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攻略】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
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讲义 第07章+动量守恒定律-【全攻略】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讲义 第07章+动量守恒定律-【全攻略】,文件包含第七章动量守恒定律原卷版docx、第七章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动量
1.定义:物理学中把质量和速度的乘积mv定义为物体的动量,用字母p表示。
2.表达式:p=mv。
3.单位:kg·m/s。
4.标矢性: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二、动量定理
1.冲量
(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作力的冲量。定义式:I=FΔt。
(2)单位:冲量的单位是牛秒,符号是N·s。
(3)标矢性:冲量是矢量,恒力冲量的方向与恒力的方向相同。
2.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
(2)表达式:I=p′-p或F(t′-t)=mv′-mv。
(3)矢量性: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也可以在某一方向上用动量定理。
三、冲量及动量的理解和计算
1.对冲量的理解
(1)冲量的两性
①时间性:冲量不仅由力决定,还由力的作用时间决定,恒力的冲量等于该力与该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②矢量性:对于方向恒定的力来说.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等大、反向,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2.动量的变化量
(1)数学表达式:Δp=p2-p1
(2)动量的变化量是矢量,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方向相同。
a.如果初末动量在同一直线上,首先规定正方向,再用正负表示初末动量p1、p2,根据公式Δp=p2-p1,求出动量的变化量,如图(1)(2)。
b.如果初末动量不在同一直线上,需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动量的变化量Δp。如图(3)。
3.动量与动能的关系
Ek=eq \f(p2,2m),p=eq \r(2mEk)。
4.冲量的四种计算方法
5.动量、冲量、动量变化量的比较
四、动量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1.动量定理的理解
(1)动量定理反映了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合力的冲量是原因,物体的动量变化是结果。
(2)动量定理中的冲量是所受合力的冲量,既是各力冲量的矢量和,也是合力在不同阶段冲量的矢量和。
(3)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等号包含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方面的含义。
(4)由FΔt=p′-p,得F=eq \f(p′-p,Δt)=eq \f(Δp,Δt),即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的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2.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现象
(1)Δp一定时,F的作用时间越短,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力越小。
(2)F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Δp越大;作用时间越短,Δp越小。
分析问题时,要明确哪个量一定,哪个量变化。
3.应用动量定理处理“流体模型”
(1)研究对象:选取流体为研究对象,如水、空气等。
(2)研究方法:隔离出一定形状的一部分流体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列式求解。
(3)基本思路
(1)在极短时间Δt内,取一小柱体作为研究对象。
(2)小柱体的体积ΔV=SvΔt
(3)小柱体质量Δm=ρΔV=ρSvΔt
(4)小柱体的动量变化Δp=Δmv=ρv2SΔt
(5)应用动量定理FΔt=Δp
4.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在中学阶段使用动量定理讨论的问题,其研究对象一般仅限于单个物体。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合冲量。可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力冲量的矢量和;或先求合力,再求其冲量。
(3)抓住过程的初、末状态,选好正方向,确定各动量和冲量的正负号。
(4)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如有必要还需要补充其他方程,最后代入数据求解。
对过程较复杂的运动,可分段用动量定理,也可对整个过程用动量定理。
五、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 eq \a\vs4\al(0) ,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3.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2)系统所受外力虽不为零,但内力远大于外力。
(3)系统所受外力虽不为零,但在某方向上合力为零,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六、碰撞、反冲、爆炸
1.碰撞
(1)特点:作用时间极短,内力(相互碰撞力)远大于外力,总动量守恒。
(2)分类
①弹性碰撞:碰撞后系统的机械能没有损失。
②非弹性碰撞:碰撞后系统的机械能有损失。
③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合为一体,机械能损失最大。
2.爆炸
与碰撞类似,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所受的外力,所以系统动量守恒。
3.反冲
(1)定义:当物体的一部分以一定的速度离开物体时,剩余部分将获得一个反向冲量,如发射炮弹、火箭等。
(2)特点: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系统受到的外力,动量守恒。
七、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基本应用
1.适用条件
(1)理想守恒: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2)近似守恒: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它所受到的外力.
(3)某一方向守恒:如果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一方向上动量守恒.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的组成(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
(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是否守恒).
(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
(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
(5)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
八、碰撞问题
1.碰撞问题遵守的三条原则
(1)动量守恒:p1+p2=p1′+p2′.
(2)动能不增加:Ek1+Ek2≥Ek1′+Ek2′.
(3)速度要符合实际情况
①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若要发生碰撞,则应有v后>v前,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若碰后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应有v前′≥v后′.
②碰前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至少有一个改变.
2.弹性碰撞的重要结论
以质量为m1、速度为v1的小球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碰撞为例,则有
m1v1=m1v1′+m2v2′
eq \f(1,2)m1v12=eq \f(1,2)m1v1′2+eq \f(1,2)m2v2′2
联立解得:v1′=eq \f(m1-m2,m1+m2)v1,v2′=eq \f(2m1,m1+m2)v1
讨论:①若m1=m2,则v1′=0,v2′=v1(速度交换);
②若m1>m2,则v1′>0,v2′>0(碰后两小球沿同一方向运动);当m1≫m2时,v1′≈v1,v2′≈2v1;
③若m1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讲义 实验07+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全攻略】,文件包含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原卷版docx、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讲义 第16章+ 热学【全攻略】,文件包含第十六章热学原卷版docx、第十六章热学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讲义 第14章+ 光【全攻略】,文件包含第十四章光原卷版docx、第十四章光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