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 拓展活动式主题班会——《让我们一起分担》教案及反思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15378278/0-17085102667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九年级 拓展活动式主题班会——《让我们一起分担》教案及反思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6/15378278/0-17085102668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心理健康第六课 “专心”全攻略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心理健康第六课 “专心”全攻略教案设计,共6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缘起,历练,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拓展活动式主题班会——《让我们一起分担》
背景分析
本活动是针对九年级学生而设计的,初四学生尽管在非智力因素意志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发展有所进步,但有些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不够,面对挫折,畏难逃避,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很有必要在中考前,对他们进行关于团队建设主题班会,本节课是在开学初,发掘有责任感的班委,梳理树立班委威信,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毕业班的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做事效率。
2.通过三次报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替他人分担,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活动准备(从学生、教师等方面)
学生:
学生两边分坐,空出中间场地。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秒表。
3.垫子。
4.白纸。
5.小磁铁。
6.签字笔。
活动过程
环节一: 报数分组,确定队长
活动内容及要求:
1.全班同学依次1、2报数,报1的同学一队,报2的同学一队,分别坐到班级两侧。
2.每队分别报数确定人数是否相等,若多出一人,则调出一人担任老师的助手。
3.讨论选出男女队长各一名,坐到队伍前边,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队员犯错,队长要承担后果,自愿接受惩罚。
设计意图:
通过两次报数,初步体验报数活动,为接下来的活动引入奠基。队长主动坐到队伍前边,培养其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
环节二:确定队名,喊出口号
活动目标:通过队名和口号的制订,增强团队凝聚力。
教师活动:
1.引导两队学生讨论确定队名和口号。
2.强调队长的带头作用。
3.引导学生喊出各自的队名和口号。
学生活动:
1.在队长带领下讨论并制订队名和口号。
2.喊出队名和口号。
设计意图:通过队名和口号的制订过程,确定队长的带头地位,增强队长的责任意识。通过喊出队名和口号这一过程,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鼓舞斗志,为接下来每次游戏之前的动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环节三:两轮游戏,发掘内心
活动目标:通过两轮“报数”活动,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不断发掘问题的根源。
活动内容及要求:
内容:
1.队员从1进行报数,用时短者为胜(队长不参与报数,出错的队伍时间对应加2秒);
2.每轮游戏中失败的团队,由队长率领队员向胜利方鞠躬表示诚服,并对对方队员说:“恭喜你们赢了,我们愿赌服输!”胜者鼓掌。
3.输的团队队长需要做俯卧撑时,任何一方发出声音,其队长必须接受惩罚,多加10个俯卧撑(有任何问题举手示意)。
要求:全程静悄悄
教师活动:
1.出示游戏规则及要求。
2.与大家共同分析规则。
3.分析之后询问大家是否存在疑问。
4.在失败一方的队长接受惩罚时,提醒大家保持安静。
5.通过两轮活动的讨论环节,引导大家总结发现。
学生活动:
1.对于活动规则不清楚的地方咨询老师。
2.发现每轮报数活动中团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3.报数结束之后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并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团队竞争活动,培养规则意识,提高效率的同时,发现每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讨论去解决。经历从指责、抱怨别人到发现自己的问题,使团队更加有凝聚力。
学生在深度思考和感悟之后,认识或改变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学会分担,增强班级凝聚力。
环节四:终极挑战,学会分担
活动目的:学会替别人分担。
活动内容及要求:
同前两轮活动要求一样,但是挑战升级,俯卧撑数量加大。
教师活动:
1.提醒队长俯卧撑应标准。
2.当有同学举手想分担时,提示只能5个代替一个。
3.活动结束后请同学们畅谈感受。
学生活动:
1.队长努力完成承担的责任,队员主动分担队长的责任。
2.活动结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终极挑战,让学生感悟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分担责任的重要性,增强凝聚力。
活动后延伸教育活动
1.发掘有责任感的班委,通过活动让他们有自信,有威信,为班级承担更多责任。
2.学生组成团队的队名、队徽、口号都可以沿用,让班级文化更有内涵。
3.开展类似的拓展活动式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团队、规则的力量。
4.对于不积极主动参与班级活动,没有班级荣誉感的同学,通过后续活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针对性解决问题。
活动反思
一、缘起
我算是喜欢当班主任的那种,在工作之后也进一步读了更多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书,参加了很多次全国的班主任培训,也“傻乎乎”买了很多培训材料,不管怎样,至少到现在依然没有厌倦现在繁琐的杂事,偶有抱怨,之后仍旧乐呵呵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这节课的原型是拓展项目,经过打磨变成一节拓展活动式主题班会,从九年前当班主任之初开始尝试,刚开始用它来选班委的,选择最有责任感、最有思想的、敢于站出来为大家分担责任的人。那是我毕业第二年,第一年当班主任,那节班会课进行了一个半小时,进行了很多轮活动,几个队长做了很多很多的俯卧撑,那时候两队报数是同时的,而每次输的都是同一队,所以经过最后一轮讨论,报的快的一队最后几个数估计放慢了速度,而报的慢的一队看着对方“防水”,他们也停了下来,就这么慢慢地僵持着,至今想到这情景依然激动,从那一刻开始,感觉他们真的很优秀。
后来,每年带班都会做,作为选班委的一种手段,每年的学生不同,每次的效果也不相同,但都是收获满满。
二、历练
之前上过两节校级公开班会课,包括一次班会课大赛,都未曾敢拿出这节课来,一是担心有体罚问题,二是时间控制,三是这种类型的活动课能否打磨成班会课。后来的班会优质课比赛时间比较仓促,也拿出了几套方案,最终还是觉得想尝试一下,第一次在区里层面讲课,就像领导说的,去试一试吧,去完整呈现这节课,按你的想法。
经过几个年轻朋友的初步打磨和领导的细节把关,试讲了几轮,课开始趋于完善,再经过几位老教师的指点,深度也有了。从开始一个肤浅的只通过积累内疚而爆发眼泪,到团队、凝聚力,到承担、分担,再到规则意识的强化,一步一升华,在团队整体的磨课之后,终于呈现出它清晰的模样。活动反思相互推进,规则分担双轨并行,由内而外激发学生潜质。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机生成:从开始班级人数的奇偶就开始有变化了,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方案,学生是否在第二轮惩罚时有想分担的同学出现,同学发言的内容是否跟自己想要的相吻合,如何引导,如果最后一轮没有人站出来分担或者只有一部分人出来分担等等情况,该怎么引导,怎么解决各种突发问题。这节课注重生成,而随机生成的可能性太多了,提前的预设需要想的东西太多了,你永远不可能想全这节课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三、升华
拓展活动式主题班会是个“共赢”的过程,一方面,让学生有更多成长,通过“行”而后“知”,班委有了更强的组织能力和班级号召力,每一位同学都会展现出最真实的自己,积极参与、主动承担的同学,接下来可以承担更多的班级工作和事务,让他们在班级的舞台上尽情释放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有些规则意识不强,甚至最后都不愿意为他人分担的同学,也通过活动显现出来,班主任可以针对本节班会课出现的情况,挖掘这部分学生背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问题转化工作,发挥这节课的余热,使其作用最大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拓展活动式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行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这样的主题班会课才更具魅力。相对其他类型的班会课,它可能显得稚嫩,像一个崭新的生命,但我相信,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为主体,它总有一天会从“不入流”变成“主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15)九年级全册第十课 异性交往有尺度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15)七年级全册第四单元 头脑运动会第七课 我的最强大脑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案例简介,问题及分析,辅导思路和方法,辅导效果,经验与启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15)第十三课 我自信,我快乐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