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教案 第二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365493/0-17083521699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我会判断
1.祖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用绳子把竹片和木片穿起来做成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 )
2.西汉时期,人们用麻造纸,麻粗糙易破,不适合书写。 ( )
3.最早的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 ( )
(蔡伦改进造纸术)
过渡:在这一节课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本内容,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任务二:造纸工艺我来讲
1.人们想要书写文字,可是这些“纸”不是贵就是重,不是少就是粗糙,怎么办呢?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蔡伦)
2.默读第四自然段,蔡伦用什么办法改进了造纸术?用“—”画出来。
找出蔡伦造纸的动词,用“ ”圈出来。
这种纸有什么特点?用“〇” 画出来。
3.想一想,蔡伦对西汉时期的麻纸,进行了怎样的改造?
(1)蔡伦吸收长期积累的经验,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方法的动词画出来,并说一说。
剪碎、切断、浸在、捣烂、捞出、晒干等动词
这种纸有什么特点?(方便又好用)
看图说一说造纸的步骤,给它们排个序
(3)请同学们借助提示说一说造纸的过程
他把( )等原料( )或( ),( )水里( )成浆;再把浆捞出来( ),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视频:古法造纸
(4)拓展:炒土豆丝过程
4.为什么蔡伦改进的纸能够被流传下来?
蔡伦改进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小结:同桌之间互相讲讲造纸过程,恭喜大家完成任务二。
任务三:文化影响我点赞
读第五段,思考造纸术对世界有哪些影响?
文章用“首先……又……”写出了我国造纸术影响的范围之广,也写出了我国是最早掌握造纸术的国家,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请用“首先……又……”仿写一句话。
小结:小结: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恭喜大家完成任务三,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
课外拓展
我国古代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如张衡发明了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祖冲之把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0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10 纸的发明教案,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