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至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和不选均不得分)
    1. 符合拉尼娜现象的大气环流模式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出现拉尼娜现象时,秘鲁寒流增强,80°W附近上升补偿流增强,气温偏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环流圈。读图可知,ABC错误,故选D。
    2. 拉尼娜期间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澳大利亚东海岸降水减少B. 太平洋上的东南信风减弱
    C. 秘鲁沿岸冷海水上泛增强D. 印度尼西亚火灾风险上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拉尼娜期间,澳大利亚东部气温升高,对流作用增强,降水变多,A错误;大气环流增强,东南信风势力增强,秘鲁寒流势力增强,秘鲁沿岸冷海水上泛增强,B错误,C正确;印度尼西业位于太平洋的西侧,上升气流较强,降水较多,不易出现山火,D错误。所以选C。
    读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甲自然带是( )
    A. 温带常绿阔叶林带B. 山地落叶针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4. 影响图示自然带从赤道到极地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肥力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甲自然带位于40°--60°大陆西岸,所处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正确、A错误;图中显示的是水平自然带的分布,不是山地自然带的分布,B错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地中海气候区的自然带,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从赤道到极地,因为纬度不同,所以热量不同,因此从赤道到极地影响图示自然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热量,A正确;水分是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光照和土壤肥力不是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CD错误。故选A。
    【点睛】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红驼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靠近中蒙边境的荒漠草原上。红驼食性广杂,主要以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沙生植物为生,它属游走性动物,吃一顿要走几十千米,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起到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 复杂性B. 整体性C. 区域性D. 差异性
    6. 造成红驼分布区与同纬度沿海地区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B. 水分C. 海拔D. 光照
    【答案】5. B 6. B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红驼以啃食沙生植物为生,同时其粪便可以改善土壤和促进沙生植物生长,这体现了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故选B项。
    【6题详解】
    红驼分布区位于大陆内部,水分条件差,主要为荒漠草原植被,同纬度的沿海地区水分条件好,主要为森林植被,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差异,B对;热量差异主要体现为纬度差异或者海拔差异,A、C错;光照影响植被生长,但一般不决定植被类型,D错。故答案选B。
    【点睛】同纬度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为沿海与内陆,体现的是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基础是水分差异。
    7. 下图为“海洋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寒流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南半球越向南水温越低,A、D错;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流向水温高的洋流,B错, C正确;故选C。
    【点睛】
    8.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 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B.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产生影响
    C. 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增湿作用D. 在暖流流经的地区,多形成大渔场
    【答案】B
    【解析】
    【详解】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A错误;寒暖流交汇形成海雾,降低能见度,对海水航行产生影响,B正确;暖流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起降温减湿的作用,C错误;寒暖流交汇处一般形成大渔场,如: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上升流导致底层盐类物质上泛形成著名的秘鲁渔场,暖流流经地区一般不形成大渔场,D错误;故选:B。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下图为世界主要渔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关于图中世界主要渔场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多分布在北半球热带B. 多分布在南半球温带
    C. 西半球比东半球更广泛D. 北太平洋渔场面积最广
    10. 四大渔场中主要由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是( )
    A. 北海道渔场B. 秘鲁渔场C. 纽芬兰渔场D. 北海渔场
    【答案】9. D 10. B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可知,世界主要渔场多分布在北半球温带海区,A、B错误;东半球(20°W向东到0°再向东到160°E)分布的渔场范围比西半球更广,其中以东半球的北海道渔场分布面积最广泛,C错误;由图可知,北太平洋的北海道渔场面积最大,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由所学洋流知识可知,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均是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ACD不符合题意;秘鲁渔场是由于秘鲁沿岸,在东南信风离岸风作用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层海水上涌补充,将深层的营养盐类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渔场,即秘鲁渔场是由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B正确。故选B。
    【点睛】特殊的海域位置,有机物质、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鱼类汇集形成渔场。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上升流海区以及寒、暖流交汇海区。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各异,地理环境对菜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中鲁、川、粤、苏、闽、浙、湘、徽菜系,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有关菜系与地理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湘菜善酸辣,酸味生津止渴,在该地伏旱时能缓解疲劳
    B. 北方冬季寒冷,时鲜蔬菜较少因而多吃腌制菜,逐渐养成吃咸的习惯
    C. 苏菜擅制河鲜家禽菜和当地河湖密布有关
    D. 云贵高原成为我国民族风味食品最多的地区和地形平坦有关
    12. 现如今我们在全国各地都能吃到兰州拉面这种特色食品,这种现象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A 整体性B. 差异性C. 开放性D. 动态性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伏旱时期,酸辣菜系有刺激食欲、生津止渴、开胃消食等功效,对缓解伏旱时期人体的疲劳困顿有重要作用,A不符题意;北方地处温带,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短,时鲜蔬菜品种与数量较少,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逐渐养成吃咸的习惯:另外,北方天气干燥,易出汗,体内电解质损失多,人就会感觉“口无味,体无力”,因此菜肴多味浓且咸,B不符题意;江苏地处河网密集地区,河鲜家禽丰富,C不符题意;云贵高原地区因破碎的地形和原始森林使30多个少数民族处于近乎割裂和隔绝状态,致使每个民族都在特定的环境里形成特有的饮食文化并保留至今,因而成为我国民族食品和风味食品最多的地区,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2题详解】
    区域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过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材料不能体现该含义,A错误;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材料没有体现该含义,B错误;兰州拉面这种特色食品传播到全国各地,反映了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导致某种文化的迁移扩散,体现区域的开放性,C正确;区域动态性指区域的类型和范围是可变的,边界是模糊的,材料没有体现该含义,D错误。故选C。
    【点睛】区域具有的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动态性。
    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D. 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4. 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纬度地带分异B. 干湿度地带分异C. 垂直分异D. 地方性分异
    【答案】13. A 14. B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甲到丙距离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植被由森林变为草原再变为荒漠。甲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为温带草原带,丙为温带荒漠带,A正确。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上题可知,中纬度沿海地区为森林带,越靠近内陆地区水分越少,依次形成草原带、荒漠带。该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东西更替,南北延伸,形成的基础是水分的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的分异规律或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陆地植被水平地域分异与纬度、湿度的关系
    云南哈尼红米种植在海拔1 400~2000m的哀牢山区,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图为哈尼梯田景观图,梯田中种植水稻,饲养鱼、鸭,形成良性生态系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是( )
    A. 广阔平原B. 河流C. 高层建筑D. 梯田
    16. 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
    A. 推广大型机械,提高红米产量B. 不断砍伐森林,扩大红米种植面积
    C. 发展商品谷物农业,实现多种经营D. 传承地域文化,适度发展观光农业
    【答案】15. D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图为哈尼梯田景观图,梯田中种植水稻,饲养鱼、鸭,形成良性生态系统”中的“哈尼梯田景观图”说明图中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是梯田,D正确;平原地势平坦,A错误;图中看不出河流和高层建筑,B.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梯田不利于大型机械推广,A错误;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B错误;梯田中种植水稻,水稻种植业属于自给型农业,C错误;传承地域文化,适度发展观光农业,有经济和社会效益,D正确。故选D。
    【点睛】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具有极高的经济、科学、生态和文化价值。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充分利用并遵循自然的劳作传统,创造了哈尼族丰富灿烂的梯田文化,哈尼族以梯田稻作为生,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祭典,信仰宗教、生产生活、哲学思想等,无不打上梯田文化的烙印,梯田稻作文化成了哈尼族文化的本根,也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内涵。
    为确定区域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的战略方向,我国根据长江流域的地形、水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图为长江流域一级生态功能区分布图,图中Ⅱ为川江段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Ⅲ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生态功能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I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Ⅳ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V水环境功能保持区
    B. I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Ⅳ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V水环境功能保持区
    C. I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Ⅳ水环境功能保持区;V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D. I水环境功能保持区;ⅣV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V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
    18. 下列城市群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对应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
    A.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国家优化开发区域,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B.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加快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
    C. 成渝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促进全球金融服务中心的建设
    D. 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促进资源导向型产业向东部转移
    【答案】17. B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图中I位于长江源地区,主要功能为水源涵养,应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Ⅳ所在的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对长江汛期的洪水调节具有重要功能,应为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V位于长江下游河口段,地处河海交汇地段,两岸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水质易受到污染,应为水环境功能保持区。故选B。
    【18题详解】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是国家优化开发区域,A正确。长江中游城市群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未来的开发潜力大,应为重点开发区域,B错。成渝城市群地处内陆,对外俩系相对不便,并不适合建设全球金融服务中心,C错。应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促进资源导向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D错。故选A。
    【点睛】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注意这里的“开发”特指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19. 林芝附近的山地中,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这是因为迎风坡( )
    A. 雪线低、林线低B. 雪线高、林线高
    C. 雪线低、林线高D. 雪线高、林线低
    20. 据图中判断,川藏铁路沿线( )
    A. 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 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
    C. 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D. 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所以雪线较低,林线较高,由此可知适合雪豹活动的范围相对背风坡较小,C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沿线经过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A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势高差大,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B正确;川藏铁路沿线地区经过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C错误;川藏铁路沿线河流有的注入印度洋,有的注入太平洋,D错误。故选B。
    【点睛】雪线,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的高低与纬度、季节、坡向有关。
    “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推动“产村景”融合发展,更好赋能乡村振兴。下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
    A. 生态环境建设B. 乡村旅游开发C. 电子商务推广D. 培育乡村产业
    22. 该模式的突出优势在于( )
    A. 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B. 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 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深度融合D. 推动传统村落服务业逐渐向周边城镇转移
    【答案】21. B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乡村营造乡土景观、提供空间资源,协调乡村产业结构,提供特色景观资源,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故“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乡村旅游开发,实现“产、村、景"各要素融合,从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B正确;生态环境建设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培育乡村产业只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AD与题意不符;电子商务推广仅仅是种宣传手段及农产品等销售模式的增加,C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该模式的特色在于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C正确;该发展模式强调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不完全是均衡发展,A错误;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属于传统的发展模式特征,BD错误。故选C。
    【点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农产品市场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创新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加收入。
    植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是指植物消耗单位质量水所固定的碳质量,为净光合速率(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与蒸腾速率的比值。胡杨树龄越大,叶片高度越高,涵养水源越多。下图示意内蒙古额济纳旗(101°E)不同树龄胡杨(相间分布)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该地胡杨人为干扰越小,生长状况越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一天中不同树龄胡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表现为( )
    A. 早上7:00幼龄树光合作用耗水少B. 上午幼龄树蒸腾速率较快
    C. 晚上19:00中龄树净光合速率较大D. 下午大龄树固碳作用较强
    24. 中龄树胡杨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较大龄树更高,主要是因为中龄树叶片( )
    A. 接受更多光照B. 水分相对充分C. 光合作用更强D. 温度相对较高
    25. 为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当地最适合( )
    A. 植幼龄树B. 植中龄树C. 植大龄树D. 自然演替
    【答案】23. A 24. B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早上7:00幼龄树的水分利用效率高,此时太阳辐射较弱,表现为净光合速率较大,蒸腾速率较小,即光合作用耗水少,A正确;上午幼龄树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蒸腾速率较慢,B错误;晚上19:00中龄树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低,净光合速率较小,C错误;下午大龄树的水分利用效率低,所固定的碳质量较少,固碳作用较弱,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中龄树叶片高度较大龄树更低,强光经过大龄树叶片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光强相对适中,水分蒸发较少,水分相对充分,消耗单位质量水所固定的碳质量更大,表现为叶片具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B正确;大龄树叶片高度更高,太阳光受到遮挡较少,接受更多光照,光合作用更强,温度相对较高,AC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结合上题中的信息“该地胡杨人为干扰越小,生长状况越好。”所以为了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当地最适合自然演替,D正确,ABC错。故选D。
    【点睛】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纬度:通过纬度影响温度,进而影响植被。这是植被的纬度地带性。海陆分布:离海洋的远近决定了当地的水汽多少,进而影响降水的多少。由于海陆位置通常使得植物在地图上呈纵向分布,因此这叫做经度地带性。海拔高度:海拔每上升100米降温0.6摄氏度,使植被随山地海拔的增高而出现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这被称为垂直地带性。
    海水表层温度往往反映海—气相互作用的特点。下图示意世界某海域某月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图中甲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特点是( )
    A. 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B. 海洋向大气吸收热量
    C. 离岸风将热量送往陆地D. 迎岸风将热量送往海洋
    27. 流经乙海域的盛行风饱含水汽是由于( )
    A. 太阳高度角最大B. 盛行风仅出现在夏季
    C. 乙海域蒸发旺盛D. 乙海域海洋面积大
    28 图示月份甲海域附近陆地( )
    A. 低温干燥B. 凉爽多雨C. 炎热干燥D. 高温湿润
    【答案】26. B 27. C 28. C
    【解析】
    【26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地位于低温区,是夏季索马里寒流的流经之地,因寒流流经,大气与海洋之间形成温度差,大气温度高于海洋,故热量向下传递给海洋,B正确,A错误;此处夏季盛行西南风,西南风为离岸风,将陆地热量向海洋输送,CD错误。故选B。
    【27题详解】
    乙海域有南赤道暖流流经,水温较高,蒸发旺盛,使流经该海域的西南季风水汽增多,湿度增大,C正确;根据图片不能得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故乙不一定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位置,A错误;乙海域夏季和冬季都会出现盛行风,B错误;与其他海域相比,乙所在的印度洋面积不是最大的,而且海洋面积大不是影响水汽含量的决定性因素,D错误。故选C。
    【28题详解】
    在来自陆地离岸西南季风和索马里寒流的减湿共同作用下,该月甲海域附近陆地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C正确;此处地处热带,不会低温或者凉爽,AB错误;由于盛行风西南季风来自陆地内部,因此性质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大气环流是形成各和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地形的起伏能破坏气候分布的地带性。
    2023年10月5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已于当日启动第二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工作,计划17天排放7800吨。这一做法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甚至全球人民的切身利益。下图为“日本福岛附近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日本排放的核污水影响“全球人民的切身利益”主要是通过( )
    A. 热力环流扩散B. 洋流扩散C. 海陆风携带D. 鱼类洄游携带
    30. 下列关于图中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寒流B. 流向随季节发生改变
    C. 会加快航行的速度D. 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答案】29. B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流会加快污染物扩散,扩大污染范围,因此核污水可以通过洋流系统影响全球,B正确;热力环流、 海陆风均无法传播核废水,AC错误;鱼类洄游的影响很小,D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图中洋流是日本暖流,常年稳定的流向东北方向,AB错误;航行速度加快或者减慢与航向是否顺洋流有关,C错误;暖流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D正确。故选D。
    【点睛】正常的核污水,由于是可控泄露和设备周期性清理所产生的,所以在排放处理方式上,是把放射性废液变为放射性废固体和可排放水,放射性废固体和其他核废料一起送往填埋场处理,而可排放水再排入海洋。在排放前,可排放水要遵循国际能源署和本国政府制定的排放标准才可以排放,使其对环境的危害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二、综合题(有3小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麻是最廉价的天然纤维之一,种植量和用途的广泛都仅次于棉花。具有吸湿性能好、散失水分快等特点。主要用于纺织麻袋、粗麻布等。黄麻系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适宜20℃以上高温多湿气候,发芽最低温度为13—14℃,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可在旱田种植,亦可在坡下平地种植。下图为南亚地区略图及局部地区地形图。
    (1)简述南亚地区地形特征。
    (2)说出甲地自然带的名称,并简析其成因。
    (3)孟加拉国号称“黄麻之国”,请分析其发展黄麻种植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
    【答案】(1)南亚地区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2)热带草原带。成因:东西两侧的山脉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甲地区降水少,气候相对干燥,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3)地势低平;气温高,降水多;土壤肥沃,沙质土壤。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亚区域图等资料为背景,考查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农业生产等知识,要求学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南亚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地处德干高原内部,地处热带,气温较高;受东、西高止山脉的阻挡,海洋水汽到达较少,降水较少,因此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小问3详解】
    孟加拉国地处恒河三角洲,地势地平,土壤肥沃,为沙质土壤;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丰富,水热充足;恒河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为黄麻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点睛】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海为大西洋东北部的边缘海,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下图为北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指出图中A洋流对海上航行的不利影响。
    (2)分析北海附近海域出现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
    (3)简述波罗海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
    【答案】(1)减慢自北向南航行船只的速度,增加燃料消耗;与寒流交汇的附近海域容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
    (2)地处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深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泛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3)纬度较高,气温低,降水量较多,蒸发量较小;沿岸河流众多,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与大西洋的通道狭窄,高盐度海水进入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北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洋流性质、渔场成因、盐度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属于暖流。其对海上航行的影响,一是影响航行速度,二是影响航行安全。该洋流自南向北流,会减慢自北向南航行船只速度,增加消耗燃料;同时,暖流水汽含量较大,海域所处纬度较高,加之受北冰洋南下冷水的影响,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安全。
    小问2详解】
    北海渔场的形成原因是寒暖流交汇。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而密度比较小的暖水上升,使得海水发生垂直搅动。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深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泛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
    【小问3详解】
    波罗的海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海水蒸发量小;该海域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附近,降水量较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其次,读图可知,波罗的海周边有多条河流注入,河流对海水盐度有一定的稀释作用;最后,波罗的海深入陆地,海域较封闭,与大西洋盐度相对较高的海水的交换能力弱,所以波罗的海盐度较低。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鲸主要集中于环北冰洋地区,是北极地区人类社会的重要商品,为当地原住民提供了食物、燃油、皮革等物资。白鲸主要在河口附近海面或近海面活动,食物广泛,具有季节迁徙性,但其游行速度缓慢,大致每年夏季携幼鲸从北极迁徙到纬度较高的河口或海湾中,圣劳伦斯湾是白鲸主要迁徙目的地。圣劳伦斯湾表层平均盐度为22‰,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湾岸曲折,多暗礁、浅滩,海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成为加拿大腹地通往大西洋的一条重要水道。左围示意圣劳伦斯湾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状况,右图示意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
    (1)指出白鲸夏季沿陆地边缘南下的有利条件。
    (2)海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是加拿大通往大西洋的重要水道,但也是事故高发的危险海域,推测该海域事故高发的原因。
    【答案】(1)沿陆地边缘有寒流经过,为白鲸提供冷水环境;白鲸可顺洋流南下,提高游动的速度(节省体力);圣劳伦斯河注入圣劳伦斯湾(河流入海口鱼类丰富),陆地边缘沿岸食物较充足。
    (2)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之处,常年多大雾天气,海域能见度低;初冬冻结和春季解冻时,该海域多浮冰(高纬度寒流携带浮冰南下,海上航行风险大);该海域受盛行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多阴雨天气;海湾的湾岸曲折,多暗礁、浅滩,不利于海上航行。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圣劳伦斯湾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和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为命题情境,考查海水温度、海水盐度分布及其作用和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白鲸沿陆地边缘南下需要从环境,水温,食物等角度区分析,依据材料白鲸主要集中于环北冰洋地区,代表白鲸属于冷水生物,适宜在温度较低的水域生存,在夏季北美洲纽芬兰岛附近游向南流动的沿岸寒流,为白鲸南下提供适宜的水温环境;南下的沿岸流也可以让白鲸顺溜而下,节省体力;夏季沿岸地区由于地表径流等因素的影响,饵料丰富,在白鲸南下途中食物充足。
    【小问2详解】
    圣劳伦斯湾是事故高发的危险海域,可以从海水水文条件,天气状况,海底暗礁,浮冰 等方面加以阐述、解释。该海域纬度较高,南下的寒流携带浮冰南下,对航行船只造成威胁;该海域寒暖流交汇,水温条件复杂,不利于航行;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容易产生大雾天气,影响航行视野,能见度较低;该海域处于盛行西风带,风力强,海浪大,多阴雨天气;该处海域对暗礁、浅滩,容易使船只触礁搁浅,不利于航行安全
    【点睛】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三)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三)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三地理试题docx、答案咸阳实验高二地理三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Word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Word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