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河南省夏邑县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练习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08,河南省夏邑县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练习物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本题6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 暑期大热国产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在流放途中释放后畅意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中猿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到诗人的耳朵里;诗人能辨别出两岸的猿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若以轻舟为参照物,则山是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 ①. 空气 ②. 音色 ③. 运动
【解析】
【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猿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诗人的耳朵里。
[2]不同的发声体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诗人根据音色能辨别出猿发出的声音。
[3]以轻舟为参照物,山相对轻舟发生了位置的变化,则山是运动的。
2. 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和“白气”的形成分别是_____和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棒感到凉快,主要是由于_____的原因.
【答案】 ①. 凝华 ②. 液化 ③. 冰棒熔化吸热
【解析】
【详解】[1]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会直接凝华成小冰粒附着在冰棒的包装袋上,这就是白花花的“粉”。
[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会放热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冰棒冒出的“白气”。
[3]冰棒在嘴里会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会感觉凉快些。
3. 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限速120km/h)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6km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其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km/h,该车驾驶员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处罚。
【答案】 ①. 128 ②. 会
【解析】
【详解】[1][2]汽车平均速度为
该道路限速120km/h,当前行驶的速度超过最大限速,因此会受到处罚。
4. 在交通繁忙的路口,环保部门有时会安装某种装置﹣﹣噪声显示牌,用来监测路口的“动静”,显示牌的示数会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如“60,70,80,…”显示牌示数的变化反映了声音的 ______ 发生了变化,显示牌示数的单位是 ______ 。
【答案】 ①. 响度 ②. 分贝
【解析】
【分析】
【详解】[1][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噪声显示牌是用来显示声音的响度,但不能减弱噪声,声音的响度大小用分贝显示,符号为点dB。
5. 班里举行的音乐会上,小华用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如图所示),用棒敲击瓶子时,会发出不同声音,那么主要发声体是________(选填“瓶子和水”或“瓶内空气柱”),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用嘴对着瓶口吹,也会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主要是_______(选填“瓶子和水”或“瓶内空气柱”)。
【答案】 ①. 瓶子和水 ②. 降低 ③. 瓶内空气柱
【解析】
【详解】[1][2]用棒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由图可知,图示中发出的声音音调是逐渐降低的。
[3]若用嘴依次吹瓶口,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6. 夏天,在用电不方便的地方常用下列方法来暂时保存食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放食物,再把一个纱袋罩在篮子上,并把袋口的边缘浸入水中,就做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这个冰箱是利用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来工作的,这个过程要_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为了达到较好效果,应该把这个装置放在通风的地方,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①. 汽化 ②. 吸热 ③. 通风加快蒸发速度
【解析】
【详解】[1][2][3]简易“冰箱”是利用棉纱中的水汽化吸收热量,使篮子中食物的温度不致太高。液体上方空气越干燥,流动速度越大,蒸发越快,致冷效果越好,所以将简易“冰箱”放在通风的地方,降温效果更好。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第7-14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5-16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7. 2018年4月,中国建材集团制造出一种“超薄玻璃”这种玻璃只比一张纸略厚一点,而且很结实,轿车撞不碎,中国制造又一次刷新了世界纪录。这种“超薄玻璃”的厚度是( )
A. 0.12dmB. 0.12cmC. 0.12mmD. 0.12nm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张纸的厚度在
左右,已知这种玻璃只比一张纸略厚一点,所以可能是0.12m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 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 离弦之箭B. 一日千里C. 风驰电掣D. 姗姗来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这四个选项中的成语都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其中“离弦之箭”、“一日千里”、“风驰电掣”这三个成语描述的是物体运动非常得快,而“姗姗来迟”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比较慢。但这四个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一日千里”,因为这个成语中既有时间又有路程,“一日”指的是时间,“千里”指的是路程。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很好的将物理知识和语文知识联系起来,体现了学科渗透的思想。
9.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在轨的“天和”号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 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宇航员是运动的
C. 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静止的
D. 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火箭升空过程中,宇航员与火箭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以火箭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的位置不再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
D.神舟十六号飞船沿一定轨道绕地球运转,因此,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0. 如图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D. 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如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振动的幅度相同,因此响度相同;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同。
故选C。
11.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光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
B. 甲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C. 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D. 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与D. 虽然甲、乙两球运动开始位置相同,在后面出现在同一位置,这只表示它们通过了相同的路程,但甲是摄影5次,乙是摄影3次,所以时间不同,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长;故AD选项错误;B. 如图甲,甲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甲球进行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选项正确;C. 乙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且在相同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即速度是越来越大;故C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1)首先知道“频闪摄影”时,摄影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2)物体的运动路线是直的,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物体进行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是直的,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同,物体进行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12.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
A.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 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答案】D
【解析】
【详解】A.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高度不同,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利用B超检查身体B. 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C. 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利用B超检查身体,就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符合题意;
D.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A. 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B. 城市道路的隔声板
C.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D. 摩托车的消声器
【答案】A
【解析】
【详解】A.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只是检测噪声大小的程度,并不能减小噪声,故A符合题意;
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人用的防噪声耳罩就是从人耳处减弱的,不让或少让声音传入人耳,故C不符合题意;
D.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误差是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B. 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C. 使用非常精密的测量工具也不可能没有误差
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CD
【解析】
【详解】A.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A错误;
B.误差不同于错误,误差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而错误是不遵守操作要求或读数不正确造成的,故B错误;
C.误差可以减小,不能避免,使用非常精密的测量工具也不可能没有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CD正确。
故选CD。
16. 如图是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第 10 秒钟时, 甲、乙两车的速度相同
B.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7-20秒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经过5秒钟,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大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由图像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但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都是20m,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看出两车在内的图像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故B符合题意;
C.乙车在内的图像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7.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长度是___________cm,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2.30 ②. -16 ③. 35.9
【解析】
【详解】[1]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
0.1cm=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10.00cm刻度对齐,右端与12.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12.30cm-10.00cm=2.30cm
[2][3]甲温度计的示数在0刻度的下方,分度值为1℃,从上向下读数为-16℃。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在0刻度上方,示数为35.9℃。
18. 小墨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2)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知vAC=___________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___(填“大、小”)。
【答案】 ①. 使小车运动较慢,便于测量时间 ②. 0.3 ③. 大
【解析】
【详解】(1)[1]要想时间长些,坡度应该变小,理由是让小车下滑慢些,便于测量时间,减少误差。
(2)[2]由图知道
故AC段的平均速度
(3)[3]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时间偏小,由知道,所测速度偏大。
19. 小鹏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实验数据描出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而且萘的温度上升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_____;
(3)分析图像乙可知萘的熔点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使萘受热均匀 ②. 慢 ③. 秒表 ④. 80C
【解析】
【详解】(1)[1][2]将装有萘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3]从图像知道,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秒表。
(3)[4]由图像知道,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该物质晶体,其熔点为80℃,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6分,共12分)
20. 一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1800m的隧道,则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时间是多少?若火车以该速度全部通过另一座大桥时用时2min,则该桥长多少?
【答案】80s;2200m
【解析】
【详解】解: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路程
列车的速度
由知道,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时间
列车完全通过另一座大桥所行驶的路程
桥的长度
答: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时间是80s;该桥长2200m。
21. 在近距离出行时,共享单车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某日早上,小明爸爸骑共享单车去上班,骑行结束后手机程序截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爸爸上班途中骑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上午11:30,小明的爸爸再次骑共享单车去相距4.2km的市民服务大厅办事,若与第(1)问中骑行的平均速度相同,他能否办理成功自己的事情呢?请根据计算说明你的理由。(市民服务大厅上午下班时间为12:00)
(3)骑共享单车出行的好处有哪些?(从物理学或环保的角度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2m/s;(2)见解析;(3)绿色低碳
【解析】
【详解】解:(1)由图可知,骑行时间为
骑行的距离为
小明爸爸上班途中骑行的平均速度是
(2)骑单车的时间为
所以小明爸爸到达市民服务大厅的时间为
11:30+35min=12:05
市民服务大厅上午下班时间为12:00,所以他不能办理成功自己的事情。
(3)由截图可知,骑共享单车出行的好处有减少碳排放等。
答:(1)小明爸爸上班途中骑行的平均速度是2m/s;
(2)上午11:30,小明的爸爸再次骑共享单车去相距4.2km的市民服务大厅办事,若与第(1)问中骑行的平均速度相同,小明爸爸到达市民服务大厅的时间为12:05,而市民服务大厅上午下班时间为12:00,所以他不能办理成功自己的事情;
(3)骑共享单车出行的好处有绿色低碳、节约能源、环保无污染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8,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茶场管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9,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