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 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天文学革命,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是哥白尼创立的( )
A. 地心说B. 日心说
C. 大爆炸理论D. 万有引力理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是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日心说标志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
B. 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C. 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
D. 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目中各选项的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已给出,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详解】A. “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嫦娥一号”是运动的.故A错误;
B. 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船是运动的.故B错误;
C. 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与司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汽车是静止的.故C错误;
D. 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的位置没有生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3. 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人耳有故障B. 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
C. 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D. 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蝴蝶在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发出的是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故D符合题意,ABC符合题意。
故选D。
4. 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B. 歌声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但可能是噪声
C. 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D. 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从环保角度来说,乐器发出的声音如果干扰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休息,那就成了噪声,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从环保角度出发,再动听的歌声也会成为噪声,如果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就成为噪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从物理学角度讲,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篝火B. 油灯
C. 电影银幕画面D. 萤火虫
【答案】C
【解析】
【详解】ABD.篝火、油灯和萤火虫自身都能发光,是光源,故ABD不符合题意;
C.电影银幕画面自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甲、丁B. 丙、丁C. 乙、丙D. 甲、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三棱镜分解白光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甲正确;
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乙错误;
手影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丙错;
笔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丁正确;应选A.
7. 一个挂钟正对着平面镜,在镜子里看到挂钟指示的时间是10时45分,如图,则挂钟实际指示的时间应是( )
A. 10时45分 B. 7时15分 C. 7时45分 D. 1时15分
【答案】D
【解析】
【详解】过12点与6点作一条直线,作出表针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图形,如图:
也可从图中像的后面观察可知,准确的时间应该是1点15分,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 一束光从空气中入射到上下表面平整且平行的玻璃砖上,最后又射向空气中,光路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图中各角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2等于∠1B. ∠3小于∠1C. ∠5等于∠1D. ∠5小于∠4
【答案】D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
A.第一次折射发生在O点,此时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OO′为折射光线,所以∠1是入射角;∠2是反射角,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这两个角相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3是折射角,由于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故∠3一定小于∠1,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第二次的折射点是O′,此时∠4是入射角,∠5是折射角,由于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故∠5一定大于∠4;且由于玻璃砖上下表面外侧的光线一定平行,故∠5一定等于∠1,故D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 如图,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人射光方向不变。动车减速时( )
A. 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B. 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C. 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D. 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动车减速,杯中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杯中水面向前倾斜,入射光的方向不变,所以入射角变大,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大而变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一铁块压扁后其质量变小
B. 1kg铁与1kg棉花质量一样大
C. 一块铜在地球上的质量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
D. 一块铅熔化成液态的铅时,其质量减小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将一铁块压扁后形状变化了,但所含铁的多少不变,其质量不变,故A错误;
B.1kg铁与1kg棉花含有物质的多少相同,质量一样大,故B正确;
C.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一块铜在地球上和月球上所含铜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故C错误;
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一块铅熔化成液态的铅时,状态变化了,但所含铅的多少不变,其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1. 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 向左移动游码
C. 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D. 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测量物质的质量过程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故A不符合题意;
B.先通过增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再增加20g的砝码,是为了称量20g水的质量,此时不能够移动游码,故B不符合题意;
CD.如图2,指针右偏,砝码盘偏重,说明左边水的质量不够20g,故需要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故C符合题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 当物距u=8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投影仪利用了这条规律
C. 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 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
u=v=2f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
u=v=2f=20cm
所以f=10cm,故A错误;
B.当物距u=8cm时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故B错误;
C.当物距u=30cm时
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应用于照相机,故C正确;
D.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15cm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13.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密度分别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 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 三个球都可能是实心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铝、铁、铅的密度关系为
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可知,相同质量铝球、铁球和铅球的体积关系为
又因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铅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的,故BCD错误;若铝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故A正确。
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4.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
B. 任何实验资料都要保密,不宜交流
C. 制定尽可能详细的实验计划
D. 大胆地猜想和假设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应是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故A正确;
B.学探究过程中要进行交流与合作,资料不宜保密,故B错误;
C.为了使实验进行顺利,实验时制定尽可能详细的实验计划,故C正确;
D.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在不断地发现并指出问题,大胆地猜想和假设,故D正确。
故选ACD。
15. 每年6月6日为全国的“爱眼日”、爱眼日设立的宗旨是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预防近视,珍爱光明、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AD
【解析】
【详解】近视眼的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由图可知,A图为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D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示意图,故AD符合题意。
故选AD。
16.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小明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发现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 把蜡烛从图示位置向左移,光屏右移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 只移动图示中的凸透镜,可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缩小的实像
【答案】BD
【解析】
【详解】A.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即物距为20cm,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故有
u=20cm=2f
该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故A错误;
B.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故B正确;
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把蜡烛从图示位置向左移,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左移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C错误;
D.只向右移动图示中的凸透镜,现在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现在的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由光的可逆性,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7.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若将他送到“天宫一号”,他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kg ②. 不变
【解析】
【详解】[1]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
[2]若将他送到“天宫一号”,他的位置发生变化,但质量与位置无关,所以质量将不变。
18. 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加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答案】 ①. 吸收 ②. 反射
【解析】
【详解】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而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白色物体反向所有色光.
19. 北方户外装有水的水缸会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_,体积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①. 不变 ②. 变大
【解析】
【详解】[1][2] 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虽然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其质量不变。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减小,则体积变大。
20. 在炎热的午后不宜浇花,原因是花瓣上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会 灼伤花瓣。
【答案】 ①. 凸透 ②. 会聚
【解析】
【详解】[1]水滴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太阳光具有会聚作用,所以此时会灼伤花瓣。
21. 体积为100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____g,水的体积为___cm3.(冰密度为0.9×103kg/m3)
【答案】 ①. 90 ②. 90
【解析】
【详解】冰的质量:
m=ρV=0.9×103kg/m3×100×10﹣6m3=0.09kg=90g;
水的体积:
V水===0.09×10﹣3m3=0.09×10﹣3×106cm3=90cm3
22. 一块金属体积是0. 5m3,它的质量是3950kg,则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若将这块金属等分成3块,则每一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答案】 ①. ②. 7. 9
【解析】
【详解】[1]由知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金属块切成3块,密度不发生改变,故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3. 如图所示,鱼缸底部射灯A发出一束光,射向鱼缸壁的B点的并发生反射,其反射光经水面后发生折射,画出反射光线,及其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过入射点做出法线,从而确定了反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上侧,并确定了反射角的大小,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点睛】在光路图中,法线要画成虚线,如果能够确定反射角,在光路图中,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画折射光路时,一定注意光从哪种介质进入哪种介质。
24. 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
【答案】
【解析】
【详解】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25. 如图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50g、20g、10g、5g等。现有一质量待测的物体,估计其质量在30g左右。请将以下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1)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线,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通过调节______,使指针指到______的中线处,说明天平横梁平衡;
(2)把物体放入左盘,用镊子夹取______g、1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10g砝码,加上______g砝码,同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将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标尺上游码所对应的质量值______,即可得到左盘待测物体的质量。
【答案】 ①. 平衡螺母 ②. 分度盘 ③. 20 ④. 5 ⑤. 相加
【解析】
【详解】(1)[1][2] 天平使用前要将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通过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说明天平横梁平衡。
(2)[3][4] 天平称量时加砝码要由大到小,最后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估计物体质量在30g左右,则在称量时应先把物体放入左盘,用镊子夹取20g、10g砝码各一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说明右盘重,则应取下10g砝码,加上5g砝码,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5] 天平读数时,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即为左盘待测物体的质量。
26. 用天平(含砝码)、量筒、水和细线,测量矿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测量矿石质量前,将游码移到0刻线,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接下来的实验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图乙中的标号);
(3)测量质量时,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右盘中所放砝码如图乙-A所示,再将游码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g;
(4)实验测得该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
【答案】 ①. 右 ②. A ③. B ④. C ⑤. 142 ⑥.
【解析】
【详解】(1)[1]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左偏,说明右边高,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2][3][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先测量矿石的质量,后测量它的体积,这样可避免矿石上沾有水而测不准它的质量,因此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C。
(3)[5]矿石的质量
m=100g+20g+20g+2g=142g
(4)[6]矿石的体积
V=70mL-50mL=20mL=20cm3
矿石的密度
27. 在“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
(1)实验前,应将纸板 ___________放置于平面镜上,一束光EO贴着纸板A入射到O点,前后旋转B板,发现反射光线在 ___________平面上;
(2)一束光EO贴着纸板A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OF沿 ___________时针方向转动;
(3)某时刻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其反射角等于 ___________;
(4)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 ___________;
(5)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___________反射;
(6)如图所示,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这样可以有效减小风阻,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被反射到 ___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答案】 ①. 垂直 ②. 与A板所在的同一 ③. 顺 ④. 60° ⑤. 光路是可逆的 ⑥. 漫 ⑦. 下方
【解析】
【详解】(1)[1][2]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需垂直。
(2)[3]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会顺时针转动。
(3)[4]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此时入射角为
90°-30°=60°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
(4)[5]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这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5)[6]在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纸板粗糙,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6)[7]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强光会被反射到下方,从而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2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勇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3)接着小勇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4)始终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适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5)若用不透明物体挡住透镜中心部分,像会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且变______(选填“亮”或“暗”)。
【答案】 ①. 10.0 ②. 同一高度 ③. 缩小 ④. 照相机 ⑤. 左 ⑥. 完整 ⑦. 暗
【解析】
【详解】(1)[1]凸透镜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到焦点,所以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2)[2]实验时,应调节烛焰、光屏、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使成像在光屏中央。
(3)[3][4]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故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4)[5]根据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向左移动蜡烛时,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应该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5)[6][7]若用不透明物体挡住透镜中心部分,透镜的其他位置仍然可以透过光线,仍然可以成完整的像。但由于透过的光线变少,故成像比较暗。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得分。)
29. 周末,牛牛同学和牛爸进行了一次测车速的实践活动,牛牛站在平直公路边的C点。牛爸驾车从远处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牛牛,按照约定的时间,二人同时开始计时,且牛爸在A点进行第一次鸣笛。牛牛2s后听到鸣笛的声音;第一次鸣笛后17s牛爸在B点再次鸣笛,牛牛1s后再次听到鸣笛声。
(1)假设声速为340m/s,则他们测得牛爸驾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假设第二次鸣笛后牛爸继续驾车行驶1min,则此时汽车与C点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1)20m/s;(2)860m
【解析】
【详解】解:(1)由牛爸在A点第一次鸣笛,牛牛2s后听到鸣笛声音,第一次鸣笛处A点到牛牛C点的距离
sAC=v声t1=340m/s×2s=680m
由牛爸在B点第二次鸣笛,牛牛1s后听到鸣笛声音,第二次鸣笛处B点到牛牛C点的距离
sBC=v声t2=340m/s×1s=340m
牛爸在17s内通过的距离
s=sAC-sBC=680m-340m=340m
牛爸开车的速度
(2)牛爸第二次鸣笛后继续驾车1min行驶的距离
s′=v车t′=20m/s×1×60s=1200m
此时汽车与C点之间的距离
s″=s′-sBC=1200m-340m=860m
答:(1)牛爸驾驶汽车行驶的速度为20m/s;
(2)第二次鸣笛后牛爸继续驾车行驶1min,则此时汽车与C点的距离是860m。
30. 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如图)。假设一金匠用纯金捏了一个带空心的“冰墩墩”送给八年级的儿子当作纪念品。儿子想多了解父亲制作的“冰墩墩”,于是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是,同时也测出了它的体积为。()
(1)这个“冰墩墩”中纯金的体积是多少?
(2)这个“冰墩墩”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
(3)如果“冰墩墩”用纯银捏制成实心体,则它的质量是多少g?
【答案】(1)4cm3;(2)2cm3;(3)63g
【解析】
【详解】解:(1)由得,这个“冰墩墩”中纯金的体积是
(2)这个“冰墩墩”空心部分体积是
(3)由得,如果“冰墩墩”用纯银捏制成实心体,则它的质量是
答:(1)这个“冰墩墩”中纯金的体积是4;
(2)这个“冰墩墩”空心部分体积是2;
(3)如果“冰墩墩”用纯银捏制成实心体,则它的质量是63g。
31. 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电子秤上,向容器中缓慢注入液体,停止注入液体时,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4cm;将均匀实心柱体缓慢放入液体中,放手后,柱体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整个过程,电子秤的示数与容器内液体深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部分数据没有标识)。求:
(1)液体的密度;
(2)停止注入液体时,容器的总质量;
(3)该实心柱体的密度。
【答案】(1)1g/cm3;(2)450g;(3)0.9g/cm3
【解析】
【详解】解:(1)由乙图可知,当液体深度为零时,电子秤的示数为50g,所以容器的质量
m容器=50g
当液体的深度为2cm时,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
m总=250g
此时液体的质量
m液=m总-m容器=250g-50g=200g
液体的体积
V液=S容器h1=100cm2×2cm=200cm3
再由密度公式可得液体的密度
(2)当h2=4cm时,停止注入液体,此时液体的体积
V′液=S容器h2=100cm2×4cm=400cm3
则液体的质量
m′液=ρ液V′液=1g/cm3×400cm3=400g
故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m′总=m′液+m容器=400g+50g=450g
(3)由图甲可得,放入柱体后,柱体未浸入液体的高度为5cm,电子秤示数为1260g,柱体的质量为
m柱=m′′总-m′总=1260g-450g=810g
设柱体的底面积为S柱,由图乙可知液体的最大深度h最大=10cm,又V′液不变,则有
(S容器-S柱)×h最大=V′液
柱体的底面积
柱体的高度
h柱=h最大+h=10cm+5cm=15cm
所以柱体体积
V柱=S柱h柱=60cm2×15cm=900cm3
由密度公式得柱体的密度为
答:(1)液体的密度为1g/cm3;
(2)停止注入液体时,容器的总质量为450g;
(3)该实心柱体的密度为0.9g/cm3。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10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