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卷(扬州专用)-【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江苏专用)
展开(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Cu-64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十一篇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增加农作物收B.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C.大量使用一次性餐盒,保证饮食卫生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2.春节文化在海外掀起“中国风”。下列习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放鞭炮B.贴春联C.包饺子D.挂灯笼
3.干燥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4.化学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铜B.氧气C.金刚石D.氯化钠
5.化学元素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缺氟易产生龋齿B.缺锌易引起发育不良
C.缺铁易引起甲状腺肿大D.缺维生素C易引起坏血病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B.石灰水C.矿泉水D.自来水
7.下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的系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取用药品
B.读取水量
C.称取药品
D.加速溶解
8.在加油站、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矿井等地应标注的图标是( )
A.B.C.D.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9-11小题。
过氧乙酸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化学式为C2H4O3,易挥发,呈弱酸性,有腐蚀性。贮存过程中会逐渐分解,见光、受热、遇到有机物或金属等物质分解更快。质量分数在0.005%~1%的水溶液,是不同病毒、病菌的广谱、高效的消毒杀菌剂。
9.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B.每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1个臭氧分子
C.过氧乙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4:3D.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10.制备过氧乙酸过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B.物质乙和物质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1D.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以再分
11.下列关于贮存及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在铁制容器中配制过氧乙酸溶液B.消毒、杀菌用过氧乙酸溶液,浓度越大越好
C.贮存过氧乙酸应注意避光、密闭、低温保存D.配制过氧乙酸稀溶液时用手搅拌加快溶解
12.如图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钾”指钾元素,以K+形式存在于水中B.该矿泉水略显酸性
C.该矿泉水带正电,所以能导电D.实验室可以用该矿泉水来配制溶液
1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相关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B.CO具有可燃性——作燃料
C.氮气难溶于水——作保护气D.不锈钢耐腐蚀——作医疗器械
14.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5.铷原子钟是我国北斗卫星的“心脏”。铷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铷元素符号为Ru
B.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铷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
16.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演示了“泡腾片溶于水”实验,蓝色的水球内气泡滚滚。泡腾片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C6H8O6)、柠檬酸(C6H8O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泡腾片在水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l2
B.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3:4:3
D.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柠檬酸
17.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 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 20gKNO3
B.t2℃时, 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D.当 KNO3中含有少量 NaCl时, 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KNO3
1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稀释浓硫酸:将水直接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探究氨分子运动现象: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C.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将5g氯化钠溶于100g水
D.验证牛奶中含有锌元素:向牛奶中加入稀硫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19.物质的检验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为了达到目的,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AB.BC.CD.D
20.我国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某种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某种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X。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使用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B.反应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2CO2+6H24H2O+X,则X的化学式为C2H4
D.每消耗18g的水,理论上生成O2的质量为16g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21.(10分)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展示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内容。
(1)建筑艺术——中国钢结构金奖
①钢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②钢在空气中容易生锈,生锈的条件是 ,写出一种防止钢生锈的措施 。
③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 。
(2)何止八怪——扬州绘画三百年
①用炭墨书绘的古代字画能保留上百年依然完好不褪色,是因为 。
②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 。
(3)运河古城——千载清波漾
①检验运河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水样中加 来检验。
②生产自来水时,常用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过 操作除去运河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③测定运河水的酸碱度可用 。
22.(10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F收集氧气,使用氧气时,可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导管 (选填“b”或“c”)口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F装置收集气体应从 (选填“b”或“c”)端通入。
(4)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研究氧气的性质,将透明的实验盒中间用隔板分成两部分,在倾倒室放入氧气传感器并连接电脑,将燃着的蜡烛放入燃烧室,倾倒入倾倒室后,过一段时间后提起中间隔板,采集信息形成下列图像。
①实验中“提起中间隔板”操作对应的时间点约在第 s。
②10~25s时曲线快速上升,说明氧气的性质是 。
③25~50s时燃烧室的实验现象是 。
23.(13分)从古至今,CO2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
I.发现CO2
(1)西晋张华著作《博物志》记载:“煅烧(高温)白石作白灰……”,同时分解生成了CO2。白石主要成分是CaCO3,白灰主要成分是Ca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木炭燃烧后有不可见的“森林之精”气体。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不可燃、 的化学性质。
(3)1797年,坦南特测得“二氧化碳”含碳27.65%、含氧72.35%。根据此数据,请补充完整坦南特推算“二氧化碳”中碳和氧原子个数比的计算式: 。
II.研究CO2性质
(4)1774年,伯格曼将石蕊溶液滴到溶有CO2的水中,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 色。
(5)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CO2。如图,在室温下将容积为100mL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150mLCO2,按照卡文迪许的结论,量筒中收集到的液体约为 mL。
III.研究CO2用途
(6)1828年,德里希维勒首次使用CO2和NH3合成了尿素[CO(NH2)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H3=CO(NH2)2]+H2O,则参加反应的CO2和NH3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7)2020年,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团队开发出了镍基双金属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将CO2和甲烷(CH4)进行重整得到两种气体燃料。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降低的原因是 。
IV.CO2含量测定
mg甲醇(CH4O)与一定量O2置于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将生成物通入如图装置。
已知:1.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2.氢氧化钠溶液不吸收CO,能充分吸收CO2;
3.浅绿色氯化亚铜溶液吸收CO生成红色固体Cu2Cl2(CO)2•2H2O。
(8)实验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H2O生成;C中出现 (填现象),说明有CO生成。
(9)充分吸收生成的气体后测定,A装置增重3.6g,B、C装置都增重,增重的质量总和为ag。m= g;a的取值范围是2.8g<ag< g。
24.(14分)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密切,
Ⅰ、人类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如图:
(1)用铜、镁、铁主种金属重温格劳贝尔字验,会"消失"的金属有 。
(2)卡文迪许制取的“可燃空气”是 。
Ⅱ、工业炼钢: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
(3)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4)从物质成分的角度分析,生铁炼钢过程中,炼钢炉中通入O2的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5)将过最的生铁投入CuSO4溶液中,反应化学方程式 ,充分反应后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序号)。
A.固体全部溶解 B.有红色固体析出 C.溶液从蓝色变成浅绿色
Ⅲ、金属的回收利用
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主要含有铜,还含有少放铝、铁、金等金属。为回收其中的铜、金,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本实验条件下,金不发生反应。
(6)滤液A中的溶质除Al2(SO4)3外,还含有的溶质化学式是 、 。反应1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7)滤渣F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8)反应Ⅳ中过量稀盐酸的目的 。
25.(13分)氯锆(ZrOCl2·8H2O)是生产硫酸锆的前驱体。一种利用锆英砂(主要成分为ZrSiO4)制备氯锆的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ZrOCl2·8H2O能溶于水,溶解时发生电离:ZrOCl2 = ZrO2+ + 2 Cl-
(1)已知ZrSiO4中Si元素为+4价,则该物质中Zr元素的化合价是 。“碱烧”时反应的方程式为:ZrSiO4 + 4 NaOHNa2ZrO3 + Na2SiO3 + 。
(2)“转型压滤”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a2ZrO3 + 2 HCl = ZrO(OH)2↓+ 2 NaCl,酸化时发生中和反应,其方程式为 。 “转型压滤”和“酸化”时都要加入盐酸,但不能将这两步操作合并进行的原因是 。
(3)“酸化”时加入过量的盐酸原因是 。
(4)与NaOH相比,CaO更易获得且价格低廉。其他条件相同时,控制“碱烧”过程中CaO、NaOH、ZrSiO4的微粒个数比也可实现该反应,测得不同时(n表示微粒个数),锆英砂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实际工业生产中选择、温度为800℃,而不选择、温度为700℃的主要原因是 。
(5)流程中有一步操作是除去硅元素,这步操作是 。
A.水洗压滤B.转型压滤C.酸化D.结晶
(6)ZrOCl2·8H2O洗涤后,在800℃灼烧可得一种用于制备压电陶瓷的原料ZrO2,同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和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现有含锆量45.5%的锆英砂100t,若不考虑制备过程中的损耗,则最终可制得产品氯锆(ZrOCl2·8H2O)多少吨?(已知ZrOCl2·8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22)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硬水和软水
取样,观察颜色
B
区分和两种固体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触摸烧杯外壁
C
除去溶液中少量的
加过量的镁粉,过滤
D
除去中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生石灰
黄金卷(苏州专用)-【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苏州专用)-【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1苏州专用原卷版docx、黄金卷01苏州专用参考答案docx、黄金卷01苏州专用解析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黄金卷05-【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扬州专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5-【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扬州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5-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扬州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5-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扬州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扬州专用): 这是一份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扬州专用),文件包含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扬州专用解析版docx、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扬州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