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北三校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联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北三校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联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最可能形成恐龙足迹化石的岩石是,下列说法可信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地理 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近年来,“3S”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测绘、农业、交通等领域。 完成1、2题。
1.关于“3S”技术的应用,正确的是
A.利用 GNSS监测植物病虫害 B.外卖软件利用RS查看骑手位置
C.利用 GIS制作人口流动地图 D.利用 GNSS进行空间分析
2.利用“3S”技术监测到某河流河道未发生显著变化,但瀑布移动了 2 米,与此现象有关的是
A.沉积作用 B.下切侵蚀 C.侧向侵蚀 D.溯源侵蚀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示①②洋流的性质分别为
A.暖流 暖流 B.寒流 寒流 C.寒流 暖流 D.暖流 寒流
4.图示洋流对流经地及沿岸地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洋流①会使沿岸地区降水增加 B.洋流②增强会使沿岸洪涝灾害加剧
C.洋流①会使流经地海水温度上升 D.洋流②减弱会使流经地蒸发加剧
山东省诸城市处于胶莱盆地南部的地堑,因恐龙化石蕴藏丰富,有“中国龙城”之称。 2022年3月份,考古人员在该市新发现一处较完整的水波纹遗迹化石和一些大型恐龙足迹化石。 图1为水波纹遗迹化石实景图,图2 为恐龙足迹化石实景图。 完成5、6题。
5.最可能形成恐龙足迹化石的岩石是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石英岩 D.页岩
6.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水波纹遗迹化石由岩层挤压形成 B.恐龙足迹化石大致形成于中生代
C.诸城市的地质构造类型是向斜谷 D.该遗迹形成时古地理环境为台地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移,当时黄河下游地区连年遭灾,此期间东北地区凭借肥沃的土地资源吸引了黄河下游地区近4000万人迁入,其中山东半岛迁移人口占了八成左右。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以下简称“七普”数据)显示,2020 年东北三省总人口 9 851 万人,比十年前减少了1 101万人,0—14岁和15—64岁人口占比均出现下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加。 下表为东北三省人口流出统计表(表中数据基于“七普”数据计算得出,单位:万人)。 完成7、8题。
第 7、8 题表
7.推测东北三省人口流失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①加速人口老龄化 ②制约传统产业发展 ③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④公共资源利用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根据统计表,下列关于东北三省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减少之后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B.人口流入山东与“闯关东”移民潮有关
C.气候寒冷是人口迁移最重要的推力 D.人口流入北京主要受自然环境影响
2002—2022年,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增长了近 10 倍,相当于7 座三峡电站,已超过煤电装机规模,成为本地区第一大“电源”。 截至2022年,西北地区已向中部、东部地区累计输送超3000亿千瓦时的绿电。 完成9、10题。
9.我国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速较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投入成本 B.资源禀赋 C.发展策略 D.气候条件
10.西北地区向中部、东部地区输送绿电能够
A.助力中部、东部地区碳减排 B.解决西北地区的环境问题
C.降低中部、东部地区用电成本 D.增加东部地区的就业岗位
地裂缝是在内外力作用下岩土体发生变形,当力的作用超过岩土层内部的结合力时,岩土层发生破裂延伸至地表的一种地质现象。 下图为山西省大同市恒山北麓一处地裂缝示意图。 完成11、12题。
11.该地产生地裂缝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城镇化发展 B.露天采矿
C.大量拓荒 D.超采地下水
12.恒山属于
A.褶皱山 B.冠状山 C.断块山 D.火山锥
松茸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在流通过程中常常遇到“时效慢、保鲜难、难包装”等问题。 2022 年 6月 30 日,该州与顺丰速运共同升级松茸寄递专属服务,由顺丰打造“航空+高铁+冷链”的立体运输模式,实现松茸从产地到目的地一路领“鲜”。 完成13、14题。
13.影响松茸加工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原料 C.劳动力 D.交通
14.升级松茸寄递专属服务可以
A.扩大销售范围 B.降低运输成本
C.提高松茸价格 D.保障产品产量
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其边缘分布着众多绿洲。 下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边地形简图。 完成15、16题。
15.图示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6.图示绿洲的主要补给来源有
①降水 ②湖泊水 ③河水 ④地下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我国东部某城市为了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环境和交通压力,避免城市过度扩张,计划疏散部分产业,自 2015年开始在甲地兴建卫星城,修建地铁和快速路。 甲地位于中心城区的主发展方向上,地处平原,与中心城区相距约 10km。 下图为 2015 年、2022年该城市空间形态示意图。 完成17、18 题。
17.图示卫星城得以快速扩张的驱动力是
A.地形平坦 B.产业优化 C.环境优美 D.位置优越
18.兴建卫星城对中心城区的主要影响是
A.阻碍中心城区的发展 B.增加中心城区就业机会
C.提高中心城区宜居性 D.完善中心城区产业构成
2022年 11 月8 日天空上演月全食奇观,这次月全食有两大特点:一是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全食的“红月亮”阶段;二是全食阶段还会上演月掩天王星奇观。 下图为此次月全食实景图。 完成 19、20 题。
19.拍摄该图片的时间最接近
A.立冬 B.白露 C.大雪 D.寒露
20.当晚我国某同学在家测出北极星高度为 30°,,当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
A.72° B.60° C.48° D.36°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 15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均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东北平原主要有国营农场和个体农户两种经营方式,耕地规模化经营较普遍。 华北平原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且普遍存在一户多地块的现象,耕地破碎化严重。 下图为相同比例尺下我国不同区域耕作区遥感影像。 完成21、22题。
21.图示耕作区最可能位于东北平原地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有关华北平原耕地破碎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耕地破碎化的原因之一是人均耕地较少 ②提高机械化水平可以实现规模化经营
③成立合作社有助于解决耕地破碎化问题 ④耕地破碎化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不透水面是指诸如屋顶、沥青或水泥道路以及停车场等具有不透水性的地表面,与透水性的植被和土壤地表面相对。下图为广州市部分城区 2000—2017 年不透水面面积统计图。完成第23题。
23.图示时段广州市部分城区不透水面面积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地下水位 B.减少城市内涝
C.加剧热岛效应 D.增加空气湿度
下图为 1 月份某日某时刻北美洲局部气压形势图。 完成24、25题。
24.该时刻图示四地中最可能出现降水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5.图示时刻四地中主要风向为偏南风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5 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宝鸡市陇县地处关山东麓,享有“小天山”之称的关山草原即在该县境内,该县海拔 800.2—2 466m,河流密布,年降水量可达 700 mm,是奶畜繁衍生息的黄金带。近年来,陇县将奶山羊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先后培育了和氏乳业、小羊妙可等龙头企业,建成上百个专业合作社,推动饲草种植、有机肥生产等企业陆续落户至此。 目前全县已建成规模羊场184 个,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过70 亿元,带动脱贫群众 4 861 户
。
(1)简述陇县成为奶畜繁衍生息的黄金带的自然原因。 (4分)
(2)分析陇县发展奶山羊产业采取的各项举措的目的。 (4分)
(3)简述陇县奶山羊产业发展壮大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 分)
材料一 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储量丰富,居世界第四,天然气产业为该国的支柱产业。 下图为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分布及其部分邻近国家天然气储量分布图。
材料二 土库曼斯坦长期面临天然气出口>不畅的问题,为摆脱该困境,该国推动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战略:一方面积极拓展出口通道;另一方面,充分提升天然气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天然气化工,将现有天然气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后出口。
(1)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 ,从区位、竞争等角度分析该国天然气出口不畅的主要原因。 (3分)
(2)与直接出口天然气相比,分析该国将天然气资源化利用后再出口的优劣。 (4分)
(3)说明推动天然气出口多元化对土库曼斯坦的重要意义。 (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材料一 图1 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位置图。
材料二 怒江州水稻播种时间一般为 2—4月,收获时间一般为9—10 月。 图2 为怒江州月均降水情况统计图。
(1)简述怒江州降水的特点,并分析其年内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 (4分)
(2)说出怒江州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时段,并说明原因。 (4分)
(3)从气候角度分析怒江州水稻一般在2—4 月播种、9—10月收获的原因。(6分)
(4)推测怒江州种植水稻的主要限制因素,并为当地水稻种植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建议。 (6分)
绝密★启用前
2024届第一学期浙江省浙北三校第二次适应性联考
高三地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1)海拔高,光照充足、气候温和;(2 分)降水充沛,水源充足,适合牧草的生长。(2分)
(2)将奶山羊产业作为首位产业,能够获得较大力度的政策扶持,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培育龙头企业,可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建立专业合作社,推动饲草种植、有机肥生产等相关企业陆续落户,可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 (4分,2 点即可)
(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地方税收;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助力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4分,2 点即可)
27.(1)东部 (1 分) 该国为内陆国,天然气出口管道必然要经过其他国家,管道铺设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较大;(1 分)邻国大多天然气储量丰富,出口市场竞争较强。 (1分)
(2)优势:产品附加值提高,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2分)
劣势:需要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运营成本相对较高,资金回收周期长。(2分)
(3)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避免过度依赖天然气直接出口,保障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缓解天然气出口量与储量不匹配的矛盾;多种出口方式并行可以对冲风险,应对天然气出口受限的问题。(6分,3点即可)
28.(1)特点:年降水量较大,各月降水差异较大;(1分)6—10 月降水量相对较大,超过100mm,其他月份降水较少,冬季降水最少。 (1分)
原因:怒江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强,降水量较大;(1分)冬季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较小,降水较少。 (1分)
(2)8—10月。(2分)该时段内怒江州的降水量较大,地表径流量较大,容易使地表岩土体发生滑移。 (2分)
(3)2—4月怒江州降水较少,此时地面积水较少,方便播种作业;(3分)9—10 月降水相对减少,月降水天数减少,但气温依旧较高,水稻收获后便于晾晒。(3分)
(4)土壤肥力;机械化水平;水稻品种。 (2 分,2 点即可)
建议:推广水稻种植与管理的科学方法,提高土壤肥力,保障水稻品质;推广种植高品质水稻;因地制宜开展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4分,2点即可)
现住址
户口登记地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合计
山东省
17.5
34.4
63.2
115.1
北京市
37.1
28.4
45.5
111.0
河北省
16.8
15.6
33.7
66.1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B
D
B
A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A
D
C
B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C
D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北三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22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北三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最可能形成恐龙足迹化石岩石是, 下列说法可信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县中联盟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联考地理试题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北煤南运”主要采用,该交通枢纽最有可能是,该 TOD模式可以有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