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7,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

    57,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1页
    57,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2页
    57,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57,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57,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2页。
    (试卷总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 小明静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他看到两旁的树木往后退,是以______参照物的;以汽车里的座位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 ①. 汽车 ②. 静止
    【解析】
    【详解】[1] 小明看到两旁的树木在向后退,是以汽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相当于汽车是向后运动的。
    [2] 以汽车里的座位为参照物,小明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
    2.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世瞩目,小男孩在国旗传递环节中用小号吹奏的《我和我的祖国》响彻全场,小号声是由空气柱的___________产生的,观众能听到小号发出的声音,说明___________可以传声。
    【答案】 ①. 振动 ②. 空气
    【解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小号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观众能听到小号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3. 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在不打火的情况下持续按压放气按钮,会发现有气体从气嘴处喷出,很快就会感觉到气嘴附近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 ①. 降低 ②. 汽化 ③. 吸收
    【解析】
    【详解】[1][2][3]在不打火的情况下持续按压放气按钮,会发现有气体从气嘴处喷出,很快就会感觉到气嘴附近温度降低,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泄漏后不再被加压,迅速汽化变成丁烷气体,在此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打火机气嘴附近温度降低。
    4. 世界各地有时出现“月全食”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___形成的,如图表示月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则图中的A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光沿直线传播 ②. 地球
    【解析】
    【详解】[1][2]日食、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发生月全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应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挡住太阳光,从而形成月全食,所以地球应在A位置,月球在B处。
    5.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对太阳光有__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答案】 ①. 凸 ②. 会聚
    【解析】
    【详解】[1][2]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使树叶燃烧,造成火灾。
    6. 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80mm,则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 _____(填“大于”或“小于”)80mm,所成的像为缩小、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 _____(填“实”或“虚”)像。
    【答案】 ①. 大于 ②. 倒立 ③. 实
    【解析】
    【详解】[1]照相机拍照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所以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大于80mm。
    [2][3]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像,像能在胶卷上呈现,所以成倒立的实像。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3、14题为双项选择题,选对一个选项给1分,选错不给分)
    7. 关于物理量的测量及实验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刻度尺时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B.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表面相平
    C. 选用精密测量工具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是避免误差产生的有效方法
    D. 记录的测量数据要包括数字和单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使用刻度尺时,刻度尺需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我们在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选用精密测量工具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但误差不可避免,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需要记录数据时,要包括数字和单位,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调不同
    B. “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
    D.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同的人说话时,在音调和响度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其音色是不同的,所以“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音色不同,故A错误;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指让人们的说话声要小些,因此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正确;
    C.“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即响度大,频率的大小影响的是音调的高低,故C错误;
    D.“余音绕梁”是指声音遇到“梁”、“墙”等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不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9.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 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眼镜B. 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情
    C. 用超声波焊接器焊接零件D. 用超声波碎结石
    【答案】B
    【解析】
    【详解】A.超声波清洗器将物体清洗干净,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B超在医学上的运用,是因为超声波能将人体的信息传递,所以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故B符合题意;
    C.超声波焊接器,利用超声波来焊接,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能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玻璃窗上的“汗”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生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玻璃窗上的“冰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非常低的玻璃凝华生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冰花”会出现在内表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汗”会出现在内表面。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要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偏离法线,因此人看到水中的“鱼”实际上是鱼通过折射后所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变浅,因此D选项正确.
    12.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都能发生色散现象
    B.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
    C. 医院、饭店经常利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D. 验钞机是利用了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无法发生色散现象,故A错误;
    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故B错误;
    C.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使荧光物质发光,因此医院、饭店经常利用紫外线灯来灭菌,故C正确;
    D.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使荧光物质发光,故验钞机是利用了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故D错误。
    故选C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此现象说明白光由各种色光组成
    B. 小猫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当小猫向平面镜靠近时,小猫在镜中的像会变大
    C. 一条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30度,则反射角是30度
    D. 雨后的夜晚,背向月光行走,地面上较亮处是地面,较暗处是水面
    【答案】AD
    【解析】
    【详解】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实质是由于太阳光通过小水滴发生折射的缘故,因此可以说明白光由各种色光组成的,故A正确;
    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因此当小猫向平面镜靠近时,小猫在镜中的像不变,故B错误;
    C.入射角与反射角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法线与镜面垂直,因此一条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30度,即入射角是60度,故反射角是60度,故C错误;
    D.雨后的夜晚,背向月光行走,光在水面处发生镜面发射,光不能进入人的眼睛;地面处发生的是漫反射,有光可以进入人的眼睛,因此地面上较亮处是地面,较暗处是水面,故D正确。
    故选AD。
    14. 以下各图中成虚像的是( )
    A. a图,放大镜观察邮票B. b图,用照相机拍摄景物
    C. c图,用投影仪投影D. d图,用平面镜矫正姿势
    【答案】AD
    【解析】
    【详解】A.放大镜的原理是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符合题意;
    B.照相机的原理是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
    C.投影仪的原理是物体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其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能在光屏上显示,像为虚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5. 如图所示,有一个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砖,一束红光从空气垂直射向它的一个直角边,然后从斜边折射出来。请画出这束光进入和射出这个玻璃砖的大致光路。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光折射定律,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的表面,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因此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6. 周末,小明在家看电视时,对着墙按遥控器,发现有时能改变电视机频道。MN表示墙壁,A点表示遥控器发出红外线处,B点表示电视机接收信号处。请画出本次控制电视机光路。
    【答案】
    【解析】
    【详解】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A的像点A′,再连接像点A′与接收信号处B点,与墙壁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A与入射点O作为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据此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9分,共19分)
    17.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该实验应选用___________(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答案】 ①. 热胀冷缩 ②. 碎冰块 ③. 晶体 ④. 固液共存态
    【解析】
    【详解】(1)[1]常用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2]为了使受热均匀,应选用碎冰块进行实验,这样便于测量温度,观察现象。
    (3)[3]由图像知道,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冰是晶体。
    [4]5~15min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第10min末冰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态。
    18. 如图所示,小伟同学利用图甲来测凸透镜焦距,利用图乙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_cm;
    (2)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凸透镜、光屏这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
    (3)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4)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伟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是___________(选填“完整的”或“不完整的”)像。
    【答案】 ①. 10.0 ②. 为使烛焰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③. 缩小 ④. 照相机 ⑤. 远离 ⑥. 完整的
    【解析】
    【详解】(1)[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此时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为焦距,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f=60.0cm-50.0cm=10.0cm
    (2)[2]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3][4]凸透镜焦距为10cm,由图乙可知物距是30.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5]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物距减小,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像距增大,应将光屏远离透镜。
    (5)[6]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烛焰发出的光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19. 如图所示是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A立在玻璃板前,以A为成像物体。
    (1)小明同学有个疑惑,既然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何不用平面镜进行探究,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呢?你的看法是: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
    (2)该实验选择两个大小、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关系;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解决上面问题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完成实验。如图是实验小组的实验记录,图中A、B、C、A'、B'、C'分别是物与像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着就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___________,再分别测量___________的距离,判断像与物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5)本实验为了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应当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6)小明同学使蜡烛B跟A的像完全重合时,拿走蜡烛B,在蜡烛B刚才的位置竖立一块白屏,想要观察白屏上是否出现蜡烛A的像,他应当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B.直接观察光屏
    (7)完成探究后,爱思考的小明同学提出两个判断,请你把它补充完整:①在玻璃板蜡烛A一侧看到蜡烛A的像后,观察者若站在玻璃板的另一侧,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②在玻璃板蜡烛A一侧看到蜡烛B跟A的像完全重合时,观察者的位置不动,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竖立一本物理书,则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答案】 ①. 找到像的位置 ②. 像和物的大小 ③. 见解析 ④. 垂直 ⑤. 对应的两点到镜面 ⑥. 较暗 ⑦. B ⑧. 不能 ⑨. 能
    【解析】
    【详解】(1)[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2]为了比较像和物体大小关系,选择两个大小、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
    (3)[3]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4)[4][5]实验完成后,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物像的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分别测量对应的两点到镜面的距离,判断像与物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5)[6]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成像越清晰,为了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应当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6)[7]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移去蜡烛B,将一张白屏竖直放在原来蜡烛B所在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A的像,故选B。
    (7)[8]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在玻璃板蜡烛A一侧看到蜡烛A的像后,观察者若站在玻璃板的另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9]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在玻璃板蜡烛A一侧看到蜡烛B跟A的像完全重合时,观察者的位置不动,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竖立一本物理书,不会影响成像情况,能看到蜡烛A的像。
    五、综合应用题(第20题9分,第21题8分,共17分)
    20. 某司机驾车外出,途经甲地时看到路边有如图所示的标志牌,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从甲地开往乙地,经过乙地后,汽车正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突然发现前方100m处有障碍物。正常情况下,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5s,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45m才能停下。求
    (1)司机驾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时间;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正常情况下的4倍,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
    (3)请你根据以上情况,对安全驾车提一条合理建议。
    【答案】(1)0.5h;(2)汽车会撞上障碍物;(3)见解析
    【解析】
    【详解】解:(1)由图可知,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36km,汽车的速度为72km/h,所以司机驾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时间
    (2)酒后驾车时,司机的反应时间
    t1=4×0.5=2s
    司机的反应距离
    s1=v1t1=30m/s×2s=60m
    从司机看到障碍物到停下汽车行驶的距离
    s总=s1+s刹=60m+45m=105m>100m
    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3)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打手机都会使司机反应迟钝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增加反应时间。
    答:(1)司机驾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时间为0.5h;
    (2)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3)见解析。
    21. 一辆汽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5s后司机听到山崖反射的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80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时,汽车与大山的距离是多少米;
    (2)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答案】(1)900m;(2)20m/s
    【解析】
    【详解】解:(1)由题意知,鸣笛5s后,汽车距离大山的距离为s1=800m,鸣笛5s的时间内,声音传播距离为
    所以,鸣笛时汽车离大山的距离为
    (2)由于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因此,汽车行驶的速度
    答:(1)鸣笛时,汽车与大山的距离是900m;
    (2)汽车行驶的速度是20m/s。

    相关试卷

    239,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39,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共8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选项中估算正确的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