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01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02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练习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国际上规定,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算经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该经线被称为( )
    A. 赤道B. 北回归线C. 本初子午线D. 180°经线
    2. 该经线是( )
    A. 东西半球分界线B. 南北半球分界线C. 东、西经分界线D. 南北纬分界线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算经线是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本初子午线为起始线,向东向西各增大到180°,C正确,D错误。赤道和北回归线都是纬线,AB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该经线是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分界线,该线以西为西经,该线以东为东经,C正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A错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也是南北纬的分界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鑫 MXSJ663 低至0.3元/份 线,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初子午线是指地球上的0°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经度。国际上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亚运会是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当天(9月23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 ①附近B. ②附近C. ③附近D. ④附近
    4. 当杭州呈现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观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地球公转图中,①为春分(3月21日前后),②为夏至(6月22日前后),③为秋分(9月23日前后),④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因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当天是9月23日,正值北半球的秋分,故与地球公转图中的③附近相对应,故选:C。
    【4题详解】
    当杭州处于六月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南北半球正好相反,故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冬季,故选:D。
    【点睛】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春分与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春分到秋分,北半球昼夜长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秋分到次年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5.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看地图方法,适用于( )
    A. 所有地图B. 所有经纬网的地图C. 有指向标的地图D. 无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看地图方法,适用于无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D正确;由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都可以按照经纬网和指向标来判断方向,且该看图方法不适合所有地图,故ABC错误。故选D。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据图判断,序号所代表的半球正确的是( )
    A. ①是北半球B. ②是东半球C. ③是南半球D. ④是西半球
    7. 从图中可以看出,陆地相对集中在( )
    A. 南半球和东半球B. 北半球和西半球C. 北半球和东半球D. 南半球和西半球
    【答案】6. B 7. C
    【解析】
    【6题详解】
    ①分布着南北美洲,为西半球,A错误;②分布着亚洲、非洲等,为东半球,B正确;③以北冰洋为中心,为北半球,C错误;④以南极洲为中心,为南半球,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陆地相对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对集中分布在西半球和南半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8. 魏格纳是根据哪两个大洲轮廓相吻合而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
    A. 南美洲和南极洲B. 亚洲和大洋洲
    C. 北美洲和南美洲D. 非洲和南美洲
    【答案】D
    【解析】
    【详解】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了第一个提出“大陆漂移假说”,魏格拉是根据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而提出的大陆的漂移学说;故答案选D。
    下图为某日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 )
    A. 有霜冻B. 出现沙尘暴、大风天气
    C. 晴转多云天气D. 雨夹雪天气
    10. 给图示30°N附近的人们的生活建议是( )
    A. 做好防晒保护B. 注意添衣防冻C. 适宜户外运动D. 出行带好雨具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西北风6级和沙尘暴,B正确;故选B。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30°N附近此时天气为中雨,出行应带好雨具,D正确,A错误。未出现严寒天气,不必注意添衣防冻,B错误;此时天气为中雨,不适宜户外运动,C错误;故选D。
    【点睛】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一个地方的天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
    11. 华仔暑假去峨眉山旅游,在海拔200米的地方测得气温是36℃,当爬到海拔为2200米的地方时,这里的气温大约是 ( )
    A. 15℃B. IO℃C. 24℃D. 36℃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
    【详解】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从海拔200米到2200米升高了2200米-200米=2000米,气温应该降低2×6℃=12℃,所以这里当爬到海拔为2200米的地方时气温大约是:36℃-12℃=24℃。故选C
    【点睛】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下图是四地的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某中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隆冬时节,天寒地冻,春节时赏雪观灯;盛夏时节,树木葱茏,三伏天听雨纳凉。”由此判断能反映该气候特点的是( )
    A. 甲图B. 乙图C. 丙图D. 丁图
    13. 因高温干燥而容易引发森林火灾的是(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结合题干的描述来看,该同学生活的环境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应该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图丙;甲地是地中海气候,乙地是温带海洋性候,丁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与描述不吻合;故排除ABD选项,故选C。
    【13题详解】
    图中四地中,因高温干燥而容易引发森林火灾的是甲表示的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空干燥,容易引发森林火灾,A正确;乙地终年温和湿润,丙地和丁地夏季高温多雨,不易引发森林火灾;故排除BCD选项,故选A。
    【点睛】大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变得非常复杂;因此,全球各地的候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类型多种多样;大体上来说,全球从南向北在不同的纬度有着不同的气候带。
    14. 形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陆位置B. 地形因素C. 人为因素D. 纬度位置
    【答案】B
    【解析】
    【详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形因素可以影响气候和生态环境,进而影响花的开花时间和盛开程度。在山区的地形中,由于海拔的变化和地形的起伏,会形成不同的气候带和微气候。山区较高海拔的地方气温较低,春季来临较晚,芳菲尽的时间较晚,而低海拔的地方温度较高,花盛开的时间较早。因此,根据题意B正确。故选B。
    15.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大力推广燃油车B. 露天焚烧垃圾
    C.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D. 工厂直接排放废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力推广燃油气、露天焚烧垃圾、工厂直接排放废气等做法都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排除ABD;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减少私家车出行,继而减少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故C正确。故选C。
    16.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已超14亿,下列哪一项是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的问题( )
    ①国防兵源不足 ②交通拥堵 ③劳动力短缺 ④人口老龄化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口增长过慢的结果是青壮年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降低,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升高,后继乏人,导致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①③④正确。交通拥堵是人口过多、、道路规划不合理造成的结果,与人口增长快慢无关,②错误。故选D。
    17. 现在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落成,汉语也深受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它是世界上____语言( )
    A. 使用人数最多的B. 使用范围最广的C. 最晚出现的D. 最简单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不是最晚出现的、最简单的,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首歌描述的聚落类型是( )
    A. 渔村B. 城市C. 牧村D. 林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歌曲描述的是草原上马匹奔跑的场景,这种聚落类型是牧村。渔村以渔业生产为主,城市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林场主要从事林业生产活动,因此排除A、B、D,本题正确选项是C。
    19.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的特征是( )
    A. 出售初级产品B. 科学技术发达
    C. 在国际经济秩序中赚到的钱少D. 生活较为贫困
    【答案】B
    【解析】
    【详解】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技术,进口工业原料,生产出来工业产品,高价出口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使这些国家富上加富;发展中国家多以出口石油、矿石、木材、橡胶等原材料为主,产品价格被发达国家控制,产品价格低,所以赚到的钱很少,生活较为贫困。故选B。
    【点睛】很多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售农、矿等初级产品,发达国家主要出售工业制成品;这样,发达国家赚到的钱多,发展中国家赚到的钱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20. 分析下表可知,表中四国
    A.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小B. 人口密度差别大
    C.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D. 气候条件各不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其中欧洲发达国家数量最多,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绝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
    【详解】根据图表可知日本、韩国两国比中国、印度两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可见表中四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从表中获取信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60分)
    21. 【学习情境·地理研学】
    2023年10月1日,山西省某地理研学小组前往陕西省秦岭某景区研学旅游。读该景区等高线地形图,探究下列问题。
    【做攻略】
    (1)为查找陕西省的地理位置,应选择____,为了解景区的景点分布,合理规划游览路线,应选择____。(均选填中国政区图/景区导览图)
    【识地形】
    (2)该景区最高峰海拔范围是____米~____米,C、D两地视野更广阔的是____地。
    (3)图中的河流大致流向是____,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赏美景】
    (4)小组成员计划攀登景区的最高峰,综合考虑攀爬途中的体力消耗和安全隐患后,适宜选择甲路线还是乙路线?____理由是什么?____最高峰的西侧也有一座山峰,若量得两山峰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若比例尺为1:30000,则两地实地距离大致是多少千米?____
    (5)该小组成员计划在景区露营,小亮主张露营地应选在A地,小明则主张选在B地。你更赞同谁的观点?____请说明理由。____
    【答案】21. ①. 中国政区图 ②. 景区导览图
    22. ①. 800 ②. 900 ③. C
    23. ①. 自西向东 ②. 500
    24. ①. 甲路线。 ②. 理由:甲路线沿途等高线比乙路线稀疏,其坡度较为平缓,攀登过程中比较安全省力。 ③. 0.6千米。
    25. ①. 赞同小明的观点。 ②. 理由:B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缓,地势较高,视野广阔(A地位于陡崖下方,可能有落石,存在安全隐患)。
    【解析】
    【分析】本题以景区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查找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应选择中国政区图;在景区旅游,了解旅游的景点和规划路线,应选择景区导览图。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图中最高峰位于图中的右侧,最近的一条等高线海拔为800米,因此范围是800米~900米。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相比山谷,山脊C处视野更广阔。
    【小问3详解】
    读图, 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断河流大致自西向东流。①地海拔200米,②地海拔7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500米。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甲路线沿途等高线比乙路线稀疏,其坡度较为平缓,攀登过程中比较安全省力。若图中的比例尺为1:3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3千米;两山峰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因此实地直线距离大致为0.6千米。
    【小问5详解】
    读图可知, B地位于鞍部,地势较高,平坦开阔,更适合选作露营地;A地位于陡崖下方,可能有落石,存在安全隐患。
    22. 【项目化学习】
    【项目名称】“一带一路”
    【项目资料】一带一路示意图
    任务一:知概况
    (1)“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三大洲的一条重要纽带:从亚洲的中国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甲马六甲海峡,进入A____洋到达非洲,再经过亚洲和____洲的分界乙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最后到达B____洲。
    (2)“一带一路”连接大陆东西两端,最西端B大洲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____;我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什么?____
    任务二:会应用
    (3)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C地区)的居民大多是哪个人种?____信仰哪个宗教?____
    任务三:找依据
    (4)科学家预言几万年后红海可能取代印度洋成为新的大洋,依据是什么?
    任务四:辨因素
    (5)由鹿特丹到莫斯科的沿线降水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____
    【答案】(1) ① 印度 ②. 非 ③. 欧
    (2) ①. 发达国家 ②. 南北对话
    (3) ①. 白色人种 ②. 伊斯兰教
    (4)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造成的。
    (5) ①. 越来越少 ②. 海陆位置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一带一路示意图为材料,涉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和合作、阿拉伯半岛的气候和居民、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A大洋位于亚洲南侧和非洲东侧为印度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B位于亚欧大陆西部,为欧洲。
    【小问2详解】
    图中B为欧洲,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多最集中的大洲;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我国与欧洲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小问3详解】
    图中C地区为阿拉伯半岛,这里主要为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
    【小问4详解】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不断的做张裂运动,所以红海的面积将不断扩大成为新的大洋。
    【小问5详解】
    由鹿特丹到莫斯科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所以沿线降水越来越少,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23. 【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世界的聚落
    【课题资料】
    张东是旅游爱好者,他去过世界很多地方,不仅发现各地民居差异很大,还发现国家间的乡村和城市差别也很大,下面是张东提供的图片。

    【课题思考】
    (1)上图中甲为____聚落,乙为____聚落。甲聚落主要从事的是____(农业产业活动/非农业产业活动),乙聚落主要从事的是____(农业产业活动/非农业产业活动)。
    (2)丙图中A、B、C三个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3)城市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丙图中A、B、C三处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哪处?____理由是什么?____
    (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四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
    【答案】(1) ①. 城市 ②. 乡村 ③. 非农业产业活动 ④. 农业产业活动
    (2)靠近河流、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等。
    (3) ①. B处 ②. 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利于人员和物资的聚散,且地形平坦广阔,利于大规模建设等。
    (4)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聚落的分布简图为材料,涉及聚落的划分、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世界遗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人们的聚居地被统称为聚落,图片中甲为城市聚落,楼房密集,道路宽阔,以非农业生产为主;乙为乡村聚落,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丙图中A、B、C三个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是:靠近河流、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居住。
    【小问3详解】
    城市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丙图中A、B、C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B,理由B处是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利于人员和物资的聚散,且地形平坦广阔,利于大规模建设。
    【小问4详解】
    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有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西班牙的古城托莱、秘鲁的马丘比丘、柬埔寨的吴哥窟、中国福建土楼、中国山西平遥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中国云南丽江古城等等。国 家
    日本
    韩国
    中国
    印度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34010
    12030
    1100
    540
    相关试卷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界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0,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40,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