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
2.通过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通过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剪刀。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在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还记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吗?
课堂预设:组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各个面的面积之和。
教师:好,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圆柱有表面积吗?圆柱的表面积指的又是什么?应该如何计算呢?
(学生积极回答自己的推测)
教师:好,同学们的结论多种多样,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圆柱的表面积(1))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活动一。
(1)课件出示:教材P5活动一。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如图,要做一个圆柱形纸盒。如果接口不计,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
教师:求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实际上求的是什么?
课堂预设:求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实际上求的是圆柱的表面积,也就是求圆柱两个底面积和一个侧面积的和。
教师:请同学们先来想一想,圆柱的两个底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3)结果汇报。
课堂预设:圆柱的两个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按照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就可以求出圆柱的底面积了。
课堂小结:
教师:说的对,按照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就可以求出圆柱的底面积,这里同学们要注意,圆柱有两个底面,所以在求出一个底面的面积后,一定要记得乘2。
教师:圆柱的底面积很容易求出,那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求呢?
2.活动二。
(1)课件出示:教材P5活动二。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样的图形呢?请同学们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
(3)结果汇报。
课堂预设:
学生1:我是沿着圆柱的高剪开的,我的剪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学生2:我也是沿着圆柱的高剪开的,我的剪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学生3:我没有沿着圆柱的高来剪,我是斜着剪的,我的剪开后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师:大家剪出来的形状都不一样,其实,圆柱的侧面还能剪成其他更多不一样的形状来。但是,我们这节课需要研究的是面积,这些不一样的图形的面积与圆柱的侧面积是相等的,所以我们就选择最规则的长方形来研究好了。
课堂小结:
教师:也就是说,圆柱侧面沿高展开后会得到一个长方形。
3.活动三。
(1)课件出示:教材P5活动三。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根据圆柱侧面展开的过程,请大家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这个圆柱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课堂)
(3)结果汇报。
课堂预设:
学生1: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学生2:因为长方形的面积与圆柱的侧面积相等,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以得到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底面周长×高。
教师:总结的很棒!
课堂小结:
教师:根据刚刚的探究,我们知道了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高。同学们,如果用S侧表示圆柱的侧面积,C表示圆柱的底面周长,h表示圆柱的高,那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吗?
课堂预设:S侧=Ch。
4.活动四。
(1)课件出示:教材P5活动四。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如果问题中没有给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只给出了圆柱的底面半径r或底面直径d,那么又该如何求圆柱的侧面积呢?同桌之间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尝试用字母把计算公式表示出来。
课堂预设:那就需要先求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再求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是:S侧=2πrh或S侧=πdh。
教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我们都会计算了,那么圆柱的表面积相信大家应该也知道怎样计算了吧。
课堂预设: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底面积×2+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如果我们用S底来表示圆柱的底面积,S侧来表示圆柱的侧面积,S表来表示圆柱的表面积,你能用字母把计算公式表示出来吗?
课堂预设:S表=S底×2+S侧。
教师:好,现在你们能计算出做之前那个圆柱形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了吗?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课堂)
(3)结果汇报。
课堂预设:
教师:同学们计算的真棒!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
S表=S底×2+S侧。同学们一定要记牢呀!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6“练一练”第1题。
教师:连一连,并在括号中填出相应的数。
(教师巡视课堂,然后进行集中订正、点评)
2.课件出示教科书P6“练一练”第2题。
教师:先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侧面积要如何得到?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求出各圆柱的表面积。
(教师巡视课堂,然后进行集中订正、点评)
四、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归纳整理成板书。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7页练一练:第7题。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使学生体会圆柱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引导学生体会动手制作圆柱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就是求圆柱的表面积。提出思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动手操作可能会出现多种可能,如斜着剪、拐弯剪等,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处理方式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使学生在操作中经历圆柱侧面积的探索过程,体会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之间的关系,获得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既发展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归纳概括的能力。
对于计算结果,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为了便于计算,纸盒的接口处没有计算,实际需要的纸板还要略多一些。
板书
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1)
教后
反思
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建立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和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顺利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部分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还不够熟练,在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时,可能会有些费时费力,出错率高,教师应适当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辅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