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理清作品的情节线索,体会文眼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初步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生存状态,理解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
理清作品的情节线索,体会文眼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初步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生存状态,理解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忽在无意之中看到一本日本文的书,可惜忘记了书名和著者,总之是关于中国戏的。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我当时觉着这正是说了在我意中而未曾想到的话,因为我确记得在野外看过很好的好戏……至于我看那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一场未登“大雅之堂”的戏,为何让“我”念念不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社戏》,感受这令“我”难以忘怀的“风致”。
设计意图:由作者文章中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夯实基础
1.字词检测
钳(qián) 撮(cuō) 偏僻(pì) 照例(lì) 欺侮(wǔ)
嘱(zhǔ)咐 潺潺(chán) 踊(yǒng)跃 家眷(juàn) 皎(jiǎ)洁
行(háng)辈:辈分。
宽慰:宽解安慰。
礼数:礼貌、礼节。
撺掇(cuān du):(动)鼓动别人(做某事)。
凫(fú)水:通常指人或者动物在水上漂浮游动,嬉戏打闹。
屹(yì)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好歹(dǎi):好坏;指危险(多指生命危险);不问条件好坏、将就地;不管怎样;无论如何。
2.作者简介
请学生回顾作者简介,以填空的形式展示。
3.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鲁迅文集《呐喊》。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主要包含以下篇目:
《自序》(1922年12月)、《狂人日记》(1918年4月)、《孔乙己》(1919年3月)
《药》(1919年4月)、《明天》(1919年6月)、《一件小事》(1920年7月)
《头发的故事》(1920年10月)《风波》(1920年8月)《故乡》(1921年1月)
《阿Q正传》(1921年12月)《端午节》(1922年6月)《白光》(1922年6月)
《兔和猫》(1922年10月)《鸭的喜剧》(1922年10月)《社戏》(1922年10月)
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社戏》等几篇,矛盾冲突不那么激烈,内容也相对轻松,似乎与“呐喊”关系不大,风格、题材皆和集子中的其他小说有相当距离,但其中也贯穿共同点,即对人的尊严、生命尊严、生命价值的呼唤。这几篇小说更多的是从正面抒写生命的可贵,为奋斗的人树立前进的希望和目标。
4.标题理解
教师可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了解社戏这一习俗。
社,是个会意字,从示从土。本义是土地神,后泛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节日及相关活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
设计意图:唤醒旧知,检测预习成果,借助对作品集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对课文内容的感性认识。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浏览全文,找出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一句话。
明确: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是什么样的好戏和好豆让作者发出如此感慨?
1.探究任务
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的几件事。
图片
4.活动小结
文章题目虽然是《社戏》,但写到社戏的部分很少。根据看戏这一事件,可将课文分成:看戏前、看戏时、看戏后三个部分。
(二)合作探究
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如此感慨,但赵庄看戏一段,那戏似乎并不好;那夜的“好豆”,其实也是小伙伴们偷来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是好戏、好豆呢?
1.探究任务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戏和豆“好”在何处。
2.过程安排
(1)自主阅读全文,勾画出划出能体现作者态度的、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并在文章旁边进行批注。
(2)小组内相互交流分享,结合具体内容和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3)小组内选择一到两位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3.成果展示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我”在小伙伴的帮助下终于得以去看戏,心情“忽而轻松”了。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在对社戏的热切期盼中,在船行月下的迷人风光中体会到了无比的快乐。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从提出偷豆建议,到大家应和,从决定偷谁家的,到实施偷豆,煮豆吃豆,这是多么新鲜、有趣又愉快的体验啊。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我”和小伙伴偷了六一公公家的豆,但六一公公却说“请客——这是应该的”,还询问我“豆可中吃呢?”,从中透露出淳朴的人情美。
(2)
在看戏和偷豆事件中,更多的快乐其实是这些能干善良、淳朴可爱的小伙伴带给“我”的。通过看社戏这件事,我真正享受到的其实是平桥村的淳朴人情,是一种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帮助把握文章主旨。
四、课堂小结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我们了解了,本文围绕着看社戏这一事件,按照“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的顺序,记叙了“我”和小伙伴去赵庄看社戏的故事,展现了淳朴的乡土人情,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怀念。作为文学大家,鲁迅是如何将这个故事讲述得绘声绘色的?作为一位深刻的思想家,鲁迅想表达的,仅仅是淡淡的乡愁吗?下节课,我们来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五、拓展延伸
1.民俗介绍——水乡社戏
水乡社戏是浙江农村和城镇一种以戏剧表演为核心的民俗活动,它具有祭神和娱人相结合的特点,普遍流行于绍兴地区。绍兴的社戏大致分为年规戏、庙会戏、平安戏、偿愿戏等几种类型,其中以庙会戏为主。社戏的演出程式比较固定,基本按照“闹场—彩头戏—突头戏—大戏—收场”的次序进行。彩头戏、突头戏一般在白天演出,大戏即正戏则从傍晚开始。大戏通常以历史戏和家庭戏为主,中间穿插的小戏也比较固定。
彩头戏,也称“口彩戏”,主要为恭祝发财、晋官的吉利戏剧。突头戏,当地称“骨子毁”,是为正戏作铺垫的戏剧。其剧目情节曲折,有较高艺术性;演技上唱、做、念、打各方面均见功夫。著名剧目有《龙虎斗》、《英烈传》、《双龙会》等折子戏。彩头戏和突头戏一般均在白天演出。大戏即正戏,绍兴人称“平安大戏”,傍晚开始演出,著名的大戏如“目连戏”,演出中根据剧情发展,插演鬼戏。
社戏的舞台可分成庙台、祠堂台、河台(水台)、街台、草台等几种,其中以河台(水台)最具特色,被称作“水乡舞台”。这是一种极具水乡特色的伸出式舞台,后台在岸上,前台在水中,为观众创造了一种水上、岸上同时观看演出的条件。
2.类文阅读
无常
……
在庙里泥塑的,在书上墨印的模样上,是看不出他那可爱来的。最好是去看戏。但看普通的戏也不行,必须看“大戏”或者“目连戏”。目连戏的热闹,张岱在《陶庵梦忆》上也曾夸张过,说是要连演两三天。在我幼小时候可已经不然了,也如大戏一样,始于黄昏,到次日的天明便完结。这都是敬神禳灾的演剧,全本里一定有一个恶人,次日的将近天明便是这恶人的收场的时候,“恶贯满盈”,阎王出票来勾摄了,于是乎这活的活无常便在戏台上出现。
我还记得自己坐在这一种戏台下的船上的情形,看客的心情和普通是两样的。平常愈夜深愈懒散,这时却愈起劲。他所戴的纸糊的高帽子,本来是挂在台角上的,这时预先拿进去了;一种特别乐器,也准备使劲地吹。这乐器好像喇叭,细而长,可有七八尺,大约是鬼物所爱听的罢,和鬼无关的时候就不用;吹起来,Nhatu,nhatu,nhatututuu地响,所以我们叫它“目连嗐头”。在许多人期待着恶人的没落的凝望中,他出来了,服饰比画上还简单,不拿铁索,也不带算盘,就是雪白的一条莽汉,粉面朱唇,眉黑如漆,蹙着,不知道是在笑还是在哭。但他一出台就须打一百零八个嚏,同时也放一百零八个屁,这才自述他的履历。可惜我记不清楚了,其中有一段大概是这样:——
……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加阅读量。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
交流讨论:“我”认为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对于这一点,你是否认可?为什么?
2.课后作业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一片乐土?用一片文字,展现你的乐土。不少于200字。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
【板书设计】
《社戏》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分析文本,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2.领悟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教学重点】
深入分析文本,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品味分析,我们知道了那次看社戏的经历给“我“带来了无比的快乐,在三十年后还记忆犹新,念念不忘。那么通观全文,那次看社戏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哪些美好的记忆呢?
设计意图:勾连旧知,进入新课学习。
二、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社戏给“我”留下了哪些美好的记忆?试着用短语进行概括,并结合具体句段说明如此概括的理由。
2.探究过程
(1)自主阅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2)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讨论,确定概括的短语内容及格式,并选择2-3个最有感触的词语,并讨论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
(3)小组内品读相关语段,进行赏析。
赏析角度:修辞、表达方式、描写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等。
3.成果展示
(1)愉快的乡间生活。
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
②可以免念《诗经》之类难念的书;
③可钓虾放牛,体验到许多乡间生活的乐趣。
(2)波折的看戏之旅。
①波折:叫不到船——八叔的船回来——家人不同意——双喜做保证,家人同意
②心情:急得要哭——高兴——沉重——轻松
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细腻的多角度心理描写,使得看戏之旅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去赵庄看戏是“我”和朋友们经过极大的努力争取到的,外祖母和母亲的准许使我看戏的愿望终于达成,所以“我”心里才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到异常地兴奋和愉快。
教师点拨:如何写这种心情的?
①急:
主要描写“我”看不上社戏的焦急心情。“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心里很急却不让表现出来。
用“我”幻想看戏的情景表现“急”。“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用“我”什么都不想做表现“急”“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
②愉快:
一哄的出了门。(动作描写)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对比,心理描写)
“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
“点”“磕”“退”“上”“架”等几个动词,将少年们开船时的动作程序以及合作划船的情状表述得颇为详细,显示了他们熟练的驾船技巧和勤劳能干的品格,也折射出他们去看戏时的愉快心情。有说笑的,有嚷的(动作描写)
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
这些词句充分表现了“我”当时的愉快心情,这种愉快和后文偷豆的经历一起,支撑起了文末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感慨与怀念”之情,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③期待: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3)难忘的偷豆经历。
①“偷”的目的单纯:看戏回来饿了,为了照顾客人“我”/请客。
②被“偷”对象奇:“偷我们家的吧”。
③“偷”后做法单纯可爱。
教师点拨:如何看待偷豆的行为?
明确:“偷”反映了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反映了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文中的“偷”成了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4)珍贵的朋友之谊。
①我去平桥村时,孩子们伴我来游戏。
②平时嘻笑打闹,一起玩耍,无拘无束。
③见我不能去看戏,双喜极力想办法,最终说服母亲和祖母,同意我去。
④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
⑤桂生为我买豆浆。
教师点拨:小伙伴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为什么?
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像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
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他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斗,让“我”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出大哥哥般的亲切体贴;他能拿主意,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回程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以“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为由劝止大家,说明他善于为他人着想。
(5)优美的月下夜景。
有形(视觉):“起伏的群山”,“一丛松柏林”。
有色(视觉):豆麦的“碧绿”、月色的“朦胧”。
有声(听觉):笑声、嚷声、水声、笛声。
有味(嗅觉):豆麦的清香。
有情(幻觉):“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有感(触觉):扑面吹来
(6)淳朴的乡风民情。
①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
②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
“照例”指按照贯例;按照常情。照例一词,说明这并不是偶尔为之的招待,而是一种惯例,照应了前文所说的“优待”。
③孩子们陪我一起到赵庄看戏。
④对于偷豆,大人们都理解、包容孩子好玩、淘气的天性,并不责骂。
⑤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很善良。比如双喜的热心,阿发的无私,八公公的宽容,六一公公的乐于分享,都体现了“淳朴的乡风民情”。
教师点拨:如何理解六一公公的形象?
六一公公是淳朴善良的乡民的形象。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可见他不是吝啬之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的热情好客。“我”夸了他一句,他“竟非常感激起来”,表现了他的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
设计意图:借助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挖掘文本内容,最大程度地感受大家语言的表现力,体会作者蕴含在人物、事件、景物中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深入文本,在鲁迅先生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中,认识了一群淳朴善良的乡民,领略了月下行船之美,感受了淳朴的乡情和儿童天真活泼的心理,体会了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正因为有这些,“我”才会发出“这么好的戏”这样的感慨,好的不是戏本身,而是这段美好的回忆,这些美好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课内容,明确、巩固学习的重难点。
四、拓展延伸
《社戏》的删节部分
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第一回是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见世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于是都兴致勃勃的跑到什么园,戏文已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喧喧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
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狹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五、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
文中出现了很多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位?说说你的理由。
2.课后作业
课下阅读《社戏》删节部分,概括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综合训练能力。
【板书设计】
社戏
愉快的乡间生活
波折的看戏之旅
难忘的偷豆经历
珍贵的朋友之谊
优美的月下夜景
淳朴的乡风民情
《社戏》教学方案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成人和儿童双重视角的叙事方式,理解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2.理解文中不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重点】
理解成人和儿童双重视角的叙事方式,理解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成人和儿童双重视角的叙事方式,理解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聪明善良的双喜及一干小伙伴,淳朴善良的六一公公,欣赏了行船过程中美丽的夜景,感受到了淳朴的乡情。
在这些美好的回忆中,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你能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吗?
预设:月下行船一段。教师可播放情境课文跟读版,营造氛围。
可以请学生互评,或者教师点评,主要从感情是否饱满等方面来点评。
细腻的描写,给了我们身临其境之感,展现了“我”的喜悦,而“自失”“沉静”等直接抒发感情的词,又点出了心情的变化,使情感更加丰富而生动。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设计意图:勾连旧知,进入新课学习。
二、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一
1.探究任务
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2.探究过程
(1)班级分成4-8个小组,每组选择1-2个事件进行分析研究。
(2)找出其中的不同表达方式,揣摩选取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
(3)小组总结结论,选派1-2位同学,代表小组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3.成果展示
开篇第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大多都是描写和叙述性的语句,层次清楚,语言简略。而充满感情的议论“但在我是乐土”一句,则点明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暗含了“我”的怀念。
课文第11段用充满诗意的笔触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等途中景物,衬托自己即将看到社戏的高兴愉悦心情,接下来一段又说“沉静”“自失”,抒发自己的情感,应该是孩童的童心所致。
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觉。对“我”和六一公公进行了语言等描写,刻画了六一公公这个淳朴可爱的村民形象;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对全文的总结,起到了点明主旨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深入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妙处。
(二)合作探究二
本文是节选自《社戏》的后半部分,原文的开头部分写的是“我”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
1.探究任务
比较阅读,说一说,本文的写作视角和原文的前文是否有所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过程安排
(1)迅速浏览回顾课下阅读的原文前半部分内容,思考原文的前半部分的写作视角。
(2)结合本文内容,思考本文的写作视角,并圈画批注相关语句。
(3)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对找到的句子做重点品析,并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法,探讨作者这样设置的意图。
(4)整理小组结论,选择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在班级内进行汇报。
3.成果展示:
(1)原文的前半部分回忆了“我”在北京两次看戏的经历,反思了中国的戏剧“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不适合剧场观看,只适合野外观看,远观反而有风致。
前半部分是成人视角,整体更加成熟、理性。
(2)本文主要采用了儿童视角。
①偷豆部分:
偷豆一事中,“我”全然不觉这种行为有何不妥,反而自得其乐,而“我们”决定偷谁家的豆,如何应对六一公公等,充分展现了儿童的狡黠、机灵。
②
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我”非常想去看社戏,但又不能去,于是想象社戏表演的情景,以及看戏人喝豆浆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悲伤、失落的情绪。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忽而”表明孩子的心情易于突变,“轻松”“舒展”与前面看戏不成而沮丧的心情完全不同。“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夸张手法,非常形象地表明“我”的心情无限之好,而“说不出的”这样的形容,也符合孩子的口吻。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这是一个儿童眼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富有诗意。“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是儿童才有的想象;“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明“我”非常急于到赵庄看社戏,这也是儿童心理的表现。
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儿童对看戏很有兴趣,但在夜间容易犯困,所以台上戏子的形象变得模糊,这里真切地描写出了儿童看戏的精神状态,富有奇趣。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这是半想象、半纪实的描写。大鱼驮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是童话里才有的情景,反映出“我”当时愉悦的心情,也表现了孩子极富浪漫色彩的想象力。
儿童视角的作用:儿童心理、儿童趣味的视角,充满童心童趣。
(3)写作意图:以眼前的戏为写作由头,反衬“社戏”的好看,其实表现了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令“我”怀念,表现了“我”对家乡、乡民、乡风文化的热爱。
4.活动小结
作者采用儿童视角,从一个外来少年的眼光观察江南水乡,对这个陌生世界充满新鲜感、奇异感和亲切感。文中流露出较强的主观色彩,小伙伴的友好、老人的慈爱、社戏的新奇、水乡夜间幽暗而神秘的风光等,让读者感同身受,展现了作者对早年往事的怀念和神往之意。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借助对叙事视角的探究,深入体会小说主旨。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从再次走进文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作为文学大家超高的写作技巧。成人和儿童双重视角的叙事方式,将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生动地展现了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深刻地展现了文章主旨。
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学习鲁迅先生这种精心选择合适的“口吻”,多角度展现内容的方法,更好地展现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课内容,总结写作技巧。
四、拓展延伸
故乡(节选)
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借助作者的不同作者,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
讨论:你觉得现实的“平桥村”是作者笔下那样的吗?
参考答案:鲁迅笔下的平桥村是一片理想的“乐土”。这里的人都很善良,充满友爱,小伙伴愿意陪“我”玩,并找船载“我”去看社戏;长辈们对晚辈充满慈爱,对“我”尤其厚爱;人们都没有私心,地里的庄稼不分彼此,大家共同分享。更重要的是大家有一定的封建礼教观念,但是平时还是本着平等、友爱、和睦的精神相互交往。此外,还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每年各村都有社戏活动,说明此地村民精神生活是富有的。这里看不到物质生活的匮乏和村民精神生活的闭塞与麻木。
现实中的“平桥村”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无从知道,但是可以从鲁迅其他作品观见另一番景象。例如从《故乡》中可知同类乡村生活极为困苦,乡民精神麻木不仁的状态让人叹息:从《祝福》中可知乡村妇女身受多重压迫,身心无所寄寓。这也是鲁迅生活时代的江南农村现实写照。描写这样悲惨的景象,当然是服从表现社会黑暗的主题的需要。因此可以说,鲁迅借这篇章作品描绘自己主观愿望中的“平桥村”,借这一小村庄表达自己对中国社会的期望,以及对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期望,这外祖母之乡的“平桥村”成为作者久已逝去的梦想之乡、安魂之乡。
2.课后作业
你的家乡有没有一些民俗文化活动?查找资料、寻访身边的老人,整理形成文字资料,与小伙伴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综合训练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社戏教案,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形旁辨字法,串句记忆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