===220cm3<300cm3,
由V铝<V球可知,此艺术品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球﹣V铝=300cm3﹣220cm3=80cm3;
(3)已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艺术品的总质量为m总=0.666kg=666g,
则球中液体的质量:m液=m总﹣m=666g﹣594g=72g,
液体的体积:V液=V空=80cm3,所以液体的密度为:ρ===0.9g/cm3,
由表格数据可知,该液体可能是植物油。
答:(1)此艺术品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的体积为80cm3;(3)该液体可能是植物油。
25.(7分) 如图所示,是小丽乘车即将到隧道口时所发观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解释标志牌上两个数字的含义:
(2)在遵中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车长忽略不计)若匀速通过该隧道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若该车实际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4min,则车的平均速度是km/h?
【答案】(1)见解析;(2)0.06h;(3)54km/h。
【解析】(1)“60”表示限制最大行驶速度是60km/h,“3600m”表示该隧道的长度是3600m。
(2)在遵中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车长忽略不计)若匀速通过该隧道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3)若该车实际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4min,则车的平均速度是;
答:(1)“60”表示限制最大行驶速度是60km/h,“3600m”表示该隧道的长度是3600m;(2)在遵中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车长忽略不计)若匀速通过该隧道至少需要0.06h;(3)若该车实际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4min,则车的平均速度是54km/h。
25.(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敦煌光热电站
2018年12月,我国首个百兆瓦级光热示范项目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成功并网发电。电站场景及熔盐塔式光热发电原理如图所示。
敦煌熔盐塔式光热电站被称为“超级镜子发电站”,它由12000面“定日镜“围绕着一个260米高的吸热塔组成,每面镜子能追踪太阳把阳光反射到中间塔顶的吸热器上。吸热器中吸热材料是按60%硝酸钠与40%硝酸钾的体积比混合而成的工业二元盐,熔盐吸收镜子反射的热能后可升温至565℃成为液态熔盐储存在热罐里面,把液态热盐通过压力泵送到换热器,然后与水进行热交换,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并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回答下列问题:
(1)定日镜反射阳光的方式是属于 反射;12000面“定日镜“组成的镜场形成的反射场景,类似于 (选填“凸面镜”、“平面镜“或“凹面镜”)。
(2)熔盐吸热升温至565℃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液态热盐,送到蒸汽发生器进行热交换后,温度降至290℃时类似于熔岩状物质送至低温罐存储。由此可判断565℃应高于硝酸钠和硝酸钾的 点。
(3)硝酸钠密度为2.30g/cm3、硝酸钾密度为2.10g/cm3,则敦煌光热电站吸热所用的二元盐的密度是 g/cm3;二元盐吸热后在某一温度下成为液态盐,体积增大了20%,则此温度下的液态盐密度为 g/cm3。
【答案】镜面;凹面镜;熔化;熔;2.22;1.85。
【详解】(1)[1]“定日镜”相当于一面镜子,故其反射太阳光的方式属于镜面反射。
[2]由图知道,12000面“定日镜”反射的太阳光照射到吸收塔,相当于光的会聚作用,故该场景相当于“凹面镜”。
(2)[3]熔盐吸热变为液态热盐的过程就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4]由题意知道,熔盐吸热升温至565℃时熔化为液态,故565℃应高于硝酸钠和硝酸钾的熔点。
(3)[5]由题意知道,硝酸钠和硝酸钾按3︰2的体积比混合,相当于其总体积为5Vcm3,
由知道,硝酸钠的质量m1=ρ1×3V=2.30g/cm3×3Vcm3=6.90Vg
硝酸钾的质量为m2=ρ2×2V=2.10g/cm3×2Vcm3=4.20Vg
则二元盐的密度为
[6]二元盐吸热后体积增大了20%,即其体积为5Vcm3×(1+20%)=6Vcm3
总质量不变m=m1+m2=6.90Vg+4.20Vg=11.1Vg
则其密度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物距/cm
50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
12.5
13.3
14
15
16.7
20
30
物质
密度/(kg•m﹣3)
水银
13.6×103
酒精
0.8×103
煤油
0.8×103
植物油
0.9×10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八年级物理(苏科版)-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开学摸底考物理苏科版解析版docx、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开学摸底考物理苏科版考试版docx、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开学摸底考物理苏科版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开学摸底考物理苏科版答题卡A3docx、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开学摸底考物理苏科版答题卡A3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八年级物理(深圳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深圳专用解析版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深圳专用考试版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深圳专用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深圳专用答题卡A3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深圳专用答题卡A3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八年级物理(江苏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江苏专用考试版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江苏专用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八年级物理开学摸底考江苏专用答题卡A3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