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4.4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新高考专用)
展开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的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考生在高三复习中可以在以下方面进展尝试:1、重书本抓主干。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注重书中特别案例的学习,和特殊国家的自然特征、人文状况的学习。2、重原理抓过程。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3、勤归纳会比较。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把平时遇到的区域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平素总结,把知识归纳成一个系统。4、多读图勤考虑。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5、重标准有条理。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第四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以自然带分布图为背景,考查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和分布特点。2.结合某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图,直接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通讯不同山体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 。
综合思维:结合自然带分布图、示意图,说明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认知: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认识陆地自然带的类型及分布规律。地理实践力:野外观察,认识地方性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地方性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地方 、地方 、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2)表现: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常表现出 和重复性的规律。①有序性:在地方 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②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 出现。(3)小尺度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地貌部位、 、土质等。2.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1)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地方分异状况。(2)要求:因地制宜部署 ,明确土地利用方式,确定农作物种植种类。(3)目的: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以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避免 和环境恶化。
水陆交错带是一类受水位影响很大的生态系统,水位变化模式决定着水生、湿生与陆生植物群落分布的相对格局及动态。譬如,水位波动幅度能对沿岸带湿地植被的带状分布格局产生显著影响,较大的水位波动导致湿地植被出现更为多样的带状格局。我国三峡水库库区大多数地方并无岸带湿地植被。而当这种波动减少后,植被类型减少,导致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下降。
(1)地处热带草原气候的湖泊沿岸湿地植被带状分布较为显著,就此作出合理解释。(2)分析我国三峡水库库区大多数地方并无岸带湿地植被的主要原因。(3)说出水位波动幅度减小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1)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气温较高,分干湿两季,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湖泊水位季节波动幅度较大,导致湖泊沿岸湿地植被的带状分布较为显著。
(2)三峡水库位于峡谷中,沿岸坡陡,土层薄,土壤贫瘠,难以形成湿地植被。
(3)水位波动幅度减小,会造成植被类型减少,导致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下降。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
(1)在分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右图思路进行
(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地方性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现象比较
3.自然环境的非地带性现象
(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1.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2.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②水分③热量④土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盐土是排水不畅或蒸发强烈地区具有明显积盐过程的土壤。下图为我国某内陆盆地山前冲积平原断面图,沿坡分布多种盐土。完成下面小题。3.该区域盐土地域分布呈现(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D.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4.符合甲地盐土盐分垂直变化的是( )
1.形成原因: 的变化。2.分异基础: 的垂直变化。3.垂直自然带:在垂直分异规律的支配下,具有一定 的山体,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环境。通常以 或 作为划分垂直自然带的主导标志。同一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又有阴坡和阳坡的明显差异。
思考 草甸和草原有何区别?
答案 (1)草甸一般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草层高而茂密,种类繁多,植物在不同季节开花,典型的有高山草甸。(2)草原属于半湿润和半干旱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主要有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等类型。
堪察加火山群位于个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合圾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
(1)简要说明,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雪线、林线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与阴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光照热量更充足,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故零线更高。与音坡相比,阳坡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故雪线更高。
(2)若该区域内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请就此推测该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并且有说明理由
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林线升高说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暖;雪线降低说明气候变暖,降水增多,因此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
(3)推测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给火山锥雪线、林线将发生的变化。
1.垂直带分布特点地表景观随海拔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1)垂直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2)山麓的垂直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陆地自然带相一致。(3)山地垂直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复杂。(4)同一垂直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如下图所示:
2.雪线(1)概念:终年积雪的下限,年平均降雪量等于消融量(受热融化、蒸发)。(2)影响因素:雪线高度一般与温度、降水、坡度等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3.林线(1)概念:森林分布的上限,是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带,由于气温、水分、风力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生长乔木的界限。就热量条件而言,林线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 ℃的等温线较为吻合,在水平方向上一般是高寒地带针叶林的北限,在北纬60°~北纬70°。(2)影响因素:
1.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A.Ⅰ-Ⅱ-Ⅲ B.Ⅰ-Ⅱ-ⅣC.Ⅱ-Ⅳ-Ⅴ D.Ⅳ-Ⅴ-Ⅵ2.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①风速大 ②坡度大 ③土层薄 ④蒸发强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2021·河北地理)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情况。下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1~2题。
(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决定的,其推断依据是( )A.山地坡度B.上部林带C.山体海拔D.基带类型4.该山地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原因是山体顶部( )A.面积小B.降水多C.风力大D.气温低5.该山地Ⅲ2、Ⅲ3、Ⅲ4中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A.水分B.土壤C.温度D.光照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镇化(课件)-(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镇化(课件)-(新高考专用),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评价体系,素养目标,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城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8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8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网络构建,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雪线高储雪少,雪线低储雪多,热点应用,真题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40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考点40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专用),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