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第02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展开一、高考真题汇编的意义
1、增强高考考生的复习动力和信心。
2、提高高考考生的复习效率。使考生能够更好地梳理复习的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3、加深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高考真题汇编的内容
1、高考试题收录。高考真题汇编收录高考真题,涵盖了高考考试的各个学科。
2、答案解析。高考真题汇编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加深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复习指导。高考真题汇编还提供了一些复习指导,提高复习效率。
三、高考真题汇编的重要性
高考真题汇编不仅可以提高考生的复习动力和信心,增强考生的复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加深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使考生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为高考复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介绍了高考真题汇编的意义、内容和重要性,分析了它对高考考生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它在高考复习中的重要性。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
考点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1.(2023·福建·中考真题)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的是( )
A.海水晒盐B.干冰制冷
C.风力发电D.火箭发射
【答案】D
【详解】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
B、干冰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
C、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
D、火箭发射,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是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选项正确。
故选D。
2.(2023·河南·中考真题)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甘蔗榨汁B.棉纱织布
C.白土烧瓷D.楠木造船
【答案】C
【详解】A、甘蔗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B、棉纱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C、白土烧瓷,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D、楠木造船,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答案:C。
3.(2023·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纺纱织布B.伐木制舟C.烧制陶瓷D.海水晒盐
【答案】C
【详解】A、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伐木制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3·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古代诗词谚语富载化学知识,下列词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B.滴水成冰
C.木已成舟D.火上浇油
【答案】D
【详解】A、花香四溢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火上浇油后,油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
5.(2023·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化学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下列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B.海水“晒盐”
C.垃圾焚烧发电D.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答案】C
【详解】A、水的天然循环,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垃圾焚烧发电,包含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6.(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铜丝导电B.玻璃破碎
C.酒精挥发D.食物腐烂
【答案】D
【详解】A、铜丝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3·湖北咸宁·中考真题)请听厨房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醋瓶:我摔碎了B.煤气:我燃烧了
C.菜刀:我生锈了D.蔬菜:我腐烂了
【答案】A
【详解】A、醋瓶摔碎了,为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
B、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蔬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下列家务劳动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晾晒湿衣服B.起床叠被子
C.针线钉纽扣D.生火烧开水
【答案】D
【详解】A、晾晒湿衣服,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起床叠被子,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针线钉纽扣,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生火烧开水,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9.(2023·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脱离空间站B.自由下落C.外壳烧蚀D.打开降落伞
【答案】C
【详解】A、脱离空间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自由下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外壳烧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打开降落伞,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C。
10.(2023·河北·中考真题)河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剪窗花B.酿白酒C.刻石雕D.晒海盐
【答案】B
【详解】A、剪窗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酿白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刻石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晒海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B
1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B.蜡烛燃烧
C.瓷碗破碎D.河水结冰
【答案】B
【详解】A、汽油挥发只是状态的改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瓷碗破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河水结冰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下列叙述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CO使人中毒B.醋酸溶解鸡蛋壳
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D.铁水铸锅
【答案】D
【详解】A 、 CO使人中毒的生理过程是 CO 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不能跟氧气结合,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醋酸溶解鸡蛋壳即醋酸与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铁水铸锅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13.(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下列火箭发射流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吊装上塔B.瞄准定位C.关闭舱门D.点火发射
【答案】D
【详解】A、吊装上塔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瞄准定位也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关闭舱门只是舱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点火发射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
14.(2023·新疆·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放鞭炮B.冰雪融化C.玻璃破碎D.裁剪纸张
【答案】A
【详解】A、燃放鞭炮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有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有物质的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
D、裁剪纸张过程中只有物质的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15.(2023·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诗句中划线部分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答案】B
【详解】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春江水暖鸭先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C.千树万树梨花开,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日照香炉生紫烟,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16.(2023·湖北潜江等·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氢气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比空气小B.难溶于水
C.无色无味D.具有可燃性
【答案】D
【详解】A、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无色无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17.(2023·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B.常温下呈固态C.难溶于水D.熔点高
【答案】A
【详解】A、可燃性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B、常温下呈固态是物质的状态,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D、熔点高是物质的熔点,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A。
18.(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毒性B.密度C.溶解性D.熔点
【答案】A
【详解】A、毒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3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19.(2023·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亚硝酸钠可用作食品防腐剂B.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A
【详解】A、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故A选项说法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和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B选项说法正确;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选项说法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0.(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B.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氢气D.碳酸氢铵受热不易分解,可作氮肥
【答案】A
【详解】A、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持续红热,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铜的活动性比氢弱,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碳酸氢铵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可作氮肥,与其受热是否分解无关,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天然气用作燃料B.氮气用作制造硝酸和氮肥
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D.碳酸氢钠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C
【详解】A、天然气因为具有可燃性所以用作燃料,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B、氮气用作制造硝酸和氮肥是氮气含有氮元素,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可转化为硝酸和氮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D、碳酸氢钠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因为碳酸氢钠和盐酸可以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故选C。
22.(2023·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银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B.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氢气具有可燃性,能作高能燃料
【答案】D
【详解】A、银具有良好导电性,可用于制造电线,与有金属光泽无关,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与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无关,错误;
C、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于制作铅笔芯,与 能导电无关,错误;
D、氢气具有可燃性,能作高能燃料,正确。
故选D。
23.(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裁玻璃B.金属铜作导线C.石墨作铅笔芯D.稀硫酸除铁锈
【答案】D
【详解】A、金刚石裁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金属铜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石墨作铅笔芯,是因为石墨是灰黑色,且质软,容易留下痕迹,颜色和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稀硫酸除铁锈,是因为稀硫酸显酸性,能与氧化铁反应,酸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24.(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作霓虹灯,故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可作冰箱除味剂,故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呈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D。
25.(2023·广东·中考真题)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详解】A、用铅笔芯制作电极,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具有导电性,不符合题意;
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故可用食醋除去水垢,不符合题意;
C、回收铝制易拉罐,是因为可以节约金属资料,减少污染,符合题意;
D、用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2023·河北·中考真题)下列对生产生活中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冰块给饮料降温——升华吸热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氮气化学性质活泼
C.汽车轮胎上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减小摩擦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答案】D
【详解】A、用冰块给饮料降温——熔化吸热。A不正确;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B不正确;
C、汽车轮胎上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大摩擦。C不正确;
D、由于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27.(2023·广西·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水 ②氖气 ③干冰 ④熟石灰 ⑤活性炭
(1)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__。
(2)可用作溶剂的是_______。
(3)可用作吸附剂的是____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
【答案】(1)② (2)① (3)⑤ (4)③ (5)④
【详解】(1)氖气属于稀有气体,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填:②;
(2)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常用的溶剂,故填:①;
(3)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作吸附剂,故填:⑤;
(4)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③;
(5)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④。
28.(2023·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小苏打④氯化钠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入空格内。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
(2)可用作厨房调味剂的是______。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气体是______。
(4)既可以作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胃药,又可以作面点发酵剂的是______。
【答案】(1)O2 (2)NaCl (3)N2 (4)NaHCO3
【详解】(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其化学式:O2;
(2)氯化钠具有咸味,可用作厨房调味剂的是氯化钠,其化学式:NaCl;
(3)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作保护气,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N2;
(4)碳酸氢钠显碱性,可中和胃酸过多,碳酸氢钠在加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使面点松软可口,既可以作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胃药,又可以作面点发酵剂的是碳酸氢钠,其化学式:NaHCO3。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稀有气体
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制作霓虹灯
B
活性炭
吸附性
作冰箱除味剂
C
熟石灰
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D
一氧化碳
有毒
冶炼金属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导电性
B
用食醋除水垢
水垢能与食醋反应
C
回收铝制易拉罐
铝易与氧气反应
D
用洗涤剂去油污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专题01 性质与变化(第01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性质与变化(第01期)-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1性质与变化第01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1性质与变化第01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三年中考(2021-2023)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第02期)(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第02期)(原卷版+解析),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