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过习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86342/0-17086606403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过习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86342/0-17086606403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过习题】(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386342/0-17086606404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过习题】(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 【过习题】(原卷版),共8页。
第五单元 综合训练 1.下列每组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大迥(jiǒng) 怅然(chàng) 呱呱(gū) 消耗(hào) 尻尾(kāo)B.怂恿(sǒng) 嗔怪(chēn) 蜷伏(juán) 余晖(huī) 缀行(zhuì)C.烟囱(cōng) 禁锢(gù) 虐待(nüè) 咒骂(zhòu) 卓劣(liè)D.嚎声(háo) 变诈(zhà) 苫蔽(shàn) 假寐(mèi) 叮嘱(zhǔ)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妄下断语 恋恋不舍 迫不急待 刨根问底B.不露痕迹 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班斓多资 C.怪诞不经 步履蹒跚 张牙舞爪 扶摇直上D.无所顾忌 一本正经 全身贯注 毫无生意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一起。驱:追随,追赶。B.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弛:解除,卸下。C.目似瞑,意暇甚 暇:闲暇。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盖:语气词,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可怜他的父母都在这次地震中命丧黄泉,只留得他孤苦伶仃度日。B.他这次演讲比赛得了第一名,听到这个消息时他高兴得张牙舞爪。C.小明和小强都非常努力地学习,但是一年后他们的考试成绩却大相径庭,一个名列榜首,一个名落孙山。D.老李虽然70多岁了,但他依然神采奕奕,风采不减当年。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987年,联合国决定将虎门硝烟完成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是为纪念被誉为“全球禁烟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林则徐。B.遵义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C.近年来,通过不断为“生态工业桐梓,宜居创业城市”的蓝图添砖加瓦,使桐梓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D.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抗击疫情以来,这一脉相传的英雄气概,感动着我们,振奋着我们,也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安全感。②基辛格在他的《论中国》中感慨:“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③孟子曰:“且千万人吾往矣。”一股浩然之气、英雄之气,始终奔腾激荡于炎黄子孙的血脉。④这最勇敢的人,也就是鲁迅先生管下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7.下列选项中对文学常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郑振铎,福建长乐人。作家、文学史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以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B.郭沫若对蒲松龄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C.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和《狗的家世》等。D.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清朝著名小说家。著有文言文长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根据课文《狼》内容填空。(1)《狼》的作者是_____代著名文学家_____,字____,世称_____,其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_____。(2)文中写屠户放下担子,拿着刀子时狼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3)文中描述一只狼离开后,另一只狼的动作的句子是:______。(4)文中描述两只狼都被击毙之后,作者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一、课内阅读。①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②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③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④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⑤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⑧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⑨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⑩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⑪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⑫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⑬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⑭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⑮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⑯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⑰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⑱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⑲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⑳自此,我家永不养猫。9.选文中的花白猫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选文第③段中的加点词“似乎”为什么不能删去?11.品味选文第⑯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12.关于选文第⑳段在全文结构上起到的作用,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深化中心,点明主旨。 B.总领全文,概括了猫的共同命运。C.承上启下,又为下文蓄势。 D.照应开头,总结全文。二、课外阅读。人与狼的故事张蓬云①这是五十多年前的事。当时我们是从宁夏架设高压线,让农村也用上电。我们虽是工人,但因工作需要,编成了半军事组织。②这一天,工程前移,我们的连队也要跟着向前推进,眼瞅着线材都运走一大半了,可天也就要黑了。排长说:“小张、小王和秋生,你们仨守着剩余的东西,明天一大早再运。”小张就是我,这样,我与小王、秋生就留下了。③就在我们仨全躺在麦草地铺上时,帐篷外有了点动静,像有人跑过似的。我和小王用手电筒向帐篷外一照,哎呀我的妈,差点儿吓掉魂儿。就在帐篷外十多米远的地方,站着两只灰蒙蒙的大狼。④说实话,我和小王都20岁,秋生也不到30岁。我们在画报上、小人书上见过狼,现在面对活生生的两只大狼,咋办?秋生比我们大,他说快敲打脸盆,狼怕声响。于是,我们仨使劲儿敲盆。⑤这办法没有一点用,狼慢动作地向帐篷门口走来。我觉得我说话的声已经变调了。狼离帐篷只有六七步了,我忽然听到在帐篷内的两声“狗叫”,我立即有了灵感,莫不是我的“小狗”能助我们一臂之力?我麻利地打开木笼子,只见那“小狗”一下子就蹿了出去,它跑到门外的两只大狼面前,和它们好像相互“拥抱”了一下,然后,一阵风似的消失在夜色里。⑥第二天,秋生向连长的口头报告传开了,一百多号人全知道“小张养了只狼崽子,让两条大狼找上门来”。连长、排长都批评了我,扣发了当月5元钱奖金。从这以后,连队里谁见了我,都是“你的小狗养得不错啊”取笑我。其实,我是挺委屈的。⑦那是冬天里,正下雪的时候,我们班收工回来,在小山坡地上,我发现一只“小狗”,它左后腿受了伤,不能走动。眼瞅它冻死?我不忍心,就抱回帐篷,给它上些药,每天喂它。⑧我觉得这“小狗”挺好玩的,可谁知它是小狼呀。⑨这个事过去有一年,我们的架线工作到了收工之时,工人分批撤回工厂。我们排最后走,要骑50多里山路去县城坐车。⑩排长说他知道一条近道,山沟路不太好走,但近不少。于是,我们20个人离开乡镇,进入了荒无人烟的土道。就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只见前方一里多远的土道上,飞土扬尘,好像是什么东西迎面而来。排长在前面,他发现情况不对,喊话:“快下车,前面是一群狼。左面100米有废弃的窑洞,丢下车子,上!”⑪20个人,个个惊恐,恨不得两条腿变四条腿。狼群已经到了山坡下,它们上坡的速度显然比我们快。⑫有人哭喊,有人乱叫。秋生对着排长喊:“看看小张吧,他是否还养个狼崽子。”⑬排长回话:“快上快上,我来断后。”我刚好拿着把电工锤子,我说:“排长,我和你断后。”秋生说:“对,排长,让小张在后面,他跟狼有交情。”顾不了太多了。有十多只狼已经离我们只有20多米了。排长抬头看见多数人己到了废弃窑洞,他喊:“小张,你快上。”⑭我想上去,可我真的跑不动了。就在这时,一只大狼到了我身旁,它一张嘴就咬住了我的裤脚,我只觉得这次或许就完蛋了。可令人费解的是,这只狼把头在我的裤子上蹭了蹭。此时,我的魂又回来了,我看到在这只狼的左后腿上,还留有一些电工胶布。是我的“小狗”?我忽然想到。⑮大狼不再看我,它转身向山坡下跑去,十多只狼也一同随它而去,只留下一阵尘土飞扬。⑯后来,我在北京上学时,把这段往事说给我的老师听,他说:“狼终归是狼,但有的狼比人强。”(摘自《民间故事选刊》2017年第3期,有删改)13.从全文看,文中第⑦段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14.体会第⑪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0个人,个个惊恐,恨不得两条腿变四条腿。15.根据文章内容,理解第⑯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狼终归是狼,但有的狼比人强。16.选文《人与狼的故事》中的“小狼”与学过的课文《狼》(蒲松龄)中的“两只狼”的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一、文言文对比阅读。【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1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⑴ 缀行甚远( ) ⑵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⑶ 一狼洞其中( ) ⑷ 止增笑耳(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⑵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俟:等待。 ②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1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主人昼寝厅事/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B.乃悟前狼假寐/犬阻之不使前也C.犬又如前/其一犬坐于前 D.信不诬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0.请用三“/”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21.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⑴ 两文中“假寐”和“伪睡”的目的有什么不同?⑵ 两文中的狼有何共同特征?作者对它们分别持什么样的态度?二、综合运用。22.下面是两幅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公益海报。你作为一名动物保护志愿者,需要选择其中一幅,在小区“野生动物公益保护”活动中结合海报内容与创意进行动物保护宣传的解说。请你完成140字左右的海报解说词撰写任务。图 1 图 2要求:(1)选择其中一幅海报。(2)符合所选海报内容与思想。(3)语言生动,注意号召力与适当的抒情。(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三、写作。23.按要求作文“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季节不同,风采不同,法国雕塑艺术家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用心观察,你见到的定然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选择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②题材不限,但诗歌除外。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