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套课件PPT
- 12《台阶》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13《卖油翁》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15《驿路梨花》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16《最苦与最乐》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17 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评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敦厚不花哨,初读感知,给文章描标点,修润课本,日常交往,做学问一丝不苟,使用语言一丝不苟,写文章要求完美,宽厚待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你能说出我们语文教材封面上的“语文”二字的字体特点吗?
这两个字是叶圣陶先生写的。大家都说“见字如见人”,你能从这两个字中,看出叶圣陶先生有什么样的品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了解他的人品。
1、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写叶圣陶先生的事,并归纳出他的品质。
2、从字里行间,你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叶老去世自己内心的悲哀。
写叶圣陶先生的高尚的品格。
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3、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总写叶圣陶先生的高贵品质。
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的一面。
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第二部分又可以分作三个层次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
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未名湖畔三雅士、 “燕园三老”。
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等;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
当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短篇小说集《隔膜》,长篇小说《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1、生字积累修润(rùn) 生疏( shū ) 商酌 ( zhuó ) 恳切 ( kěn ) 譬如( pì ) 朦胧 ( lóng ) 累赘( zhuì ) 别扭( biè niǔ )拖沓 ( tà ) 妥帖(tuǒ tiē) 诲人不倦 ( huì juàn ) 不耻下问 ( chǐ )颠沛流离( diān pèi ) 以身作则( zé)
草率:轻率,不慎重,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商酌: 商量斟酌。鞠躬尽瘁: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拖沓: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不简洁。搀和: 掺杂混合。冗长: (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沾溉:浸润浇灌。
高文典册:经典性著作。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阳春白雪为其反面,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双层的悲哀”的含义:大处说,中国的文学界和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坚守语文主张的著名语文学家;小处说,“我”失去了一位相交多年、感情深厚的老师及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叶老的尊敬与爱戴。
1、读文章第一段,“双层的悲哀”是什么意思?
最突出的手法是对比。一是把叶圣陶与鲁迅、郁达夫作对比,突出叶圣陶“平实规矩”的品格;二是把叶圣陶与“儒、释、道”三种思想“搀合”在一起的学者进行对比,其作用是突出叶圣陶思想行为的一致。
2、文章第2段中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写话”就是写文章。叶先生要求写文章要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4、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写话”具体指什么?这种“写话”的作文风格是什么?
5、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又一次写到《左传》的“三不朽”标准,这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6、在文章结尾,作者要求我们向叶圣陶先生学习,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7、本文所写的都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小事,但小事不小,你能从这些小事中看出叶圣陶先生的“大”吗?
从这些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的许多高尚的品质:为人宽厚、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推崇的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个高尚的人。
从文中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是想告诉我们,写文章就是要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这个“想说的话”既指自己的切身感受,更是指自己的口头语言,一种直白的、易懂的语言。同学们,学了这篇文章,你们知道怎么写作文了吗?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累赘( zhuì ) 搀合( chān ) 冗长( rǒng ) 晦涩 ( huì sè )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改在后面括号里。(1)他对普通话深疏。( 深—生 )(2)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灰复。( 灰—恢 )(3)不能牵涉过多,甚至挑起论辨。( 辨—辩 )(4)几年前我在拙作《作文杂谈》的"累赘拖踏"一题里曾较详细地谈到。( 踏—沓 )
3、结尾一段中“叶圣陶先生,人,往矣”句中作者连用两个逗号,有什么作用?
这里的“叶圣陶先生”和“人”构成复指关系,都可作“往”的主语,用逗号隔开,是为了强调先生的去世在作者心中留下的悲痛,突出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在本文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包括被删减的部分内容),课后阅读原文(没删减),将这些名言都积累下来,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ppt,共16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课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字音识记,作者简介,初识叶圣陶,一些事,做人做学问,敬仰叶圣陶,叙议结合,略读方法抓关键,待人厚,修改文章第3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pptx、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