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1壶口瀑布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职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1壶口瀑布 教案,共5页。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总体说明: 《壶口瀑布》描述了作者梁衡两次游览壶口瀑布之所见。壶口瀑布那一“股”之力美,那一“横”之雄伟,那一束之险要,那一石之千疮百孔,触发了作者为中国人作传的豪情。壶口之大美,黄河之崇高,代表的正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本教学设计意图正是淋漓尽致品味、体会作者由壮美之景升华到对伟大民族精神的赞美。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从以下几个步骤层层深入。即(一)导入——用黄河壮丽诗篇来铺垫、(二)速读——用四字词语畅谈壶口瀑布之势、(三)品读——精选一“股”一“横”一“束”既品且读壶口瀑布之势、(四)领悟升华——由河及人,以河立转。赞美中国民族伟大精神。教学目标:1.重点品析文章的语言气势2.感受作者由壶口瀑布之大美升华到对中华民族伟大人格的崇高赞美。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描写黄河古诗句导入)预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说壶口瀑布之势 进入课题:同学们,说到黄河,最著名的景点当属“壶口瀑布”。有去看过吗?那我们就跟随作家梁衡一起去看看,从阅读中,看看他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壶口瀑布”?(板书:壶口瀑布)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一个四字词语说说你从文章中获得的壶口瀑布最初的印象。多媒体显示:“壶口瀑布是 的。”(预设:气势磅礴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壮观的,气势恢宏的,气势磅礴;威武雄壮;气势恢弘;蓬蓬勃勃;浩浩荡荡;声势浩大;雄赳赳,气昂昂;势如破竹;势不可挡;无往不胜;所向披靡;汹涌澎湃;波涛汹涌;波澜壮阔;铺天盖地;一望无际;摧枯拉朽;横扫千秋;咄咄逼人;如雷贯耳;风卷残云;势如卷席;排山倒海;风起云涌……)(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把我们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把我们的思考用语言表达出来。还有想表达的吗?)教师:富有气势的感觉需要富有气势的语言形式来承载。首先我们来品读“那一股”。品读壶口瀑布之势多媒体展示:1.那一股: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教学任务:(1)这是哪一个季节的壶口瀑布?雨季(2)从什么角度?仰观和俯视(3)这句话的气势是从哪里传达出来的呢?跌、吸、灌、冲等动词连用,动词的力度强度一步步加大写出黄河水的气势。传达了什么样的气势呢?力 (板书:力)(4)读出雨季壶口瀑布的“力”。教师:雨季的壶口瀑布有一股劲不停往前冲,当作者枯水季节来到壶口,走到河心。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形成一个“丁”字,那排排黄浪便是“丁”字的一横。那一横气势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品读2.那一“横”: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教学任务:(1)品其势,读其势板书:雄那一束: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呢?险(板书:险)品其势,读其势4.那一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教学任务:品石之惨状悟水之力量5.那一幅:(动词、声响)写出黄河水不同的姿态:纤细、柔和、优美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排比句式的使用写出了黄河水不同的姿态。教学任务:感受壶口之水的多姿多彩四、悟壶口瀑布哲理之势:由河及人,赞美伟大的性格(一)教师点明:面对充满力量、雄伟、险要的黄河水,作者谈了自己的感受吗?找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多媒体展示:(1)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2)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3)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二)作者一边写景,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什么写作手法?板书:借景抒情,由景及理。(板书:由河及人)正如罗丹所说: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人或多或少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引起人们的思想。 —— 罗丹(法)雕塑大师这篇游记散文的落脚点在哪里呢?为什么作者要借助黄河来抒发遐思呢?多媒体展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作者由河及人,赞美伟大的黄河精神。(板书:民族精神)它博大宽厚、不屈不饶、勇往直前教师:作者通过壶口瀑布的力量美、崇高美正是要表现中华民族博大宽厚、不屈不饶、勇往直前的伟大人格。(板书:伟大人格)教师:这伟大的性格只在冲过壶口那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的。多媒体展示:这一刹那是: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这一刹那是: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这一刹那,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这一刹那,壶口为黄河作传,这是中国人的自传——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无前。板书: 壶口瀑布 力 由河及人 雄 伟大性格 险 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