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5)八年级全册第十四课 驱散嫉妒的阴云教学设计
展开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背景分析(从学情、主题两方面)
近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霸凌事件频发。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做好安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广泛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助力校园持续安全稳定。校园欺凌,在校园内时有发生。它对受害人身心压迫,造成受害人感到愤怒、痛苦、羞耻、尴尬、恐惧,以及忧郁。而校园欺凌所带来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转的。让学生拥有自我保护能力,在生命教育中是重要的一课。设计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体验并分析面对校园欺凌具有化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非常有必要。
1、我校属于新建学校,人数较少,一部分寄读学生,学生之间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相各有不同,很容易发声摩擦,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2、当前,网络游戏发达,暴力文化泛滥,抖音等短视频习惯性推送中学生喜欢搜的负面新闻,对价值观还没定型,难以自我约束的学生来说,这无疑为他们施暴于校园提供了鲜活的“榜样”。
3、现在的高中学生心理、生理都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也不足,往往对校园暴力认识不够。有的缺乏对自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缺乏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遇到侵害时则显得胆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则受家庭、社会影响,遇事冲动,遇到侵害时,可能选择以暴制暴,不计后果。
活动目标(简洁、具体)
1、认知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2、情感目标: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行为目标: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法律的武器,进而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从学生、教师等方面)
教师准备: 搜集反映校园暴力案件的视频资料,搜集因校园欺凌案而触犯法律的少年犯的悔过心声的新闻素材,最后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附近的校园欺凌事件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
活动过程
(每个环节的过程要具体展开,有生成材料)
环节一:定义概念什么是校园欺凌
问题一:学生产生欺凌行为的原因有哪些?
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问题二:欺凌行为有哪些?
总结起来;打、骂、传、吓、毁。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初步形成对校园欺凌的了解,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属于校园欺凌,并且对照周边人的行为进行检查。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可是欺凌行为越来越隐蔽,所以有必要普及相关的知识。
环节二: 问卷调查,导入主题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暴力。校园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呈现热门电影有关校园暴力事件的片段——少年的你。
1、调查分析:1.如果你遇到他人正在实施校园力,当时你的态度是? 2.如果你要好的同学要你参加校园欺凌,你会怎么样?3.如果有天有人找你麻烦你会做什么反应?4.你认为校园暴力主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用视频,真实、直观,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其平时听到或遇到的校园暴力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归纳,之后引出校园暴力的概念。
环节三: 校园欺凌都涉及谁
问题一: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被欺凌者:1.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2.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3.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
4.凡事沉默,吃了亏选择隐忍、表达能力不佳者。
5.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
6.自身人品有问题,如撒谎,八卦。
问题一:什么样的人容易实施校园欺凌?
典型欺凌者:1.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
2.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
3.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
4.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旁观欺凌者:1.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
2.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
观看视频——七个女孩的忏悔,可知欺凌者也是受害者。人们同情受害者,指责施暴者。但那些视频中咄咄逼人甚至变着花样施暴的未成年人,其实也是“受害者”,是失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受害者。他们在施暴后同样会产生心理压力,也需要心理疏导。根据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未成年的孩子之所以在同龄人面前表现得如此好勇斗狠,很大部分原因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遭受过暴力伤害,进而产生暴力解决问题的“暴力崇拜”。还有没有尽到责任,让未成年人处于缺爱、缺管的状态。长此以往,孩子喜欢用暴力引起周围人的重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师生配合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及其主要表现形式。这几个场景都曾经在影视作品里目睹过,场景重现、记者采访,能够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这些行为就是校园欺凌行为。
环节四:如何保护自己?
面对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
1.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终归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而一旦内心笃定,就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让坏人不敢冒然攻击。
2.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
3.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申诉报案。不要让不法分子留下“这个小孩好欺负”的印象,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陷入可怕的梦魇之中。
4.千万不能因为一时害怕而选择怯懦,不报警只能助长‘下暴’者的嚣张气焰,他们不仅还会不停地来纠缠你,而且还会继续危害其他同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常见的校园暴力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学生分析总结后让学生自己先说出预防校园欺凌的方式。之后,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触目惊心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思考、开展汇报,从而开展自省,改善不合理行为,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防欺凌能力。
活动后延伸教育活动
组织或者参与各种有奖征文活动
活动反思
阻挡欺凌暴雨,收获阳光成长,要使学生们明白反欺凌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清楚欺凌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危害,并清楚如何面对欺凌,因此,课堂上,要始终围绕反欺凌主题,使学生深刻认识欺凌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从欺凌视频的观看,抒发自己对欺凌的感想,通过分享讨论明白了欺凌具体是什么。在观看视频素材后,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欺凌形成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后果,从而更加坚定要进行预防的信念。时时刻刻,做好校园防欺凌工作,让学生入脑入心,用于抵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零容忍,积极反映举报。维护和谐文明校园。
心理健康七年级全册第九单元 生活面面观第十八课 学会保护好自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心理健康七年级全册<a href="/xljk/tb_c402666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九单元 生活面面观第十八课 学会保护好自己教学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学生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2015)七年级全册第四单元 头脑运动会第七课 我的最强大脑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15)七年级全册<a href="/xljk/tb_c402665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 头脑运动会第七课 我的最强大脑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案例简介,问题及分析,辅导思路和方法,辅导效果,经验与启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2015)第十三课 我自信,我快乐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15)<a href="/xljk/tb_c402666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十三课 我自信,我快乐教案</a>,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