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实验考查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北极霞水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母,伞径达2米以上。下列关于水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身体呈辐射对称B. 体表有刺细胞C. 背腹扁平D. 有口无肛门
【答案】C
【解析】
【分析】腔肠动物: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海蜇、海葵、水螅。
【详解】北极霞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背腹扁平不是腔肠动物的特征,故C错误。
故选C。
2. 黄褐丽金龟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体表有角质层
B.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 胸部背面有两对翅
D. 胸部腹面有三对足
【答案】A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
【详解】A.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没有角质层,A符合题意。
BCD.黄褐丽金龟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背面有两对翅,胸部腹面有三对足,是昆虫的运动器官,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下列动物中,身体由多个相似体节构成的是( )
A. 海葵B. 涡虫C. 蛔虫D. 蚯蚓
【答案】D
【解析】
【分析】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鑫 MXSJ663 低至0.3元/份 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
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详解】A.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无体节,A不符合题意
B.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无体节,B不符合题意。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身体呈左右对称,无体节,C不符合题意。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D符合题意。
故选D。
4. 有人曾在庆阳市巴家咀水库附近发现野生大鲵。下列关于大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幼体用鳃呼吸B. 成体能在水中游泳
C. 成体完全用肺呼吸D. 属于两栖动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详解】大鲵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肺不发达,需要靠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因此,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5. 野生动物“貒(tuān)”通常指的是现在的猪獾,是一种中型哺乳动物。猪獾所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体表被毛
B.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 胎生、哺乳
D. 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等。
【详解】ACD.猪獾是哺乳动物。结合分析可知:“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都是猪獾所具有的特征,ACD不符合题意。
B.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恒定,可以把动物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猪獾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符合题意。
故选B。
6.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的是( )
A. 河蚌有坚硬的贝壳,有利于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
B.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游泳时受到的阻力
C. 蜥蜴体表覆盖鳞片,有利于贴地迅速爬行
D. 鸟类胸肌发达,收缩有力,有利于空中飞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是生物体长期进化形成的,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的一种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一定的结构必然对应一定的功能;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实现。
【详解】A.河蚌是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能保护内部柔软器官,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鲫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游泳时水中的阻力,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故B不符合题意。
C.蜥蜴是爬行动物,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能保护和减少水分蒸发,与贴地迅速爬行无直接关系,故C符合题意。
D.鸟类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利于空中飞行,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斑嘴鸭是雁形目鸭科鸭属鸟类,栖息于河流、湖泊、水塘及沼泽等湿地中(如图)。斑嘴鸭的运动方式不可能是( )
A. 飞行B. 游泳C. 行走D. 爬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的运动形式:(1)水中生活的动物,大多数都是以游泳的方式,通过鳍或身体附肢的摆动产生动力,克服水的阻力产生运动。
(2)陆地生活的动物,爬行、行走、奔跑、跳跃是主要运动方式,主要依靠身体附肢的活动,完成各种运动,如蜥蜴的爬行、熊的行走。
(3)空中飞行的动物,依靠翅膀(翼)的扇动,产生向上和向前的动力,完成飞行,如鸟类和昆虫能够在空中振翅飞行或滑翔。
【详解】ABC.斑嘴鸭是雁形目鸭科鸭属鸟类,依靠翼的扇动,产生向上和向前的动力,完成飞行;它们栖息于河流、湖泊、水塘及沼泽等湿地中,它们还能游泳,它们又是陆地生活的动物还能行走,ABC不符合题意。
D.依靠肌肉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这种运动方式称为爬行。因此斑嘴鸭的运动方式不可能是爬行,D符合题意。
故选D。
8. 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越有利于 ( )
A. 神经系统的发育B. 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C. 成功繁殖后代D. 消化系统的发育
【答案】B
【解析】
【分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学习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成正比,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可见B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学习行为的意义。
9. 合水曹杏是甘肃省庆阳市的特色水果。在合水曹杏树开花的季节,常常可以看见合水曹杏树下放置了一些蜂箱,这是因为蜜蜂能帮助杏花( )
A. 传粉B. 受精C. 开花D. 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绿色开花植物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开花、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
【详解】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可见,合水曹杏树下放置了一些蜂箱,这是因为蜜蜂能帮助杏花传粉,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 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B. 只要条件合适,无须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
C. 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
D. 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
【详解】A.霉菌的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A正确。
B.只要有合适的条件,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如橘子上的青霉菌落,B正确。
C.菌落是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而不是由各种细菌或真菌组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C错误。
D.细菌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多为白色;真菌菌落较大、菌丝细长,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因此,从菌落的大小、形态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D正确。
故选C。
二、实验考查题(本大题包括1道题目,共5分)
11. 斑马鱼性情温和、小巧玲珑,在水族箱内成群游动时,犹如奔驰于非洲草原的斑马群,斑马鱼已成为生命科学实验和研究的“新宠”。斑马鱼是怎样进行呼吸的呢?某生物学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1)用吸管吸取一些菠菜汁,慢慢地滴在鱼口前方,观察到绿色的菠菜汁从鱼的口进入_________流出。
(2)为了证明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发生变化,该小组的同学们把鱼放在BTB溶液中(提示:BTB溶液是溴麝香草酚蓝酸碱指示剂,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BTB短时间内对鱼没有毒害作用)_______,则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若没有发生这样的变化,则说明鱼没有呼出二氧化碳。
(3)鱼鳍在游泳中起什么作用?将斑马鱼按图进行处理,把处理后的斑马鱼放入水槽中,请推测它在水中的运动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放大镜观察鱼鳃,发现鱼鳃是鲜红色的,这是因为鳃丝中密布着 _________,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这体现了 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答案】11. 鳃盖后缘
12. 变黄 13. 鱼体失去平衡,身体左右摇摆
14. ①. 毛细血管 ②.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解析】
【分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小问1详解】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吸管吸取一些菠菜汁,慢慢地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菠菜汁从鱼口处进入鳃,再由鱼的鳃盖后缘流出。
【小问2详解】
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当水流经由密布毛细血管的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因此,经鳃流出鱼体的水流与由口流入鱼体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由于BTB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因此,在鱼口上方轻轻滴加一滴蓝色的BTB溶液,仔细观察能发现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溶液变成了黄色,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
【小问3详解】
胸鳍和腹鳍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所以,将斑马鱼的胸鳍和腹鳍捆扎后,再放入水槽中。此时,鱼体会失去平衡,身体左右摇摆。
【小问4详解】
鱼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定的结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所以,用放大镜观察鱼鳃,发现鱼鳃是鲜红色的,这是因为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这些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道题目,每题5分,共25分)
12. 如图是与人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关节的牢固性是由于[2]________以及它里面的韧带具有加固作用。
(2)骨骼肌包括肌腹和 _______两部分。
(3)做屈肘动作时,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而 _______,进而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此时图一中的[6]处于 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4)图二是两个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与骨骼肌的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 _____(填字母)。
【答案】12. 关节囊
13. 肌腱 14. ①. 收缩 ②. 收缩
15. A
【解析】
【分析】图中:1是关节头,2是关节囊,3是关节腔,4是关节窝,5是关节软骨;6是肱二头肌,7是肱三头肌。
小问1详解】
图一中,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小问2详解】
骨骼肌是一种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能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由肌细胞组成,是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部分,受刺激可收缩。
小问3详解】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可见,做屈肘动作时,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进而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此时图一中的[6]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小问4详解】
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A图中,两组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该图正确;图B中,骨骼肌虽然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但是没用跨越关节,该图错误。
13. 请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人们把红薯撒在海滩上,不久猕猴走出森林,其他猕猴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
材料二:黄面兀鹫迁徙于埃及和西班牙之间,它们在西班牙孵卵育雏。在埃及,黄面兀鹫喜欢吃那里的鸵鸟蛋,它们从来没见过鸵鸟蛋。当秋季来临,所有的兀鹫都返回埃及,并在它停留的地上放上鸵鸟蛋,人们发现这只年轻的黄面兀鹫会用石块砸开鸵鸟蛋。
(1)材料一、材料二都说明的是动物的 _______行为。
(2)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材料一所表述的猕猴的行为属于动物的 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 _________________获得。
(3)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材料二所表述的黄面兀鹫的行为属于动物的 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 _________决定的。
【答案】(1)觅食 (2) ①. 学习 ②. 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
(3) ①. 先天性 ②. 遗传物质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小问1详解】
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材料一: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红薯,材料二:埃及,黄面兀鹫喜欢吃那里的鸵鸟蛋,因此材料一、材料二都说明的是动物的觅食行为。
【小问2详解】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大山雀偷饮牛奶等,“材料一”一只2岁的小猴破天荒地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它猴子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是学习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小问3详解】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材料二”这只年轻的黄面兀鹫会用石块砸开鸵鸟蛋并把它吃掉,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14. 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和闻到的“气味”实现的。
资料二:白蚁群体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资料一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作 _________。这一实例表明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 _________。
(2)由资料二判断,白蚁是具有 _______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其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_______,并且形成了一定的 _______,它们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
【答案】14. ①. 性外激素 ②. 信息交流
15. ①. 社会 ②. 分工 ③. 组织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小问1详解】
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传递信息。资料三中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有“气味”的物质在生物学上叫作性外激素,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小问2详解】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由资料二判断,白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白蚁的群体中,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及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蚁后,由此看出白蚁群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形成了一定的组织。
15. 如图是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F所代表的结构是细菌的 _______,该结构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
(2)_____(填字母)所代表的结构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
(3)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 ________。
(4)大多数细菌不含叶绿素,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为 _______。
(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_________。
【答案】15. 鞭毛 16. B
17. 细胞核 18. 异养
19. 分裂生殖
【解析】
【分析】图中,A是DNA集中区域、B是细胞膜、C是细胞壁、D是荚膜、E是细胞质、F是鞭毛。
【详解】(1)长在某些细菌菌体上细长而弯曲的具有运动功能的蛋白质附属丝状物,称为鞭毛。F所代表的结构是细菌的鞭毛,该结构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
(2)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B细胞膜所代表的结构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
(3)动植物都有真正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被称为原核生物。
(4)大多数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这种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5)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小,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16. 通过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冬虫夏草,有人认为它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其实它既不是虫,而是一种披着虫皮的真菌。在同一地区,有一种真菌叫作冬虫夏草菌。入冬后,一旦发现蝙蝠蛾幼虫,便黏附在幼虫柔软的体表,以幼虫的内脏为养料,滋生出无数菌丝。可怜的幼虫,任凭虫草菌以出芽的方式,在自己体内增殖却又无能为力。这种致命的侵染要维持2~3周。随着蝙蝠蛾幼虫生命体征的消失,它的“五脏六腑”被坚硬的虫草菌丝体塞满。柔软蠕动的蝙蝠蛾幼虫就此成为坚硬的慢虫形菌核。
冬虫夏草菌没有了食物后就会进入休眠期。等来年春末夏初时,虫子的头部会长出一根圆棒状的子实体,高2~5厘米,真菌学家称之为“子囊果”。一颗“子囊果”里长着数以万计的子囊孢子。大部分孢子离开母体后不久,生命就迎来了终结,找到蝙蝠蛾幼虫,从此过上“穴居生活”
不是所有地方都能长出冬虫夏草。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土壤大多呈黑褐色,含水量常年在30%~50%,普遍有10~30厘米的腐殖质层
(1)你认为冬虫夏草是_____。
A. 一种传说中的神奇生物,事实上并不存在
B. 某些蛾子的幼虫被一些真菌孢子感染后,从身体上长出的菌体
C. 某种真菌的名称
D. 一种蛾子幼虫的名称
(2)冬虫夏草在蝙蝠蛾幼虫体内以 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冬虫夏草和蝙蝠蛾幼虫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
(3)冬虫夏草通过产生子囊孢子进行繁殖的方式叫作 _______生殖。
(4)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可知,不是任何地方都能长出冬虫夏草,影响冬虫夏草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 _____(至少写出两个)。
【答案】(1)B (2) ①. 出芽 ②. 寄生
(3)孢子 (4)水分、土壤
【解析】
【详解】(1)真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大多数真菌的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
【解答】(1) 根据题干信息,“冬虫夏草”的“冬虫”是在入冬后被冬虫夏草菌寄生了的已经死亡的蝙蝠蛾幼虫,“夏草”则是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体内的冬虫夏草菌在来年春末夏初,在虫子的头部长出的子实体。冬虫夏草是某些蛾子的幼虫被一些真菌孢子感染后,从身体上长出的菌体。
故选B。
(2)题干中“可怜的虫子,任凭虫草菌以出芽的方式,在自己体内增殖却无能为力”可知,冬虫夏草在蝙蝠蛾幼虫体内以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冬虫夏草和蝙蝠蛾幼虫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3)真菌主要靠孢子繁殖后代,冬虫夏草通过产生子囊孢子进行繁殖方式叫作孢子生殖。
(4) 根据文中信息“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土壤多呈黑褐色,含水量常年在30%到50%之间,普遍有10厘米到30厘米的腐殖质层,适合各种菌类的繁殖”,影响冬虫夏草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水分和土壤、温度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庆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驿马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押题卷,共13页。
这是一份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驿马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押题卷(无答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