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88782/0-17086888161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88782/0-17086888163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88782/0-17086888163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PEC国宴采用的帝王彩瓷餐具和常见的水晶饰品都属于硅酸盐制品
B. 某些时段实行机动车辆限牌限行政策,目的是为了减少SO2、氮氧化物等有害物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带来的危害
C. 生活中可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蚕丝和棉纱
D. 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原理生产肥皂
2.电视剧《老中医》在卫视上映,并且引起广泛关注。剧中陈宝国所饰演的翁泉海为我们展示了中医中药的博大精深。中医用药讲究十八反和十八畏,其中有“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硫黄即硫单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硫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 过量的硫与铁反应生成Fe2S3,表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
C. 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可用酒精清洗
D.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杀菌防腐的作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用铝制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
B. 在0.1ml⋅L−1的盐酸中,Na+、Fe2+、SO42−、NO3−能大量共存
C. 56gFe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3ml
D.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4.海水中的碘富集在海藻中,我国海带产量居世界第一,除供食用外,大量用于制碘。实验室提取碘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在坩埚中焙烧干海带
B. “氧化”时,试剂可选用O2、H2O2
C. “系列操作”中涉及的操作是萃取、分液
D. 在含I−的水溶液中加入氧化剂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I−被氧化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A(g)+bB(g)⇌xC(g)ΔH=QkJ⋅ml。某化学小组根据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曲线(C%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产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t表示反应时间)。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p2>p1,a+b>x
B. T2>T1,Q0
C. C(s)+H2O(g)⇌CO(g)+H2(g)达平衡后,再补充足够碳,H2O(g)平衡转化率增大
D.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AB. BC. CD. D
13.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反应M(g)+N(g)⇌xE(g);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达到平衡,测得M的浓度为0.2ml/L,E的平均速率为0.2ml/(L⋅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4
B. 4min时,M的转化率为80%
C. 2min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l/L
D. 4min后,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M的物质的量减小
1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铜片
B. 0−t1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2e−=H2↑
C. t1时刻,电流方向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进一步反应
D. t1时刻后,电子从铝经过导线流向铜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15.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水平发展的标志。以乙烯和淀粉为原料可以实现下列转化:
(1)HOCH2CH2OH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上述物质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写名称)。
(5)乙烯与氢气反应得到乙烷,下列物质与乙烷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
①CH2=CH2
②CH3CH2OH
③HOCH2CH2OH
④
⑤
其中⑤的二氯代物有______种。
(6)有机玻璃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单体是CH2=C(CH3)−COOCH3,写出合成有机玻璃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6.金属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研究金属的提取、冶炼意义重大。
Ⅰ.(1)下列各组金属,冶炼方法一定不同的是______ (填字母)。
a.Hg、Ag
b.Na、Mg
c.Al、Fe
d.Na、Ca
Ⅱ.氧化亚铜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氯化亚铜是白色粉末,难溶于水、乙醇。潮湿的氯化亚铜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呈绿色。现以粗盐水(含Ca2+、Mg2+、SO42−等杂质)、Cu、稀硫酸、H2O2、SO2等为原料合成氯化亚铜的工艺如图:
(2)反应Ⅰ用于提纯粗盐,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写出反应Ⅳ的离子方程式(已知:SO2在反应中做还原剂)______。
(4)反应Ⅴ中H2O2的实际耗用量比理论耗用量大的原因是______。
(5)反应Ⅲ或反应Ⅴ后,过滤得到CuCl沉淀,______,将纯净的 CuCl在真空干燥机内干燥2小时,冷却,密封包装即得产品。CuCl沉淀在真空干燥机内干燥的目的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17.某化学活动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Ⅰ.甲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氨气
已知:加热NH4Cl和NaNO2饱和溶液可以制取N2,缓慢通入原料气有利于D中合成氨气。
(1)图示装置从左到右正确的连接顺序(填接口字母):→e→f→f→g→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写出B中制取N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装置C的作用:干燥气体、______、______。
(4)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尾气逸出存在安全隐患,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处理______ (填选项字母)。
Ⅱ.乙组同学查阅资料:制取氮气用的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毒性较强。可以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备。
已知:①2NO+Na2O2=2NaNO2;②酸性条件下,NO和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5)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 A中与碎铜片比较使用铜丝的优点______。
(6)实验结束后还可以通入空气把残存气体排入后面装置吸收,防止污染大气。NO在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9分。
18.Ⅰ.目前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的三条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1、K2、K3)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是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_____ (用K1、K2表示),ΔH3=______ (用ΔH2、ΔH2表示);根据反应③判断ΔS______ 0(填“>”“”“P1,C%增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有a+b>x,故A正确;
B.在相同压强P2下,T1温度下先出现拐点,根据先拐先平代表温度高,则T1>T2,C%降低,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分析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x;在相同压强P2下,T1温度下先出现拐点,根据先拐先平代表温度高,则T1>T2,C%降低,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分析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由图2可知,压强相同时,随温度升高,Y值减小;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Y值越大,以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变化图象题目,注意曲线的变化趋势,把握平衡移动的各物理量的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即可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难度中等,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电化学原理的应用能力。
【解答】
该感器在工作过程中,负极上氨气失电子生成氮气,则a为负极,氧气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b为正极,其电池的总反应为4NH3+3O2=2N2+6H2O,据此分析。
A.负极上氨气失电子生成氮气,则a为负极,故A正确;
B.氧气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b为正极,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B正确;
C.氢氧根离子为阴离子,a极为负极,则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OH−移向a极,故C正确;
D.该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总反应为4NH3+3O2=2N2+6H2O,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增大,而KOH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浓度减小,pH减小,故D错误;
故选D。
7.【答案】A
【解析】解:A.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故A错误;
B.点燃或加热时,分子会吸收能量,使普通分子获得能量转变为活化分子,故B正确;
C.活化分子间有适当的取向时,才能发生有效碰撞,则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故C正确;
D.焓变=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化学反应中一定存在焓变,所以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不等于逆反应的活化能,故D正确;
故选:A。
A.催化剂同等程度的增大正、逆反应的速率;
B.点燃或加热时,分子会吸收能量;
C.活化分子间有适当的取向时,才能发生有效碰撞;
D.焓变=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化学反应中一定存在焓变。
本题考查了有效碰撞理论,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理论的理解和分析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C
【解析】解:A、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为防止蛋白质变性,疫苗应冷藏存放,故A正确;
B、聚丙烯是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其结构简式为,故B正确;
C、医用酒精破坏细胞组织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错误;
D、聚四氟乙烯是四氟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所以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四氟乙烯,含有F原子,属于卤代烃,故D正确;
故选:C。
A、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
B、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D、四氟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四氟乙烯。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把握医用酒精杀菌原理、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和蛋白质的性质等是解题关键,注意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区别,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B
【解析】解:A.导管口在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下,易发生倒吸,乙醇、乙酸易溶于水,图中不能防止倒吸,故A错误;
B.氨气极易溶于水,则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可引发喷泉,故B正确;
C.图中为仰视,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则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错误;
D.常温下浓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图中缺少酒精灯,故D错误;
故选:B。
A.导管口在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下,易发生倒吸;
B.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可引发喷泉;
C.图中为仰视,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
D.常温下浓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制备、溶液的配制、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A
【解析】解:A.烷烃的通式为CnH2n+2,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n14n+2=1214+2n,则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增大,故A错误;
B.和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二者互为同系物,故B正确;
C.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ClCH3和CH3CH2CH2Cl,CH3CHClCH3和CH3CH2CH2Cl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CCl4与CH4中C原子均为sp3杂化,且分子中的四条共价键均相同,故均为正四面体结构,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丙烯中含有甲基,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共平面,故D正确;
故选:A。
A.烷烃的通式为CnH2n+2,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n14n+2;
B.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间互为同系物;
C.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ClCH3和CH3CH2CH2Cl;
D.CCl4与CH4中C原子均为sp3杂化,且分子中的四条共价键均相同,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把握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D
【解析】解:D.当c(N2O4)c(NO3)=12时,反应限度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限度,故A错误;
B.气体的混乱度减小,Δ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重点校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实验题,简答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