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语文试卷(PDF版附解析)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材料一原文是“基本属性”。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材料二原文是“也要允许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贫富差异性”。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的意思是“将各自之美和他人之美有机结合,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讲的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美”的最高境界。不符合题意。A项的意思是“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安康”。B项的意思是“富余的就削减它,不足的就补充它”。C项的意思是“用天下的财物,来谋利于天下人”。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①论证结构严谨。本段采用层进式结构,先从反面解释“共同富裕”的概念,然后按事理逻辑逐层分析。
②论据与话题高度统一。引用邓小平的话,契合话题,说服力强。
③论述体现思辨性。“不是”“绝不意味着”“更不意味着”,以及“当然”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辩证思维,使说理更为充分。(评分标准:每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4分)
(其他合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
5.本题考查学生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①具有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奋斗目标)。③小康社会已经全面建成(物质基础)。④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分享(惠及全体)。⑤共同富裕是内容全面的富裕,涵盖精神、文化、社会、生态、法治等领域。⑥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评分标准:每写出一条得2分,写出三条得6分)
(其他合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项“通过低维时空对高维时空的投射来解释鬼影的出现”错误,原文“从高维世界俯瞰尘世,形如一条盘旋而上的绫罗”,应是通过高维时空对低维时空的投射。
7.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分析鉴赏能力。B项“语言、表情等细节描写”错误,没有语言描写。
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①成为天子门生后感到风头无两
②心系天下、劝谏君王但无功而憾
③因皇帝再命作画,离魂后发现将来的人间惨象,义无返顾,绝望不屈化作熊熊烈火,准备以画死谏
④皇帝处刑,将生死置之度外绝望而舍肉身,成为鬼魂
⑤千年孤寂,乐死恶生,诱导周宁和他作伴
⑥虽然落寞,但理解周宁,对人世美好还有残念。(评分标准:每写出一条得1分,共4分)
(其他合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
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品人文精神及审美取向的能力。
①作品的历史元素是其独特之处。通过鬼影的视角,作者为我们展示了另一个视角下的古代中国,讲述传世名画背后的历史故事,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将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科幻想象完美融合。
②科幻元素是作品的核心。通过高维时空对低维时空的投射来解释鬼影的出现,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同维度的世界。这种超越常规的想象,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窥见科学和技术对人类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
③是对历史和未来的一种想象和探讨,让读者在时空的流转中思考人类、文明和未来可能的命运。鬼魂舍弃肉身是因一颗为苍生的入世之心,千年后周宁对鬼魂思想的辩驳亦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便苦难也不妨碍世界越变越好,富有人性和普世的情怀。
④推理元素也是这部作品不可忽视的一环。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推进,将“鬼影”的由来慢慢揭示,整个推理和探求的过程,让故事增色不少。(评分标准:每写出一条得2分,写出三条得6分)
(扣住“历史”“科幻”“本土文化”“人性”“普世”这些点来评价都可给分,其他合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BFJ。【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两句话结构上相同。
1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以及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应该是“从大到小”。
1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因此也就会丧失权势”错误。“丧失权势”是因,属于因果颠倒。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所以,依法治罪,那么人民受死也无所抱怨;依法量功,那么人民受赏也不必感恩。【评分标准:“故”:所以、因此。“以”:依据、用。“就”:受。“德”:感恩。】
(2)屠杀、残害天下的生命,拆散天下人的子女,来求得个人的产业,竟然没有一点惨痛的样子!【评分标准:“屠毒”:屠杀、残害。“博”:求取、求得。“曾”:竟然。“然”:……的样子。】
14.管子:要实行君主专制。韩非子:要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专制君主是天下的大害。(反对君主专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材料一,依据“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可概括出管子的主张。材料二,依据“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威不贰错,制不共门”,可概括出韩非子的主张。材料三,依据“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概括出黄宗羲的主张。
(其他合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君主之所以能控制臣下,靠的是权势。所以,权势旁落在下,君就被臣控制;权势掌握在上,臣就被君控制。一个被蒙蔽的君主,并不是谁堵塞和封守着他的门户,然而他令不能行、禁不能止、所要求的什么也得不到,就是因为丧失了权势的缘故。所以,权势独揽在君主手里,群臣就畏惧恭敬;法度政令由君主独自决定,天下就服从听命。如果权势分散于臣下,命令就无法推行;法度政令产生于臣下,百姓就不会听命。所以,明君治理天下,坚持独揽权势,而不与臣下共分;坚持独定法度政令,而不许出自臣下。
明君,统一法规,建立准则,而且坚决地维护它们。所以,命令一下人民就服从。法,是天下的规程,万事的准则。执法官吏,是关联着人民生命的。所以明君治国,对于阻碍法令的就罚。所以,依法治罪,那么人民受死也无所抱怨;依法量功,那么人民受赏也不必感恩。这些都是按照法度处理事情的功效。
材料二:
臣子侵害君主,就像行路时的地形一样,由近及远,地形渐变,使君主失去方向,东西方向改变了,自己却不知道。所以先王设置指南仪器来判断东西方向。所以明君不让他的群臣在法律之外乱打主意,在法令规定的范围内谋求利益,举动没有不合法的。严峻的法令是用来禁止犯罪、排除私欲的,严厉的刑法是用来贯彻法令、惩办臣下的。威势不能分置,权力不能同享。威势权力与别人同享,奸臣就会公然活动;法令不坚定,君主的行为就危险了;刑罚不果断,就不能战胜奸邪。所以说:巧匠目测合乎墨线,但必定先用规矩作标准;智商高者办事敏捷合乎要求,必定用先王的法度作依据。
材料三:
后世做人君的却不是这样。他们以为分派天下利害的权力都出于我自己,我把天下的利益都归于自己,把天下的害处都归于他人,也没有什么不可心以的。(他们)使天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而把我的私利作为天下的公利;开始还感到惭愧,时间一久就心安理得了,把天下看作自己再大不过的产业,传给子孙,享受无穷。汉高祖说“我所创下的家业,与我家老二相比,谁多”,他追逐私利的心情不觉在言语中充分流露出来。
这没有别的(原因),古时把天下人放在主要位置,君主放在从属位置;凡君主毕生经营的一切,都是天下人的。现在把君主放在主要位置,把天下人放在从属位置;所有使天下没有一个地方得到安宁的原因,都在于有了君主。因此,在他未得到君位的时候,屠杀、残害天下的生命,拆散天下人的子女,来求得个人的产业,竟然没有一点惨痛的样子,说:“我原是为子孙后代创业啊。”他在取得君位以后,敲榨、剥取天下人的骨髓,拆散天下人的子女,以供个人放纵的享乐,(把这)看成应当如此,说:“这是我产业的利息呀。”然而成为天下大害的,不过是君主罢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的能力。“表达了隐逸山林之志”错误。“偶似”是故作放旷之语,自我安慰,只是强写欢愉,故作闲适。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寂寞心”是指没有知道了解他们感情的人,包含了无人知遇、不得任用之意。
(1)对朝中当权派的不满。“久为簪组累”,诗人认为他长久地为在朝中做官所累,幸亏贬谪南来这荒夷之地,可以让他过上闲适的生活。这是正话反说,表达对当权者的不满。
(2)郁闷怨愤之情。“偶似山林客”,诗人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其实是强写欢愉,曲折地表达了被贬谪的幽愤,字里行间隐含着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
(3)孤独寂寞之情。“来往不逢人”,诗人独来独往于大自然怀抱,却碰不到别人,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评分标准:每写出一条得2分。共6分】
【译文】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由,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有时仿佛是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世俗之人,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体共1小题,7分)
17.名篇名句默写(7分)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的能力。
(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评分标准:写对一句给1分,错字、漏字、多字等,一律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不可开交。不可开交:形容无法摆脱或了结。②一丝不苟。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仔细,一点都不马虎。③渐行渐远。渐行渐远:渐渐离开,越来越远。【评分标准:每个成语1分。此题共3分】
19.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尽管”的语序不当,应放在“新概念新名词”后面。二是“而且”一词用词不当,应改为“反而”。三是“混乱甚至困惑”语意递退,应改为“困惑甚至混乱”。
20.没有在教师主导下咬文嚼字的精读训练,没有在精读训练中形成的语感与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在精读训练中养成的踏实认真的好习惯,学生是不可能成为真正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文化人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否定句为表示否定意思的句子,句中要有否定性词语。将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改成否定句,但不能改变愿意,可用双重否定句“没有……就不可能……”。
【评分标准:语意被改变的得0分;否定句只改写部分不改全的得2分;语序排列错误的扣1分。此题共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①“白马”是属概念。【解析】语境强调逻辑上的术语,根据分号后面“‘马’是种概念”可知,此处应填写:“白马”是属概念。
②而是作为一切白色的共性而存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由分号的功能可推知,前后之间为并列关系。上句用“不是……而是……”句式来强调“马”作为所有马的共性而存在,则下句也要用“不是……而是……”句式来强调“白”作为一切白色的共性而存在。所以,应填写:而是作为一切白色的共性而存在。
③人们之所以称之为诡辩。【解析】从“是因为”可推知,这是一个果因倒装句,填写的应是结论句。再结合第一段末句,人们习惯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归结为诡辩。此处应该填写:人们之所以称之为诡辩。【评分标准:每句2分。此题共6分】
2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C和原文中的引号表示引用。A项引号表示强调突出。B项引号表示讽刺否定。D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四、写作(60分)
23.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具体评分参照2023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参考
【作文解读】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材料作文题,共有两则材料组成。
首先,我们要理解两则材料所表达的内容。第一则材料,比尔·盖茨在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时,给在场的年轻学子提出了五条忠告。何为“忠告”?忠告就是诚恳劝告的话,其目的常常在于诚挚希望青年人能吸取长辈的这些经验,少走弯路,少遇挫折。第二则材料,村上春树说:“世上许多人需要的其实不是实用的忠告,而恰恰是充满暖意的附和。”“实用的忠告”和“暖意的附和”,两者貌似都站在倾听者的立场,实则表达的语意有别。“实用的忠告”是指别人不愿意听到的大实话。生活中,总有人喜欢站在教导者的角度去劝导别人。诚然,这种劝导大多出于善意,但对被劝导者而言,则未必都是自己所需要的,也未必都是金玉良言,有时甚至也可能会成为青年人成长成才的绊脚石。“暖意的附和”则是完全站在倾听者的角度去附和倾听者的观点,不轻易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暖意的附和,往往更能给倾听者一种被尊重被激励的感觉。
生活中,我们不免会遭遇困境陷入低谷,这种时候,一些实用的忠告也许能帮助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或者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但也正如村上春树所言,我们可能更需要的不是那些看似实用的忠告,而恰恰是那些能够触及心灵、充满暖意的附和。因为,真正的理解、关心和鼓励,往往比任何忠告更具精神的力量,更弥足珍贵。
材料呈现的是一个生活情景,其核心在于我们年轻人该如何看待“实用的忠告”和“暖意的附和”。审题立意时,考生必须体现辩证思维,而不能简单化、片面化。
【立意参考】
(1)实用的忠告,不如暖意的附和。
(2)忠告诚可贵,附和价更高。
(3)与其取悦于忠告,不如成为自己。
(4)理性看待忠告,把花献给自己。
(5)不要在忠告中迷失自己
(6)拨开忠告的迷雾,实现人生的跨越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共12页。
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九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九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