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1.若使二次根式 x−5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x≥5B. x>5C. x<5D. x≤5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2+b2是最简二次根式B. 在数轴上找不到 2
C. 1的立方根与1的平方根相等D. 12和 8是同类二次根式
3.如果把分式xx+y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为原来的4倍B. 扩大为原来的2倍C. 不变D. 缩小为原来的12
4.小方用两块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平面图形,则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若x−y=3xy,则1x−1y的值是( )
A. −3B. 3C. −13D. 13
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不大于45°”时,应假设直角三角形中( )
A. 两锐角都大于45°B. 有一个锐角小于45°
C. 有一个锐角大于45°D. 两锐角都小于45°
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②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④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 4B. 3C. 2D. 1
8.下列条件中,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不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2+b2=c2B. ∠A+∠B=∠C
C. a:b:c=1:2:3D. a=3,b=4,c=5
9.在学习勾股定理时,甲同学用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构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乙同学用边长分别为a,b的两个正方形和长为b,宽为a的两个长方形构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甲、乙两位同学给出的构图方案,可以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
A. 甲B. 乙C. 甲,乙都可以D. 甲,乙都不可以
10.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7,则下列有理数中最接近该正方形边长的是( )
A. 4B. 5C. 6D. 7
11.如图,C,E是直线l两侧的点,以点C为圆心,CE的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于A,B两点,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连接CA,CB,CD,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CA=CBB. CD⊥直线l
C. 点C,D关于直线l对称D. 点A,B关于直线CD对称
12.如图,△ABD≌△ECB,点E在BD上,若BC=11,DE=6,EC=7,则AD的长为( )
A. 3
B. 4
C. 5
D. 6
13.如图,已知∠AOB=60°,OC平分∠AOB,点P在OC上,PD⊥OA于D,OP=6cm,点E是射线OB上的动点,则PE的最小值为( )
A. 2cm
B. 3cm
C. 4cm
D. 5cm
14.由(1+c2+c−12)值的正负可以比较A=1+c2+c与12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 当c=−2时,A=12B. 当c=0时,A≠12
C. 当c<−2时,A>12D. 当c<0时,A<12
15.如图,A、B是6×8网格中的格点,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格点C的位置有( )
A. 8个
B. 11个
C. 12个
D. 14个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10分。
16. 4=______.
17.如图,在△ABC中,AB=AC=10,∠B=60°,AD⊥BC,∠B=60°,AD⊥BC于点D.则CD的长为______,S△ABC= ______.
18.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你能找到下面数轴上的两个点表示的实数吗?
(1)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沿数轴从实数−1对应的点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A点恰好与点B重合,则点B对应的实数是______.
(2)如图,数轴上的点A表示原点,BD⊥AC,垂足为D,且BD=1,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C,则点C表示的数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6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小题10分)
计算:
(1)(3 2+2 3)(3 2−2 3);
(2) 50+ 13× 24.
20.(本小题10分)
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1)写成“如果…,那么…”:______;
(2)根据所给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
21.(本小题10分)
已知A=3a9a2+6a+1,B=13a+1.
(1)若B=1,求a;
(2)比较A与B的大小;
(3)当a=13时,求A−B的值.
22.(本小题10分)
如图1,这是一个3阶魔方,由三层完全相同的27个小立方体组成,体积为27.
(1)求出这个魔方的棱长.
(2)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ABCD,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及其边长.
(3)在图2的4×4方格中画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
23.(本小题10分)
应用题.已知:∠AOB=60°,OC是∠AOB的角平分线,点P是OC上一点,∠DPE=120°与AO和BO交于点D和点E.求证:PD=PE.
24.(本小题12分)
如图,在△ABC中,∠ABC=90°,AC=25,BA=7,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C−A−B−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t>0).
(1)BC= ______.
(2)当点P在斜边AC上时,
①当点P运动到AC的中点时,则BP= ______.
②当点P运动到BP最短时,则BP= ______.
(3)当P在边AB上时,AP的长为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4)若点P在∠BAC的角平分线上,求t的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二次根式 x−5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x−5≥0,
解得x≥5.
故选:A.
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知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A. a2+b2是最简二次根式,正确,符合题意;
B.在数轴上能找到 2,错误,不符合题意;
C.1的立方根是1,1的平方根是±1,错误,不符合题意;
D. 12=2 3, 8=2 2,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最简二次根式,平方根与立方根,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平方根与立方根,同类二次根式,熟知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得:
2x2x+2y=2x2(x+y)=xx+y,
所以分式的值不变,
故选:C.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4.【答案】D
【解析】解:A.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根据定义即可判断.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正确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1x−1y=yxy−xxy
=y−xxy
=−x−yxy.
当x−y=3xy时,
原式=−3xyxy=−3.
故选:A.
先利用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化简要求值代数式,再整体代入得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掌握分式加减法法则和整体代入的思想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反证法证明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不大于45°”时,应假设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都大于45°,
故选:A.
根据反证法的步骤中,第一步是假设结论不成立,反面成立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反证法的应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①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②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③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
7.【答案】C
【解析】解:①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正确,符合题意;
②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误,不符合题意
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正确,符合题意;
④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的灵活运用.
8.【答案】C
【解析】解:A、∵a2+b2=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不符合题意;
B、∵∠A+∠B=∠C,∠A+∠B+∠C=180°,
∴∠C=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不符合题意;
C、∵a:b:c=1:2:3,12+22≠32,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故符合题意;
D、∵a=3,b=4,c=5,32+42=25=52,
∴△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逐一判断即可解答.
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熟记勾股定理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甲同学的的方案:
∵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的面积×4,
∴(a+b)2=c2+12ab×4,
∴a2+b2+2ab=c2+2ab,
∴a2+b2=c2,
因此甲同学的的方案可以证明勾股定理;
乙同学的的方案:
∵大正方形的面积=矩形的面积×2+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a+b)2=a2+2ab+b2,
∴得不到a2+b2=c2,
因此乙同学的的方案不可以证明勾股定理.
故选:A.
由图形中的面积关系,应用完全平方公式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证明,关键是应用面积法,完全平方公式.
10.【答案】A
【解析】解:∵4< 17<5,4.52=20.5,
∴4< 17<4.5,
∴ 17最接近整数4,
即最接近该正方形边长的是4,
故选:A.
先估算出 17位于4与5之间,再通过对4.5的比较进行求解.
此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关键是能准确理解并运用平方根知识进行求解.
11.【答案】C
【解析】解:由作法得CD垂直平分AB,所以B选项正确;
因为CD垂直平分AB,
所以CA=CB,所以A、D选项正确;
因为AD不一定等于AC,所以C选项错误.
故选:C.
利用基本作图可对A进行判断;利用CD垂直平分AB可对B、D进行判断;利用AC与AD不一定相等可对C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12.【答案】C
【解析】解:∵△ABD≌△ECB,BC=11,
∴AD=BE,BD=BC=11.
又∵DE=6,
∴BE=BD−DE=5.
∴AD=BE=5.
故选:C.
欲求AD的长度,只需求得BE的长度即可.所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推知AD=BE,BD=BC=11,则AD=BD−DE.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边.
13.【答案】B
【解析】解:∵∠AOB=60°,OC平分∠AOB,
∴∠AOP=30°,
∵PD⊥OA,OP=6cm,
∴PD=12OP=3cm,
过点P作PE′⊥OB于点E′,
∵OC平分∠AOB,PE′⊥OB,PD⊥OA,
∴PE′=PD=3cm,
∴PE的最小值为3cm.
故选:B.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OP=30°,则PD=12OP=3cm,再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以及垂线段最短,即可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以及垂线段最短.
14.【答案】C
【解析】解:A选项,当c=−2时,分式无意义,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当c=0时,A=12,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1+c2+c−12
=2+2c2(2+c)−2+c2(2+c)
=c2(2+c),
∵c<−2,
∴2+c<0,c<0,
∴2(2+c)<0,
∴c2(2+c)>0,
∴A>12,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选项,当c<0时,∵2(2+c)的正负无法确定,
∴A与12的大小就无法确定,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将c=−2和0分别代入A中计算求值即可判断出A,B的对错;当c<−2时可判断1+c2+c−12>0,故选项C正确.当c<0,无法判断1+c2+c−12的正负,故选项D不正确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求值,分式的加减法,通过作差法比较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如图:
分三种情况:
当AB=AC时,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作圆,交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为点C1,C2,C3,C4,C5,C6;
当BA=BC时,以点B为圆心,以BA长为半径作圆,交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为点C7,C8,C9,C10,C11,C12;
当CA=CB时,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没有交点;
综上所述: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格点C的位置有12个,
故选:C.
分三种情况:当AB=AC时;当BA=BC时;当CA=CB时;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三种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2
【解析】解:∵22=4,
∴4的算术平方根是2,即 4=2.
故答案为:2.
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
此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17.【答案】5 25 3
【解析】解:∵∠B=60°,AD⊥BC,
∴∠BAD=30°,
∴BD=12AB=5,
∵AB=AC=10,AD⊥BC,
∴CD=BD=5,
∴AD= AB2−BD2=5 3,
∴S△ABC=12BC⋅AD=12×10×5 3=25 3,
故答案为:5,25 3.
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得到BD=12AB=5,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CD=BD=5,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D的值,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 到现在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2π−1 − 5
【解析】解:(1)由题意知,点A,点B之间的距离为2π,
∴点B对应的实数是−1+2π,
故答案为:−1+2π;
(2)由勾股定理得,AB= 22+12= 5,
∴AC= 5,
∴点C表示的数为0− 5= 5,
故答案为:− 5.
(1)由题意知,点A,点B之间的距离为2π,则点B对应的实数是−1+2π;
(2)由勾股定理得,AB= 5,则AC= 5,点C表示的数为0− 5,计算求解,然后作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数轴与实数,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数轴与实数,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解:(1)原式=(3 2)2−(2 3)2
=18−12
=6;
(2)原式=5 2+ 8
=5 2+2 2
=7 2.
【解析】(1)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
(2)先化简二次根式,再计算二次根式乘法;最后合并即可.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熟知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法则.
20.【答案】如果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解析】解:(1)如果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故答案为:如果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2)已知:如图,△ABC≌△A′B′C′,AD⊥BC,A′D′⊥B′C′.
求证:AD=A′D′.
证明:∵△ABC≌△A′B′C′,
∴AB=A′B′,∠B=∠B′,
∵AD⊥BC,A′D′⊥B′C′,
∴∠ADB=∠A′D′B′=90°,
在△ABD和△A′B′D′中,
∠ADB=∠A′D′B′∠B=∠B′AB=A′B′,
∴△ABD≌△A′B′D′(AAS),
∴AD=A′D′.
(1)寻找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即可解决问题;
(2)写出已知,求证,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即可.
本题考查命题与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1.【答案】(1)由题意可得13a+1=1,
去分母得:3a+1=1,
解得:a=0,
经检验a=0是方程的解,
那么a=0;
(2)∵A−B
=3a9a2+6a+1−13a+1
=3a(3a+1)2−3a+1(3a+1)2
=−1(3a+1)2<0,
∴A(3)当a=13时,
A−B
=−1(3a+1)2
=−1(3×13+1)2
=−14.
【解析】(1)由题意列得关于a的分式方程,解方程即可;
(2)将两式作差后与0比较大小即可;
(3)将a的值代入(2)中所得结果中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及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及解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解:(1)设魔方的棱长为x,根据题意,得x3=27,
解得x=327=3.
故魔方的棱长为3.
(2)∵魔方的棱长为3,
∴阴影面积为:32−12×2×1×4=5,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y,则y2=5,
解得y= 5,y=− 5(舍去),
故正方形的面积是5,边长为 5.
(3)设正方形的边长为m,根据题意,得m2=10,
解得m= 10,m=− 10(舍去),
画图如下:
【解析】(1)设魔方的棱长为x,根据题意,得x3=27,解答即可.
(2)根据分割法求面积,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边长即可.
(3)设正方形的边长为m,根据题意,得m2=10,求得边长,再仿照阴影图形的结构,画图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的计算,勾股定理,网格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
23.【答案】证明:过点P作PM⊥OA于点M,P作PN⊥OB于点N,
∵OC是∠AOB的角平分线,
∴PM=PN,
∵∠AOB=60°,
∴∠MPN=120°,
∵∠DPE=120°,
∴∠DPM=∠EPN,
∴∠DPM=∠EPN.
在Rt△DPM和Rt△EPN中,
∠DPM=∠EPNPM=PN∠PMD=∠PNE,
∴Rt△DPM≌Rt△EPN(ASA),
∴PD=PE.
【解析】过点P作PM⊥OA于点M,P作PN⊥OB于点N,证明Rt△DPM≌Rt△PEN即可.
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24.【答案】24 252 16825 3t−25
【解析】解:(1)∵∠ABC=90°,AC=25,BA=7,
∴BC= AC2−BA2= 252−72=24,
故答案为:24.
(2)①如图1,点P是AC的中点,
∵∠ABC=90°,
∴BP=12AC=12×25=252,
故答案为:252.
②如图2,当BP⊥AC时,BP最短,
∵S△ABC=12AC⋅BP=12BA⋅BC,
∴12×25BP=12×7×24,
解得BP=16825,
故答案为:16825.
(3)当点P在AB上,
∵点P运动的距离为3t,AB=25,
∴AP=3t−25,
故答案为:3t−25.
(4)如图3,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则点P在BC边上,作PD⊥AC于点D,
∵PB⊥AB,
∴PD=PB,
∵S△PAC=12AC⋅PD=12PC⋅AB,且CP=24−PB,
∴12×25PB=12×7(24−PB),
解得PB=214,
∴3t=25+7+214,
解得t=14912,
∴t的值为14912.
(1)由∠ABC=90°,AC=25,BA=7,根据勾股定理得BC= AC2−BA2=24,于是得到问题的答案;
(2)①由点P是AC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BP=12AC=252,于是得到问题的答案;
②因为垂线段最短,所以当BP⊥AC时,BP最短,由S△ABC=12×25BP=12×7×24,求得BP=16825,于是得到问题的答案;
(3)由点P运动的距离为3t,AB=25,得AP=3t−25,于是得到问题的答案;
(4)当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作PD⊥AC于点D,则PD=PB,由S△PAC=12AC⋅PD=12PC⋅AB,得12×25PB=12×7(24−PB),求得PB=214,则3t=25+7+214,求得t=14912.
此题重点考查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垂线段最短、角平分线的性质、根据面积等式求线段的长度等知识与方法,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属于考试压轴题.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