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四中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共41分)
1. 阅读下面语句,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了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有变化,笔画更加工整匀称而已。
[乙]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fúzà)——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
[丙]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致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丁]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倒计时短片中的古诗词与二十四节气画面相得易彰。
(1)给[甲]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乙]句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匀称__________ ②(fú zà)__________
(2)[丙][丁]两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丙]句中的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
②[丁]句中的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
(3)用部首检字法查[甲]句中的“篆”字,应先查部首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
【答案】(1) ①. yún chèn ②. 浮躁
(2) ①. 致 ②. 至 ③. 易 ④. 益
(3) ①. 竹() ②. (九)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匀称,yún chèn,意思是均匀;比例和谐、协调匀称也可指身材和谐对称。
浮躁, fú zà,指急躁,不沉稳,轻浮急躁。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不期而致——不期而至,意思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地到来
相得易彰——相得益彰,指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
【小问3详解】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鑫 MXSJ663 低至0.3/份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篆”字的部首是“竹”,上下结构,笔画总数15。笔顺:撇、横、点、撇、横、点、撇折、横撇、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除去部首后,再查9画。
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菌子jùn 肖像xiā 匝道zā 舳舻相接zhú
B. 秀颀qí 倔强jué 鲜腴yú 屏息敛声pǐng
C. 国殇shāng 题跋bá 冗长yǒng 摩肩接踵zhǒng
D. 虬枝qiú 遒劲jìng 纤维xiān 潜滋暗长qián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肖像xiā ——xià;
B.屏息敛声pǐng——bǐng;
C.冗长yǒng——rǒng;
故选D。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节临近,自贡的年味渐浓,各大型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真让人眼花缭乱。
B. “北斗”组网,“嫦娥”凯旋,“天舟”对接,一个个“飞天”喜讯摩肩接踵而来。
C.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终于在1847年被历史写了下来。
D. 袁隆平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A.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B.摩肩接踵:意思是肩与肩相磨,脚与脚相接。形容人多拥挤不堪。此处用来形容喜讯,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C.振聋发聩: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D.当之无愧:意思是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故选B。
4. 将下列句子组成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铁棍山药是众多山药品种之一。
②其中以产自古怀庆府怀山药药用价值更高。
③怀山药主要指古怀庆府(它的地理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焦作辖区温县、沁阳、武陟、孟州)所产的山药。
④铁棍山药,因种植地不同,种植间隔年限不同,品质上会有所不同。
A. ①③②④B. ①④②③C. ②④①③D. ②③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
第①句“铁棍山药是众多山药品种之一”阐述了本段话的主要说明对象——铁棍山药,总起全文,为下面具体介绍铁棍山药做铺垫,所以应放在第一位;第④句“铁棍山药,因种植地不同,种植间隔年限不同,品质上会有所不同”紧承第①句,说明在“铁棍山药”这一大类下还有很多不完全相同的山药种类;第②句“其中以产自古怀庆府的怀山药药用价值更高”则进一步引出了说明对象——具有更高药用价值的怀山药,接着第③句具体介绍了怀山药的产地,应放在第②句之后。所以正确的排序为:①④②③。
故选B。
5. 以下书法作品是赵孟頫书的《陋室铭》,对其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端庄严谨,方正沉稳,威严肃穆B. 笔意畅通,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C. 潇洒恣意,龙飞凤舞,纵任奔逸D. 气势雄浑,方劲古拙,庄严敦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法字体鉴赏。
图片中是行书(行楷)。 行书的特点是:字体活泼,俊逸秀美,笔画牵连,行云流水,笔势贯通,抑扬顿挫。本篇通篇字形扁方,结体方阔,间架疏朗,方整平正,用笔方圆并举,以方笔居多,转折处见棱见角。法度谨严,字势宽博开张,气度平和雍容,雄浑大气。笔力厚重,笔画丰肥,笔法坚实,稳重遒劲,意态古朴生拙。书写时楷中兼有行意,在严整中增加了几分灵动。
A.“端庄严谨,方正沉稳”是楷书的特点;
C.“龙飞凤舞,纵任奔逸”是草书的特点;
D.“气势雄浑,方劲古拙,庄严敦厚”是篆书的特点;
故选B。
6.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
B. 《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寓言均出于此书。
C.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评价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
C.《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新闻作品,不是回忆录;
故选C。
7.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影视作品虚构杜撰、随意嫁接,是基本对优秀传统文化失去了敬畏。修改:“敬畏”改为“尊敬”。
B. 人民教师主要担负着传播真理、传播思想、传播知识的历史使命。修改:“传播真理”与“传播知识”调换顺序。
C. 中马友谊大桥不仅帮助马尔代夫人民实现了交通便利,而且将他们带向更美好。修改:句尾加上“的未来”。
D. 水源地环境质量如何,是保障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健康水的第一道关卡。修改:“老百姓”后加上“能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A.语序不当,“是基本对优秀传统文化失去了敬畏”应改为“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失去了基本的敬畏”。故选A。
8.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编著,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我们学过他的《渡荆门送别》。
C. 《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D.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他的《答谢中书书》是写给友人的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创作的律诗。
故选B。
9. 根据古诗文默写填空。
(1)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________________,千丈见底。(吴均《与朱元思书》)
(3)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4)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杜甫在《春望》中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家书珍贵,表达作者对家人强烈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清照在《渔家傲》中表达自己空有才华,于当世无用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答案】 ①. 水中藻荇交横 ②. 盖竹柏影也 ③. 水皆缥碧 ④. 贫贱不能移 ⑤. 入则无法家拂士 ⑥. 老骥伏枥 ⑦. 烈士暮年 ⑧. 烽火连三月 ⑨. 家书抵万金 ⑩. 我报路长嗟日暮 ⑪. 学诗谩有惊人句 ⑫. 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诱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得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藻荇、缥、拂、暮、烽、嗟、谩、燕”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二。名著阅读(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①大孔雀蝶为了结婚这个它生命的唯一目的,具备了一种奇妙的天赋。它能飞过长距离,穿过黑暗,越过障碍,发现自己的意中人。两三个晚上的时间里,它用几个小时去寻觅,去调情,如果不能遂愿,一切全都完了,极其准确的罗盘失灵了。极其明亮的灯火熄灭了。那今后还活个什么劲儿呀!于是,它便缩到一个角落里,清心寡欲,长眠不醒,幻想破灭,苦难结束。
②蟋蟀的歌声是“格里——依——依”“格里——依——依”这种缓慢而柔和的声音,唱起来还微微发颤,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你一听就会猜想到它的振动膜是极其细薄而宽大的。如果它待在叶丛中无人惊扰的话,它的声音就不会变化,但稍有动静,这位歌手便立即改用腹部发声。
③蚱蜢是个嗜食昆虫者,尤其爱吃没有过硬甲胄保护的那些昆虫;这还证明它们特别喜欢肉食,但又像螳螂那样只吃自己捕获的猎物。这个蝉的刽子手还知道肉食热量太高,须用素食加以调剂。吃完肉喝完血之后,还要来点水果什么的,有时候,实在没有水果,来点草吃吃也是可以。
10.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你从上述三段选文中获得了哪些科普知识?
11. 《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生动有趣,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请你结合画横线句子分析。
【答案】10. (1)大孔雀蝶以结婚为生命唯一目的,如果不能遂愿,生命也就结束了。
(2)蟋蟀可以用腹部发声。
(3)蚱蜢既吃肉食,又吃素食。
11. 运用拟人的修辞,将蚱蜢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蚱蜢既吃肉食,又吃素食的食性,语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提炼与概括。
(1)根据①段“大孔雀蝶为了结婚这个它生命的唯一目的”“如果不能遂愿,一切全都完了”“那今后还活个什么劲儿”等语句可概括为:大孔雀蝶以结婚为生命唯一目的,如果不能遂愿,生命也就结束了。
(2)根据②段“稍有动静,这位歌手便立即改用腹部发声”等语句可概括为:蟋蟀可以用腹部发声。
(3)根据③段“还知道肉食热量太高,须用素食加以调剂。吃完肉喝完血之后,还要来点水果什么的,有时候,实在没有水果,来点草吃吃也是可以”可概括为:蚱蜢既吃肉食,又吃素食。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刽子手”“还知道肉食热量太高,须用素食加以调剂”等语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蚱蜢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蚱蜢既吃肉食,又吃素食的食性,通俗易懂,读来妙趣横生。
三、综合性学习(共9分)
12. 年级将开展“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班级演讲倡诚信
小明要代表你组参加“话说诚信”演讲比赛,请你帮他补写两条名言,分别证明他的两个小观点。
(1)总观点: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土壤。
观点1:诚信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名言:①______
观点2: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原则。名言:②______
【活动二】树立榜样学诚信
1996年11月,刚从河南省卢氏县外贸公司退休的黄克斌,在某地承揽了一宗劳务工程。他向工程方缴纳了30万元保证金,筹措了157万元工程材料款,并组织400余名农民工开始施工。工程竣工验收后,本该得到的445万元工程款却遭到无理拖欠,黄克斌被气得吐血住进了医院。黄克斌毅然决定:钱要不回来,债就自己还,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农民兄弟的工钱还上。一言既出,黄克斌当即拔掉输液的针头,回到家里,把家里准备过年用的51万元钱全部拿出来,交到最困难的农民工手里。为还债,黄克斌卖了车,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临近年关不购置年货,甚至不让买春联和鞭炮。他的举动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三个儿子卖掉了住房,女儿卖掉了门面房,年逾八旬的父母拿出了养老钱,小孙女拿出了压岁钱。实在没有家产可以变卖了,老黄和儿子儿媳把工资抽出大部分用于还债。目前,尚有100余万元债务要还。黄克斌说,只要他人在,欠下的债务一个都不会落下。
黄克斌率领全家十几口人节衣缩食10余年竭力还债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当代愚公”。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黄克斌的事迹进行报道。2008年,黄克斌入选“中国好人榜”。
(2)刘明同学听到这个故事后很受感动,准备拟写一条宣传语来激励别人。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他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二十载 举家协力 节衣缩食 移 四代人 写 当代愚公 诚信 债山 一诺千金
【活动三】严于律己践诚信
(3)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到“诚信”?请写出你的两个做法。
【答案】(1) 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 ②. 人倍<违背>信则名不达。(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
(2)当代愚公,二十载举家协力移债山;一诺千金,四代人节衣缩食写诚信。或:当代愚公,四代人举家协力移债山;一诺千金,二十载节衣缩食写诚信。
(3)①考试不舞弊;②借别人的东西按时归还。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知识积累。
观点1:结合“诚信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可补写名言:人之所助者,信也。
观点2:结合“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可补写名言: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字数相等的要求,从题目设定的情景中选取词性相同的词语和结构相同的短语,如“当代愚公”与“一诺千金”相对,同属讲诚信的对象;“二十载”对“四代人”,同属含有数字的词语;“举家协力”对“节衣缩食”,同属并列短语;“移债山”对“写诚信”,同属动宾短语。最后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知识,合理组织上下联。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联系实际的能力。
示例: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四。阅读与理解(共34分)
(一)(6分)
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3.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画面。
14. 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诗人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3. 示例:五颜六色的鲜花,正逐渐漫山遍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争奇斗艳,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马蹄在嫩草间时隐时现,分外有趣。
14. 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钱塘湖东白沙堤的喜爱。“行不足”,写出诗人的流连忘返,至于这里到底有多美,诗人没有说,也没有必要说,用前六句衬托,已经让读者充分领略了西湖的优美,留给读者充裕的联想、想象空间,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描绘画面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所描述的景象的特点,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内容: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其次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花”“草”“马蹄”。最后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写即可。
示例:放眼望去,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人眼花缭乱;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信马由缰,马蹄刚刚没在草丛中。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及赏析。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一词直抒胸臆,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作者想象绿杨依依的白堤,想象游人如织的盛况,想象诗人陶醉的情形,来衬托西湖的美景。“行不足”的“不足”就是“不满足”之意,此为关键。“行不足”,就是说,钱塘湖百游不厌,游兴永无尽头,至于这里到底有多美,诗人没有说,也没有必要说,用前六句衬托,已经让读者充分领略了西湖的优美,留给读者充裕的联想、想象空间,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表现出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无比喜爱和赞美。
(二)(14分)
【甲】
愚公移山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要有遗男,始龀,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真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式氏岩。
(选自《中国成语故事》)
1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惩山北之塞( ) (2)方磨铁杵( )
(3)始一反焉( ) (4)媪自言姓武( )
16.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7. 文章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形象有什么作用?
18. 谈谈这两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答案】15. ①. 苦于 ②. 正在 ③. 同“返”,往返 ④. 说
16. (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意对即可)
17. 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18. 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把握句子含义,进而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1)句意: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苦:苦于。
(2)句意:正在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方:正在。
(3)句意:才往返一次。反:同“返”,往返。
(4)句意:那位老妇人自称姓武。言:说。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
(1)汝:你。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固:顽固。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2)感:感动。意:想法。还:回去。卒:完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手法作用的分析。根据甲文“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可知,写作对象是愚公,其余的人或物都是为塑造愚公形象服务的,写山的高峻,烘托了愚公决心之大;遗男的相助烘托了愚公此举赢得了人们的支持;智叟的阻止烘托了愚公的智慧之高;神的搬山烘托了愚公精神的感人,这些都是从侧面烘托愚公的形象,使愚公直面困难、坚持不懈、为子孙造福的形象更加形象生动。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启示。甲文中,移山成功,是因为“其不已也”,“不已”即坚持不懈;乙文中,李白完成学业,是因为“太白感其意”,老婆婆誓把铁杵磨成针的毅力感动了他。由此可见,愚公与李白获得成功的共同原因就是坚持。因此,可围绕“坚持”来谈自己的启示。
示例:坚持,是最强大的力量。要坚持就必须有毅力,一个人的毅力不是先天决定的,是后天培养的。一件事只要坚持十天那么这件事就会成为一个习惯,不会觉得痛苦,再坚持下去就成了习惯。
【点睛】参考译文:
(甲)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四周各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无言而对。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冈阻隔了。
(乙)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功课就放弃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打算(用这根铁棒)做一根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于是)回去完成了自己的学业。那位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三)(14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课堂
①十年后,他还记得中考结束那年,父亲回家探亲时,进家门第三天,就嫌弃他的惫懒、柔弱、优柔寡断与吃饭慢,决定带他去骑行川藏线。
②身为军人,父亲说干就干,立刻买了一辆新的山地车、折叠式帐篷、迷你压力锅,还有冲锋衣之类的,马上带他进行适应性训练,每天骑行50公里。
③当时,他很不乐意父亲这般不容分说地干预他的生活,中考好不容易结束了,不是应该躺在沙发上紧握游戏手柄吗?一个时常在儿子的生活中缺席的男人,凭啥对他的性情与吃饭速度指手画脚?他好几天幻想着自己在父亲面前爆发并摔门而去,然而,不知为什么,一到父亲那张黑红的国字脸面前,他就像新兵见到连长,满腹的委屈与愤懑都咽了回去。
④母亲看着不忍,在厨房里小声争辩,说儿子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他身体瘦高,穿着冲锋衣顶风上坡时,像一只翼装大鸟,“你就不担心他路上生病吗?”父亲淡淡地说:“我唯一的儿子,我有数。听着,我不想他长大后经不起磋磨,这会害了未来的媳妇。”母亲不声响了,只是给父亲的行囊中硬塞了十几条巧克力和6支防晒霜。
⑤十年以后,在那场砥砺风雨和暴晒的骑行中,父子间起过什么争执,他已经忘了。【A】他记得的,是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一手死死地摁住他的脑瓜,一手帮他涂防晒霜的场景;是父亲把方便面底下卧着的茶叶蛋,硬塞到他碗里的场景;是高原上的冰雹雨降临时,父亲不容分说把唯一的不锈钢脸盆顶在他头上的场景;是父亲站在高坡上,朝坡下倒卧不起的他怒目而视的场景……是的,他是怎么撑下来的,这318国道上炼狱般的25天?可能,支撑他的,是父亲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些许轻蔑与失望吧,父亲跟沿途的修车铺老板、小饭馆伙计、小旅馆老板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这小子,百无一用是书生,老刘家的精神气,到他这一辈,恐怕要断。我这一趟拉他出来,就是想练一练他的精神气。”
⑥他一直不服父亲给他贴的标签:书生怎么就百无一用了?老刘家的精神气,为什么由你说了算,而不是由我说了算?等着吧,总有一天,我的筋骨会结实,我的目光会锐利,我会修山地车,会在强风中搭帐篷,会看北斗七星寻找方向,会在旷野上点燃篝火,我将会比你更耐压,更有眼光。我等着,等你老了,看你会不会像今天这样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⑦为此,他在骑行的后半段路上目光如炬,沉默是金,连父亲给他挑破脚上的水疱,并给膝头敷上膏药时,他都咬着牙一声不吭。他看到,父亲脸上深不见底的威严裂开了口子,一丝战栗掠过他的腮帮肌肉。就在他在心里举拳怒吼“不要你心疼”时,那条口子已经合拢,父亲掉头而去,丝毫不带感情地说:“熄灯睡觉,明天6点半开始骑行,要躲过下午3点以后的雷暴。”
⑧他最终和他沧桑满面的自行车,一同见到了布达拉宫。仰望那耸立在高天薄云之下的神圣殿堂,一尘不染的白色楼宇中簇拥着肃穆的深红楼宇,只一瞬间,他的眼泪就流了一脸。他意识到,他的少年时代提前结束了,而这一切,都是拜父亲所赐,他不知道应该感激他,还是怨恨他。
⑨十年后,他成为一名博士生,在大学的高分子实验室里,师兄弟们一边做着对比实验,一边聊起“父亲的课堂”。他发现,大部分都市男生都在成长的某一刻,受到父亲毫不留情的敲打。
⑩有人被要求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观鸟,写观鸟日记,画清楚每只鸟脖颈上的毛和尾翼上的渐层变色,分辨这些鸟极为相似的叫声,直到在树梢与崖壁上发现它们不同的筑巢地。
⑪有人被要求自己组装家具,父亲指导他看说明书,刚装好书柜的外框架,就把冲击钻、膨胀螺丝和工具箱一股脑儿交给了他,父亲出门长跑去了。他打电话给叔叔、舅舅,所有的人都深表为难,因为,谁也不能阻挡一个男人“不是把儿子培养成国王,就得培养成匠人”的决心。
⑫有人被要求冬泳,哆哆嗦嗦不敢下水,就被父亲所在的“老男人冬泳队”鼓掌群嘲;而为了耐寒训练,他还被父亲强押着,用一大把雪猛搓四肢,直到皮肤下面的血火辣辣地热起来。
⑬有人被要求一个人坐27小时的绿皮车去大学报到,带着两个28寸的大箱子和一捆被子,父亲在火车只停靠两分钟的车站上,把自己的遮阳帽往儿子头上一扣,就掉头而去。
⑭还有人在假期被要求每隔一天值一次夜班,独自陪护病重的爷爷,在深夜,每过一小时,就要起床探看吸氧面罩后面的爷爷是否有异样,是否需要喝水或咳痰。他必须学会为吊着水的爷爷穿脱衣服、擦拭身体、按摩翻身,查看有没有褥疮。父亲教给他护理手法,教给他与护士和值班医生打交道的方式,教给他直面生死的勇气。
⑮【B】可能,相比母亲那种柔软包容的管教方式,父亲的教育都是有点硌人的,可到了男生成年后,回过头来看,这种严厉的课堂,却是为他们结结实实补了一次钙,让他们从精神上到身体上,都强健了起来。
(文/明前茶)
19. 本文的情感波澜起伏,请从文中“他”的角度认真梳理故事。
20. 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21. 本文的语言多用修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从文中划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进行简要分析。
22. 文中除了写“他”的父亲,还写到了母亲和其他同学的父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19. 示例:①中考后,他被父亲强行要求去骑行川藏线,他很不乐意父亲干预他的生活,但不敢表达委屈与愤懑。②经过炼狱般的25天,他感受到了父爱,但不服父亲给他贴的标签。③到达布达拉宫后,他激动得泪流满面,但对父亲,还是说不清该是感激还是怨恨。④十年后,他成为一名博士生,发现大部分都市男生都在成长的某一刻,受到父亲毫不留情的敲打。理解了父亲们那严厉的课堂,是为了给他们结结实实补一次钙。
20. 示例:①严厉,专断:中考后强行带他去训练,不顾母亲的反对和他内心的不满。②负责、慈爱:为了训练他,父亲一路陪同,指导他如何应对各种情况,如修车、辨别方向。途中为他涂防晒霜,给他的方便面底下卧茶叶蛋。
21. 【A】:排比。详细列举了途中父亲的种种细节,生动细腻地写出了父亲对他的爱和严,语势强烈,抒情性强,抒发了成年后的他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
【B】示例一:对比。把母亲的柔软包容和父亲的严厉硌人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父亲的课堂对男生来说虽说不舒服,但不可或缺。
【B】示例二:比喻。把父亲严厉的教育比作给身体补钙,生动形象的写出父亲的教育使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强健,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22. ①用母亲来反衬父亲的严厉,他不容分说就强行干预儿子的假期,欲扬先抑。
②用其他父亲来烘托“他”的父亲,大部分负责任的父亲都会磨砺自己的儿子,让“他”的精神和身体都强健起来。这样写,照应题目,丰富文章主题、深化文章主旨。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概括文章内容。
根据第①段“十年后,他还记得中考结束那年,父亲回家探亲时,进家门第三天,就嫌弃他的惫懒、柔弱、优柔寡断与吃饭慢,决定带他去骑行川藏线”和第③段“当时,他很不乐意父亲这般不容分说地干预他的生活”“满腹的委屈与愤懑都咽了回去”可概括出:中考后,他被父亲强行要求去骑行川藏线,他很不乐意父亲干预他的生活,但不敢表达委屈与愤懑。
根据第⑤段“他记得的,是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朝坡下倒卧不起的他怒目而视的场景”和第⑥段“他一直不服父亲给他贴的标签”可概括出:经过炼狱般的25天,他感受到了父爱,但不服父亲给他贴的标签。
根据第⑧段“仰望那耸立在高天薄云之下的神圣殿堂,一尘不染的白色楼宇中簇拥着肃穆的深红楼宇,只一瞬间,他的眼泪就流了一脸。他意识到,他的少年时代提前结束了,而这一切,都是拜父亲所赐,他不知道应该感激他,还是怨恨他”可概括出:到达布达拉宫后,他激动得泪流满面,但对父亲,还是说不清该是感激还是怨恨。
根据第⑨段“十年后,他成为一名博士生……他发现,大部分都市男生都在成长的某一刻,受到父亲毫不留情的敲打”和第⑮段“父亲的教育都是有点硌人的,可到了男生成年后,回过头来看,这种严厉的课堂,却是为他们结结实实补了一次钙,让他们从精神上到身体上,都强健了起来”可概括出:十年后,他成为一名博士生,发现大部分都市男生都在成长的某一刻,受到父亲毫不留情的敲打。理解了父亲们那严厉的课堂,是为了给他们结结实实补一次钙。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根据第①段“父亲进到家门第三天,就嫌弃他惫懒、柔弱、优柔寡断与吃饭慢,决定带他去骑行川藏线”可知,父亲很严格:嫌弃孩子柔弱,带着孩子风雨无阻去骑行。
根据第②段“身为军人,父亲说干就干,马上带他进行适应性训练,每天骑行50公里”可知,父亲雷厉风行:决定带他去骑行川藏线后立即行动。
根据第⑧段“他意识到,他的少年时代提前结束了,而这一切,都是拜父亲所赐。他不知道应该感激他,还是怨恨他”和第⑮段“父亲的教育都是有点硌人的,回过头来看,这种严厉的课堂,却是为他们结结实实补了一次钙,让他们从精神到身体都强健了起来”可知,父亲富有教育智慧:有点硌人的教育方式磨砺孩子,让孩子收获了身体和精神的成长。
根据第⑤段“一路上,他清晰记得的是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一只死死地摁住他的脑瓜,一只帮他涂防晒霜的场景;父亲把方便面底下卧着的茶叶蛋,硬塞到他碗里的场景”和第⑦段“为此,他在骑行的后半段路上沉默寡言,连父亲给他挑破脚上的水泡,并给他膝头敷上膏药时,他都咬着牙一声不吭”可知,父亲爱孩子:给儿子涂防晒霜、让儿子吃茶叶蛋、给儿子挑水泡、心疼儿子。
据此任意选择两个角度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即可。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A】处:这一句话重,“他记得的,是……;是……;是……;是……”,四个“是……”构成排比句式,具体说明了在艰难的骑行途中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细致照顾,帮“我”涂防晒霜、给“我”留下茶叶蛋、在下冰雹时将唯一能躲避的不锈钢盆给了我、在面对半途放弃的“我”时感到愤怒,这些父子相处的细节生动细腻地写出了父亲对他的爱和严,语势强烈,抒情性强。再结合第⑮段“可到了男生成年后,回过头来看,这种严厉的课堂,却是为他们结结实实补了一次钙,让他们从精神上到身体上,都强健了起来”开展,抒发了成年后的他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
【B】处:国家“这种严厉的课堂,却是为我结结实实补了一次钙,让我从精神上到身体上,都强健了起来”可知,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父亲“带我去骑行川藏线”的经历比作“严厉的课堂”,“为我结结实实补了一次钙,让我从精神上到身体上,都强健了起来”表现了这个经历带给“我”的影响之大,不仅让我的身体更加强健,也让我的精神矍铄起来,不再像以前没有男子气概,突出了父亲这种“严厉的课堂”的重要意义,点明了文章在主旨,抒发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同时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升华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课堂”这种教育方式的肯定,对伟大父爱的赞美。再根据第⑮段“可能,相比母亲那种柔软包容的管教方式,父亲的教育都是有点硌人的”可以看出,作者在用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父亲教育方式虽然略显粗暴,但本质是为了孩子,让他的心智和身体都得到了成长。
选择其中一句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
根据第④段“母亲看着不忍,在厨房里小声争辩……只是给父亲的行囊中硬塞了十几条巧克力和6支防晒霜”以及结尾段说到“可能,相比母亲那种柔软包容的管教方式,父亲的教育都是有点硌人的,可到了男生成年后,回过头来看,这种严厉的课堂,却是为他们结结实实补了一次钙,让他们从精神上到身体上,都强健了起来”,可见作者将父亲“硌人”的教育方式和母亲柔软包容的管教方式进行对比,用母亲来反衬父亲的严厉,欲扬先抑,突出强调了父亲的教育虽然“硌人”,但这种教育方式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变得强壮起来,使以后受益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课堂”这种教育方式的充分肯定,赞美了伟大的父爱。
本文主要讲述不同父亲“父亲的课堂”内容,有的带孩子骑行川川藏线,有的要求孩子组装家具,有的冬泳怕冷被父亲用雪摩擦身体等待,这些父亲都在帮助孩子成长,锻炼孩子。这些父亲的教育都是有点硌人的,可到了男生成年后,回过头来看,这种严厉的课堂可以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快速成长,所以作者写其他的父亲,是为了用其他“父亲”烘托自己的父亲,体现出父亲“硌人”的教育能帮助孩子们成长,照应题目,丰富文章主题、深化文章主旨。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五、作文(共60分)
23. “点赞”“吐槽”等网络语言,有人视其为破坏语言规范的洪水猛兽,全面排斥;有人主张张开双臂全面接受;有人保持谨慎宽容。你认为应如何使用网络词语呢?说出理由。(75字左右)
【答案】示例:观点:我认为需要辩证地看待网络词语,它们的出现是有原 因的。
理由:首先这些词语简洁有趣,是互联网的产物,是一个 时代的文化。但从规范的语言角度看,这些词汇存在一些语病,纳入词典还有待商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针对如何使用网络词语,发表自己的看法,注意理由充分。
示例:我认为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网络新词可以体现时代感和个性化,但是需要在文章的整体质量、语法规范等方面做好把控。要在写作效果和符合语言规范之间取得平衡。
①看清使用环境。网络新词通常是网络语言,主要在社交网络、微信、QQ等平台上使用。在作文中如果使用,需要看清环境,确保使用的场合、对象和语境符合作文要求。②量力而行。使用网络新词需要灵活把握。不要在正式文体或写作中滥用这些语言,要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写作风格合适地运用。③确保准确性。网络新词的涌现速度很快,有些词语玩笑、调侃性较强,有的容易引起歧义。在使用时,要确保准确性,并考虑这些词语的潜在影响。
24. 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句话,瞬间点化了我们,让纷繁杂乱的思绪变得有条不紊;总有一些话,感动着我们,让冰冷的心瞬间温暖起来;也总有一句话,时刻鞭策着我们,让我们努力奋进。
请以“那句话让我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包括本卷中的材料)。④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那句话让我难忘
曾有一件事,让我泪流满面;曾有一句话,让我难以忘怀。
记忆跌入夏日的阳光,六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公布的那一天,正是盛夏,风吹起纱裙,美丽而又温暖的红霞抚摸着大地,而手机屏幕上毫无生气的几个数字却让我感到彻底的冰冷。瞳孔渐渐放大而又收缩,仰起头,眼泪似乎冲开了禁锢,变得自由……
“啪嗒,啪嗒”蜷缩在地板,只听清脆的泪水声叩击心口。“为什么,84分?不,不可能,凭什么我同桌能考高分,我不服!我不服……”像是扪心自问,又像是绝望的呐喊,委屈、愤怒、嫉妒糊在胸口,像一条铁链把我禁束。看着黑夜织上天空,嘲笑的声音仿佛从我耳边响起,树木仿佛向我摇头,鸟群尖叫着飞过天空,命运吗?如此不公?!我不信,不服,却无可奈何。
困了,累了,夜晚朦胧中,天空只有零星几颗发着暗淡光芒的星星,明月也皱着眉想离开天空。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珺之,我回来了。”是妈妈,像是有了一个可以倾诉的树洞,许多话我都想一股脑儿说出,“妈,我真的……”“停!”妈妈却严肃地盯着我,我愣了一下,妈妈的眼中很平静,没有安慰,也没有嘲笑,与妈妈对视着,无言中,狂跳的心也终得沉静。“考试成绩不理想,你仔细地想想,到底是谁的错?双眼通红,咬牙切齿,难道因为考试,却恨他人,却怨天尤人吗?记住!我现在并不想听你怎么说,我只想看你今后怎么做!有时,他人比你强,不是命运的不公平,只因为——你还不够强大!”
心中的烦恼像是被说得明明白白,心中轻松了许多,的确,他人比我强,不是命运,只是我的原因,只是我不够强大的原因。心中,我深深记住了这句让我难忘的话。我暗下决心,像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让我从地上站起。
太阳伴着朝霞升起,当黑夜退散,黎明来临,这已是全新的一天,也迎来一个全新的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是“那句话”,“那句话”意在指向某句有影响力的话,要求只能是一句话,而不是一段话,并且要选取最有价值或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我”点明文章需要以第一人称来写,这就要求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是和自己有关的事情。“让”在这里是“致使”的意思,引出后面所发生的动作行为或状态题目横线处的内容是由“那句话”引发出来的,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它可以是生活中的所闻所见而引发的思考,例如可补题为“那句话让我感恩”:从校园生活的角度出发,它可以是者师或同学的一句话所引发的灵感或感悟。例如可补题为“那句话让我恍然大悟”:从家庭生活的角度出发,可以是父母的一句话让“我”感受到他们对“我”的浓浓爱意,也可补题为“那句话让我感动”。
二、选材构思。对影响人成长的“一句话”,要精挑细选。可以是一句名言, 如于丹“一切高远的理想,都建立在朴素的起点”,罗曼·罗兰的“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也可以是一句诗词,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然,身边普通人的一句平凡话语,如“为别人着想,是人生一等功夫”,也许影响我们更长久;还可以是亲人、老师的一句话提醒,迷失自我时,给我们指路。要求写成记叙文,情节上多一些悬念,多一点波动……力求故事一波三折;可在人物刻画上出彩,精心刻画人物,多一些语言、心理等描写,让人物自身说话。无论怎么写,都要表现出“我”所受到的触动或做出的改变来,这是文章必不可少的内容。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1页。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四中学教研联片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第四中学教研联片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题,阅读与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十六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十六中学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题,名著导读,阅读与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