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杨柳青一中、咸水沽一中、四十七中、一百中学等四校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杨柳青一中、咸水沽一中、四十七中、一百中学等四校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人类将在未来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转换形态),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B. 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 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 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
2.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还原反应,能量变化情况又符合如图的是( )
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 碳和水蒸气的反应
C. NH4Cl和Ba(OH)2⋅8H2O的反应
D. H2的燃烧反应
3.下列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的是( )
A. 苯B. 乙烯C. 乙炔D. 丙烯
4.下列各组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O2与O3B. 35Cl与 37Cl
C. CH3CHO与D. CH4与C2H6
5.科学家已获得了气态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lN−N键吸收193kJ能量,断裂1mlN≡N键吸收946kJ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N4和N2互为同素异形体,N4转化为N2属于化学变化
C. N4(g)=4N(g)的过程中吸收772kJ能量
D. 1mlN4(g)转化为N2(g)时要吸收734kJ能量
6.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分子式是CH4,其二氯取代的产物有两种
B. 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C. 用Br2的CCl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区别乙烯和甲烷
D. 戊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
8.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Fe+4H++NO3−=Fe3++NO↑+2H2O
B.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2+OH−=HCO3−
C. 用醋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CaCO3+2H+=Ca2++H2O+CO2↑
D. 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Ag++NO↑+H2O
9.四个不同的密闭容器中,采用不同条件进行反应N2(g)+3H2(g)⇌2NH3(g),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v(N2)=0.1ml/(L⋅min)B. v(NH3)=0.2ml/(L⋅min)
C. v(H2)=0.4ml/(L⋅min)D. v(N2)=0.05ml/(L⋅s)
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淀粉的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变蓝,说明淀粉可能未水解
B. 味精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化学名为谷氨酸钠
C. 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分子变性,所以吞“钡餐”(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会引起中毒
D. 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可以催化加氢转变为固态的脂肪
11.下列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烷只有一种的是( )
A. CH3CH3B. CH3CH2CH3
C. CH3CH2CH2CH3D. CH3CH2CH2CH2CH3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所得的汽油是纯净物
B. 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
C. 工业上常采用电解熔融AlCl3制取金属铝
D. 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
1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改用98%的硫酸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100mL2ml⋅L−1的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 SO2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D. 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时反应速率减小
14.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15.锂海水电池常用在海上浮标等助航设备中,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2Li+2H2O=2LiOH+H2↑。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将海水换成乙醇该装置仍可以构成原电池装置
B. 电子从锂电极经导线流向镍电极
C. 金属锂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D. 理论上每转移2ml电子可以生成22.4LH2
16.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C.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D. 氨水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说明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17.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化合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其反应原理相同
B. 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且反应后 18O在生成的酯分子中
C.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也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D. 该有机化合物苯环上的一个H被取代,有3种同分异构体
18.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B. 工业生产上常选用Ca(OH)2作为母液中的沉淀剂
C. 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H2O+Br2=2H++SO42−+2HBr
D. 过程①加入试剂的顺序为:Na2CO3 溶液→BaCl2 溶液→NaOH溶液→加盐酸后过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19.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单质,将装满气体C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溶液最终充满试管容积的23,另外13容积为无色气体。
①A的电子式是______。
②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D的稀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B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若A在常温下为非金属气态氢化物,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遇到空气变成红棕色。
①写出实验室制取A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A为淡黄色晶体,D为二元强酸。
①将C气体通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将B通入BaCl2溶液不会产生沉淀。若在通入另一种气体X就会产生沉淀,如产生的沉淀与①产生的沉淀相同,则气体X可能是:______。
A.O2
B.CO2
C.Cl2
D.NH3
E.H2S
20.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水平发展的标志,以乙烯和淀粉为原料可以实现下列转化:
(1)HOCH2CH2OH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CH3CHO的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______;乙烯的结构式为______。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写出丙烯加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21.乙酸乙酯(熔点:−83.6℃,沸点:77.2℃)广泛用于药物、燃料、香料等工业,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常用下图装置来制备乙酸乙酯。(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制备粗品(图1)
在试管A中加入少量碎瓷片,将三种原料依次加入试管A中,用酒精灯缓慢加热,一段时间后在试管B中得到乙酸乙酯粗品。
①浓硫酸、乙醇、乙酸的加入顺序是______,试管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试管B中盛装的液体是______,收集到的乙酸乙酯在______层(填“上“或“下”)。
③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与a装置比,其缺点有______。(写一条即可)
(2)制备精品(图2)
①将B中的混合液体先用______方法(填操作名称)进行分离,得到乙酸乙酯的粗产品。然后在对乙酸乙酯粗品进行系列除杂操作后转移到C中,利用图2装置进一步操作即得到乙酸乙酯精品。
②C装置的名称是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冷却水从______口进入(填字母);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 ℃左右。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22.Ⅰ.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A、B两种气体间的转化反应,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M点的坐标为(7,0.24),请分析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方程式为为______。
(2)反应从0∼4min时,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计算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A的转化率为______。
(3)下列叙述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①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
②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③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④2v逆(A)=v正(B)
(4)如图是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的示意图。
①该反应是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反应物断键需要吸收的能量______ (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四校(杨柳青一中、咸水沽一中+、四十七中、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第一百中学、咸水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第一百中学、咸水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L1ml/L溶液与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