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生物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试题12生物的进化
展开1.(2023浙江杭州八县区期末)所有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早期都有这样的一个阶段:有一条相当大的尾,有鳃裂,脑很小。这一事实为所有脊椎动物从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观点提供了( )
A.比较解剖学证据B.胚胎学证据
C.细胞水平证据D.化石证据
2.(2023浙江三校月考)日本的长尾鸡是著名的观赏鸡,全身羽毛雪白,短小的身体拖着约两米的尾羽,来航鸡是产卵量很高的卵用鸡。长尾鸡和来航鸡的培育成功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斗争的结果
D.定向变异的结果
3.(2022浙江7月学考)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下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多样性层次的是( )
A.全球的生态系统有数千个类型
B.我国特有脊椎动物达300多种
C.我国栽培作物种类达600多种
D.秀丽隐杆线虫成体约有20 000个基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4、5题。
2022年7月21日,在长江游弋了一亿五千万年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就进化史而言,鲟鱼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对鲟鱼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他们能够证明,自恐龙全盛时期以来,鲟鱼的遗传物质的变化非常小,鲟鱼基因组能帮助人们揭开脊椎动物祖先的一个重要谜团。
4.上述的事实为“鲟鱼和其他脊椎动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观点提供的证据是( )
A.分子水平的证据
B.比较解剖学的证据
C.化石的证据
D.胚胎学的证据
5.比白鲟幸运的是,长江鲟和中华鲟已实现人工保种,但要实现自然种群的恢复任重道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鲟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B.白鲟和长江鲟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C.长江鲟种群经多代繁殖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种群一定进化
D.挽救中华鲟的长期有效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进行迁地保护
6.(2023浙江十校联盟第三次联考)月见草原产地在北美洲,耐酸、耐旱且适应性和繁殖力极强,一般单株可产种子好几万粒,但由于被取食或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存活下来的1%都不到。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 )
A.自然选择的不定向性
B.过度生殖,生存斗争
C.用进废退,表观遗传
D.物种是可变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7.(2023浙江杭州八县区期末)若长期不合理使用某种抗生素,会使致病细菌对该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提高,导致该抗生素的药效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的突变
B.致病细菌耐药性的提高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耐药性细菌通过繁殖将耐药性状直接传递给子代
D.该过程中细菌耐药性基因的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8.(2023浙江温州第一次适应考)达尔文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分别生活着15种陆龟,它们的形态、食性和栖所均有明显差异,但它们都保留有南美洲西海岸更为悠久的陆龟类的痕迹。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是不同陆龟种群间基因交流的结果
B.是多方向的变异被定向选择的结果
C.是因表观遗传而出现差异的结果
D.是为了适应环境而用进废退的结果
9.(2023浙江浙睿联盟第二次联考)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林下(封闭)生境的蝴蝶体色显著深于开阔生境的蝴蝶。进一步研究发现,封闭生境里深色翅膀蝴蝶被捕食率显著低于亮色翅膀蝴蝶。由此现象可获得的结论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0.(2023浙江宁波二模)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
A.43%B.48%
C.52%D.57%
11.(2023浙江1月选考)太平洋某岛上生存着上百个蜗牛物种,但同一区域中只有少数几个蜗牛物种共存。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高,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岛上蜗牛物种数就是该岛的物种多样性
B.该岛上所有蜗牛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库
C.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蜗牛物种具有相似的外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仅有少数蜗牛物种生存在同一区域是种间竞争造成生态位重叠的结果
12.(2023浙江金丽衢十二校3月联考)生物学的不同层次都存在多样性。下列关于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
B.遗传多样性与DNA分子空间结构有关
C.细胞种类的多样性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D.物种多样性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有关
13.(2023浙江金丽衢十二校3月联考)某海岛上存在一种昆虫(种群A),没有飞行能力。在相邻的大陆上也存在该种昆虫(种群B),具有短距低空飞行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A和种群B之间不存在隔离
B.基因突变是两个种群基因库存在差异的唯一因素
C.将陆地上的昆虫个体带入海岛,会极大改变海岛种群的基因库
D.大陆和海岛上同种昆虫形态差异是趋异进化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
14.(2023浙江东阳校级开学)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从图2可知,控制甲虫体色的A和a这对等位基因的关系是 。在种群1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 。该来源为生物进化 。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1基因库中的 发生改变,因此种群1 (填“有”或“没有”)发生进化。
(2)图1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 。由此可知,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 ,因此 (填“有”或“没有”)新物种诞生。
(3)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 ,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 作用。
优化集训12 生物的进化
一、选择题
1.B 解析 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早期都有一条相当大的尾,有鳃裂,脑很小,此特性为所有脊椎动物从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观点提供了胚胎学证据。
2.B 解析 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家养生物中存在着许多变异,而且很多变异有遗传倾向,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长尾鸡和来航鸡的培育成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3.A 解析 全球的生态系统有数千个类型,属于生态系统多样性,A项正确;我国特有脊椎动物达300多种,属于物种多样性,B项错误;我国栽培作物种类达600多种,属于物种多样性,C项错误;秀丽隐杆线虫成体约有20000个基因,属于遗传多样性,D项错误。
4.A 解析 据题意可知,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对鲟鱼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他们能够证明,自恐龙全盛时期以来,鲟鱼的遗传物质的变化非常小,属于DNA分子上的共同点,DNA属于生物大分子,因此该证据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
5.D 解析 适应的相对性是指生物只是在一定时间,对一定环境的适应,生物适应此环境但不一定适应彼环境,白鲟灭绝是对环境不适应的结果,说明其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项正确;白鲟和长江鲟属于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可育后代,B项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长江鲟种群经多代繁殖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种群一定进化,C项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其中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因此挽救中华鲟的长期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D项错误。
6.B 解析 自然选择是定向性的,A项错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由题干信息“单株可产种子好几万粒,但由于被取食或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存活下来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可知,这一现象反映了“过度繁殖,生存斗争”的观点,B项正确;题中没有涉及“用进废退,表观遗传”等相关知识,C项错误;题中没有存活的个体不能体现变异是不定向的,也没有体现物种的变化,D项错误。
7.D 解析 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不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A项错误;致病细菌对抗生素的适应性是药物选择的结果,B项错误;耐药性细菌通过繁殖将耐药基因直接传递给子代,C项错误;在此过程中抗生素对致病细菌进行了自然选择,使细菌耐药性基因的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项正确。
8.B 解析 生物的变异有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这些变异都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生物进化是定向的。不同岛屿的陆龟在新物种形成之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原因是地理隔离,在新物种形成之后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根本原因是生殖隔离。所以,15种陆龟是多方向的变异被定向选择的结果。
9.B 解析 热带植物园中林下(封闭)生境较开阔生境暗,封闭生境里的深色翅膀蝴蝶的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天敌捕获,在生存斗争中生存的机会多,而亮色翅膀蝴蝶的体色与环境色彩反差大,易被天敌捕获,这说明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10.B 解析 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则VV=20000×15%=3000,Vv=20000×55%=11000。由于从岛外入侵了基因型为VV的果蝇2000只,现在VV=3000+2000=5000。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公式: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对等位基因总数×100%,计算出V的基因频率=V基因总数/V和v基因总数×100%=(5000×2+11000)/(20000×2+2000×2)≈48%。根据种群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频率不变,得出F1中V的基因频率与其亲代相同,也约为48%。
11.C 解析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蜗牛只是其中的一类生物,其物种数量不能代表该岛的物种多样性,A项错误;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而该岛上有上百个蜗牛物种,故其全部基因组成的不是一个基因库,B项错误;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低,但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蜗牛物种具有相似的外壳,这是因为它们所处的环境相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项正确;仅有少数蜗牛物种生存在同一区域是种间竞争造成生态位分化的结果,D项错误。
12.B 解析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A项正确;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B项错误;细胞分化产生多种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种类的多样性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C项正确;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可导致多种基因的形成,有利于丰富生物的物种多样性,D项正确。
13.D 解析 种群A和B之间存在地理隔离,A项错误;两个种群基因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不同导致的自然选择方向不同,B项错误;陆地上的昆虫可能不适应海岛的环境,无法在海岛上存活和繁殖,不一定会改变海岛种群基因库,C项错误;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下进化出不同的性状,属于趋异进化,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4.解析 (1)从图2可知,控制甲虫体色的A和a这对等位基因的关系是不完全显性。基因突变能形成新的等位基因,故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A基因的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1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了。
(2)据图分析,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因交流,由此可知,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地理(生殖)隔离,也说明了没有形成新物种。
(3)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1,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了选择作用。
答案 (1)不完全显性 基因突变 提供原材料 基因频率
有 (2)基因交流 生殖隔离 没有 (3)1 选择
2024高考生物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试题2细胞的基本结构: 这是一份2024高考生物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试题2细胞的基本结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高考生物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试题6细胞的增殖: 这是一份2024高考生物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试题6细胞的增殖,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高考生物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试题9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 这是一份2024高考生物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试题9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