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准确计算,合理填空,正确判断,慎重选择,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限: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准确计算。(共28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答案】0.8;420;0;
5;0.8;7
【解析】
【详解】略
2. 列竖式计算。
(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4.03;6.10
【解析】
【分析】(1)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最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详解】14.03 6.10
3.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45.15-30.15÷1.5 5.6×1.25
8.25×101-8.25 36÷[(17.5+1.22)÷26]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份【答案】25.05;7;
825;50
【解析】
【分析】“45.15-30.15÷1.5”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
“5.6×1.25”将5.6写成7×0.8,再根据乘法结合律计算;
“8.25×101-8.25”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36÷[(17.5+1.22)÷26]”先计算小括号内的加法,再计算中括号内的除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45.15-30.15÷1.5
=45.15-20.1
=25.05
5.6×1.25
=7×(0.8×1.25)
=7×1
=7
8.25×101-8.25
=8.25×(101-1)
=8.25×100
=825
36÷[(17.5+1.22)÷26]
=36÷[18.72÷26]
=36÷0.72
=50
4. 解方程。
【答案】;;
【解析】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先同时除以4,再同时加8,最后同时除以2,解出方程;
(2)先合并方程左边含共同未知数的算式,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5.4,解出方程;
(3)先计算方程左边的乘法算式,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方程左右两边先同时减去27,再同时除以4.5,解出方程。
【详解】
解:
解:
解:
二、合理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5. 根据,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 ) ( )
【答案】 ①. 0.588 ②. 1.68
【解析】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如果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因数168缩小到原来的,变为0.168,另一个因数35缩小到原来的,变为3.5,积应缩小到原来的,即5880÷10000=0.588。
所以。
积5880缩小到原来的,变为58.8,其中一个因数35不变,要得到58.8,说明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即168÷100=1.68。
所以。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求解。
6. 中百超市原有80kg西红柿,又运来了20箱,每箱重akg。这个超市西红柿总质量用式子表示是( )。当a=15时,这个超市一共有( )kg西红柿。
【答案】 ①. 80+20a ②. 380
【解析】
【分析】将原有西红柿的质量加上后来运来的,求出超市西红柿的总质量。将a=15代入西红柿总质量的式子中,求出具体一共有多少西红柿。
【详解】80+20×a=80+20a
当a=15时,有:
80+20×15
=80+300
=380(kg)
所以,这个超市西红柿的总质量用式子表示是(80+20a)。当a=15时,这个超市一共有380kg西红柿。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抽象概括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7. 下图中正方形的周长是24cm,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答案】36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正方形的周长为24cm,则正方形的边长为24÷4=6cm,带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24÷4=6cm
6×6=36cm2
【点睛】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8. 在( )里填上“<”“>”或“=”。
( )3.95 ( ) ( )0.2
【答案】 ①. < ②. = ③. >
【解析】
【分析】(1)被除数大于0时,被除数除以大于1的数,所得结果一定小于原来这个数;
(2)先求出括号两边式子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3)一个大于0的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据此解答。
【详解】(1)因为4.2>1,所以<3.95;
(2)=8.4,=8.4,所以=;
(3)=,因为1.7>1,则>0.2,所以>0.2。
由上可知,<3.95,=,>0.2。
【点睛】掌握积和乘数、商和被除数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9. 爸爸使用普通卡乘坐公交车上下班,每次刷卡1.7元照这样计算,充值100元,最多可以刷卡( )次。
【答案】58
【解析】
【分析】最后无论剩下多少钱,只要不够刷一次卡,就无法再乘一次车,用充值的钱数100÷每次刷卡的钱数1.7元,结果用“去尾法”取整数。
【详解】100÷1.7≈58(次)
爸爸使用普通卡乘坐公交车上下班,每次刷卡1.7元。照这样计算,充值100元,最多可以刷卡58次。
10. 一个面积是4m2的梯形,上底是1.4m,高是2m,下底是( )m。
【答案】2.6
【解析】
【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下底=面积×2÷高-上底,代入数据,即可求出下底。
【详解】4×2÷2-1.4
=8÷2-1.4
=4-1.4
=2.6(m)
一个面积是4m2的梯形,上底是1.4m,高是2m,下底是2.6m。
11. 小明每分钟做道口算题,小红每分钟比小明多做6道。那么表示( )。
【答案】小红每分钟做口算题道数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小明每分钟做a道口算题,小红每分钟比小明多做6道,小明每分钟做的题数+6道,就是小红每分钟做的口算题的道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明每分钟做a道口算题,小红每分钟比小明多做6道,那么a+6表示小红每分钟做口算题的道数。
12. 一个盒子里有6个白球,3个红球和2个蓝球,从中摸一个球,球的颜色有( )种可能的结果,摸出( )球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 ①. 3 ②. 白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盒子里有白球、红球、蓝球三种颜色的球,从中摸一个球,球的颜色就有3种可能的结果;比较白球、红球和蓝球数量的多少,数量最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最大。
【详解】从中摸一个球,球的颜色有白色、红色、蓝色3种可能。
6>3>2,白球的数量最多;
一个盒子里有6个白球,3个红球和2个蓝球,从中摸一个球,球的颜色有3种可能的结果,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最大。
【点睛】本题考查可能性的大小,根据事件数量的多少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13.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三角形的底是5.6cm,高是4cm,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8cm,高是( )cm。
【答案】4
【解析】
【分析】已知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三角形的面积,也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可知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即可求解。
【详解】5.6×4÷2
=22.4÷2
=11.2(cm2)
11.2÷2.8=4(cm)
平行四边形的高是4cm。
14. “妈妈比小明大28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小明今年有几岁?”设小明今年有岁,方程是根据( )等量关系列出来的。
【答案】妈妈今年的岁数-小明今年的岁数岁
【解析】
【分析】由题可知,小明今年年龄是岁,则妈妈今年的年龄是3岁;是根据妈妈比小明大28岁,即:妈妈今年的岁数-小明今年的岁数=28岁。
【详解】由分析可知:方程是根据“妈妈今年的岁数-小明今年的岁数=28岁”等量关系列出来的。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同时要注意年龄问题中年龄差是不变的。
15. 学校有一条长80m的小路,计划在小路的一侧栽树,每隔4m栽一棵。如果两端都栽树,那么共需( )棵树苗;如果两端都不栽树,那么共需( )棵树苗。
【答案】 ①. 21 ②. 19
【解析】
【分析】将小路的总长除以间距4m,求出间隔数。两端都栽树时,间隔数加上1等于植树数量。两端都不栽时,间隔数减去1等于植树数量。据此解题。
【详解】80÷4=20
20+1=21(棵)
20-1=19(棵)
所以,如果两端都栽树,那么共需21棵树苗;如果两端都不栽树,那么共需19棵树苗。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掌握间隔数和植树数量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16. 一根木头长20m,每4m锯一段,每锯下一段要用3分钟,锯完一共要用( )分钟。
【答案】12
【解析】
【分析】用木头长20m除以4m,求出一共需要锯几段。将段数减去1,求出需要锯的次数。最后将锯的次数乘3分钟,求出一共需要的时间。
【详解】(20÷4-1)×3
=(5-1)×3
=4×3
=12(分钟)
所以,锯完一共需要12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正确理解题意并列式是解题关键。
三、正确判断。(共5分)
17. 在一幅图中,点(3,6)和点(3,4)在同一列。( )
【答案】√
【解析】
【分析】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据此可写出点(3,6)和点(3,4)的具体位置,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点(3,6)表示在第3列第6行;
点(3,4)表示在第3列第4行;
所以点(3,6)和点(3,4)在同一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对的概念。
18.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答案】×
【解析】
【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据此解答。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5x+5=5(x+1) (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c+bc=(a+b)c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5x+5=5(x+1),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是解答的关键。
20. 因为中不含有未知数,所以它不是方程。( )
【答案】×
【解析】
【分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未知数可以用任何一个字母表示。据此解答。
【详解】中含有未知数a,所以它是方程。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方程的意义的理解。方程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方程。
21. 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dm2,涂色部分的面积是20dm2。( )
【答案】×
【解析】
【分析】先数出涂色部分满格和不满格的数量,不满格的数量按半格计算,再加上满格的数量,就是图形的格子数,最后乘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即可。
【详解】满格有12个,不满格有8个;
一共有:
12+8÷2
=12+4
=16(个)
面积:1×16=16(dm2)
涂色部分的面积是16dm2。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用数格子的方法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也可以把图形分割成3个梯形,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四、慎重选择。(共10分)
22. 下面算式的商是循环小数的是( )。
A. B. C.
【答案】A
【解析】
【分析】(1)计算除数是整数小数除法时,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时,要在被除数的个位数字上面商0,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商的小数点,再继续往下除,
(2)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像5.333…和7.14545…都是循环小数,分别求出选项中各除法算式的商,即可求得。
【详解】A.=
B.=1.4
C.=1.9
故答案为:A
【点睛】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循环小数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3. 看图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
【分析】看图,146箱的3倍是苹果的箱数,橙子的箱数加上358箱是苹果的箱数。据此列方程即可。
【详解】看图列方程,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简易方程,能从图中获取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24. 李阿姨的报摊昨天卖周报和晚报共收款280元。周报每份1.8元,晚报每份0.5元。昨天李阿姨卖出65份周报,______?这个算式对应的问题是( )。
A. 卖出多少份晚报B. 卖出多少份周报C. 卖出的晚报比周报多几份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和算式可知,1.8×65为昨天卖出65份周报的收款,用280-1.8×65即为卖出晚报的收款,因为总价÷单价=数量,所以求的是昨天卖出多少份晚报。
【详解】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知求的是昨天卖出多少份晚报。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关键是要理解题意,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熟练掌握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
25. 运用了( )。
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分配律C. 乘法结合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乘法交换律:a×b×c=a×c×b;乘法分配律:a×(b+c)=a×b+a×c;乘法结合律:a×b×c=a×(b×c)解答即可。
【详解】104×2.5
=(100+4)×2.5
=100×2.5+4×2.5
=250+10
=260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十理解掌握乘法运算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26. 如下图,在一组平行线间有甲、乙、丙三个图形,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甲B. 乙C. 丙
【答案】B
【解析】
【分析】看图,三个图形的高相等,那么可以假设高为10cm。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据此分别求出各个图形的面积,再比较出面积最大的图形即可。
【详解】令高均为10cm,
甲面积:4×10=40(cm2)
乙面积:10×10÷2=50(cm2)
丙面积:
(5+2)×10÷2
=7×10÷2
=35(cm2)
50>40>35
所以,乙面积最大。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面积,熟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关键。
五、观察分析。(共14分)
27. 填一填,画一画。
(1)用数对表示上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
A( ),B( ),C( )。
(2)如果上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代表1厘米,请你在方格中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答案】(1)A(3,6);B(1,2);C(7,2)
(2)见详解
【解析】
【分析】(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
(2)平行四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画出平行四边形(答案不唯一)。
【详解】(1)A(3,6),B(1,2),C(7,2)。
(2)平行四边形面积=12平方厘米,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
如图:
(画法不唯一)
28. 按要求涂一涂。(用文字代替涂色,在图中标示。)
摸出的一定是蓝 摸出的不可能是黄 摸出的可能是红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摸出的一定是蓝,说明盒子里全是蓝;
,摸出的不可能是黄,说明盒子里一定没有黄;
,摸出的可能是红,说明盒子里有红,据此解答。
【详解】
摸出的一定是蓝 摸出的不可能是黄 摸出的可能是红
29. 用木条做一个长方形框,长18厘米,宽15厘米。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有变化吗?如果有变化,会怎样变化?
【答案】长方形周长:66厘米;长方形面积:27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不变:66厘米;面积会变小
【解析】
【分析】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还是有四条边组成,周长不变;平行四边形的不长方形的宽小,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由此可知,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面积变小了,据此解答。
【详解】长方形周长:
(18+15)×2
=33×2
=66(厘米)
长方形面积:18×15=270(平方厘米)
平行四边形周长:
(18+15)×2
=33×2
=66(厘米)
因为长方形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底不变,高变短,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将变小。
答:长方形的周长是66厘米,面积是27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不变,是66厘米,面积会变小。
六、解决问题。(共25分)
30. 某停车场停车费10元起步(5小时及以内),超过5小时的部分,每小时按2.5元收费,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计算。王叔叔在这里停车共付停车费17.5元,他最多停了多长时间?
【答案】8小时
【解析】
【分析】王叔叔在这里停车共付停车费17.5元,超过了停车费的起步价10元,超出部分的费用是(17.5-10)元,再除以超出部分的收费标准2.5元/小时,求出超出部分的时间,再加上5小时,即可求出王叔叔停车的时间。
【详解】(17.5-10)÷2.5+5
=7.5÷2.5+5
=3+5
=8(小时)
答:他最多停了8小时。
【点睛】此题考查了小数除法的计算应用,关键能理解题意中的分段计费思想。
31. 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400本,比童话书的3倍多25本,童话书有多少本?
【答案】125本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童话书的本数×3+25=科技书的本数,据此列出方程,并求解。
【详解】解:设童话书有本。
3+25=400
3+25-25=400-25
3=375
3÷3=375÷3
=125
答:童话书有125本。
【点睛】本题考查列方程解决问题,从题目中找到等量关系,按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2. 丽丽到书店买书,一套《百科全书》有15本,每本12.8元。丽丽用会员卡买了一套,只花了163.2元。用会员卡买这套书每本便宜多少元?
【答案】1.92元
【解析】
【分析】总价÷数量=单价,用163.2元除以15本,求出会员买这套书的单价,再利用减法求出用会员卡买这套书每本便宜多少元。
【详解】12.8-163.2÷15
=12.8-10.88
=1.92(元)
答:用会员卡买这套书每本便宜1.92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经济问题,掌握数量、单价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33. 一块麦田(如下图)今年共收小麦72吨,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
【答案】8吨
【解析】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麦田的面积分为长是600米,宽是100米的长方形面积和底是600米,高是100米的三角形面积,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求出这块麦田的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再换算成公顷;再用收小麦的重量除以这块地的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600×100+600×100÷2
=60000+60000÷2
=60000+30000
=90000(平方米)
90000平方米=9公顷
72÷9=8(吨)
答:平均每公顷收小麦8吨。
34. 贝贝和文文同时从学校出发,向相反方向骑行,20分钟后相距10千米。已知贝贝的骑行速度是文文的1.5倍,那么贝贝每分钟骑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
【答案】0.3千米
【解析】
【分析】把文文的骑行速度设为未知数,贝贝的骑行速度=文文的骑行速度×1.5,等量关系式:贝贝的骑行速度×行驶时间+文文的骑行速度×行驶时间=两人之间的距离,列方程求出文文的骑行速度,最后乘1.5求出贝贝的骑行速度,据此解答。
【详解】解:设文文每分钟骑行x千米,则贝贝每分钟骑行1.5x千米。
1.5x×20+20x=10
30x+20x=10
50x=10
x=10÷50
x=0.2
1.5×0.2=0.3(千米)
答:贝贝每分钟骑行0.3千米。
【点睛】掌握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53,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填,慎重选择,仔细计算,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解决问题长智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原卷+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冷静思考,正确填空,考考你的判断力,反复比较,慎重选择,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