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考地理(选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粗实线为板块边界线,完成下面小题。
1. 甲地位于( )
A.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B. 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 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 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2. 乙边界类型形成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沟②海岭③裂谷④岛弧链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地北侧为太平洋板块,南侧为南极洲板块,甲地位于两个板块分离处,属于生长边界,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题详解】
乙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处,属于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高大山脉、岛弧链,①④正确;海岭、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②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这些大块岩石称为板块。萨维尔·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为寒流的是( )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4. 图中容易形成大型渔场的海域有(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由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图为南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由所学知识可知,③是南赤道暖流,④是巴西暖流,①是西风漂流,②是本格拉寒流。图中为寒流的是①和②,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丁处为离岸风形成的上升补偿流处,海水上升将深层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形成渔场。甲、丙、丁处既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不是上升补偿流处,不易形成渔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深层营养物质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渔场。离岸风导致的上升补偿流处,深层海水上升时将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渔场。
5. “百度热力图”是一款以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手机百度软件为基础的数据产品,以不同的颜色及亮度动态反映人口活动空间的聚集程度。“百度热力图”的形成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IS、RSB. GNSS、GISC. GNSS、RSD. BDS、GPS
【答案】B
【解析】
【详解】“百度热力图”的形成需要对人口活动的地区和位置进行确定,会用到全球定位系统(GNSS);在热力图中,以不同的颜色及亮度动态反应人口活动空间的聚集程度,需要对已获得的定位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才能形成热力图,故使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B正确;此处没有使用遥感(RS)技术,AC错误;BDS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为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都是导航定位,功能相同,D错误。故选B。
下图为太阳辐射传导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新疆瓜果含糖量高,和下列作用有关( )
A. ①弱④弱B. ①强④强C. ③弱④弱D. ②弱⑤强
7. 山东烟台果农为提高苹果品质,夏季在树下铺设反光膜的主要作用是( )
A. 增强①,保持水分B. 增强②,增加光效
C. 减弱③,保持地温D. 增强④,增加地温
【答案】6. A 7. B
【解析】
【6题详解】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糖分的积累。读图可知,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削弱作用)、②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⑤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削弱作用)。因此①弱、②弱、③强、④弱、⑤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削弱作用)、②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⑤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削弱作用)。反光地膜能强烈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因此,夏季在树下铺设反光膜可使②增强,增加光效,对①没有影响。A错误,B正确。夏季在树下铺设反光膜的主要作用并不是为了影响低温,CD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吸收和反射削弱了太阳辐射,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地面又会向外辐射能量,大气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大气由于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使温度升高,晚上大气又会向地面辐射能量,称为大气逆辐射。
酒泉东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转化是盆地内水循环的基本方式.研究发现,地下水温度与下渗补给量呈负相关.下图为酒泉东盆地浅层地下水温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示区域河流( )
A. 冰雪融水补给为主B. 径流量季节变化小C. 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 春季易发洪涝灾害
9. 与Ⅰ区、Ⅲ区相比,Ⅱ区地下水系水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强度强B. 地下水埋藏深C. 人为开采利用多D. 河流补给量少
【答案】8. A 9. D
【解析】
【8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示区域的河流多发源于祁连山区,河流以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A正确。冰雪融水量受气温影响大,夏季气温高,融水多,冬季气温低,融水少,甚至没有融水,导致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B错误。图示区域河流深居内陆,河流流量较小,最终不能注入海洋,属于内流河,位于内流区,因此参与陆地内循环,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C错误。春季气温回升,融水增多,但是春季气温比夏季低,融水没有夏季多,春季不易发生洪涝灾害,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材料信息显示“地下水温度与下渗补给量呈负相关”,据此并结合图示可知,II区河流短小,下渗少,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少,导致地下水系水温较高,D正确。图中三个区,纬度位置、气候特征等因素相差不大,因此太阳辐射强度也相差不大,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地下水温度与下渗补给量呈负相关,与地下水埋藏深度、人为开采利用关系不大,BC错误。故选D。
【点睛】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有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其中雨水补给时间取决于降水的季节变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在春季;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湖泊水和河流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的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河流的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地下水与河流水之间,总是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
盘锦位于辽河口,渤海北岸,其与渤海间存在海陆风的日变化。读盘锦一年中海风和陆风开始出现的时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甲风名称及风向为( )
A. 陆风偏南风B. 陆风偏北风C. 海风偏南风D. 海风偏北风
11. 与冬季相比.夏季盘锦地区海风持续时间( )
A. 不确定B. 较短C. 不变D. 较长
【答案】10. C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盘锦位于渤海北岸,与渤海间存在海陆风的日变化,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吹海风即偏南风,开始出现在上午,所以甲为海风,AB选项错误;盘锦位于渤海北岸海风为偏南风,D选项错误,C正确。故选C。
【11题详解】
与冬季相比,夏季盘锦地区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海风出现在白天,夏季日出时间较早,日落时间较晚。白昼时间较长,所以海风持续的时间明显比冬季长,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山脉垂直自然植被分布受水分、热量等因素影响显著。下表是我国某两条山脉的自然植被垂直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判断甲、乙山脉最可能是( )
A. 天山、太行山B. 阴山、贺兰山C. 天山、大兴安岭D. 昆仑山、长白山
13. 造成两山脉山顶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B. 海拔C. 坡向D. 大气环流
【答案】12. C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甲山脉的山麓南坡和北坡自然植被都是温带荒漠,可判断该山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北坡山腰出现山地针叶林,且北坡雪线低,天山山脉符合此情况。乙山脉的山麓东侧是森林,西侧是草原,可判断出该山脉位于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处附近,大兴安岭符合此情况,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根据山脉基带自然植被类型可知,甲、乙山脉均位于温带,由于甲山脉山顶有冰川积雪,则推测该山脉的海拔更高,山顶气温更低,山顶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拔,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自然带数量多少的判断: 山体所在纬度、山体高度以及山体的相对高度是自然带谱复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同一高度,纬度越低,自然带数量可能就越多。
14. 下图示意北纬30°某月气压分布图,甲、乙大气活动中心( )
A. 甲影响我国台风强弱B. 甲位于北美大陆内部
C. 乙夏季势力更加强盛D. 乙控制下多伏旱天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图中气压分布图并结合经纬度可知,甲地地处大西洋,为亚速尔高压,对我国的台风发生没有影响,A、B项错误;乙地位于亚洲,为印度低压,夏季势力更加强盛,C项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多伏旱天气,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下图中甲地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乙地草原丰美,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完成下列各题。
15. 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
16. 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 海拔B. 热量C. 土壤D. 水分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以东,降水量大于400 mm,是温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C正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亚寒带针叶林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植被。故A、B、D错误。
【16题详解】
甲地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乙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降水量小于400 mm,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是温带草原,二者的差异是降水量多少造成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故D正确。海拔是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因素;热量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是在植被影响下形成的,故A、B、C错误。
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格局会对大气产生不同程度的热力作用,进而影响到气压场。读八月份印度洋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关于索马里沿岸及海水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垂直方向海水下沉B. 索马里沿岸高温多雨
C. 海水温度与波斯湾差异显著D. 水平方向海水由东北流向西南
18. 符合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东西大气环流系统剖面结构的是( )
A. B. C. D.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索马里沿岸海水温度不到25℃,而波斯湾水温在30℃以上,两地差异显著,C正确;结合材料,图示为八月,可知该海区盛行西南风,对索马里沿岸来说,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离,底层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寒流,水平方向海水由西南流向东北,AD错误;该寒流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效果,沿岸少雨,B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赤道以北附近印度洋东侧水温比西侧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东侧近地面热,气流垂直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西侧近地面冷,气流垂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从西侧流向东侧,高空气流从东侧流向西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海水温度大致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减小。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突出方向一致。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暖流会增加所流经地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寒流降温减湿。根据热力环流原理,近地面热,气流垂直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近地面冷,气流垂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平方向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完成下列各题。
19. 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
A. 地堑谷B. 断层谷C. 背斜谷D. 向斜谷
20. 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侧,光照较强B. ②侧,热量较多
C. ①侧,蒸发较弱D. ②侧,降水较多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从图示可以看出,两岸的岩层是不连续的,是断层造成的。所以河谷是断层谷。故B正确。
【20题详解】
该河谷在我国境内,河流南岸是阴坡,北岸是阳坡,因坡向不同导致两侧太阳辐射多少不同,进而导致两岸土壤墒情不同,植被的丰富程度也不同。①侧在南岸,阴坡,蒸发弱,土壤湿润,植被丰富。故C正确。
【点睛】根据岩层形态特征,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及特征,要了解地质构造基本类型及特征。在干旱区,降水少,植被在阴坡的生长环境更好一些,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更充足,植被较茂盛。阳坡的光照条件好。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
A. 西北B. 东南C. 东北D. 西南
【答案】C
【解析】
【详解】震中位于图中甲地,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受洋流影响运动;图示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甲处沿岸受日本暖流的影响,洋流是自西向东北方向运动,漂浮物漂向东北方向。选C正确。
读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近地面气压带成因为动力因素B. b近地面气压带成因为热力因素
C. c由北风偏转成西北风最后偏转成西风D. d由南风偏转成东南风最后偏转成东风
23. d增强时可能出现( )
A. 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高B. 秘鲁沿岸的上升流在减弱
C. 南美太平洋沿岸沙漠出现鲜花奇观D. 印度尼西亚洪涝灾害增多
【答案】22. D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在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中,a处为下沉气流,应是动力原因形成的30°S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A说法正确;b处为上升气流,应是热力原因形成的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带,B说法正确;c位于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最初风向为北风,风形成后,在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共同作用下偏转成西北风最后偏转成西风,C说法正确;d位于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最初风向为南风,风形成后,在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共同作用下,最后形成东南风,D说法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故选D。
【23题详解】
d为东南信风,东南信风增强时,离岸海水增多,底层上泛海水增强,因此上升流增强,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低,水温低,对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因而南美太平洋沿岸沙漠降水更少,不利于植物生长,ABC错误; 东南信风增强,到达印度尼西亚的水汽增多,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增加,容易形成洪涝灾害,D正确。故选D。
【点睛】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2021年9月22日17:55,家在浙江省甲地的某同学拍到太阳在A位置,此后另一日拍到太阳在B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24. 拍摄地点位于图1中( )
A. 1B. 2C. 3D. 4
25. 太阳位于B位置时,该日甲地( )
A. 东北方日出,西南方日落B. 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
C. 正午时阳光照进房间面积为全年最大D. 阳光可能会从家中北边窗户斜射进来
【答案】24. A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2021年9月22日17:55,家在浙江省甲地的某同学拍到太阳在A位置”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昼夜接近等分,根据拍摄时间推测,此时应为日落前,该日日落方位接近正西。读图可知,图2太阳在A位置,太阳在路的正前方,结合前面分析,拍摄地点道路应为东西向街道,拍摄时,面西站立。图1中1位置符合,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5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读图2可知,太阳位于B位置时,距日落还有一段时间,因此该日日落方位为西北,日出东北,阳光可能会从家中北边窗户斜射进来,A错误,D正确。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为夏至日,根据前面分析,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但无法判断是否为夏至日,B错误。冬至日时阳光照进房间面积为全年最大,太阳高度角最小,C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为夏至日。冬至日阳光照进房间面积为全年最大,太阳高度角最小。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春末夏初时节,我国北方冷空气南下,与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强烈交汇,在湖南湖北一带形成较小规模的气旋,并以约25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移动,形成大风暴雨,影响黄淮、江淮地区。
材料二:下图示意2023年4月某日8时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及前后24小时内的降水量分布状况。
(1)推测甲地此时的天气状况及未来几天内的天气变化。
(2)此时段强降水主要分布在气旋的____地区,并简析其水汽来源和降水形成过程。____
(3)列举该时段强降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危害。
【答案】26. 此时出现较强降水,未来几天先出现睛朗天气,后出现降水(或晴转阴雨)。
27. ①. 东侧(或东北) ②. 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位于气旋(东北)前部区域,由于气逆时针旋转,南来暖湿气流 北方冷气流相遇,形成强降水、倒伏等,影响农作物生长,此时段强降水减少光照,减弱光合作用。
28. 使土结构等变差,造成土有机质流失,土肥力下降;土含水量上升,温度下降;土壤含水量上升,影响农作物生长。
【解析】
【分析】本题以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等压线的判读、气旋、锋面气旋、降水对农作物的影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可以从阴晴状况分析。由图可知,甲地此时降水24小时降水为10--25mm,此时出现较强降水;由于位于低压的东北侧,处于暖锋附近,由于北半球气旋逆时针转动,因而图中暖锋也逆时针转动,未来几天甲地先位于暖锋锋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出现晴朗天气,后又受到冷锋控制,出现降水或晴转阴雨天气。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此时强降水主要分布在气旋的东侧(或东北)。由图中气旋流动的方向可知此时盛行西南风、东南风,西南风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东南风的水汽来自太平洋;强降水位于气旋东北前部区域,由于气逆时针旋转,南来暖湿气流与北方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形成强降水,阴雨天气光照弱,植物光合作用弱。
【小问3详解】
可以从土、含水量、温度、光照等角度分析,强降水使土壤结构等变差,强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汇聚速度快,侵蚀力强,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有机质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强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上升,导致土壤水分含量过多,影响农物生长;土壤含水量上升,引起农作物倒伏等,影响农作物生长,此时段强降水造成阴雨天气多,减少光照,气温下降,减孕光合作用等,影响农作物生长。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下图为上图中①、②、③地的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下表为上图中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统计资料。
材料三:渔产品和花生是甲地所在国家支柱性出口产品。20世纪60年代该国年平均渔产量10.7万吨,此后快速增长,1997年产量达到峰值45.7万吨后开始下降。
(1)说出①地1月和7月的风向,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7月风向成因。
(2)说出影响①②③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②地自然带的成因。
(3)甲地是所在国花生主产区,分析降水特征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4)分析甲地所在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及渔业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案】(1)1月东北风;7月西南风;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向为西南风。
(2)降水 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降水集中在6-9月(10月-4月降水稀少),年内有明显的干湿季;全年高温,气温在24度以上,形成热带草原带。
(3)生产主要集中在6-9月降水较丰富月份;降水量年内、年际变化大,生产易受旱涝灾害影响;降水变率大,对灌溉等水利设施依赖性强;年内旱季时间长,土壤易盐渍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大。
(4)沿岸有寒流经过;洋流为上升补偿流,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形成渔场;过度捕捞;导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详解】(1)受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南北移动。①地1月受南移的东北信风带控制;7月受西南风控制,因为7月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2)图中①②③地均为热带自然带,植被为主要差异,是由于降水量不同导致的。②地是热带草原带,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作答。
(3)根据材料二可以得出,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表明年内降水变化大,从年平均降水可以得出,其降水年际变化大。可以得出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安排。再就是降水季节变化大易产生旱涝灾害,对水利设施的要求高,再就是干旱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4)第一小问,注意细化词语要点,强调“寒流”、“上升流”、“营养物质”等;第二小问,材料三中的“支柱性出口产品”、“快速增长后的下降”等文字,揭示了当地的过度捕捞问题,导致渔类枯竭、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在当代淮河水系的塑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154-1855年黄河改道夺淮入海,直接促成了洪泽湖的形成和进一步演化,下图1为现代淮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图2为洪泽湖区的水系变迁示意图。
材料二淮河中游人口密集,在北岸地区,汛期极易发生支流水位低于干流水位产生倒灌的“关门淹”现象,下图3为淮河中游河床纵剖面变化示意图。淮河中游及洪泽湖周边多建有滞洪区(短期阻滞洪水的场所),2022年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设。
(1)分析黄河在洪泽湖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从淮河中游水系特征角度,分析“关门淹”现象发生的原因。
(3)有专家认为,当淮河入海河道二期工程启用后,可以缩减淮河中游滞洪区的数量,你是否赞同?试从社会经济角度,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黄河)含沙量大,淤积抬升入海河床,淮河在洼地积水成湖;黄河河水流入洪泽湖,湖泊泥沙沉积,湖盆变浅。
(2)干流河道弯曲,落差小;入湖口河床海拔高,易倒灌;北岸较南岸支流流程长,汇入晚,导致北岸支流无法自流汇入(南北岸角度皆可)。
(3)赞同:中游洪涝风险降低,滞洪区人口、耕地多,滞洪造成的损失多;(取消后)可加大(基础、产业)投入,促进当地发展。
不赞同:中游洪涝隐患并未消除;(缩减后)调蓄能力降低,中游沿岸人口(产业)密集,决口后损失更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位于我国南北过渡带上的淮河流域”为案例,考察湖泊的演化、淮河洪涝的形成和治理的问题、现代淮河水系的演化深受黄河的影响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洪泽湖是黄河夺淮入海之后,黄河因泥沙较多,淤塞了淮河下游入海河道,导致淮河无法入海而在洪泽湖区域积水成湖,而黄河在汛期水量较大,也会灌入洪泽湖,导致洪泽湖区域湖床变浅,因此,洪泽湖成为了地上悬湖。从更深层次的背景来说,洪泽湖也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几千年来的砍伐森林,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了下游地上河的产生与改道夺淮,在洪泽湖的形成过程中,因为湖盆变浅,人类又在湖岸边修筑大堤,约束了湖水正常外泄,而进一步加剧了地上悬湖的形成。
小问2详解】
根据淮河干流及支流的河道特征,和材料中“关门淹”(即北岸支流的汇入口被迫将入河河口闸门关闭防止倒灌)的解释,在材料图1中,可以看到干流河道非常弯曲,导致水流不畅;在材料三中的河床纵剖面图可以看到落差小,同时纵剖面上可以看出淮河汇入洪泽湖的河口河床更高,反而会引起倒灌;回到材料一,可以看到北侧支流流程更长,南侧支流流程短,故汇入速度南侧更快,所以形成了关门淹现象。
【小问3详解】
滞洪区是为了应对洪峰来临时降低洪峰水位而设立临时行洪滞洪的场所,以本区块的牺牲保全了区域整体的安然度汛,如果滞洪区启用频繁的话,区域不可能将重要的产业布置在滞洪区内。淮河第二入海通道的建设,可以降低中游洪涝发生的频率,部分滞洪区可以撤销,既有利于减少区域人民和土地上的财产损失,更大化的作用是可以引入产业来促进该区域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中游的洪涝使中游特殊的水系脱不了干系,洪涝隐患不会因为多了一条入海水道而彻底消除,若撤销滞洪区,拆除分洪设施,在全球变暖导致气候极端化的背景下,若缺少滞洪场所,遇到极端降水天气决堤造成的损失会更加惨重。
地形部位
山麓
山腰
山顶
甲山脉
南侧
温带荒漠
山地草原草甸
高山冰雪(高)
北侧
温带荒漠
山地针叶林
高山冰雪(低)
乙山脉
东侧
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
灌丛、草甸
西侧
温带草原
草原、草甸
灌丛、草甸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I,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推测一线天形成的地质过程, 甲地气候类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