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385660/0-17086545667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385660/0-17086545668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385660/0-17086545668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句子训练,积累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积累运用(40分)
一、默写《枫桥夜泊》,看谁写得最正确、最规范。(4分)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4分)
róng shù
书本是镜头,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如翠绿非凡的( ),精巧如诗的
bái lù hóng wěi xié tiá
( ),建筑( )的圆明园,( )有序走搭石的乡亲们。
三、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上卿(qīng)侵略(luè)酬谢(chóu)瞌睡(kē)
B.间隔(jiàn)眼睑(liǎn)苔藓(xiǎn)勉强(miǎn)
C.谨慎(jǐn)酵母(jià)压抑(yì)木桩(zhuāng)
D.客栈(zhàn)治疗(liá)冠军(guàn)水浒传(xǔ)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悠然 迷惑 彩锦 心旷神怡
B.毁灭 乖巧 领略 震耳欲聋
C.规律 消遣 疲惫 栩栩如生
D.撒矫推辞 粉碎 亭台楼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选项是( )。
A.听说自己中了头奖,他得意忘形地跳起来,一脚踩空,从楼梯摔了下去。
B.这些卖国贼,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早已臭名远扬。
C.战士们想出了许多巧妙的办法来对付足智多谋的敌军。
D.成功之花的绽放,需要呕心沥血,需要被汗水与泪水浇灌。
4.下列句子中不是有关勤俭节约的选项是( )。
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B.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C.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D.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5.下列故事中不是民间故事的选项是( )。
A.《梁山伯与祝英台》B.《孟姜女》
C.《白雪公主》D.《田螺姑娘》
四、句子训练。(12分)
1.读句子,把句中画线的部分换成一个恰当的成语。
(1)春秋时期,晋国的祁黄羊为国君推荐官员完全为国家的利益着想,一点也没有私心,让人佩服。( )
(2)他能从地震中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地存活下来,真是一个奇迹。( )
2.根据要求用“便宜”写句子。
(1)便宜(价格低廉):
(2)便宜(不应得的利益):
3.请试着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气急败坏:
4.运用动态描写或静态描写,把画面写具体。
早晨,天空中弥漫着浓雾。
五、积累填空。(10分)
1.古诗词言简意赅,笔法凝练,内涵深刻。有关于节日习俗的,如“家家乞巧望秋月, ”;有抒写家国情怀的,如“死去元知万事空, ”“我劝天公重抖擞, ”;有描绘江南水乡美景的,如“青箬笠,绿蓑衣, ”;有慨叹时间宝贵的,如“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有揭示深刻哲理的,如“ , ”诗人借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2.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人物,如 的廉颇,为了救乡亲们而牺牲自己的猎人 ,每年七夕鹊桥相会的 ,凑钱给儿子买《青年近卫军》的 ……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的药物说明书,提取有关信息。(5分)
本品适用于感冒、肺热或咽喉发炎引起的咳嗽。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或遵医嘱。本品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
1.这种药是用来治疗 。(1分)
2.五年级的小明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这种药,他吃药时应该注意什么?(4分)
二、(12分)
读书如熬粥
①我喜好喝粥,是母亲培养的,因为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出一锅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
②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经典好书,如同“好米”。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知识和思想贫乏。”由此可见,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③读书之法,责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遍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依次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为你打开了一扇扇通向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④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要耐住寂寞,甘守孤独。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说:“那时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学生们大多数爱玩儿,只有陈寅恪心思纯正,始终坚持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终成大师。”
⑤读书正如熬粥一般,也需“好米,文火,持续”。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文章,然后用思维导图将熬粥与读书的联系梳理出来。(6分)
熬粥:
读书:
好米
文火
文火
2.“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联系自己读书的经历,谈谈对句子的理解。(3分)
3.文章的②③④段的内容是否可以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二、(13分)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一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元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它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地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1.读了短文,请你概括:“盆景家兰”的特点是 ,“空谷幽兰”特点是 。(4分)
2.联系上下文,选出第1自然段中父亲“愠怒”的原因是( )。(2分)
A.来家里看花的人太多接待不过来。
B.来看花的人不爱惜兰花。
C.父亲不喜欢兰花了。
D.人们只把兰花当作盆景欣赏,不了解兰花的品性。
3.短文第2自然段所描写的意境与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意境相似,请你写出其中的两句:
, ”。(2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3分)
5.文章以 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由物及人、借物言志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课文《 》相似,都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2分)
习作 (30分)
你还记得今年的那场大雪吗?回想一下,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景物的变化,以《雪中即景》为题写一篇习作。写的时候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变化。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五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积累运用(40分)
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榕树 白鹭 宏伟 协调
三、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C )。
A.上卿(qīng)侵略(luè)酬谢(chóu)瞌睡(kē)
B.间隔(jiàn)眼睑(liǎn)苔藓(xiǎn)勉强(miǎn)
C.谨慎(jǐn)酵母(jià)压抑(yì)木桩(zhuāng)
D.客栈(zhàn)治疗(liá)冠军(guàn)水浒传(xǔ)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 )。
A.悠然 迷惑 彩锦 心旷神怡
B.毁灭 乖巧 领略 震耳欲聋
C.规律 消遣 疲惫 栩栩如生
D.撒矫推辞 粉碎 亭台楼阁
3.C
4.A
5.C
四、句子训练。(12分)
1.(1)大公无私 (2)安然无恙
2.(1)形容价格低廉:这双鞋款式时髦、价格便宜,在市场上卖得很好。
(2)不应得的利益:爸爸告诉我,做人不要贪小便宜。
3.气急败坏:他满脸通红,眼里燃烧着无法遏制的怒火,像一只受伤的小兽般叫嚷着:“你们等着,我不会罢休的!”
4.示例:早晨,天空中弥漫着浓雾,宛如一幅水墨画,静谧而神秘。阳光在雾霭中若隐若现,为这个世界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在这朦胧之中,万物仿佛都沉浸在一个梦境之中,让人不禁产生一种想要探寻其深处的冲动。随着晨风轻轻吹过,雾气逐渐散去,露出了清晰的世界,仿佛是一个新的开始,预示着一天的希望和活力。
五、积累填空。(10分)
1.穿尽红丝几万条 但悲不见九州同 不拘一格降人才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知错能改 海力布 牛郎织女 母亲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药物说明书,提取有关信息。(5分)
(1)专治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
(2)一日三次,每次吃两片,用温开水送服。注意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个小时不得食用酸冷食品。
二、(12分)
1.选择好书 耐心细读 持之以恒
2.读书非常着急,不能静下心来不慌不忙地读书,读书不认真,不细致,马虎大意都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所以读书应避免“心急火燎”“粗枝大叶”。
3.不能。读书应遵循的三个法则与熬粥之法一一对应,这样排列符合读书的一般规律,选择好书是前提,耐心细读才能领略书中风景,持之以恒才会受益无穷。
二、(13分)
1.空灵 甜 媚(清爽 好看)
2.D
3.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4.这是父亲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不要让自己随波逐流。
5.野兰 白杨
习作 (30分)
略
题号
积累运用
阅读
习作
卷面
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二
成绩评定
评卷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抄写下面的俗语,看谁写得最规范,读拼音,写词语,比一比,组成词语,积累背诵,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抄写下面的诗句,做到规范,读拼音,写词语,积累填空,按要求写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23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