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本试卷共6页,共19题。全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6题,共48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环境的变化研究不断加强。下表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主要数据(地球=1)”,下图是“生命宜居带与恒星位置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通过上表中地球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地球具有( )
A. 普通性B. 特殊性C. 普遍性D. 独特性
2. 如果太阳温度降低1×103K,最宜居的行星是( )
A. 水星B. 金星C. 火星D. 木星
2023年,太阳的活跃程度非常强烈,多次爆发C级、X级的耀斑(太阳耀斑通常可分成A、B、C、M、X五个级别,级别越往后,所释放的能量越大)。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最新研究指出:太阳活动极大期可能会在2024年1月到来,完成下面小题。
3. 耀斑出现在太阳的( )
A. 内部B. 光球层C. 色球层D. 日冕层
4. NOAA最新研究指出,2024年1月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晴朗的夜晚,贵州省可见绚丽的极光B. 单位办公室,有线电话基本无法使用
C. 平流层的飞机,飞行受电离层扰动影响D. 海上捕捞的渔船,指南针无法正确指向
在地球的地质历史时期,有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最后一次(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消失的代表物种为( )
A. 三叶虫B. 猛犸象C. 恐龙D. 袋狼
6. 经历多次大灭绝事件,物种数量呈现( )
A. 直线上涨B. 直线下降C. 震荡上涨D. 阶梯上涨
铜仁思南石林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迄今发现的发育最好、生态保持最佳、保存最完整、出露面积最大的极具科普性和观赏性的连片喀斯特石林(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示景观岩体特征表现在( )
A. 灰暗直立,洞穴发育B. 巧夺天工,美轮美奂C. 风化水蚀,断裂破碎D. 侵入岩脉,致密抗蚀
8. 石林形成过程为( )
A. 高原沉积成岩,流水下切侵蚀,流水溶蚀B. 湖泊泥沙沉积,压实成岩抬升,流水侵蚀
C. 溶积形成高原,流水溶蚀切割,残留高地D. 浅海沉积成岩,地壳运动抬升,流水溶蚀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023年12月28日至30日,天津、河北等地有重度霾;12月30日下午,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大气扩散条件改善,霾天气消散。下图是“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中各环节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为大气反射作用,具有选择性
B. ②为太阳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C. ④为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草地反射率最高
D. ⑤为大气散射作用,蓝紫光较容易被散射
10 重度霾天气时,天津、河北等地( )
A. 白天②增强B. 夜晚③增强C. 白天④增强D. 白天⑥增强
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下关因其独特的地形,洱海地区山谷风和湖陆风叠加,以风期长、风力强闻名于世,“下关风”在夜间尤为强烈。完成下面小题。
11. 形成“下关风”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 大气的热力环流B. 大气的垂直分层C. 大气的削弱作用D. 大气的保温作用
12. 下列图示中能反映“下关风”在夜晚尤为强烈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钱塘江观潮传统历史悠久,观潮胜地以嘉兴海宁最佳。2023年的中秋(9月29日)—国庆双节,也是海宁的“观潮节”,众多游客前往海宁观看“天下第一潮”。下图(左)是“海宁位置示意图”,下图(右)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海宁“观潮节”中的最佳观潮日,月球位置最接近( )
A. 甲B. 乙C. 丙D. 丁
14. 钱塘江大潮成为“天下第一潮”主要得益于( )
①太阳与月球引潮力大②喇叭状的河流入海口③沿岸洋流势力强④风浪助长了潮势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下图是“森林—草原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关于土壤剖面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腐殖质层B. ②为淀积层C. ③为淋溶层D. ④为枯枝落叶层
16. 形成图示土壤需要的气候—植被组合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B.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森林草原
C.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森林D.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森林
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对流层顶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的一个明显的过渡层,它的厚度大约在几千米。对流层顶的高度变化与纬度、季节、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下图为对流层顶高度变化图。
(1)描述对流层顶温度和高度的变化规律。
(2)说出对流层顶以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的原因。
(3)分析对流层天气特点及原因。
1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流域是一个汇水系统,在形成一个河流系统时,会伴随着一个区域地形地貌的变化。将流域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系统研究,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
(1)指出图中可视水环环节的名称,并说出其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
(2)河流在上、下游地段会塑造不同的地貌类型,请各列举两种上游和下游地段所形成的地貌名称。
(3)试绘制沿X—Y剖面线的河流剖面简图,说明河流对河流两岸的不同作用。
1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调节气候,并为数十亿人提供生计。但海洋的健康处于危险之中。2022年6月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是为解决人类继续对海洋生物和生计造成的损害提出预警。下图为北大西洋大洋水体运动示意及卑尔根、内恩两地气温、降水月分配图。
(1)指出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共同的流向特征。
(2)根据卑尔根和内恩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说明洋流对卑尔根气候的影响。
(3)图中①地海水盐度为32‰,②地为35‰,试说明原因。
(4)卑尔根南部海洋就是著名的北海渔场。有人提出禁渔活动,你是否支持,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名称
距日距离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体积
质量
水星
0.4
0.2
588
0.1
0.1
金星
0.7
0.6
243.7
0.9
0.8
地球
1.0
1.0
1.0
1.0
1.0
火星
1.5
1.9
1.0
02
0.1
木星
5.2
11.9
0.4
1321.3
317.8
土星
9.6
29.5
0.5
763.6
95.2
天王星
19.2
84.0
0.7
63.1
14.5
海王星
30.1
164.8
0.7
57.7
17.2
铜仁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地理
本试卷共6页,共19题。全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6题,共48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环境的变化研究不断加强。下表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主要数据(地球=1)”,下图是“生命宜居带与恒星位置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通过上表中地球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地球具有( )
A. 普通性B. 特殊性C. 普遍性D. 独特性
2. 如果太阳温度降低1×103K,最宜居的行星是( )
A. 水星B. 金星C. 火星D. 木星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通过上表中地球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的特征,地球并没有什么特殊性,是一颗普通的行星,A正确。地球的特殊性是地球有生命的存在,从上表不能得出特殊性、独特性,BD错误。地球并不是一个普遍性的行星,地球在体积、质量、日地距离方面不具有普遍性,C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如果太阳温度降低1×103K,则各大行星的表面温度都将降低,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以外含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而距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因温度降低,更有条件适合人类居住,特别是金星,故选B。
【点睛】太阳系按照距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023年,太阳的活跃程度非常强烈,多次爆发C级、X级的耀斑(太阳耀斑通常可分成A、B、C、M、X五个级别,级别越往后,所释放的能量越大)。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最新研究指出:太阳活动极大期可能会在2024年1月到来,完成下面小题。
3. 耀斑出现在太阳的( )
A. 内部B. 光球层C. 色球层D. 日冕层
4. NOAA最新研究指出,2024年1月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晴朗的夜晚,贵州省可见绚丽的极光B. 单位办公室,有线电话基本无法使用
C. 平流层的飞机,飞行受电离层扰动影响D. 海上捕捞的渔船,指南针无法正确指向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的大气层,不是太阳的内部,A错误。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B错误,色球层的太阳活动是耀斑,C正确。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日珥和太阳物质抛射,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读题干“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最新研究指出:太阳活动极大期可能会在2024年1月到来”可知,2024年1月是太阳活动的最大年。太阳活动产生的极光,在中低纬度的贵州省不能看到,A错误。太阳活动对无线电通讯产生影响,对有线电话基本没有影响,B错误。电离层出现在高层大气,不是在平流层,C错误。太阳活动产生的磁暴,会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正确。故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地球的地质历史时期,有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最后一次(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消失的代表物种为( )
A. 三叶虫B. 猛犸象C. 恐龙D. 袋狼
6. 经历多次大灭绝事件,物种数量呈现( )
A. 直线上涨B. 直线下降C. 震荡上涨D. 阶梯上涨
【答案】5. C 6. C
【解析】
【5题详解】
最后一次(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是发生在中生代末期,恐龙是中生代的代表性物种,恐龙的灭绝代表着中生代结束,故最后一次(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消失的代表物种为恐龙,C正确。三叶虫是古生代末期灭绝的,A错误。猛犸象,又名毛象,生活在距今1.1万年前,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袋狼是一种哺乳动物,曾经是澳大利亚的代表动物,猛玛象和袋狼是新生代第四纪冰期之后灭绝的,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由图可知,经历多次大灭绝事件,物种数量呈现阶梯上涨,C正确;直线上涨、直线下降、震荡上涨都不符合图示信息,ABD错误。故选C。
【点睛】公元前6500万年白垩纪末期,发生地球史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 -80%的物种灭绝。 长达一亿六千三百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这次灾难来自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全球温度急剧下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年(零点几至几个百万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包括陆地的霸主恐龙。
铜仁思南石林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迄今发现的发育最好、生态保持最佳、保存最完整、出露面积最大的极具科普性和观赏性的连片喀斯特石林(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示景观岩体特征表现在( )
A. 灰暗直立,洞穴发育B. 巧夺天工,美轮美奂C. 风化水蚀,断裂破碎D. 侵入岩脉,致密抗蚀
8. 石林形成过程为( )
A. 高原沉积成岩,流水下切侵蚀,流水溶蚀B. 湖泊泥沙沉积,压实成岩抬升,流水侵蚀
C. 溶积形成高原,流水溶蚀切割,残留高地D. 浅海沉积成岩,地壳运动抬升,流水溶蚀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景观岩体属于喀斯特地貌,该景观岩体特征表现在灰暗直立,洞穴发育,A正确。巧夺天工,美轮美突是砂岩的特点,B错误。风化水蚀,断裂被碎是沉积岩的特点,C错误。岩体致密,抗蚀能力强,具有抗烛性是花岗岩的特征,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多形成于海洋之中,亿万年前,浩瀚的海洋中生存着众多的生物,随着生命的消逝,其遗骸与岩石碎屑物质、泥沙等沉积下来,在固结成岩作用之下,经过几千上百万年形成沉积岩,其中多化石分布。随着海陆变迁,地壳抬升中,沉积岩出露地表,受外力作用,最终形成喀斯特地貌,石林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景观,D正确。石林是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不是流水下切侵蚀、流水侵蚀,AB错误。石林是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不是流水溶蚀切割,C错误。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亦称之为岩溶地貌。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其中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石芽、溶沟、落水洞、溶蚀洼地、峰林、峰丛、孤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023年12月28日至30日,天津、河北等地有重度霾;12月30日下午,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大气扩散条件改善,霾天气消散。下图是“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中各环节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为大气反射作用,具有选择性
B. ②为太阳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C. ④为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草地反射率最高
D. ⑤为大气散射作用,蓝紫光较容易被散射
10. 重度霾天气时,天津、河北等地( )
A. 白天②增强B. 夜晚③增强C. 白天④增强D. 白天⑥增强
【答案】9. D 10. B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为大气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A 错误;②为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B错误;④为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草地反射率最低,C错误;⑤为大气散射作用,蓝紫光波长较短,较容易被散射,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重度霾天气时,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增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④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减弱、⑥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白天气温降低,ACD错误。夜晚大气中重度霾使云层较厚,③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效果好,夜晚气温下降慢,气温高,昼夜温差较小。故选B。
【点睛】雾霾形成的天气气象条件:天气气象条件对雾霾的形成主要起到维持的作用。微风或静风天气下,污染物不易水平扩散;空气湿度大,污染物吸收水分,形成雾霾天气;逆温强度大,近地面大气较为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垂直扩散。
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下关因其独特的地形,洱海地区山谷风和湖陆风叠加,以风期长、风力强闻名于世,“下关风”在夜间尤为强烈。完成下面小题。
11. 形成“下关风”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 大气的热力环流B. 大气的垂直分层C. 大气的削弱作用D. 大气的保温作用
12. 下列图示中能反映“下关风”在夜晚尤为强烈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因其独特的地形,洱海地区山谷风和湖陆风叠加,以风期长、风力强闻名于世,“下关风”在夜间尤为强烈,山谷风、湖陆风都是热力环流的应用,A正确。“下关风”跟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无关,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下关风”在夜间尤为强烈,夜晚山坡降温快于山谷,近地面风由山坡吹向山谷,吹山风,①错误,②正确;夜晚湖陆之间,湖泊比热容较陆地大,降温较慢,湖泊温度较陆地高,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湖泊,吹陆风,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
【点睛】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种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
钱塘江观潮传统历史悠久,观潮胜地以嘉兴海宁最佳。2023年的中秋(9月29日)—国庆双节,也是海宁的“观潮节”,众多游客前往海宁观看“天下第一潮”。下图(左)是“海宁位置示意图”,下图(右)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海宁“观潮节”中的最佳观潮日,月球位置最接近( )
A. 甲B. 乙C. 丙D. 丁
14. 钱塘江大潮成为“天下第一潮”主要得益于( )
①太阳与月球的引潮力大②喇叭状的河流入海口③沿岸洋流势力强④风浪助长了潮势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13. A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所以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处在丙和甲的位置,乙丁位置出现天文小潮,排除BD。海宁“观潮节”中的最佳观潮日是中秋前后,农历十五附近,当农历十五附近时,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的中间,故甲是最佳观潮日,排除C,故选A。
【14题详解】
太阳、月球和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海水受到的天体引潮力最大,①正确。杭州湾为喇叭形海湾,口大内小,潮水涌进海湾不断堆高,形成钱塘江大潮,②正确。钱塘江进入汛期,上游来水对潮水起到明显的顶托作用,形成钱塘江大潮,跟沿岸洋流势力强无关,③项错误。所以选B。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D。
【点睛】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
下图是“森林—草原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关于土壤剖面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为腐殖质层B. ②为淀积层C. ③为淋溶层D. ④为枯枝落叶层
16. 形成图示土壤需要的气候—植被组合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B.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森林草原
C.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森林D.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森林
【答案】15. C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森林土壤或草原土壤从上到下的层次有: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腐殖质层因为腐殖质积累,所以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②为腐殖质层,①为有机质层,③淋溶层,④沉淀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读题干可知,该土壤剖面为森林—草原土壤剖面,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森林、草原植被,B正确。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植被为草原、荒漠,A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对应的植被为森林,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的提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以及人为因素等。
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对流层顶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的一个明显的过渡层,它的厚度大约在几千米。对流层顶的高度变化与纬度、季节、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下图为对流层顶高度变化图。
(1)描述对流层顶温度和高度的变化规律。
(2)说出对流层顶以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的原因。
(3)分析对流层天气特点及原因。
【答案】17. 随着纬度的增加,对流层顶高度降低;中高纬度地区对流层顶的温度降低趋势变慢,后慢慢增加;低纬度地区温度不再继续下降,直接慢慢增加。
18. 对流层顶以上是平流层,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得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19.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原因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温度变化差异大导致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容易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对流层顶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气垂直分层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低纬度对流层顶高度在接近18km处,中纬度在12km处,极地在9km处,可知随着纬度的增加,对流层顶高度降低;根据图中不同纬度气温随海拔增加的变化曲线的分布,可知中高纬度地区对流层顶的温度降低趋势变慢,后慢慢增加;低纬度地区温度不再继续下降,直接慢慢增加。
【小问2详解】
结合对流层顶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一个明显的过渡层可知,对流层顶以上为平流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流层中有一个臭氧层,可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所以随着海拔增加,气温增加。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中含有大量固体杂质和大部分水汽,且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气对流运动强,气流携带水汽上升降温,易形成云雨雾雪天气,所以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点睛】
1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流域是一个汇水系统,在形成一个河流系统时,会伴随着一个区域地形地貌的变化。将流域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系统研究,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
(1)指出图中可视水环环节的名称,并说出其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
(2)河流在上、下游地段会塑造不同的地貌类型,请各列举两种上游和下游地段所形成的地貌名称。
(3)试绘制沿X—Y剖面线的河流剖面简图,说明河流对河流两岸的不同作用。
【答案】18. 水循环环节名称:地表径流;能量根本来源:太阳辐射。
19. 上游:V形谷、瀑布(陡崖);下游: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20.
河流对河流两岸作用:X岸河流侵蚀作用为主,Y岸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河流地貌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动力、河流上下游的地貌类型、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水循环环节包括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读图可知,图中可视水环环节是地表径流,河流最终注入海洋。地表径流的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的运动着,构成全球范围的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并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
【小问2详解】
从河流的上游到下游,河流中的流水在流动过程中,随着流速的变化,有时会表现出侵蚀性,有时会表现出沉积性,从而塑造出不同的地形和地貌。在河流的上游地区,一般来说大多数河流上游地区多流经山地和丘陵地区,河流落差较大,在流速较快的河段,河水通常表现为“侵蚀性”。 这个时候河流的下蚀作用往往较强,在流动过程中会使得河床深度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两岸陡峭的“V”形河谷、瀑布(陡崖)等。河流在中上游地区由于侵蚀性而携带了许多的泥沙,如果河流流速很快,那么在河流的下游会表现出沉积性。当河流流速逐渐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发生沉积作用,形成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地貌等地貌。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X—Y附近河段是弯曲的河道,受到河道弯曲的影响,表现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特点。从图中可知,X一侧是凹岸,河流产生侵蚀作用,X一侧河岸较陡;而在Y一侧产生堆积作用,河岸较平缓。绘图如下:
1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调节气候,并为数十亿人提供生计。但海洋的健康处于危险之中。2022年6月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是为解决人类继续对海洋生物和生计造成的损害提出预警。下图为北大西洋大洋水体运动示意及卑尔根、内恩两地气温、降水月分配图。
(1)指出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共同的流向特征。
(2)根据卑尔根和内恩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说明洋流对卑尔根气候的影响。
(3)图中①地海水盐度为32‰,②地为35‰,试说明原因。
(4)卑尔根南部海洋就是著名的北海渔场。有人提出禁渔活动,你是否支持,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9. 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或由西南向东北流。
20. 与内恩相比,卑尔根平均气温高,降水量大;与沿岸流经的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有关。
21. ①地沿岸没有暖流(或沿岸有寒流);位于河口有大量淡水注入。②地受暖流影响;陆地上没有大河注入淡水。
22. 支持:长期过度捕捞,鱼类资源减少,禁渔有利于恢复渔业资源;警醒人们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消费等。不支持:周边国家鱼类事物减少,降低生活质量;渔业工作者失掉工作机会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北大西洋大洋水体运动示意及卑尔根、内恩两地气温、降水月分配图为材料,涉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水的盐度、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暖流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读图可知,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共同的流向特征是都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都是自西南流向东北。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卑尔根和内恩纬度相差不大,卑尔根位于欧洲,位于大陆西岸,沿岸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与内恩相比,卑尔根平均气温高,降水量大。而内恩地处北美大陆的东岸,沿岸受拉布拉多寒流的降温减湿的影响,内恩平均气温低,降水量小。
【小问3详解】
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读图可知,①地附近没有暖流流经,位于圣劳伦斯河口,有北美五大湖大量淡水注入,对海水起到稀疏作用,海水盐度较低;②地受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咸的影响,以及陆地上没有大河注入淡水,盐度较高。
【小问4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要先表面观点,再阐述理由。支持:北海渔场附近海洋捕捞业发达,长期过度捕捞,鱼类资源减少,禁渔有利于恢复渔业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也警醒人们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消费,重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禁渔是为了更长久的发展。不支持。当地长期依靠北海渔场的渔业资源,一旦禁渔,会导致渔业资源供应不足,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当地渔民的就业,影响社会稳定等。名称
距日距离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体积
质量
水星
0.4
0.2
58.8
0.1
0.1
金星
0.7
0.6
243.7
0.9
0.8
地球
1.0
1.0
1.0
1.0
1.0
火星
1.5
1.9
1.0
0.2
0.1
木星
52
11.9
0.4
1321.3
317.8
土星
9.6
29.5
0.5
763.6
95.2
天王星
19.2
84.0
0.7
63.1
14.5
海王星
30.1
164.8
0.7
57.7
17.2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9页。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罗布泊白龙堆雅丹地貌的成因是, 白龙堆雅丹地貌的走向为, 大兴安岭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