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4.2.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精品学案)-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2.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精品学案)-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
    4.2.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精品学案)-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
    4.2.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精品学案)-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下列大小比较错误的是,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课程学习目标
    1.认识同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学科核心素养
    1.通过对“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学习,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内容和实质”的学习,建构微观原子结构特点决定宏观性质的探究思路和模式。
    【新知学习】
    一.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1.钠、镁与水的反应
    2.两性氢氧化物
    (1)概念: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且均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2)氢氧化铝的两性
    ①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现象:__产生白色沉淀__,反应方程式:__AlCl3+3NH3·H2O===3NH4Cl+Al(OH)3↓__。
    ②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__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__,
    反应方程式:__AlCl3+3NaOH===3NaCl+Al(OH)3↓__、__NaOH+Al(OH)3===NaAlO2+2H2O__。
    ③向Al(OH)3沉淀中加入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Al(OH)3+3H+===Al3++3H2O__。
    3.钠、镁、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4.Si、P、S、Cl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5.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从 Na C1 ,金属性逐渐 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 增强 。
    三. 元素周期律
    1. 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2. 实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3.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4.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1)结构比较法
    最外层电子数越少,电子层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
    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电子层数越少,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2)位置比较法
    (3)实验比较法
    【知识进阶】
    一.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问题探究】eq \x(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eq \(,\s\up11(决定),\s\d4(反映))eq \x(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eq \(,\s\up11(归纳出),\s\d4(反映))eq \x(元素周期律)
    1.根据P、S、Cl在周期表中位置进行比较
    (1)H3PO4、H2SO4、HClO4酸性强弱。
    非金属性:Cl>S>P,酸性:HClO4>H2SO4>H3PO4。
    (2)P3-、S2-、Cl-还原性强弱。
    非金属性:Cl>S>P,还原性:P3->S2->Cl-。
    2.试根据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比较SiH4、PH3、H2S和HCl的稳定性。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SiCl))
    |
    eq \x(同主族)—eq \x(\a\al(序大,径大))—eq \x(\a\al(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Mg2+>Al3+))
    【典例】下列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Na+dB.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C.离子的氧化性:X+<W3+D.原子半径:X<W
    【答案】C
    【分析】
    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3=b-1=c+2=d+1,Y、Z为非金属,应处于第二周期,故Y为O元素,Z为F元素,W、X为金属应处于第三周期,W为Al元素,X为Na元素。
    【详解】
    A.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c+2=d+1,则质子数d>c,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Y<Z,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B错误;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金属性Na>Al,则离子的氧化性:X+<W3+,C正确;
    D.W是Al元素、X是Na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W<X,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8.(2021·安徽·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酸性 HClO4<HBrO4<HIO4B.稳定性 HCl>PH3>H2S
    C.碱性 Ba(OH)2>Ca(OH)2>Mg(OH)2D.还原性 Cl->Br->I-
    【答案】C
    【详解】
    A.非金属性:Cl>Br>I,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HClO4>HBrO4>HIO4,故A错误;
    B.非金属性:Cl>S>P,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2S>PH3,故B错误;
    C.金属性:Ba>Ca>Mg,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碱性:Ba(OH)2>Ca(OH)2>Mg(OH)2,故C正确;
    D.非金属性Cl>Br>I,则对应离子的还原性:Cl-<Br-<I-,故D错误;
    故选C。
    9.(2021·甘肃·天水市秦州区汪川中学高一期末)同周期元素的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小
    B.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C.Si、P、S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减小
    D.Na、Mg、Al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答案】B
    【详解】
    A.三者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大,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B正确;
    C.三者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大,其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增大,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0.(2021·贵州遵义·高一期末)元素周期律为人类推测元素性质提供了依据。根据周期律推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B.酸性强弱:
    C.碱性强弱:D.金属性:
    【答案】C
    【详解】
    A.同周期自左向右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大小:,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酸性强弱:,B错误;
    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碱性强弱:,C正确;
    D.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D错误;
    答案选C。
    11.(2021·山东枣庄·高一期末)下表是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的比Y的强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化合生成ZW2
    C.X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比Y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弱
    D.Z和W的简单氢化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气态
    【答案】A
    【分析】
    X的主要化合价为+2价,则应为第IIA族元素;Y的主要化合价为+3价,则应为第IIIA族元素;Z的主要化合价有+5、+3、-3,则为第ⅤA族元素;W的主要化合价为-2价,应为O元素,
    【详解】
    A.X为第IIA族元素,Y为第IIIA族元素,且X的半径大于Y,则X的金属性一定强于Y,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的比Y的强,A正确;
    B.若Z为N元素,N2与O2直接化合只能生成NO,无法生成NO2,B错误;
    C.X的金属性一定强于Y,所以X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更强,C错误;
    D.O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为H2O,通常情况下为液体,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2.(2021·河南洛阳·高一期末)下列各组中,微粒按氧化性由弱到强、原子或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A.、、、B.、、、
    C.、、、D.、、、
    【答案】A
    【详解】
    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金属性:K>Mg>Al,H为非金属元素,则氧化性:,故A正确;
    B.金属性越强,则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金属性:K > Ba>Ca>Al,所以离子的氧化性顺序:K+Cl,故D错误;
    选C。
    17.(2021·陕西韩城·高一期末)短周期中8种元素a~h,其原子半径、最高价或最低价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d、f组成的化合物能溶于氨水
    B.e的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简单离子半径:
    D.由d和g组成的化合物,其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答案】B
    【分析】
    由题图中原子序数、原子半径和化合价的变化可知a为H元素,b为C元素,c为N元素,d为O元素,e为Na元素,f为Al元素,g为S元素,h为Cl元素。
    【详解】
    A.a、d、f组成的化合物Al(OH)3具有两性,能溶于强碱溶液不能溶于弱碱,氨水是弱碱,A错误;
    B.e的阳离子有10个电子,c的阴离子有10个电子,它们电子数目相同,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正确;
    C.a、e、f、h的简单离子分别为:H+、Na+、Al3+、Cl-,根据“层多径大、序大径小”,其半径大小顺序为:,C错误;
    D.由d和g组成的化合物,其水化物可能是亚硫酸,亚硫酸是弱酸,D错误;
    故选B;
    18.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元素的符号:①_______, ⑦_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填元素符号,下同)_______,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写化学式,下同)_______, 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是_______。
    (4)在这些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_______。
    (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填元素符号,下同)_______ 。 在⑧与⑫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 ,请写出一个能证明此结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
    (1) N S
    (2) F Ar
    (3) HClO4 Al(OH)3
    (4)K
    (5) Na Cl Cl2+2NaBr=2NaCl+Br2
    【分析】由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⑫元素分别为:N、F、Na、Mg、Al、Si、S、Cl、Ar、K、Ca、Br;
    (1)元素的符号:①N、⑦S;
    (2)元素越靠近右上角,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稀有气体性质稳定,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酸性最强的是HClO4,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是Al(OH)3;
    (4)电子层数越多的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最大的是K;
    (5)在③Na与④Mg中,由金属活泼性顺序: Na>Mg,则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Na,⑧Cl与⑫Br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Cl,可用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变橙红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l2+2NaBr=2NaCl+Br2。
    19.(2021·甘肃·嘉峪关市第一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合并的短周期部分,表中字母分别表示一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
    (2)e与f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图中所给元素中e、f、b、c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图中所给元素中a、b、d、g 非金属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所给字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c和d两种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更强的是_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答案】
    (1)3 ⅢA
    (2)NaOH+Al(OH)3=NaAlO2+2H2O
    (3)Na>Al>C>N
    (4)O>S>C>H
    (5)Na H2O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a为氢,b为碳,c为氮,d为氧,e为钠,f为铝,g为硫。
    (1)f元素为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第ⅢA族。
    (2)e为钠,f为铝,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
    (3)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电子层数的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分析,e、f、b、c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Al>C>N;
    (4)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下往上非金属性增强分析, 非金属性大小顺序为O>S>C>H;
    (5)所给元素中钠的金属性最强,氧的非金属性比氮强,所以氧的氢化物即水的稳定比氮的氢化物即氨气的稳定性强。
    20.(2021·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一期中)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该部分中8种元素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②⑤⑦元素中,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是_____(填离子符号)。
    (2)②③④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元素⑦的简单氢化物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元素②和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O2->Na+>Al3+ KOH Cl2+H2O=H++Cl-+HClO NaOH+Al(OH)3=NaAlO2+2H2O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Na、③为K、④为Mg、⑤为Al、⑥为C、⑦为O、⑧为Cl,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
    (1) 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②⑤⑦元素中,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2->Na+>Al3+,故答案为:O2->Na+>Al3+;
    (2)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K>Na>M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KOH>NaOH>Mg(OH)2,故答案为:KOH;
    (3)元素⑦的简单氢化物为H2O,元素⑧的单质为氯气,二者反应生成的盐酸为强酸,次氯酸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4)元素②和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Al(OH)3,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故答案为:NaOH+Al(OH)3=NaAlO2+2H2O。
    21.(2021·福建·仙游一中高一期末)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许多信息和规律。下表所列是六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已知铍元素的原子半径为0.089 nm)。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关于C、D 两种元素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简单离子的半径D>C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比C强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C比D强
    (4)在100mL18ml/L的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为6.72L(标况下),则该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
    (5)比较Y元素与其同族短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_______ > _______ (填氢化物化学式),理由_______
    【答案】第三周期VIA族 Al(OH)3+3H+=Al3++3H2O b 0.6NA NH3 PH3 两者都为分子晶体,NH3存在分子间氢键,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导致熔沸点比PH3高
    【详解】
    根据表格进行分析可知,A的主要化合价为+1价,且其原子半径最小,故A为H元素,C和X都有-2价,C还有+6价,故C为S元素,B的主要化合价为+3价,其原子半径大于S,则B为Al元素,D和X的主要化合价为-1价和-2价,根据原子半径可判断D为Cl元素,X为O元素,Y的主要化合价是+5价和-3价,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而小于氯原子,则Y是N元素。综上,A为H元素,B为Al元素,C为S元素,D为Cl元素,X为O元素,Y为N元素。
    (1)由以上分析可知C为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为第三周期ⅥA族,其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硫离子8电子稳定结构,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第三周期VIA族,
    (2)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硝酸,二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故答案为:Al(OH)3+3H+=Al3++3H2O
    (3)a.C为S元素,D为Cl元素,硫离子和氯离子均有三个电子层,且电子数均为18,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D>C,故a项错误;
    b.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l>S,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比C强,故b项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D比C强,故C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
    (4)C为硫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为浓硫酸,浓硫酸和铜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元素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4价,得到2个电子。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ml,数目为0.6NA。故答案为:0.6NA
    (5)Y为N元素,氢化物为氨气,氨气和磷化氢都为分子晶体,由于NH3分子间存在氢键,增强分子间作用力,从而导致熔沸点比PH3高。故答案为:NH3,PH3,两者都为分子晶体,NH3存在分子间氢键,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导致熔沸点比PH3高
    原子
    序数
    电子
    层数
    最外层
    电子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稀有气
    体元素除外)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的变化
    1~2
    1
    1~2
    +1→0
    3~10
    2
    1~8
    由大到小
    +1→+5
    -4→-1→0
    11~18
    3
    1~8
    由大到小
    +1→+7
    -4→-1→0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都呈周期性变化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__钠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加酚酞变红_
    __加热前,镁条表面附着了少量无色气泡,加热至沸腾后,有较多的无色气泡冒出,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粉红色__
    反应
    原理
    __2Na+2H2O===2NaOH+H2↑__
    Mg+2H2Oeq \(=====,\s\up7(△))Mg(OH)2↓+H2↑
    结论
    钠、镁均能与水反应,钠比镁活泼,金属性:Na>Mg。
    NaOH
    Mg(OH)2
    Al(OH)3
    分类
    强碱
    中强碱
    (属于弱碱)
    两性氢氧化物
    碱性强弱
    NaOH>Mg(OH)2>Al(OH)3
    结论
    金属性:Na>Mg>Al
    Si
    P
    S
    Cl
    判断依据
    高温
    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燃
    与氢气反应
    由难到易的顺序为__Si

    相关试卷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练习,文件包含42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精准练习-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42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精准练习-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一课一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训练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元素周期表的发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