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延安曾经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延安通过“治沟造地”生态修复工程,新增耕地75.9平方千米,解决了耕地不足和生态环境修复的难题。下左图为延安位置及“治沟造地”景观图,下右图为延安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3题。
1.(2023山东菏泽牡丹期末)延安所在地区的显著景观是 ( )
A.沟壑纵横夏雨狂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桃花流水鳜鱼肥 D.白浪茫茫与海连
2.(2023山东菏泽牡丹期末)延安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
①黄土土质疏松 ②多大风天气 ③夏季多暴雨 ④河湖密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2023山东菏泽牡丹期末)延安“治沟造地”的目的是 ( )
A.生态保护,退耕还林 B.保持水土,增加耕地
C.科技兴农,提高产量 D.发展经济,调整产业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以苹果为特色主导产品的农业县。洛川县海拔较高,是达到7项气象指标要求的苹果优生区,出产的洛川苹果具有肉质细嫩致密、汁多松脆、酸甜适口等特征,为榆林38°农 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读陕西省简图,完成4—6题。
4.(2023陕西渭南蒲城一模)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安位于亚热带地区 B.西安的植被以常绿林为主
C.安康位于半湿润区 D.汉中位于秦岭以南
5.(2023陕西渭南蒲城一模)与榆林地区相比,洛川种植苹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A.地势低平B.降水更多 C.科技水平高D.交通便利
6.(2023陕西渭南蒲城一模)下列对洛川苹果产业的发展,合理性建议有 ( )
①做好监督工作,规范苹果行业标准,维护好洛川苹果品牌
②政府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苹果良种栽培技术
③深耕黑土文化与苹果旅游融合,打造“中国苹果之乡”
④积极推行“互联网+洛川苹果”模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2022江苏苏州中考)黄土高原 ( )
A.位于秦岭以南,太行山以东 B.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D.土壤肥沃,农耕文明出现晚
8.【跨学科·语文】(2022江苏苏州中考)下列诗句描写到图中地理事物的是 ( )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2江苏苏州中考)近年来黄土高原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主要的工程措施有 ( )
A.开挖沟渠,引水灌溉 B.修建挡土坝,缓坡修梯田
C.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D.过度放牧区减少牲畜数量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
10.(2022河北保定阜平期中)歌词中“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反映了黄土高坡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高山高原气候
11.(2022河北保定阜平期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黄河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主要是 ( )
A.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B.下游河段水污染严重
C.下游河段形成“地上河” D.黄河三角洲不断扩大
陕北靠山式窑洞在天然土壁内开凿修建,是当地的传统民居。下图为靠山式窑洞景观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2022北京海淀一模)靠山式窑洞 ( )
A.依山而建 B.屋顶坡度大 C.木质结构 D.底层架空
13.(2022北京海淀一模)该建筑特点反映了当地 ( )
A.冬暖夏凉 B.降水较少 C.土层较薄 D.森林茂密
近年来,陕西省针对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废石堆采取了台阶式平整治理方法,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图为废石堆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2023贵州黔东南中考)牧草和灌木主要的生态作用是 ( )
A.减少噪音 B.净化空气 C.保持水土 D.吸烟滞尘
15.(2023贵州黔东南中考)护坡挡墙主要的作用是 ( )
A. 降低坡度 B. 阻挡水流 C. 减少地震 D. 保护坡体
16.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下,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下列活动被烙上黄土高原印记的是( )
A.朋友来访,敬献哈达 B.饮马奶酒,吃葡萄干
C.安塞腰鼓,抒发豪情 D.小船悠悠,逛花卉节
某学校组织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语文、地理老师分别提供了有关黄河的学习资料。左图为“黄河诗文”的时间轴,右图和下表为黄河潼关站的水文资料。据此完成17—18题。
17.(2023山东济南中考)潼关站水文资料显示,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 ( )
A.河流年输沙量变大 B.河流年径流量变小
C.水土流失减少D.植被破坏加剧
18.(2023山东济南中考)同学们查阅的资料中,属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是 ( )
①在上游提升“中华水塔”的水源涵养能力
②在中下游推进“黄金水道”的生态治理
③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
④在下游推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保护修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二、综合题
19.(2022山西阳泉中考) 【“太阳出来就赚钱”】全国村级光伏帮扶电站运行管理监测情况通报,2021年山西省村级电站规模总量居全国第三,年度发电收益居全国第一,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阳光存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 找位置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山西省大多位于黄土高原,地处吕梁山区的临县曾是山西省的贫困县。
(1)在图中用2B铅笔或碳素笔描出山西省的轮廓。
探究二 析环境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墚(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2)描述山西省所在地形区的地表形态特征。
(3)说出临县所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简析其原因。
探究三 助发展
临县群众积极行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节约土地集中建设光伏电站,并在光伏板下种植知母、白及等中药材。经过几年的努力,高原绿了,农民富了,“太阳出来就赚钱,光伏给我好光景”是群众对光伏扶贫工作的赞誉。
(4)有人建议临县进一步扩大光伏电站规模,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0.(2023贵州贵阳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暑假,贵阳市某中学开展了“访古都,领华韵”研学活动。同学们先从贵阳出发乘飞机到达太原,然后以太原为起点,西安(古称长安)为终点进行研学活动。左图是黄河流域部分图,右图是黄河中游流域气温和降水量状况图。
(1)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研学终点位于 高原,该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的趋势为 。
(2) 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
(3)由上面左图可知该地区有着丰富的 资源。
(4)同学们发现这里的民居十分有特色,其传统民居是 。
(5)该地区由于人口快速增长,使得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但是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其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据此完成下列框图。
① ,② ,③ 。
答案全解全析
1. 答案 A 延安曾经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地貌特征是沟壑纵横,当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2. 答案 B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造成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等。大风天气与水土流失严重无关,该地区全年降水较少,河湖较少,②④错误。
3. 答案 B “治沟造地”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增加耕地。
4. 答案 D 西安位于秦岭以北,属于暖温带,A错误;西安属于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B错误;安康位于秦岭以南,属于南方地区,是湿润区,C错误;汉中位于秦岭以南,D正确。
5. 答案 B 从图中看不出洛川与榆林的海拔;从图示降水量来看,洛川降水量比榆林多,B正确;科技水平不属于自然条件,C错误;交通也不属于自然条件,D错误。
6. 答案 B 黑土文化在东北地区,洛川位于黄土高原,属于黄土地,③不正确。
7. 答案 B 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夏季降水丰富,多暴雨;是世界上黄土最深厚的地区,受黄河的灌溉,农耕文明出现早。
8. 答案 B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对该区域秦岭、黄河和太行山的描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描写长江三峡地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描写了江西庐山。
9. 答案 B 开挖沟渠不能起到治沙的作用,A错误。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属于生物措施,C错误。过度放牧区减少牲畜数量也属于生物措施,D错误。
10. 答案 B 黄土高原冬季受西北风的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东南风的影响,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其气候类型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11. 答案 C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大量泥沙进入黄河,黄河挟带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由于河道变宽,流速变缓,泥沙淤积,形成了“地上河”,C项正确。
12. 答案 A 靠山式窑洞是依山靠崖挖掘出来的,经常随着山体的等高线布置,A正确。陕北降水较少,屋顶坡度小;黄土高原地区缺乏高大的乔木,窑洞就地取材用当地黄土建造;底层架空的建筑适合南方地区湿热的环境。
13. 答案 B 陕北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这里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降水少气候干燥,该建筑特点反映了当地降水较少。
14. 答案 C 种植牧草和灌木旨在进一步恢复植被,从而防止水土流失现象,保持水土。
15. 答案 D 护坡挡墙位于最底端,其作用在于保护坡体、防止土石滑落。
16. 答案 C 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创造了众多的区域文化,有安塞腰鼓、剪纸、信天游和秦腔等;敬献哈达是藏族人民的待客方式;饮马奶酒,吃葡萄干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待客方式;小船悠悠,逛花卉节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水乡地区。
17. 答案 C 潼关站水文资料显示,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年输沙量由92 100万吨减少到17 100万吨,A错误;河流年径流量由335.3亿立方米增大到395.1亿立方米,B错误;输沙量变少,说明水土流失减少,植被恢复好,C正确,D错误。
18. 答案 C “黄金水道”是长江的美称,在中下游推进“黄金水道”的生态治理与黄河流域没有关系,②错误。
19. 答案 (1)略。按山西省界线准确描出即可。
(2)沟壑纵横(沟谷密布),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自然原因:黄土结构(土质)疏松,透水性强(多孔隙)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地形坡度大;地表植被稀疏( 缺乏植被保护);等。人为原因:人口不断增加,粮食需求量加大;乱砍滥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缺乏生态保护措施的开矿、修路;等。
(4)看法一:同意。理由: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等。看法二:不同意。理由:可能占用有限的耕地;减少粮食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农民的收入;影响生物多样性;等。看法三:应合理扩大。理由:在不乱占耕地、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光伏电站规模,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等。
解析 (1)山西省东部以太行山与河北省为界,西部隔黄河与陕西省为邻。用笔描出山西省的轮廓即可。
(2)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3)临县所在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包括:土质疏松多裂隙、易溶于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雨水的冲刷作用强;地形坡度大;人为原因是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量加大,人们毁林开荒、过度垦殖,采矿、修路等导致植被破坏十分严重。
(4)对于进一步扩大光伏电站规模,可以有不同的看法,理由合理即可。
20. 答案 (1)黄土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2)土质疏松 地表裸露,植被稀少(或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3)煤炭
(4)窑洞
(5)减少 植树造林、种草 打坝淤地
解析 (1)读图分析,研学地点以太原为起点,西安(古称长安)为终点,故可知是黄土高原,由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可知,该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的趋势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结构疏松、地表裸露,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3)读图可知,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4)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5)根据人口快速增长可推断黄土高原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大,故开垦荒地,种植粮食,由于破坏了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解决措施是在缓坡修建梯田,建设林果基地;在陡坡植树种草;在沟谷打坝淤地。潼关站
多年平均
2021年
年输沙量(万吨)
92 100
17 100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335.3
395.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课后测评,文件包含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分层练原卷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docx、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分层练解析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同步讲义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精品第2课时课时训练,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