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展开温馨提示: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本试题卷共6页,如有缺页,请申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主要描述的植物类群是( )
A. 藻类植物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D. 被子植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苔藓植物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无根,有茎叶;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产生种子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受精方式是双受精,当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包被着种子,具有保护作用,使后代具有更广泛的适应能力。
【详解】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生活在阴湿处,如井台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的应该是苔藓植物,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结合分析诗句,灵活答题。
2.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植物是这个家园的主体,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一组是( )
A. 珙桐、红桧B. 龙棕、水杉C. 水杉、金花茶D. 珙桐、龙棕
【答案】C
【解析】
【分析】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二批)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份中所列的一级保护植物。
【详解】金花茶属山茶科,是我国特有的罕见山茶花品种,野生金花茶生长在广西防城港市十万大山的兰山支脉一带,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是被子植物,又名中国鸽子树,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属山茶科,是我国特有的罕见山茶花品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属于裸子植物。红桧是柏科扁柏属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龙棕属于被子植物门、棕榈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因此C符合题意。
故选C。
3. 动物的特征决定它们所属的类群。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群匹配的是( )
A. 乌贼、蜗牛——软体动物
B. 绦虫、轮虫——扁形动物
C. 水螅、涡虫——腔肠动物
D. 蚯蚓、蜈蚣——环节动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型,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5.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详解】A.乌贼、蜗牛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具有贝壳,体外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故A正确。
B.绦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轮虫属于线形动物,故B错误。
C.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故C错误。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蜈蚣属于节肢动物,故D错误。
故选A。
4. 鲨鱼和鲸都生活在海洋中,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鳃呼吸B. 体温恒定C. 都有脊柱D. 胎生哺乳
【答案】C
【解析】
【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
【详解】鲨鱼属于鱼类,用鳃呼吸,鲸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A错误;鲨鱼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鲸的体温恒定,B错误;鲨鱼和鲸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C正确;鲨鱼属于鱼类,卵生;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D错误。
【点睛】明确鱼类和哺乳动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题目较基础。
5. 不同动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各有特点,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哺乳类仅生活在陆地上
B. 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C. 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D. 鸟类身体大多呈流线型,体温不恒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2.爬行动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3.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详解】A.哺乳类不仅生活在陆地上,还生活在空中和水中,如蝙蝠、鲸,故A错误。
B.爬行动物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故B正确。
C.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故C错误。
D.鸟类身体大多呈流线型,体温恒定,故D错误。
故选B。
6. 微生物与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下列能使牛奶变成酸奶的微生物是( )
A. 曲霉B. 酵母菌C. 乳酸菌D. 醋酸杆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详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含有的酶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
故选C。
7. 观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不包括( )
A. 由细胞组成
B. 能进行光合作用
C. 有根、茎、叶的分化
D. 不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有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
A、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不符合题意;
B、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C符合题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C符合题意;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苔藓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度中等,属于了解层次。
8. 在人类生活地球上,因为生物多样性,人类并不感到孤独。生物多样性包括( )
①物种多样性;②环境多样性;③遗传多样性;④生态系统多样性
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9. 如果我们能够穿越时光隧道去到40亿年前的地球,我们会发现原始大气中不含的气体是( )
A. 甲烷B. 氧气C. 氨气D. 氢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的化学起源学说提供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物质条件—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氨、甲烷、水蒸气、硫化氢和少量氢气等,特点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气。
(2)能量条件—原始地球上不断出现的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以及火山爆发等,为化学进化提供能量。
(3)一定的环境场所条件—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详解】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氨、甲烷、水蒸气、硫化氢和少量氢气等,特点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气。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0.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还存在着多种臆想和假说,并有争议。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 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D.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体型小到体型大、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详解】A.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闪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不是原始大气,A错误。
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直接的证据,不是唯一证据,还有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可见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B错误。
C.距现代越久远,越早形成的地层里形成的化石越古老,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C正确。
D.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没有证明从体型小到体型大,D错误。
故选C。
11. 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其中脑容量最大的阶段是( )
A. 智人B. 能人C. 直立人D. 南方古猿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容量的增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详解】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直立行走,解放前肢,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脑容量接近1100毫升,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开始使用火;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人类脑容量达1350毫升甚至更大,接近现代人的脑量,能制造石器和骨器,靠狩猎、捕鱼生活。不仅会使用火,还能人工取火,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具有各自不同的运动形式。下列动物其主要运动形式正确的是( )
A 蜗牛——行走B. 袋鼠——奔跑
C. 海龟——跳跃D. 蜻蜓——飞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运动方式。动物能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地改变其空间位置,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详解】A.蜗牛运动形式是爬行,故A错误。
B.袋鼠的运动形式是跳跃,故B错误。
C.海龟的运动形式是爬行,故C错误。
D.蜻蜓有两对翅,运动形式是飞行,故D正确。
故选D。
13. 动物经过学习才能形成的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黑猩猩取香蕉B. 熊捕鱼
C. 枯叶蝶模仿枯叶D. 雌、雄蛙抱对
【答案】A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黑猩猩取香蕉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A符合题意。熊捕鱼、枯叶蝶模仿枯叶、雌、雄蛙抱对都是动物一出生就具有的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A。
14. 电鳗放电、萤火虫发光、鸟类飞行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 )
A. 吸入的空气中的能量
B. 周围环境中的能量
C. 食物的消化作用
D. 细胞的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具有发达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动物的运动需要能量,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详解】动物通过运动能够快速找到食物,也有利于快速躲避天敌,增加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有利于躲避不利环境,从而提高生存能力;动物的运动需要能量,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因此,电鳗放电、萤火虫发光、鸟类飞行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 无数科学工作者为探究生物进化的奥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下列有关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叙述正确的是( )
A. 农药的使用使害虫发生了定向变异
B. 青蛙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 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
D. 桦尺蛾为了适应被熏黑的树皮而产生了深色的有利变异
【答案】B
【解析】
【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详解】A.害虫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农药使害虫发生了定向变异,故A错误。
B.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现象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因此,青蛙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B正确。
C.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在斗争过程获胜的几率大些,但不一定个体大的一定获胜,如老鼠钻到大象鼻子里可以使大象死亡,故C错误。
D.环境颜色的改变对桦尺蛾的体色进行了选择,桦尺蛾黑化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B。
16.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 )
A. 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B. 迁徙行为、生殖行为
C. 觅食行为、防御行为
D. 觅食行为、生殖行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
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迁徙行为:指某种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
【详解】“穿花蛱蝶深深见”,是蛱蝶吸食花蜜,属于取食行为,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因此“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取食行为和繁殖行为。
故选D。
17.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条河流
B. 一株大柳树
C. 一块麦田中所有小麦
D. 一个池塘里全部生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详解】A.一条河流,既包括了河流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
BC.一株大柳树和一块麦田中所有小麦,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C不符合题意。
D.一个池塘里全部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具有的特点是
A. 基本不变B. 逐级增加C. 逐级递减D. 没有规律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19. 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若这些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能正确表示这条食物链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丙→丁→乙→甲
C. 乙→丙→甲→丁
D. 丙→甲→丁→乙
【答案】B
【解析】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因此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故由图可知,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乙→甲,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0. 各种生态系统在功能上存在差异,下列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D. 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详解】A.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动植物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能够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故A正确。
B.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故B错误。
C.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由于浮游植物数量极其庞大,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因此海洋生态系统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故C错误。
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被称为“地球之肾”,故D错误。
故选A。
21.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 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B. 在菜地中喷洒大量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C. 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
D. 围海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
【答案】C
【解析】
【分析】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详解】A.一次性木质筷子的制造都需要消耗木材。所以,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不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A错误。
B.在菜地中喷洒大量农药以杀死菜青虫,会污染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B错误。
C.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C正确。
D.围海造田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能改善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D错误。
故选C。
22.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的产生与神经系统无关
B.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C.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正常运动
D. 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据此解答。
【详解】AC、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AC错误。
B、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B正确。
D、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附着在相邻的骨上,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及运动的实现。
23. 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可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下列等级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属B. 目C. 门D. 科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可见,选项中同“属”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4. 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孔雀开屏
B. 家燕育雏
C. 成群蝗虫啃食庄稼
D. 蚂蚁之间分工合作
【答案】D
【解析】
【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群体中的成员可以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来传递信息。
【详解】孔雀、家燕、蝗虫的群体内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不属于社会行为;蚂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内有负责生殖的雌蚁——“蚁后”和雄蚁,还有专管保卫蚁巢的兵蚁以及负责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的工蚁,可以说明蚂蚁具有社会行为,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5. 若用如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则表中内容与图示相符的一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图中4包含1、2、3,其中3包含1、2,2包含1。
【详解】A.4微生物包含3细菌、2真菌、1病毒,但3细菌不包含2真菌和1病毒,2真菌也不包含1病毒,A不符合题意。
B.4绿色植物包含3双子叶植物、2单子叶植物、1玉米,但3双子叶植物不包含2单子叶植物和1玉米,B不符合题意。
C.4无脊椎动物包含3节肢动物、2昆虫、1蝴蝶,其中3节肢动物包含2昆虫和1蝴蝶,2昆虫包含1蝴蝶,C符合题意。
D.4生态系统包含3生产者、2消费者、1分解者,但3生产者不包含2消费者和1分解者,2消费者也不包含1分解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20分)
26. 如图是某稻田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缺少了生物成分中的________。
(2)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青蛙与食虫鸟的关系是________。
(3)如果该稻田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该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一段时间后,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26. 分解者
27. ①. 4##四 ②. 竞争
28. 蛇 29.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或生物种类少
【解析】
【分析】图中的食物链有:水稻→稻螟虫→食虫鸟→蛇、水稻→稻螟虫→青蛙→蛇、水稻→蝗虫→食虫鸟→蛇、水稻→蝗虫→青蛙→蛇。
【小问1详解】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植物)、消费者(主要动物)和分解者(主要细菌、真菌)组成,因此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缺少了生物成分中的分解者。
【小问2详解】
图中共有水稻→稻螟虫→食虫鸟→蛇、水稻→稻螟虫→青蛙→蛇、水稻→蝗虫→食虫鸟→蛇、水稻→蝗虫→青蛙→蛇,4条食物链。青蛙和食虫鸟有共同的食物稻螟虫和蝗虫,因此青蛙和食虫鸟是竞争关系。
【小问3详解】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因此如果该稻田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蛇。
【小问4详解】
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少,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因此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27. 如图是我们学过的六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2)E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3)可以作为监测空气质量的指示植物是________(填字母)所代表的类群。
(4)若将A和C分为两类,则分类的依据是身体内是否有___________,动物A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一般具备________、三对足。
【答案】27. 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
28. 蛋白质 29. B
30. ①. 脊柱 ②. 两对翅
【解析】
【分析】图中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银杏,属于裸子植物;E病毒;F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
【小问1详解】
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小问2详解】
E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小问3详解】
B苔藓植物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可以从叶的背负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他的生存,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小问4详解】
A蝗虫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C青蛙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若将A和C分为两类,则分类的依据是身体内是否有脊柱,动物A蝗虫属于昆虫,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
三、材料分析题(每空2分,共10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湖南永州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处于华南、华北、华中三大植物区系的交汇点,森林覆盖率达到98%,原始次生林中分布有华东黄杉和红豆杉群落。有种子植物180科,779属,1709种及700多种药用植物。其中包括钟萼木、黄杉、南方红豆杉、金钱松、光叶玉兰等2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陆生脊椎动物177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二级保护动物白鹇、红腹锦鸡、穿山甲等16种。
材料二: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后来,美国红雀一飞到岸边,就会有很多金鱼游过来张口等待。
(1)材料一中光叶玉兰与红豆杉相比,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_________植物。
(2)材料一中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多样性。
(3)据《本草纲目》记载,材料一中红豆杉具有治疗霍乱、伤寒及排毒等疗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4)从行为获得途径来分,材料二中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该行为受到_________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控。
【答案】28. 被子 29. 物种##种类
30. 直接 31. ①. 先天性 ②. 神经
【解析】
【分析】(1)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就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它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被子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中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单子叶植物。
(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 ②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③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
【小问1详解】
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就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它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材料一中光叶玉兰与红豆杉相比,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小问2详解】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材料一中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类的多样性。
【小问3详解】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含:①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②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③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材料一中红豆杉具有治疗霍乱、伤寒及排毒等疗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小问4详解】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从行为获得途径来分,材料二中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该行为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控。
四、探究实践题(每空2分,共20分)
29. 生命在于运动。某同学利用木板、两条松紧带和一颗螺丝钉做成了一个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型(图甲)。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螺丝钉5模拟的结构在运动中主要起________作用。
(2)乙图中①表示________,在乙图中处于__________状态。
(3)图丙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顺序是_________。
①牵动相应的骨绕着关节活动;②受到神经的刺激;③骨骼肌收缩
【答案】29. 支点 30. ①. 肱二头肌 ②. 收缩
31. B 32. ②③①
【解析】
【分析】图中1、2模拟骨,3、4模拟骨骼肌,5模拟关节。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
【小问1详解】
图甲中螺丝钉5模拟关节,关节在运动中主要起支点作用。
【小问2详解】
观乙图可知①表示肱二头肌,乙图是屈肘动作,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
【小问3详解】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故图丙中B表示正确。
【小问4详解】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②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③收缩时,就会①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故正常顺序是②③①。
30.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霉菌生长繁殖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坚持每天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请认真阅读同学们记录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
(2)该实验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_。
(3)上述霉菌的细胞中有________,这是真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
(4)真菌能将植物、动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归还给大自然,促进了自然界的_________。
(5)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果,请指出既能延长蔬菜的保存时间,又能保持其新鲜度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
【答案】30. 温度对霉菌生长繁殖有影响吗
31. 温度 32. 成形的细胞核或真正的细胞核
33. 物质循环 34. 装进保鲜袋,冷藏保存等
【解析】
【分析】实验法的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8)表达与交流等。
【小问1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霉菌生长繁殖的影响,故提出探究的问题:温度对霉菌的生长繁殖有影响吗?
【小问2详解】
该实验是要探究温度对霉菌的生长繁殖的影响,因此温度为变量,由于冰箱里温度低,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故实验2中的橘皮没有长霉菌。
【小问3详解】
霉菌属于真菌,细胞中有细胞核,细菌没有真正细胞核,这是真菌与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
【小问4详解】
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小问5详解】
由该实验可知,延长蔬菜的保存时间,又能保持其新鲜度的最佳方法是低温保存,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选项
1
2
3
4
A
病毒
真菌
细菌
微生物
B
玉米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绿色植物
C
蝴蝶
昆虫
节肢动物
无脊椎动物
D
分解者
消费者
生产者
生态系统
实验编号
实验材料
培养条件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1
将一个橘子皮平均分成2份分别装入塑料袋,用线绳扎紧袋口
室温
(25℃)
没有霉菌
少许霉菌
很多霉菌
非常多霉菌
长满了霉菌
2
冰箱
(2℃)
没有霉菌
没有霉菌
没有霉菌
没有霉菌
没有霉菌
08,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08,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