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1.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特点。 2.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试折题目。
导学目标一:明朝的建立
材料一: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醉太平小令》材料二:元顺帝君臣大肆挥霍浪费,造成国库空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于至正十年(1350年)发行新纸币,造成货币迅速贬值。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和歧视,纷纷拿起武器起来斗争,导致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就是在农民起义过程中崛起于群雄之间,成就霸业的
阅读以上相关材料,你有何感想?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朱元璋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逐步强大,先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时 间:1368年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都 城: 应天府(今南京)
相关史事: 朱元璋出身贫苦,17岁时父母双亡,被迫到寺院当和尚,不久以行童游食于淮西一带。后来他参加了反元起义军,由于英勇善战和足智多谋,被推为首领。他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逐步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全国。(统一策略)
时间:1368年标志:明军攻占元大都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明代极盛时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明朝疆域图(1433年)
大明政权已经建立,我该如何治理这个国家?
“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qi,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 —《明史·地理志》
目标导学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阅读材料,分析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元朝“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朱元璋材料二: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使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经济方面: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明代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夜巡铜牌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行中书省:中书省派出机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中央分权于地方。
互相牵制,互不统属 直接由朝廷指挥。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2.政治方面:全面改革官制
目的:监控地方,巩固王室
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
明朝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更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3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明代政治史》
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丞相被废除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1382年,明太祖另设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明成祖始开内阁于文渊阁,延揽大学士入内阁,明中叶后逐渐参与机要,实为内阁长官。起草诏令,代皇帝批答奏章。
说一说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
②为分散兵权,设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问题思考: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与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3)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为监视官民,巩固政权。
明太祖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是明朝君权空前强化的表现。
目标导学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考试范围: 答题格式:答题观点:
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以南宋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四书:《论语》《孟子》 《大学》 《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
尊孔崇儒,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准自己随意发挥。否则,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不可能录取。
命题指导思想:(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培养忠实于皇帝的人
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材料一: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顾炎武
议一议(P69课后活动)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加强思想专制?
①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发展。培养出的不讲求实际学问的“人才”,不利于选贤用能。③严重阻碍了我国的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知识回顾:科举制度发展史
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唐玄宗将诗赋作为重要考试内容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目标导学四:经济的发展
甘薯(番薯、地瓜、甜薯)
西红柿(番茄、洋柿子)
引进原产南美洲的新品种作物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1)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2)出现了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地域性商人群体
疆域:极盛时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
手工业:棉纺织业、丝织业
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封诸王
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立内阁
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背景图课件ppt</a>,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宋代商业城市,纸币出现,海外贸易,南宋南移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1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a>,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契丹族,辽的建立,耶律阿保机,辽上京遗址,治国措施,契丹文字,契丹货币,党项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a href="/ls/tb_c12541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说课课件ppt</a>,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割据政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