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北冥有鱼》精讲精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78859/0-17085179222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北冥有鱼》精讲精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78859/0-17085179223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北冥有鱼》精讲精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78859/0-1708517922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精练,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翻译句子,阅读《北冥有鱼》,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精讲
北冥有鱼
文学常识
1.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著名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2.《庄子》一书现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当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补。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一大特色,在文学意义上代表了了先秦散文最高成就。庄子善于利用寓言故事,想象雄奇瑰丽,文笔汪洋恣肆,气势波澜壮阔,且富浪漫主义色彩。
本则选自《庄子集释》,是《逍遥游》一文的节选。
课文精讲
北冥有鱼
北冥1有鱼,其名为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3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4。是鸟也,海运5则将徙6于南冥。南冥者,天池7也。《齐谐》者,志怪8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9三千里,10扶摇11而上者九万里,去12以六月息13者也。” 野马14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15也。天之苍苍16,其17正色18邪19?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20,亦若是则已矣21。
注释:
1.北冥:北海。冥,同“溟”,海。
2.鲲:大鱼名。
3.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4.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5.海运: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的说法,海动则有大风,大鹏可以借风力南飞。
6.徙:迁移。
7.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8.志怪:记述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9.水击:击水,拍打水面。
10.抟:盘旋飞翔。
11.扶摇:旋风。
12.去:离开。
13.息:气息,指风。
14.野马: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15.以息相吹也: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16.苍苍:深蓝色。
17.其:表选择。
18.正色:真正的颜色。
19.邪:语气词。
20.其视下也:大鹏从天空往下看。其,代指大鹏。
21.亦若是则已矣:也不过是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是,这样。
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鲲很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它用力鼓动翅膀飞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空的云彩。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南海就是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记载怪异的事物的。《齐谐》中的话说:“当鹏迁往南海时,振翅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上看天一样罢了。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怪:怪异的事物——志怪者也
2.名词作形容词
天:天然的——天池
一词多义
1.志
记载——《齐谐》者,志怪者也。
做标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
2.名
名称,名字——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命名,起名——名之者谁
通假字
1.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古今异义
1.怒 (古义: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今义:生气,发怒)
2.海运 (古义:海水运动 今义:泛指海上运输)
3.天池 (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 今义:高山湖泊名)
4.野马 (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今义:野生的马)
虚词的运用
1.以
凭借——去以六月息者也
用——以息相吹也
2.其
代词,代指前面的“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表选择——其正色耶?
代词,代指大鹏——其视下也
成语
扶摇直上、鹏程万里、鲲鹏展翅
课文理解
1、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
三层
第一层,(1-3)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
第二层,(4-8)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9-11)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鲲鹏形象的?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3、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4、从大鹏展翅奋飞的磅礴气势中,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宏大的形象,并通过描绘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抒发了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之情。
5、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鲲鹏是有所倚,非真正的“逍遥”。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没有绝对自由。
6、作者为什么要引用《齐谐》一书中的话?
对鲲鹏之事补充说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7、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生动传神,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8、本文主旨。
通过对鲲变为鹏,鹏振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都要有所凭借才能活动的观点,阐述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人应当脱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二、精练
基础练习
一、作家作品
1、庄子,名 , 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参考答案:周 战国 道
二、词类活用
1、怪 ( )——志怪者也
2、天 ( )——天池
三、一词多义
1.志
( )——《齐谐》者,志怪者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2.名
(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 )——名之者谁
五、古今异义
1.怒 (古义: 今义: )
2.海运 (古义: 今义: )
3.天池 (古义: 今义: )
4.野马 (古义: 今义: )
六.虚词的运用
1.以
( )——去以六月息者也
( )——以息相吹也
2.其
( )——不知其几千里也
( )——其正色邪?
( )——其视下也之
七、翻译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课外练习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4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①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④。”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患:担忧 ②睫:眼毛 ③庄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④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2处)
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怒而飞 怒:___
(2)志怪者也 志:________
(3)楚庄王欲伐越 伐:________
(4)王乃止 乃: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化而为鸟 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B.安知鱼之乐 王之伐越,何也
C.去以六月息者也 不以千里称也
D.不知其几千里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4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下列画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父利其然也
B.怒而飞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以我酌油知之
D.彼且奚适也 且父未尝语我也
2、解释下列画线词。
①怒而飞( )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
③志怪者也( )
④此亦飞之至也( )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⑵此小大之辩也。
4、结合文段简要分析鹏和斥鴳的形象。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秋 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百川灌河
(2)东面而视
(3)河伯始旋其面目
(4)而轻伯夷之义者
2.翻译下面句子。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
四、阅读《北冥有鱼》,回答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生气、愤怒
B.志怪者也 志:记载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D.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气息,这里指风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所欲有甚于生者
B.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如土石何
C.其翼若垂天之云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怒而飞 学而不思则罔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B.李清照“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词句就是对本文的化用。
C.世间细小之物是气息吹动的结果,鲲鹏因为强大,不需要外力,可以直接扶摇直上九万里。
D.本文中庄子的想象雄奇,“不知几千里也”反复出现,极力想象夸大鹏之大。
4.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其翼若垂天之云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是亦不可以已乎
D.《齐谐》者,志怪者也 /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文中大鹏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7.庄子的文章以想象雄奇著称,请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加以分析。
链接材料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庄子·秋水》)
[注]①时:按时节,②河:黄河,③溴:水边。④渚:水中洲岛,⑤辩:同“辨”.⑥河伯:黄河之神。四旋:转、转变。
链接材料二: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谷熟。(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①藐姑射:传说中的神山。②疵疬:疾病、病害。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翼若垂天之云。
C、是日更定矣。 是谓大同。
D、怒而飞 一怒而诸侯惧
2.下列各组画线词存在的文言现象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野马也,尘埃也。(古今异义)
B、选贤与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通假)
C、使老有所终 女有归(词类活用)
D、南冥者,天池也。 天下为公(表判断)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笔下的“鹏”硕大无比,志存高远,这一形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
B、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目标和动力;陶渊明笔下的桃源社会是大同社会的具体描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是他美好的理想;今天我们期盼的愿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大同社会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C、甲文中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其依赖的东西。高飞的大鹏、浮游的尘埃,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乙文中孔子阐述了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在写法上,甲乙两文都大量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甲文极富想象力,使用三千里、九万里等词,用语夸张,想象雄奇瑰丽,行文汪洋恣肆。
4.翻译句子。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参考答案:
课外练习
一、参考答案:
1.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2.用力鼓动翅膀 记载 想要 于是
3.D4.(1)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
二、参考答案:
1、C 介词,凭借
2、①鼓起翅膀 ②气息,这里指风 ③记载 ④极点
3、⑴穿越云层,背负青天。这样以后打算南飞,将要到南海去。 ⑵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4、大鹏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有崇高理想,追求“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的“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斥鴳不可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它们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就是飞翔,不必像大鹏一样飞到九万里高空再飞翔。所以它们目光短浅。
三、参考答案:
1.(1)灌:注入;汇入 (2)面:面向;朝向;面朝
(3)旋:旋转;掉转;转过脸
(4)轻:认为……轻;认为……不值得看重;轻视
2.(1)(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或者: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认为天下壮美的奇观完全在自己这里)
(2)“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或:“听到一点点道理就觉得谁也不如自己”,说的就是我啊。“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3.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或者: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四、参考答案: 1.A怒:振奋,这里指用力扇动翅膀。
2.C(A.到,比B.它,加重语气 C.助词“的”D.修饰,转折)
3.C.世间万物都是气息吹动的结果,即使鲲鹏强大,也要凭借风的力量才能扶摇直上九万里。
4.C
5.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6.(1)硕大无比: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或者当它奋起而飞时,它展开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2)力大无穷:它飞向南方大海的时候,翅膀击水,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2)志存高远:他乘着旋风盘旋飞到九万里的高空,(4)善借长风:它离开北海时,凭借的是六月的大风。(1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7.示例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写由黄河之水浩瀚无边、想象丰富,富有气势,(找出句子并做出解释即可,2分)
示例二:“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塑造一个冰清玉洁风姿卓越的神人形象,想象奇幻、灵动而有气势(“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谷熟”写出腾云驾雾在天空遨游的情景,富有变化,想象奇特).(找出句子并做出解释即可。2分)
五、参考答案
1.C (A之:第一个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第二个是的 B其:第一个是表选择,第二个是代词,指大鹏 C是:都是这的意思,代词 D怒:第一个是振奋,第二个是发怒)
2.D 3.D(甲文没有对偶句)
4.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
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偷盗财物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关雎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均是四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石壕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