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溶液的形成巩固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79362/0-17085246442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1溶液的形成巩固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79362/0-17085246443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1溶液的形成巩固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79362/0-17085246443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人教版课题1 溶液的形成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1 溶液的形成巩固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填空与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23年4月7日是第72个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共同“建设一个更公平,更健康的世界”。浓度为75%的酒精(乙醇C2H5OH)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酒精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酒精溶液中,乙醇是溶质,水是溶剂
B.一个乙醇分子是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C2H5OH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C2H5OH属于氧化物
2.灰汤粽是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小吃,属于糯米肉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6小时左右),提出来煮熟,就是带碱味的灰汤粽。粽子的颜色为棕灰色半透明,吃起来不蘸白糖,而是浇上一种特制的糖油,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糖油也叫水糖油,即糖和水按照2:1的比例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此过程中,水作溶剂
B.旱稻草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C.米粽煮熟过程中,仅包含化学变化,不包含物理变化
D.制作“灰汤”的过程中用到了过滤原理
3.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下列归纳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干冰B.糖水C.生理盐水D.水泥砂浆
5.下列是福建人民日常饮食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容器内所盛放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福州锅边糊
B.莆田鲜卤面
C.厦门沙茶面
D.建瓯福矛酒
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一一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
C.催化剂MnO2能加快KClO3分解速率——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7.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8.如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Y中,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则X、Y对应的试组可能是
A.AB.BC.CD.D
9.下列物质放入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汽油C.面粉D.石灰石
10.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烧碱B.面粉C.酒精D.蔗糖
二、判断题
11.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
12.将物质配制成溶液只是为了操作方便,没有其他意义( )
13.面粉加入水中也能形成溶液( )
14.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
15.一种溶液中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溶质。( )
三、综合应用题
16.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 作用。
(2)上海世博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过滤+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 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 .
(4)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此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 :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断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可以是 .
17.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1)自来水净化天然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试剂X可以用 ,净化后的水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冰块 C冰糖 D花生油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以下两个实验验证水的组成
①实验Ⅰ:点燃氢气前,应先 ,请你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Ⅱ:往水电解器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碳酸钠不参与反应,仅起增加水的导电性的作用),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 ,该试管内产生约10mL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的气体约为 mL
18.据图回答下列实验的问题:
(1)图甲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吹散面粉的目的是 。蜡烛的作用是 ,最终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面粉发生的这个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图乙是氯化钠溶解的实验。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氯化钠“消失”在水中,是因为氯化钠在溶液中以 (填微粒符号)的形式存在。
在室温条件下,小明:①向100g水中加入5g氯化钠完全溶解;②在100g水中加入10g氯化钾也完全溶解。他得到的结论:氯化钾比氯化钠更易溶于水。他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有 (写一条,下同),错误之处是 ,错误导致了实验结论的不可信。
(3)如图丙,装置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玻璃瓶容积为220mL,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水的总体积为58mL,实验中水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反应后量筒中水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使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沿导管进入玻璃瓶。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四、填空与简答
19.化学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注意饮水安全,保证人体健康。在天然水净化的过程中,人们常用活性炭去除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此外还需加入二氧化氯(ClO2)进行杀菌和消毒,在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铁锅是人类最理想的炊具。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 ;铁锅也容易生锈,其生锈的条件是 。
(3)洗涤剂“洗洁灵”能洗掉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其具有 作用。
20.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的过程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 。
(2)用汽油清洗油污与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原理有何不同: 。
2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A、B、D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E为氧化物。则C的一种用途是 ; B转化为D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E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2.安徽芜湖无为县电缆全国有名,电缆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铜,并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先将含铜废料粉碎,再按如下设计方案处理:
查阅资料得知:①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2H2SO4+O22CuSO4+2H2O。②硫酸亚铁晶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1)步骤中分离得到蓝色溶液A的操作M名称是 ;
(2)蓝色溶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3)该方案中应该加入略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 ;从固体C中获得纯净的铜,操作(Ⅱ)的具体处理方法是 ;
(4)浅绿色溶液B经一系列操作[操作(Ⅰ)]可得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该系列操作的顺序为 (用编号a、b、c表示)→洗涤干燥。
a.冷却结晶 b.过滤 c.加热浓缩
23.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牛肉丸子面是山西临汾的一种面食。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吃完面后的碗可用洗洁精清洗,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2)铜火锅是应用了铜的 性。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4月1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面向全球开放。FAST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大国重器,深探苍穹,它是中国科学家二十多年的心血结晶。
①“天眼”的球面射电板是用铝合金作为材料,铝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又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开发和利用清洁又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制取与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Mg2Cu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吸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2Cu+3H23MgH2+MgCu2,查阅资料可知: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氢氧化物,并释放出H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材料
1、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2、衣服上的油污用洗涤剂和汽油都能除去,其去污原理是一样的
1、涤纶衣服的优点是吸湿透气性好
2、Fe2O3、CuO属于合金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环保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2、煤矿井中一定要通风,严禁烟火
1、为防止温室效应推广使用脱硫煤
2、废旧电池可以随手丢弃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洗涤剂能除去油污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B
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氢气的密度小
C
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
温度高,分子变大
D
干冰作制冷剂
干冰升华吸热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当溶液中有水时,水为溶剂,则酒精溶液中,乙醇为溶质,水为溶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一个乙醇分子是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的质量分数=,而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氢元素的质量比最小,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乙醇中含有三种元素,则不为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糖和水按照2:1的比例混合形成溶液,糖为溶质,水为溶剂,说法正确;
B、稻草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旱稻草具有可燃性是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的性质体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说法正确;
C、米粽煮熟过程中,米吸收热水时会膨胀而破裂,形状发生改变,发生物理变化,米中的蛋白质受热变性,发生了化学变化,米粽煮熟过程中,既包含化学变化,又包含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D、制作“灰汤”的过程中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为“灰汤”,纱布起到了过滤的作用,说法正确。
故选C。
3.C
【详解】A、制糖工业中可以利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所以衣服上的油污用洗涤剂和汽油都能除去,但去污原理是不一样的,故选项错误;
B、涤纶衣服的优点是耐磨、有弹性,但吸湿透气性差;合金属于混合物,而Fe2O3、CuO是纯净物,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以防气体不纯点燃时发生爆炸;煤矿井中存在着可燃性气体,一定要通风,严禁烟火,以防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
D、脱硫煤燃烧也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推广使用脱硫煤不能防止温室效应;废旧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所以废旧电池随手丢弃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A
【详解】A、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B、糖水是由糖和水组成,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生理盐水是由水和氯化钠组成,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水泥砂浆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福州锅边糊、莆田鲜卤面、厦门沙茶面不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不属于溶液;建瓯福矛酒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故选D。
6.B
【详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A错。
B、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B正确。
C、催化剂MnO2能加快KClO3分解速率,但是催化剂不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还可以减慢反应速率,C错。
D、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比如质子带正电,D错。
故选:B。
7.C
【详解】A、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
B、氢气的密度小,故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不符合题意;
C、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大小不变,符合题意;
D、干冰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液面不变,该选项不符合;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瓶中压强减小,左边液面上升,该选项符合;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瓶中压强增大,左边液面下降,该选项不符合;
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瓶中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增大,左边液面下降,该选项不符合,
故选B。
9.A
【详解】A、食盐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B、汽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C、面粉不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D、石灰石难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详解】A、烧碱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面粉不溶于水,能形成悬浊液,故选项正确;
C、酒精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蔗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11.正确
【详解】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因此可以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该说法正确。
12.错误
【详解】将物质配制成溶液后发生化学反应,能够增大物质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选项错误,故填错误。
13.错误
【详解】面粉不易溶于水,所以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会形成悬浊液。
故填:错误
14.错误
【详解】由于粒子间存在着间隙,所以在溶解的过程中,溶质和溶剂粒子会彼此进入对方的空隙,所以溶液体积会比溶质与溶剂的体积和小,该说法错误。
15.√
【详解】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如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故正确。
16. 乳化 吸附 混合物 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H2O 灭火
【详解】(1)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可用于清除油污;(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4)根据Mg5(OH)2(CO3)4 5MgO+X+4CO2↑,可知:反应物中Mg原子5个、O原子14个、H原子2个、C原子4个;而生成物中Mg原子5个、O原子13个、H原子未知、C原子4个,则可推测: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是H2O。因为碱式碳酸镁不可燃,300℃即分解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作阻燃剂(或灭火等)。
17. 活性炭 混合物 C 验纯 氧气 20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自来水净化天然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试剂X可以用活性炭,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是混合物;
(2)冰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而面粉、花生油都不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冰块和水是同一种物质,不是溶液,故填:C;
(3)①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要进行验纯,以防爆炸;氢气燃烧生成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②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与负极相连,是氢气,玻璃管b与正极相连,是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该管内产生约10mL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约20mL气体。
18. 使面粉充满容器,并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点燃面粉(或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 容器内缺少氧气 化学变化 加速食盐的溶解 Na+、C1- 溶剂质量相同 没有达到饱和状态 反应物 铁生锈消耗玻璃瓶中的氧气 19%
【详解】(1)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实验中吹散面粉的目的是使面粉充满容器,并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物质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与空气接触和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蜡烛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最终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缺少氧气,面粉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加速食盐的溶解,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消失”在水中,是因为氯化钠在溶液中以Na+、C1-的形式存在;比较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固体物质的质量,他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有溶剂的质量相同,错误之处是没有达到饱和状态,错误导致了实验结论的不可信。
(3)如图丙,装置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玻璃瓶容积为220mL,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水的总体积为58mL,实验中水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暖宝宝中的铁粉与集气瓶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所以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反应物;铁生锈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58-20)mL=38mL,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220-20)mL=20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9.(1) 吸附 +4
(2) 能增加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与水、空气同时接触
(3)乳化
【详解】(1)活性炭能去除异味和色素,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二氧化氯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在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故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2)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能增加人体需要的铁元素,铁锅也容易生锈,其生锈的条件是与水、空气同时接触;
(3)洗涤剂“洗洁灵”能洗掉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其具有乳化作用。
20.(1)增强水的导电性
(2)汽油除去油污是溶解现象,洗涤剂除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详解】(1)水的导电性很弱,电解水的过程中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填: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用汽油清洗油污是汽油能溶解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洗涤剂除去油污,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填:汽油除去油污是溶解现象,洗涤剂除去油污是乳化现象。
21. 高能燃料 化合反应
【分析】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A是水 ;D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D是四氧化三铁;E与D反应,E是氧化物,所以E是一氧化碳;B生成D,B与E反应,B是氧气;A生成B和C,C是氢气。
【详解】C是氢气,用途是做高能燃料,冶炼金属等 。
B转化为D是氧气和铁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化合反应。
E与D反应是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化学方程式:。
22.(1)过滤
(2)CuSO4、H2SO4
(3) 使CuSO4、H2SO4完全反应或将Cu完全置换出来 将所得固体C用稀硫酸酸洗后过滤再洗涤、干燥
(4)c→a→b
【详解】(1)步骤中分离得到蓝色溶液A和滤渣,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操作M名称是:过滤;
(2)根据查阅资料可知铜、硫酸、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蓝色溶液中加入铁有气体产生,说明蓝色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硫酸。故填:CuSO4、H2SO4;
(3)加入铁粉是利用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将铜置换出来,得到硫酸亚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也是获得硫酸亚铁。所以加入略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使CuSO4、H2SO4完全反应;
固体C中可能含有铁,铁能和硫酸反应而铜不能,所以用硫酸清洗,把铁除掉,再用水冲洗,最后进行干燥,就得到铜。
(4)从硫酸亚铁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先将溶液加热浓缩,再降温冷却析出晶体,再进行过滤将晶体和液体分离。故填:c→a→b。
23.(1)乳化
(2)导热
(3) 金属材料 混合物
【详解】(1)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吃完面后的碗可用洗洁精清洗,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填:乳化。
(2)铜火锅是应用了铜的导热性,故填:导热。
(3)①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铝合金是合金,属于混合物,故填:金属材料;混合物。
②MgH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氢氧化物,并释放出H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推出该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1 溶液的形成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复习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