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训练第1页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训练第2页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训练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6℃,8℃C.22,5℃D.3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测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 )
    A.日平均气温高B.气温年较差大C.气温日较差大D.蒸发量较大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最重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3.读下方的我国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与成都相比,拉萨( )
    A.日均温更高B.正午气温更高
    C.气温日较差更大D.气温变化曲线起伏更小
    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关于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等温线平直
    B.③地气温低于②地气温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C.①地气温和②地气温相同
    D.世界年平均气温曲线走向与经线大体一致
    5.通常一年之中,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 )月最低
    A.7B.8C.1D.2
    6.在山地和丘陵地带,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我市云山某日山麓地带(海拔372米)的气温为28.8℃,山顶(紫霄峰海拔1372米)的气温大致是( )
    A.20℃B.34.8℃C.22.8℃D.32℃
    济南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测量活动,按要求一天共测得4次气温值:20℃、12℃、34℃和26℃,但是同学们却没有记录测量气温的时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观测的日期可能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8.假如由你来帮助完成上面表格的填写,34℃气温对应的时刻是( )
    A.2时B.8时C.14时D.20时
    9.在山区,该小组测得山脚气温20℃,山顶气温14℃,推测山顶与山脚的相对高度约为( )
    A.100米B.500米C.1000米D.1500米
    读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地当日气温日较差大约是( )
    A.25℃B.20℃C.17.5℃D.30℃
    11.下列关于当日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午热,早晚凉B.气温日变化很小
    C.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D.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2.下列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比西岸降水少B.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C.南极洲地面上覆盖巨厚的冰层,年降水量大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于内陆地区
    13.下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图,三条等温线的气温关系是a>b>c,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B.甲地比乙地气温低
    C.甲地海拔比乙地高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
    14.依据下列等温线分布及图示信息,解析回答:丙点温度值可能是( )
    A.9℃<T丙<12℃B.6℃<T丙<9℃
    C.3℃<T丙<6℃D.12℃<T丙<15℃
    读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位于南半球温带地区
    C.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
    D.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16.若b处(27℃)海拔为800米,则a处海拔约是( )
    A.1300米B.300米C.1800米D.500米
    17.关于图中A、B两地的气温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的平均气温比B地高
    B.A地的平均气温比B地低
    C.A地反映的温差比B地大
    D.A地反映的温差比B地小
    18.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2点B.日出前后
    C.子夜D.14点
    19.图中等温线分布状况是因地形原因而形成的,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规律,判断甲地的地形是( )
    A.盆地B.平原C.山顶D.山谷
    20.有关气温分布和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低些,高纬度地区气温高些
    B.地球表面等温线的分布和纬线完全一致
    C.温带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小,热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D.同一纬度地区,高山和高原平均气温低些,平原和盆地高些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40分)
    21.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6分)
    (1)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到高纬气温逐渐________(递减或递增)。(1分)
    (2)1月南北半球的等温线更密集的是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2分)
    (3)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高于20℃的范围,大致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1分)
    (4)冬季,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________(高或低)。(1分)
    (5)沿海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比内陆地区________(小或大)。(1分)
    2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由A、C气温比较可知:纬度越高,气温越 ______,纬度越低,气温越_____。由A、B气温比较可知,同纬度海陆气温 ______(相同/不同);夏季A、B相比,______气温高。由D、E两地的比较可知,地势越高,气温越 ______.(5分)
    (2)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______(纬线)之间,同五带中的______带范围大体一致。最炎热的大洲是 ______洲;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_洲。(4分)
    (3)从图上可以看出,等温线的分布基本上与_______是平行的,但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要_______(平直或弯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3.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10分)
    (1)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约为______℃,出现在_____月;最低月平均气温约为______℃,出现在____月。(4分)
    (2)此地位于_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说明此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高原因是____________;此地最有可能是____(填“陆地”或“海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该地这一年的气温年较差约为_________℃。(1分)
    (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1分)
    24.读A、B、C三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2分)
    (1)这三个地点都位于________半球(南或北),理由是________。(2分)
    (2)四季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地,处在寒带的是________地,处在热带的是________地。(3分)
    (3)B地最冷月为________月,气温约为________℃,最热月为________月,气温约为________℃。(4分)
    (4)三地中,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地,其年较差约为________℃;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地。(3分)



    本节重点
    (1)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
    (2)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计算。
    (3)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本节难点
    (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时刻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可知,吐鲁番盆地早晚温差大,早上气温低,中午气温高,即气温日较差大,C项正确。故选C。
    2. A
    【解析】世界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低纬度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得到的热量较多,高纬度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弱,得到的热量较少,A项正确。故选A。
    3. C
    【解析】读图可知,与成都相比,拉萨的日均温较低,正午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更大,气温变化曲线起伏大,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
    4. B
    【解析】读图可知,海洋受热慢散热慢,陆地受热快散热快,在海陆交界处等温线出现大的弯曲;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等温线平直,A错误。③地纬度高于②地纬度,③地气温低于②地气温,纬度位置是其主要影响因素,B正确。①地位于海洋,②地位于陆地,两地气温不相同,C错误。世界年平均气温曲线走向与纬线大体一致,故D错误。故选B。
    5. B
    【解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一年中,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1月气温最高,7月气温最低,海洋上2月气温最高,8月气温最低。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的年较差。故选B。
    6. C
    【解析】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即海拔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依据题意可知,云山山麓的海拔与山顶的海拔相差大约为1372-372米,即1000米,故气温下降了6℃为28.8℃-6℃,即22.8℃,故答案选择C。
    7.B 8.C 9.C
    【解析】7.我国夏季气温空间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冬季气温空间分布特点是自南向北气温降低,南北温差大,济南位于北方地区,根据题干可知,该日最高气温为34°C,应该是处于夏季,ACD选项错误;故选B。
    8.气温的日变化是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因此34°C对应的时刻是14时,A、B、D选项错误,C正确;故选C。
    9.海拔和气温的关系是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因此山顶和山脚相对温度差是20°C-14°C=6°C; =1000m;即山顶与山脚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A、B、D错误,故C正确;故选C。
    10.A 11.B
    【解析】10.由图可知,当日最高气温大致为25℃,最低气温大致为0℃。因此当日气温日较差为25℃。A正确,故选A。
    11.由图可知,14时左右气温最高,中午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且早晚的气温较低,A、C、D说法正确。该地气温日较差较大,B说法错误。故选B。
    12. B
    【解析】在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比西岸降水多,A错误。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B正确。南极洲地面上覆盖巨厚的冰层,气候严寒干燥,年降水量极少,C错误。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D错误。故选B。
    13. 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关系是a>b>c,可知纬度度数向北增大(纬度低,气温高),应位于北半球,A正确,D错误。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甲地比乙地气温高,B错误。该图不能判断出甲乙的海拔高度,C错误。故A符合题意。选A。
    14.C
    【解析】图中可知丙点是低温中心,两条等温线差值是3℃,丙点在6℃内,故丙点温度值可能是3℃<T丙<6℃。故C符合题意,选C。
    15.A 16.B
    【解析】15.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示位于范围为29°30′N﹣30°N。可判定,其位于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温带地区。A符合题意。选A。
    16.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ab两处温差为27﹣24=3℃.若b处海拔为800米,则a处海拔为800米﹣3℃/0.6℃×100米=300米。故B符合题意。选B。
    17. C
    【解析】图中可知,A地等温线密集,温差大,B地等温线稀疏,温差小,该图可知,A地反映的温差比B地大,不能反映两地的平均气温。故C符合题意。选C。
    18. D
    【解析】气温指空气的温度,测量气温的仪器为温度计,对气温的观测一天要进行3~4次,再计算平均值。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9. C
    【解析】从图中看出,甲地气温较低,说明海拔较高,四周气温较高,说明海拔较低,因此甲地海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应为山顶.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 C。
    20. D
    【解析】A. 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些,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些,A错;
    B.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地球表面等温线的分布和纬线大部分不一致,B错;
    C. 温带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大,热带地区气温年较差小,C错;
    D. 受地形影响,同一纬度地区,高山和高原平均气温低些,平原和盆地高些,D正确;
    故D符合题意,选D。
    21.(1)递减 (2)北半球 北半球温差大 (3)热带 (4)低 (5)小
    【解析】
    (1)由图可知,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从低纬向高位逐渐递减。
    (2)由图可知,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广阔,受陆地和地形的影响,气温差异较大,北半球的1月等温线更密集。
    (3)由图可知,1月平均气温高于20℃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大致为地球五带中的热带。
    (4)由图可知,1月陆地平均气温比海洋低,1月处于北半球的冬季。
    (5)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升温慢,降温慢,因此沿海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比内陆地区小。
    22.(1)低 高 不同 B 低(2)南北回归线 热 非 南极
    (3)纬线 平直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形影响小,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解析】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1)气温主要受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从图中可知,由A、C气温比较可知: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由A、B气温比较可知,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A、B相比,B气温高。由D、E两地的比较可知,地势越高,气温越 低.
    (2)从图可知,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同五带中的热带范围大体一致。最炎热的大洲是 非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
    (3)南北半球的气温区域差异大,从图上可以看出,等温线的分布基本上与纬线是平行的,但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要平直,主要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形影响小,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23.(1)27 ,7 ,-3,1 ;
    (2)北;北半球夏季7月份气温高,南半球夏季1月份气温最高;陆地;陆地北半球7月份气温最高,海洋则是8月份气温最高。
    (3)30 ;
    (4)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较差大
    【解析】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1)气温一天中有变化,从图中可知,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约为27℃,出现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约为-3℃,出现在1月。(2)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图中是北半球,由于海洋吸热慢,陆地北半球7月份气温最高,海洋则是8月份气温最高。
    (3)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最高气温是27℃,最低气温约为-3℃,温差是30℃。
    (4)从图中可知,该地的气温变化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较差大。
    24.(1)北 都是7月左右气温最高 (2) B C A (3)1 -5 7 25 (4) C 33 A
    【解析】
    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也不同,不同地区的气温高低,与获取太阳热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1)图中可知,最热月都在7月份,最冷月都在1月份,全部都在北半球。
    (2)A地区最冷月大于15℃全年高温在热带,B地区温差大在温带,四季分明;C地区气温较低在寒带。
    (3)从图中可知,横坐标是月份,纵坐标是温度,B地最冷月为1月,气温约-5℃;最热月为7月,气温约为25℃.。
    (4)从图中可知,B地区气温弧线弧度大,温差大,B地最冷月为1月,气温约-5℃;最热月为7月,气温约为25℃温差是33℃;A地区气温弧线,弧度小,温差小。



    相关试卷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同步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同步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精品课后测评,文件包含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